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淡墨轻衫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我们来到上海外滩的时候,太阳已经隐在楼群之后。傍晚的外滩上江风习习,游人如织。我们依靠在江边的栏杆上,看黄浦江水的流动,看对岸林立的高楼,体验这个繁华市井的美妙黄昏。一艘游轮乘风破浪而来。昆仑指着它说:“看,看!这是我们所设计的。”那一刻,他的眼睛特别亮。
喀喇昆仑是个船舶设计师,而且,还是搞军工的。得知这些的时候,我好半天才把嘴合拢,早先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古书读多了的书呆子。那时,新浪的“白领一族”聊天室里,因为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争得不可开交。昆仑是船舶设计师,另一个网友“风影”是飞机设计师,俩人互换资料,惺惺相惜,都“左”得可爱。被那些“亲日”的网友斥为“左倾幼稚病”
中学时代,昆仑的兴趣在于文史。然而,也就是文史害了他。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历史风云,往往叫昆仑血脉贲张,恨不能立刻投笔从戎。高考的时候,他只有一个意愿-——船舶设计。昆仑的理想当然不是扬州瘦西湖里的画舫、兰舟,他的目标赤裸裸,那就是军舰,军舰!毕业的时候,他本来可以到北京的船舶总公司去,但他放弃了。他执意去了一所军工设计院,直奔他梦寐以求的军舰。
喀喇昆仑起劲地选择生活,并不意味着生活也认同了他的选择。
设计院虽然属于军工系统,但是只设计民品。昆仑那个失望啊。他所在的是国营单位,有着所有国营单位的通病:腐败,不平等,效力低下,理念保守昆仑也会抱怨,但他是个彻底的乐天派,他的愤慨不会持续超过三分钟。他会灰头土脸的在公共厨房做葱花鸡蛋挂面,然后在电话里津津有味给我描绘他的制作工艺,凭他的描述我就认定一定很好吃。在他妈妈的身边他本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主子。而今背井离乡,他顺手把自己塑造成烹调高手。
然而有一天,昆仑终于勃然大怒了。傍晚时分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语速极快地一顿吼。等我弄明白之后也气的不得。原来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企图填补国内空白的一项设计因为他的顶头上司的疏忽而全盘尽墨,一切又要重新开始。昆仑是真急了,在电话里犹如一只困兽。
他渐渐的少见了,我知道,他埋头在图纸之中。某日,忽然在网络社区里看到他的一个帖子,居然呼吁网站多播放革命歌曲以壮民心,以振士气云云。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笑翻了一群人,有人更干脆说他“有病”可我知道这完全出自他的真心,他从来就不会做秀。
很久没有他的消息。年关近了,他忽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梅影,我送你一张贺卡‘红梅傲霜’的。网络传输速度太慢。你干脆自己到网站去找那张贺卡吧,网址是右边第二张”我笑了,我还没收到过必须自己认领的贺卡呢。他是来我告辞的。他的船终于开始建造,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必须独自到非典肆虐的广州某船厂蹲点。数月之后,他回来了,没有的士敢载他;没有同事敢跟他握手;说话时,每个人都自觉的离他远远的。他嘿嘿的笑着,有点恶作剧的得意。
花灯齐放的时候,我们踱进了外滩附近的一个街口。昆仑随手把一点零钱放进乞讨者面前的纸盒。这是我看到的第三次。我好奇地问他:“你见一个给一个啊?”他点头,然后很忧虑的说“我感觉我不如过去有同情心了,过去这么做我觉得很自然,现在”昆仑斟酌了一会儿,才说自己感觉犹如“芒刺在背”我只有叹息。
昆仑要请我吃饭。他说他替人翻译了一份外文资料,挣了外快。我们去的是一个雅致的小饭馆,餐厅布置的犹如旧式江南书香人家的厅堂,有条几,香案,屏风墙上有很大的条幅,对联。待客的大姐是一式的“阿庆嫂”的打扮,别其风味。
昆仑点菜,当然是他反复向我推荐的扬州菜,比如他津津乐道的“干丝”其实我认识这道菜比认识昆仑的历史还悠久些。我对于把一块豆腐干千刀万别的用心和做法一向不以为然,我坚信豆腐干再怎么解构还是豆腐干,它成不了鲍鱼或“笳鲞”之类的其它玩意,可是昆仑不这么认为。昆仑生气的批评上海菜馆做不出正宗的扬州“味道”其实上海菜馆永远作不出昆仑希冀的那种味道,因为那是“思乡”的味道。
昆仑不是单单对扬州的美食津津乐道,他对扬州的一切都爱得很深。,昆仑不得已离开故乡,是因为扬州二十四桥的冷月波心,显然不适合昆仑的理想远航。然而故乡扬州在昆仑的心里,是一手支颐,在凉如水的夜色里,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温暖记忆;是“英雄猛志固常在,谁认他乡是己乡”的拂拭不去的情怀。他到上海七八年了,却始终像一滴油浮在水面一样,游离于这个商业城市之外。他至今不会说上海话,我觉得他和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活节奏唯一接轨的只有他快得惊人的步伐。
夜色深沉了。外滩附近的旧街巷里,只有昏黄的路灯,照着寂静无人的狭街窄巷,我们站在苏州桥上,听着桥下的流水声。昆仑背对着的远处,是浦东璀璨的灯海东河。昆仑指着我的身后说:“我的宿舍,就在那里。”我扭头回望,在深蓝的夜幕下是一些高低起伏的旧楼房黑魆魆的剪影,只有一两个亮着灯的窗口,像失眠的眼睛,疲惫却执着地睁着。那时那刻,我感觉到喧嚣,繁华背后的落寞和孤寂。
该告别了,昆仑要打的送我回饭店。我执意不肯。昆仑就陪着站在街口,细细叮嘱着我:“梅影,大众或强生公司的出租车,不会宰客”认识他这么久,我的网名也换了好几个,他固执的称呼我最初的名字,犹如邻家男孩叫我的乳名一样。等了一阵子,他为我叫了一辆“大众”的出租车,这才让我上车,他细心对司机交待了行车路线,又要求我到达目的地必须给他报平安,这才挥手道别。
车开了。霓虹闪烁,街灯迷离,城市的万家灯火向我迎过来,又纷纷退到我的身后。我回望,街口的路灯下,昆仑伫立的身影显得清瘦单薄。
有一种复杂的滋味涌上我的心头。我觉得昆仑就像一册绝版的律诗,静静的呆在这个浮华的红尘深处的某一处书斋里。他傻里傻气的纯洁正派,缺心少肺的快乐仁义,还有那一腔过时的热情,都源于商业社会里人们早就迷失的赤子情怀。不论是对待朋友,恋人,对事业,还是对故乡,他都爱得纯真。他因为脱俗,所以另类。
好人,一生平安!
sp; 我们来到上海外滩的时候,太阳已经隐在楼群之后。傍晚的外滩上江风习习,游人如织。我们依靠在江边的栏杆上,看黄浦江水的流动,看对岸林立的高楼,体验这个繁华市井的美妙黄昏。一艘游轮乘风破浪而来。昆仑指着它说:“看,看!这是我们所设计的。”那一刻,他的眼睛特别亮。
喀喇昆仑是个船舶设计师,而且,还是搞军工的。得知这些的时候,我好半天才把嘴合拢,早先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古书读多了的书呆子。那时,新浪的“白领一族”聊天室里,因为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争得不可开交。昆仑是船舶设计师,另一个网友“风影”是飞机设计师,俩人互换资料,惺惺相惜,都“左”得可爱。被那些“亲日”的网友斥为“左倾幼稚病”
中学时代,昆仑的兴趣在于文史。然而,也就是文史害了他。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历史风云,往往叫昆仑血脉贲张,恨不能立刻投笔从戎。高考的时候,他只有一个意愿-——船舶设计。昆仑的理想当然不是扬州瘦西湖里的画舫、兰舟,他的目标赤裸裸,那就是军舰,军舰!毕业的时候,他本来可以到北京的船舶总公司去,但他放弃了。他执意去了一所军工设计院,直奔他梦寐以求的军舰。
喀喇昆仑起劲地选择生活,并不意味着生活也认同了他的选择。
设计院虽然属于军工系统,但是只设计民品。昆仑那个失望啊。他所在的是国营单位,有着所有国营单位的通病:腐败,不平等,效力低下,理念保守昆仑也会抱怨,但他是个彻底的乐天派,他的愤慨不会持续超过三分钟。他会灰头土脸的在公共厨房做葱花鸡蛋挂面,然后在电话里津津有味给我描绘他的制作工艺,凭他的描述我就认定一定很好吃。在他妈妈的身边他本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主子。而今背井离乡,他顺手把自己塑造成烹调高手。
然而有一天,昆仑终于勃然大怒了。傍晚时分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语速极快地一顿吼。等我弄明白之后也气的不得。原来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企图填补国内空白的一项设计因为他的顶头上司的疏忽而全盘尽墨,一切又要重新开始。昆仑是真急了,在电话里犹如一只困兽。
他渐渐的少见了,我知道,他埋头在图纸之中。某日,忽然在网络社区里看到他的一个帖子,居然呼吁网站多播放革命歌曲以壮民心,以振士气云云。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笑翻了一群人,有人更干脆说他“有病”可我知道这完全出自他的真心,他从来就不会做秀。
很久没有他的消息。年关近了,他忽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梅影,我送你一张贺卡‘红梅傲霜’的。网络传输速度太慢。你干脆自己到网站去找那张贺卡吧,网址是右边第二张”我笑了,我还没收到过必须自己认领的贺卡呢。他是来我告辞的。他的船终于开始建造,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必须独自到非典肆虐的广州某船厂蹲点。数月之后,他回来了,没有的士敢载他;没有同事敢跟他握手;说话时,每个人都自觉的离他远远的。他嘿嘿的笑着,有点恶作剧的得意。
花灯齐放的时候,我们踱进了外滩附近的一个街口。昆仑随手把一点零钱放进乞讨者面前的纸盒。这是我看到的第三次。我好奇地问他:“你见一个给一个啊?”他点头,然后很忧虑的说“我感觉我不如过去有同情心了,过去这么做我觉得很自然,现在”昆仑斟酌了一会儿,才说自己感觉犹如“芒刺在背”我只有叹息。
昆仑要请我吃饭。他说他替人翻译了一份外文资料,挣了外快。我们去的是一个雅致的小饭馆,餐厅布置的犹如旧式江南书香人家的厅堂,有条几,香案,屏风墙上有很大的条幅,对联。待客的大姐是一式的“阿庆嫂”的打扮,别其风味。
昆仑点菜,当然是他反复向我推荐的扬州菜,比如他津津乐道的“干丝”其实我认识这道菜比认识昆仑的历史还悠久些。我对于把一块豆腐干千刀万别的用心和做法一向不以为然,我坚信豆腐干再怎么解构还是豆腐干,它成不了鲍鱼或“笳鲞”之类的其它玩意,可是昆仑不这么认为。昆仑生气的批评上海菜馆做不出正宗的扬州“味道”其实上海菜馆永远作不出昆仑希冀的那种味道,因为那是“思乡”的味道。
昆仑不是单单对扬州的美食津津乐道,他对扬州的一切都爱得很深。,昆仑不得已离开故乡,是因为扬州二十四桥的冷月波心,显然不适合昆仑的理想远航。然而故乡扬州在昆仑的心里,是一手支颐,在凉如水的夜色里,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温暖记忆;是“英雄猛志固常在,谁认他乡是己乡”的拂拭不去的情怀。他到上海七八年了,却始终像一滴油浮在水面一样,游离于这个商业城市之外。他至今不会说上海话,我觉得他和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活节奏唯一接轨的只有他快得惊人的步伐。
夜色深沉了。外滩附近的旧街巷里,只有昏黄的路灯,照着寂静无人的狭街窄巷,我们站在苏州桥上,听着桥下的流水声。昆仑背对着的远处,是浦东璀璨的灯海东河。昆仑指着我的身后说:“我的宿舍,就在那里。”我扭头回望,在深蓝的夜幕下是一些高低起伏的旧楼房黑魆魆的剪影,只有一两个亮着灯的窗口,像失眠的眼睛,疲惫却执着地睁着。那时那刻,我感觉到喧嚣,繁华背后的落寞和孤寂。
该告别了,昆仑要打的送我回饭店。我执意不肯。昆仑就陪着站在街口,细细叮嘱着我:“梅影,大众或强生公司的出租车,不会宰客”认识他这么久,我的网名也换了好几个,他固执的称呼我最初的名字,犹如邻家男孩叫我的乳名一样。等了一阵子,他为我叫了一辆“大众”的出租车,这才让我上车,他细心对司机交待了行车路线,又要求我到达目的地必须给他报平安,这才挥手道别。
车开了。霓虹闪烁,街灯迷离,城市的万家灯火向我迎过来,又纷纷退到我的身后。我回望,街口的路灯下,昆仑伫立的身影显得清瘦单薄。
有一种复杂的滋味涌上我的心头。我觉得昆仑就像一册绝版的律诗,静静的呆在这个浮华的红尘深处的某一处书斋里。他傻里傻气的纯洁正派,缺心少肺的快乐仁义,还有那一腔过时的热情,都源于商业社会里人们早就迷失的赤子情怀。不论是对待朋友,恋人,对事业,还是对故乡,他都爱得纯真。他因为脱俗,所以另类。
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