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白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川亲眼目睹老妈带的话威力如此巨大,不禁有些意犹未尽,其实王洛嘉还有一句话在后面,说不说视情况而定,她告诉儿子,如果纳兰和你为难,就先用两句诗对付他,不奏效的话,就问他“阁下难道想看到崖山血流成河?”这事儿就成了。
崖山是哪里,刘川不晓得,也没兴趣知道,他只知道老娘这些谶言对鄂王特别有效,拿捏得死死的。
鄂王纳兰羽飞被一句话搞得没脾气,很配合的写了收据,让次子好好招待,还说你们是世兄弟,以后要亲如一家,守望相助之类的,搞得年轻人们一头雾水。
纳兰羽飞自然知道,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是李鸿章壮年得意时所做,年迈之时目睹国家衰败,千疮百孔,才有了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的感慨。
二十年来,王洛嘉一直是纳兰羽飞的劲敌,双方互相忌惮,彼此竞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却又不敢下最狠最黑的手,因为不清楚对方什么底细,既怕自己吃亏,又担心把对方逼到墙角来个鱼死网破,就像一出戏《三岔口》里演的那样,角色各持刀剑在黑暗的房间中摸索,保护自己比杀伤敌人更重要。
也正是这种心理作祟,白龙军和金鳞军各自发展,大力攀爬科技树,互相较劲,互相竞争,埋头发展积攒实力,谁也不愿先北伐,以免被别人趁虚而入占了便宜。
纳兰有时候会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如果只有他,恐怕早就北伐成功了,或者没有他,北伐也该成功了。
打发走了刘川,纳兰羽飞来到城下金鳞池旁的库房,亲自掌灯,拿着撬棍,撬开一个板条箱,从稻草中取出一支胡桃木精钢做的快枪来,把玩一番,感慨万千,这些武器是刚造出来没多久的崭新货色,还散发着机油味道,使用的是铜壳定装弹,无惧风雨,射程极远,比金鳞军现在装备的火帽枪先进许多,本来还想藏着掖着,现在看来,是到了启用的时候了。
明天便将这些新枪装备自己的亲兵营,自己亲自统领着去解襄阳之围。
纳兰扳动枪栓,新枪的枪机还带着润滑油,丝滑流畅,烤蓝幽黑,简直是绝世利器,纳兰恋恋不舍将枪放回箱子,端着烛台出去,关门的时候,最后一缕光线停在板条箱上,那印着一行黑漆字:CommissionRifle
次日,金鳞军在鄂州城下誓师北伐,鄂王一身戎装,杀黑牛白马祭旗,给亲卫关岳营发放枪支,枪是新枪,五子漏底的连珠快枪,射速比旧式火帽枪快十倍,比元军的燧发枪更是快二十倍都不止,所以又叫快利枪。
除了快利枪,还有六门克虏伯行营炮,克虏伯是什么意思,大家不懂,也不敢问,反正知道这玩意厉害就行。
刘川留了个心眼,没有立刻离开鄂州,他也亲眼目睹了这场北伐誓师大会,与鄂州百姓一样,他被现场气氛所感染,对纳兰的感官也变得好了一点点,别看这爷们白白净净的,整天吟诗作诗,硬装儒将,该爷们的时候一点都不怂。
北伐这个字眼其实很违和,和当下的大势背道而驰,连讨饭的乞丐都知道,北强南弱,这是从辽金时期就形成的思维定式,北方游牧渔猎民族打仗太厉害了,想起来都是惨痛回忆,南方只能依托坚城据守,北伐?开什么玩笑,岳飞想北伐,被皇帝和奸臣弄死了,韩侂胄北伐,也被皇后和奸臣联手弄死了。
眼下,鄂王又要北伐。
元朝三路大军南侵,号称百万,南边应该做的是抵抗,求和,割地赔款才对啊,怎么就北伐了?
他们岂能知道,此刻纳兰羽飞嘴上说着蒙古人的种种残暴行径,脑子里却被妒忌的火焰焚烧着,刘骁不费什么力气就瓦解了东路元军,带兵进京,密报上还 说收了官家做义子!他他他,简直欺人太甚。
这事儿不能细想,甚至不能去想,越想越生气,恨不得提兵杀向上海,掀了刘骁的老巢,但是现在决不能讨伐刘骁,反而要保持一团和气,因为纳兰知道民间心理,刘骁如此嘚瑟,据说在临安竟然没有被士人唾骂,反而引发追捧,勾栏瓦子里都有人表演他收服郭侃的戏码,为什么,就因为刘骁能灭十万元军,能保大宋太平。
这个时候,自己再去攻打刘骁,多年以来维持的人设就崩了,而且大军出动,襄阳能不能撑得住就不好说了,搞不好两头落空。
再不拿出点真家伙,打几个漂亮仗,气势名声就完全被刘骁那厮夺了去,所以纳兰把家底子都拿出来了,不光军械,还有钱财,他将王洛嘉送的五万贯伪钞搬出来,当做开拔费发给士卒,这是激励军心的一种做法,钱给你们了,想花就到敌占区去花吧。
纳兰羽飞还带着众将祭拜了鄂州的岳王墓,请岳飞在天之灵保佑北伐成功,一切铺垫结束之后,他带着大军登上一艘名叫镇远的铁甲舰,沿汉水北上去救襄阳。
……
襄樊一体,襄阳在汉水之南,樊城在汉水之北,依山水而建,跨连荆豫,控扼南北,实乃一座坚城体系,拿下襄樊,就等于打开京湖防线的大门,所以中路军其实才是南征的主力,而东西两路都是打配合而已。
伯颜和阿术都是纯蒙古人,忽必烈的心腹大将,统领二十万精锐,加上河南征发的民夫十万,号称五十万,在襄樊周边围城打援,这是既定战略,逼迫宋军来援,而宋军的野战能力很弱,光是消耗就能把宋军拖垮拖穷拖死。
镇远号铁甲舰上,纳兰羽飞回忆着襄樊之战的过程,和今天发生的基本一致,只是时间线向后推移了若干年,主角也略有不同,原本应该是阿术和刘整的,而南边也不再是吕文焕等人,而是自己。
历史上,元军围困襄樊六年,宋军多次救援,每次必败,前赴后继,慷慨赴死,死伤无数,最终功亏一篑,看到这一段就令人心痛,明知必败还要前往,实乃英雄所为。
纳兰羽飞是知道历史的,所以早早做了部署,将襄樊周边的制高点都拿下筑城屯兵,可是元军依然将这些山头堡垒一一攻克,只是花的代价略大而已,在武器代差并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北兵的战斗力确实更胜一筹,不服都不行。
镇远舰吨位不大,因为设计制造时就考虑... -->>
刘川亲眼目睹老妈带的话威力如此巨大,不禁有些意犹未尽,其实王洛嘉还有一句话在后面,说不说视情况而定,她告诉儿子,如果纳兰和你为难,就先用两句诗对付他,不奏效的话,就问他“阁下难道想看到崖山血流成河?”这事儿就成了。
崖山是哪里,刘川不晓得,也没兴趣知道,他只知道老娘这些谶言对鄂王特别有效,拿捏得死死的。
鄂王纳兰羽飞被一句话搞得没脾气,很配合的写了收据,让次子好好招待,还说你们是世兄弟,以后要亲如一家,守望相助之类的,搞得年轻人们一头雾水。
纳兰羽飞自然知道,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是李鸿章壮年得意时所做,年迈之时目睹国家衰败,千疮百孔,才有了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的感慨。
二十年来,王洛嘉一直是纳兰羽飞的劲敌,双方互相忌惮,彼此竞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却又不敢下最狠最黑的手,因为不清楚对方什么底细,既怕自己吃亏,又担心把对方逼到墙角来个鱼死网破,就像一出戏《三岔口》里演的那样,角色各持刀剑在黑暗的房间中摸索,保护自己比杀伤敌人更重要。
也正是这种心理作祟,白龙军和金鳞军各自发展,大力攀爬科技树,互相较劲,互相竞争,埋头发展积攒实力,谁也不愿先北伐,以免被别人趁虚而入占了便宜。
纳兰有时候会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如果只有他,恐怕早就北伐成功了,或者没有他,北伐也该成功了。
打发走了刘川,纳兰羽飞来到城下金鳞池旁的库房,亲自掌灯,拿着撬棍,撬开一个板条箱,从稻草中取出一支胡桃木精钢做的快枪来,把玩一番,感慨万千,这些武器是刚造出来没多久的崭新货色,还散发着机油味道,使用的是铜壳定装弹,无惧风雨,射程极远,比金鳞军现在装备的火帽枪先进许多,本来还想藏着掖着,现在看来,是到了启用的时候了。
明天便将这些新枪装备自己的亲兵营,自己亲自统领着去解襄阳之围。
纳兰扳动枪栓,新枪的枪机还带着润滑油,丝滑流畅,烤蓝幽黑,简直是绝世利器,纳兰恋恋不舍将枪放回箱子,端着烛台出去,关门的时候,最后一缕光线停在板条箱上,那印着一行黑漆字:CommissionRifle
次日,金鳞军在鄂州城下誓师北伐,鄂王一身戎装,杀黑牛白马祭旗,给亲卫关岳营发放枪支,枪是新枪,五子漏底的连珠快枪,射速比旧式火帽枪快十倍,比元军的燧发枪更是快二十倍都不止,所以又叫快利枪。
除了快利枪,还有六门克虏伯行营炮,克虏伯是什么意思,大家不懂,也不敢问,反正知道这玩意厉害就行。
刘川留了个心眼,没有立刻离开鄂州,他也亲眼目睹了这场北伐誓师大会,与鄂州百姓一样,他被现场气氛所感染,对纳兰的感官也变得好了一点点,别看这爷们白白净净的,整天吟诗作诗,硬装儒将,该爷们的时候一点都不怂。
北伐这个字眼其实很违和,和当下的大势背道而驰,连讨饭的乞丐都知道,北强南弱,这是从辽金时期就形成的思维定式,北方游牧渔猎民族打仗太厉害了,想起来都是惨痛回忆,南方只能依托坚城据守,北伐?开什么玩笑,岳飞想北伐,被皇帝和奸臣弄死了,韩侂胄北伐,也被皇后和奸臣联手弄死了。
眼下,鄂王又要北伐。
元朝三路大军南侵,号称百万,南边应该做的是抵抗,求和,割地赔款才对啊,怎么就北伐了?
他们岂能知道,此刻纳兰羽飞嘴上说着蒙古人的种种残暴行径,脑子里却被妒忌的火焰焚烧着,刘骁不费什么力气就瓦解了东路元军,带兵进京,密报上还 说收了官家做义子!他他他,简直欺人太甚。
这事儿不能细想,甚至不能去想,越想越生气,恨不得提兵杀向上海,掀了刘骁的老巢,但是现在决不能讨伐刘骁,反而要保持一团和气,因为纳兰知道民间心理,刘骁如此嘚瑟,据说在临安竟然没有被士人唾骂,反而引发追捧,勾栏瓦子里都有人表演他收服郭侃的戏码,为什么,就因为刘骁能灭十万元军,能保大宋太平。
这个时候,自己再去攻打刘骁,多年以来维持的人设就崩了,而且大军出动,襄阳能不能撑得住就不好说了,搞不好两头落空。
再不拿出点真家伙,打几个漂亮仗,气势名声就完全被刘骁那厮夺了去,所以纳兰把家底子都拿出来了,不光军械,还有钱财,他将王洛嘉送的五万贯伪钞搬出来,当做开拔费发给士卒,这是激励军心的一种做法,钱给你们了,想花就到敌占区去花吧。
纳兰羽飞还带着众将祭拜了鄂州的岳王墓,请岳飞在天之灵保佑北伐成功,一切铺垫结束之后,他带着大军登上一艘名叫镇远的铁甲舰,沿汉水北上去救襄阳。
……
襄樊一体,襄阳在汉水之南,樊城在汉水之北,依山水而建,跨连荆豫,控扼南北,实乃一座坚城体系,拿下襄樊,就等于打开京湖防线的大门,所以中路军其实才是南征的主力,而东西两路都是打配合而已。
伯颜和阿术都是纯蒙古人,忽必烈的心腹大将,统领二十万精锐,加上河南征发的民夫十万,号称五十万,在襄樊周边围城打援,这是既定战略,逼迫宋军来援,而宋军的野战能力很弱,光是消耗就能把宋军拖垮拖穷拖死。
镇远号铁甲舰上,纳兰羽飞回忆着襄樊之战的过程,和今天发生的基本一致,只是时间线向后推移了若干年,主角也略有不同,原本应该是阿术和刘整的,而南边也不再是吕文焕等人,而是自己。
历史上,元军围困襄樊六年,宋军多次救援,每次必败,前赴后继,慷慨赴死,死伤无数,最终功亏一篑,看到这一段就令人心痛,明知必败还要前往,实乃英雄所为。
纳兰羽飞是知道历史的,所以早早做了部署,将襄樊周边的制高点都拿下筑城屯兵,可是元军依然将这些山头堡垒一一攻克,只是花的代价略大而已,在武器代差并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北兵的战斗力确实更胜一筹,不服都不行。
镇远舰吨位不大,因为设计制造时就考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