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白衣文帝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每次写文章之前,我喜欢加一个小注或是写一个简短的序言。这次也不例外,犹如一种养成的习惯,不按这个程序下去,总有一种无法落笔或是思考上的困难。所以,在写这个南行散记之前,我决定延续这个习惯,哪怕只是简短的几行文字。
所谓“南行”不过是在空间上的一次转移,在特快列车上经过27个小时之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 -- 广州。 然而,在文字上,却不免加上了一些悲壮的味道。这与所谓“文人”的特质有关,总会为一次普通的旅行铺垫上一层沉重的低色,仿佛自己就是秦时的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散落的纸张上写满了凄凉。
可这次我不打算扮演这样的角色--这与是不是文人无关。
记得很早的时候看到过这样的话“熟悉的路上没有风景”很浅显的道理,没有无法参悟的玄机。作为一个在北方生长了二十几年的人,我的确忽略了很多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景色:一座险峻的山峰,一块历史悠长的石头,一棵宋朝的柏树,抑或一场飘落的大雪
这些东西是我来广州之后强烈感觉到的。环境上的差异必然造成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人文上的差异也导致了文化上的差异。尽管我所接触的个体不能完全代表南方的群体,而我也不能代表北方的全部,我所能做到的只是凭着我在北方小城所受的熏陶,用一个特别的视角来观察南方的人群,建筑或是历史,乃至于文化。
这里面很有自大的成分,而这种自大或许会让自己的文字变得浅薄,可我不在乎。较之那些阁楼里面编织爱情丝网,想象南方或北方景致的文人,我是幸运的。毕竟我已经从在北方渤海沙滩的沉思中站了起来,一路高歌或是沉默地来到了珠江岸边,探索一种偶然的南北方碰撞,而这种交汇也将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我相信所有的差异中必将存在一条颇有渊源的文化隧道。在越来越融合交汇的今天,我们忽略了很多东西,也自以为是地创造着很多东西,表象的欺骗让更多的人们更加相信同一国度下的那片天空泛着相同的光泽。而这种蒙昧的自信会让这种差异无限期地延续下去,然后影响一代或是几代人。显然大多数人不会去承认这种心态的存在,并会用一种无所谓的姿势藐视我这种近乎“愚蠢”的举动;即便赞赏,也是用一种虚假的掌声来附和一种声音。我的这些文字决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写给这种人看的。
在历史面前我感叹自己的无知和渺小,可我决不会用这样的借口停止我走下去的脚步。真正的文字不是阁楼里面那些堆砌起来的精致词汇,更不是无病呻吟或是自诩为千古一叹的诗行。他是一种不朽的行走,穿越时空或者在历史面前哑然无语,然后在一角注下一个标点。真正的危险在于作者(文人)除去自己已经找不到可以写作的对象,在于阁楼住客之间相互的赞美。先知的智者决不会贪图一响之欢,更不会在这座精致的阁楼里面放下沾满尘土的行囊。他要不停的行走,不停地写作,直到拿不动笔继续写那些属于大家的文字为止。
人生就是一趟遥远的旅途,总会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故事。在所有的感知还没有淡漠的晚上,我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不是用来作为哗众取宠的工具,而是写给那些真正欣赏文字并能从中得到快乐的人们。哪怕在这没有有预期,也没有鲜花的旅途中只剩下一个人,我也必将执着地把这点滴忠实地捧到你们面前,而不管历史最终把它定义为悲剧或是喜剧。
在我面前的这座城市是一个驿站,我在这里停泊下来,之后的晨晨昏昏我会把一些零碎的文字写在纸上,把一些生命的痕迹印在脑中。南方多雨而潮湿的空气给了我新的灵感,于是我从这些支离破碎的文字中拾起一些碎片,粘合成一篇不算完整的文章,是为南行散记作序。
2002年8月26日凌晨2:07于广州
每次写文章之前,我喜欢加一个小注或是写一个简短的序言。这次也不例外,犹如一种养成的习惯,不按这个程序下去,总有一种无法落笔或是思考上的困难。所以,在写这个南行散记之前,我决定延续这个习惯,哪怕只是简短的几行文字。
所谓“南行”不过是在空间上的一次转移,在特快列车上经过27个小时之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 -- 广州。 然而,在文字上,却不免加上了一些悲壮的味道。这与所谓“文人”的特质有关,总会为一次普通的旅行铺垫上一层沉重的低色,仿佛自己就是秦时的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散落的纸张上写满了凄凉。
可这次我不打算扮演这样的角色--这与是不是文人无关。
记得很早的时候看到过这样的话“熟悉的路上没有风景”很浅显的道理,没有无法参悟的玄机。作为一个在北方生长了二十几年的人,我的确忽略了很多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景色:一座险峻的山峰,一块历史悠长的石头,一棵宋朝的柏树,抑或一场飘落的大雪
这些东西是我来广州之后强烈感觉到的。环境上的差异必然造成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人文上的差异也导致了文化上的差异。尽管我所接触的个体不能完全代表南方的群体,而我也不能代表北方的全部,我所能做到的只是凭着我在北方小城所受的熏陶,用一个特别的视角来观察南方的人群,建筑或是历史,乃至于文化。
这里面很有自大的成分,而这种自大或许会让自己的文字变得浅薄,可我不在乎。较之那些阁楼里面编织爱情丝网,想象南方或北方景致的文人,我是幸运的。毕竟我已经从在北方渤海沙滩的沉思中站了起来,一路高歌或是沉默地来到了珠江岸边,探索一种偶然的南北方碰撞,而这种交汇也将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我相信所有的差异中必将存在一条颇有渊源的文化隧道。在越来越融合交汇的今天,我们忽略了很多东西,也自以为是地创造着很多东西,表象的欺骗让更多的人们更加相信同一国度下的那片天空泛着相同的光泽。而这种蒙昧的自信会让这种差异无限期地延续下去,然后影响一代或是几代人。显然大多数人不会去承认这种心态的存在,并会用一种无所谓的姿势藐视我这种近乎“愚蠢”的举动;即便赞赏,也是用一种虚假的掌声来附和一种声音。我的这些文字决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写给这种人看的。
在历史面前我感叹自己的无知和渺小,可我决不会用这样的借口停止我走下去的脚步。真正的文字不是阁楼里面那些堆砌起来的精致词汇,更不是无病呻吟或是自诩为千古一叹的诗行。他是一种不朽的行走,穿越时空或者在历史面前哑然无语,然后在一角注下一个标点。真正的危险在于作者(文人)除去自己已经找不到可以写作的对象,在于阁楼住客之间相互的赞美。先知的智者决不会贪图一响之欢,更不会在这座精致的阁楼里面放下沾满尘土的行囊。他要不停的行走,不停地写作,直到拿不动笔继续写那些属于大家的文字为止。
人生就是一趟遥远的旅途,总会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故事。在所有的感知还没有淡漠的晚上,我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不是用来作为哗众取宠的工具,而是写给那些真正欣赏文字并能从中得到快乐的人们。哪怕在这没有有预期,也没有鲜花的旅途中只剩下一个人,我也必将执着地把这点滴忠实地捧到你们面前,而不管历史最终把它定义为悲剧或是喜剧。
在我面前的这座城市是一个驿站,我在这里停泊下来,之后的晨晨昏昏我会把一些零碎的文字写在纸上,把一些生命的痕迹印在脑中。南方多雨而潮湿的空气给了我新的灵感,于是我从这些支离破碎的文字中拾起一些碎片,粘合成一篇不算完整的文章,是为南行散记作序。
2002年8月26日凌晨2:07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