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明朝第一弄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朝会一如既往的波澜不惊,士大夫们的风骨从来都不会在屠刀下面体现,当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彻底潜了之后,也没人愿意在朝会上出头,去触怒龙颜了。
其实有些人已经开始适应现在的朝会模式了,只要专心于本职工作,不徇私舞弊,不骂皇帝邀名,皇上还是很好相处的。
而且,大明似乎也正在往良好的方向前进。
弘治年间,或者说开国以来,最让朝廷头疼的财政问题,已经悄声无息的解决了。
各部的用度都得到了满足,虽然这是在皇上派人清查账目,并且全程监督,然后剔除了不少无谓的消耗的基础上,可问题终归是被解决掉了,户部每年被人逼帐第571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景不复再现,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当然,各地还时不时的会报灾上来,可与此同时,以厂卫为主体的检察监管机制也正在逐渐成形。只是今年,就有不少将小灾报成矢灾的地方官被揪出来正了法纪,在这种威慑之下,大明一下就从荒年变成了好年景,连带着收上来的税赋都增加了不少。
而有了辽东模式,一直作为朝廷重大负担的边镇也不一样了。辽镇如今已经可以自给,甚至还有余力接济紧邻的蓟镇,到了明后年,边镇新政全面铺开的时候,三大边镇很可能会实现完全自给,会有一个彻底的翻身。
所以,尽管还有不少人认为皇帝的摊子铺的太大,有入不敷出的可能,但也有不少人觉得皇权当道的大势已成,至少在经济方面士人是很难再有作为了。
如今,至少在京城范围,已经实现了吏治清明、财政富裕、百姓安乐、以及政令通行等诸多政治目标,即便用儒家经典中的故例来套用,也完全称得上是盛世了。
不过士人们却不会这么认为因为他们的日子越第571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来越难过了,没有例行的孝敬,不能随便欺压百姓,特权也正在消失当中,而且每天还必须都得很勤奋的专注于工作
这,是在当官吗?跟衙门里那些拿傣银,当苦力的吏员还有什么区别?大伙儿十年寒窨难道为的就是这个?
事实是严酷的而且变化,也明明白白的在众人眼前发生着。
两个月前皇家舰队招募海商,条件极其优厚,不少官员也都动了心思于是纷纷派遣家中负责经营的下人前往,试图掺上一腿,捞点外快。
这些人当中有皇党,也有士党,前面那些人理所应当的认为这是投靠的福利后者则认为如果有利可图的话,卖身投靠也不是不可以。
可结果他们一律都被挡了驾,没报出自家名头之前,对方的答复是:要报名,先排队。报出名头之后,居然被赶出来了,理由居然是现役官员及其家属不得经商更不能从事海贸!
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明律里面有这条目?当官之后,有几个不派人经商的?傣禄就那么点,不捞外快的话大伙儿吃什么?好吧,就算皇上有意提高傣禄可是提高那点傣禄,又怎么比得上外快来的爽利?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的傣禄再多,也达不到这个程度啊!
而且,瞧瞧皇家船队招人的规矩吧,义民优先,军户和匠户其次,平民和商人再次,连娼户、乐户都跟平民并列了,读书人却排在了最后,连娼户都不如,这还得是没当官的那种,这大明朝还有个体统吗?
军器司那边说了,读书人要经商也可以,不过术业有专攻,想径商的人先得去鼻学院深造一番,然后改籍为商户
这不是扯淡嘛!经商有啥好学的?更何况从士籍变成商户,这是多大的落差啊,谁能接受得了?除了京城,天底下就没这个规矩了。
抱怨、质疑的人很多,军器司对此却是不屑一顾,这是皇命,虽然现在只是在京城试行,可若是顺利,将来会在全天下推广的,这个期限也不甚长,大概也就是十年之内。
李东阳去年的预言,已经传遍了整个士林,对正德的决心和谢宏的用心,没人再报以怀疑的态度,这两个人确实打算彻底颠覆士人阶层,而且正在毫不迟疑的推进着这个进程。
对如今的朝局乐见其成的,大概只有那些从政法学院出来的学员,或者从儒家经典中树立了另外一种政治观的士子了。他们认为,所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现在这样的。
习惯了传统观念的人,可不会接受这样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 当今天子受了奸臣惠... -->>
朝会一如既往的波澜不惊,士大夫们的风骨从来都不会在屠刀下面体现,当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彻底潜了之后,也没人愿意在朝会上出头,去触怒龙颜了。
其实有些人已经开始适应现在的朝会模式了,只要专心于本职工作,不徇私舞弊,不骂皇帝邀名,皇上还是很好相处的。
而且,大明似乎也正在往良好的方向前进。
弘治年间,或者说开国以来,最让朝廷头疼的财政问题,已经悄声无息的解决了。
各部的用度都得到了满足,虽然这是在皇上派人清查账目,并且全程监督,然后剔除了不少无谓的消耗的基础上,可问题终归是被解决掉了,户部每年被人逼帐第571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景不复再现,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当然,各地还时不时的会报灾上来,可与此同时,以厂卫为主体的检察监管机制也正在逐渐成形。只是今年,就有不少将小灾报成矢灾的地方官被揪出来正了法纪,在这种威慑之下,大明一下就从荒年变成了好年景,连带着收上来的税赋都增加了不少。
而有了辽东模式,一直作为朝廷重大负担的边镇也不一样了。辽镇如今已经可以自给,甚至还有余力接济紧邻的蓟镇,到了明后年,边镇新政全面铺开的时候,三大边镇很可能会实现完全自给,会有一个彻底的翻身。
所以,尽管还有不少人认为皇帝的摊子铺的太大,有入不敷出的可能,但也有不少人觉得皇权当道的大势已成,至少在经济方面士人是很难再有作为了。
如今,至少在京城范围,已经实现了吏治清明、财政富裕、百姓安乐、以及政令通行等诸多政治目标,即便用儒家经典中的故例来套用,也完全称得上是盛世了。
不过士人们却不会这么认为因为他们的日子越第571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来越难过了,没有例行的孝敬,不能随便欺压百姓,特权也正在消失当中,而且每天还必须都得很勤奋的专注于工作
这,是在当官吗?跟衙门里那些拿傣银,当苦力的吏员还有什么区别?大伙儿十年寒窨难道为的就是这个?
事实是严酷的而且变化,也明明白白的在众人眼前发生着。
两个月前皇家舰队招募海商,条件极其优厚,不少官员也都动了心思于是纷纷派遣家中负责经营的下人前往,试图掺上一腿,捞点外快。
这些人当中有皇党,也有士党,前面那些人理所应当的认为这是投靠的福利后者则认为如果有利可图的话,卖身投靠也不是不可以。
可结果他们一律都被挡了驾,没报出自家名头之前,对方的答复是:要报名,先排队。报出名头之后,居然被赶出来了,理由居然是现役官员及其家属不得经商更不能从事海贸!
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明律里面有这条目?当官之后,有几个不派人经商的?傣禄就那么点,不捞外快的话大伙儿吃什么?好吧,就算皇上有意提高傣禄可是提高那点傣禄,又怎么比得上外快来的爽利?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的傣禄再多,也达不到这个程度啊!
而且,瞧瞧皇家船队招人的规矩吧,义民优先,军户和匠户其次,平民和商人再次,连娼户、乐户都跟平民并列了,读书人却排在了最后,连娼户都不如,这还得是没当官的那种,这大明朝还有个体统吗?
军器司那边说了,读书人要经商也可以,不过术业有专攻,想径商的人先得去鼻学院深造一番,然后改籍为商户
这不是扯淡嘛!经商有啥好学的?更何况从士籍变成商户,这是多大的落差啊,谁能接受得了?除了京城,天底下就没这个规矩了。
抱怨、质疑的人很多,军器司对此却是不屑一顾,这是皇命,虽然现在只是在京城试行,可若是顺利,将来会在全天下推广的,这个期限也不甚长,大概也就是十年之内。
李东阳去年的预言,已经传遍了整个士林,对正德的决心和谢宏的用心,没人再报以怀疑的态度,这两个人确实打算彻底颠覆士人阶层,而且正在毫不迟疑的推进着这个进程。
对如今的朝局乐见其成的,大概只有那些从政法学院出来的学员,或者从儒家经典中树立了另外一种政治观的士子了。他们认为,所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现在这样的。
习惯了传统观念的人,可不会接受这样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 当今天子受了奸臣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