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往事百语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年前,李志奇、李志希双胞兄弟曾透过周志敏女士,向我索取毛笔字,我信手拈来,在宣纸上写下“不比较,不计较”。后来他们在影艺界相互合作,彼此提携,传为佳话。一名弟子曾问我:“您当初怎么想到这样的句子呢?”我反问他:“人生种种烦恼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呢?”只见他沉思片刻说道:“比较和计较。”
的确,人的烦恼无明都是从“比较、计较”而来:襁褓期间,婴儿运用触觉,“比较”谁的疼爱多,借着哭声表达自己的“计较”;上学读书时,又“比较”谁的分数高,“计较”老师是否偏心;踏人社会以后,则“比较”谁的待遇好,“计较”老板是否公平;即使父母去世了,还要“比较”谁的财产分得多,“计较”遗嘱是否公正。有了“比较、计较”,一切的分别于焉而起,纷争也应运而生。像古来兄弟反目乃至骨肉相残的惨剧,著称者如七国之争、八王之乱等等,莫不是由“比较、计较”而引起。
童年时,父母经常外出,我虽上有兄姐,下有弟弟,但目睹家事无人料理,便自动负起洒扫烹煮的责任,并且包办一切采购事宜,由于我不比较工作多寡,不计较事务繁杂,八九岁时就“多能鄙事”,从中学习权宜轻重的掌握,对于日后的做人处事助益甚大。
十二岁披剃出家后,到佛教学院读书,当时的生活十分清苦,我不曾穿过新衣,都是捡别人往生后的衣服穿;也不曾饱食一餐,半个月才有一次米饭可吃,汤内无油、无菜,清清如水。在偌大的道场里,人多事繁,冤枉、委屈在所难免,而封闭、棒喝又是当时丛林教育的特色。十年的参学生涯瞬目即过,许多人半途而废,我却将一切磨炼视为“当然”的训练,“不比较”人我是非,“不计较”待遇好坏,因此得以安心修道,自觉法喜充满。
古德云:“至道无难,惟嫌拣择。”年少时读到这句话时,还不能体悟深意,于今回想当年种种,深感所言不虚!反观现代青年之所以难以人道,不外凡事讲究情理,所以别人一句难听的话语,一个难看的脸色,就嗔火中烧,闷闷不乐,道心既缺,遑论成就事业。其实,在我看来,真正的情应该是体谅别人,委曲求全;真正的理应该是讲求实务,顾全大局。我们惟有抱持“不比较、不计较”的态度待人处事,才能允执厥中,得其所在。
从焦山佛学院结业以后,家师志开上人有意让我回到栖霞山寺担任知客,当时自忖此地是我披剃所在,知客是四大纲领之一,于公,我应饮水思源,报答深恩;于己,我也乐意担当,自我考验,所以欣然承命。没想到后来常住却将我派往禅堂当“维那”,这非我所长,但我也“不比较”职位大小,“不计较”工作难易,欢喜赴任,老实参学。在这里我获得许多宝贵的实务经验,使我无论在坐禅的体验上,或在规矩的了解上,都有更深一层的领悟。后来我经常劝勉徒众应该自许为一颗“活棋”,以“不比较、不计较”的精神,随常住的调派,多方学习,养深积厚,定有所成。
一九四九年,我随僧伽救护队渡海来台,几番转折之后,总算在中坜落脚。为了感谢寺院的收留,我发心工作以为报答,不料却引起他人的疑忌。遇有难做的事情,一些同道总是在一旁说风凉话:“这个让星云去做,他比较有力气!”记得我常常工作到晕眩呕吐,全身虚脱,但是惟恐耽误寺务,所以往往忍耐苦楚,咬紧牙根,接做余事。后来,承住持妙果老和尚赏识,不但经常带我到各地弘法,还有意介绍寺院交给我管理,但我志不在高位,故予以婉拒。至今想来,什么是星云的力气?不过是“不比较”别人的闲话,“不计较”工作的辛劳,所以才能力行不懈,一鼓作气。
一九五一年,我应聘至新竹青草湖,从事台湾佛教讲习会的教务工作。记得有一天,一位同道从外面回来,神色仓皇地嚷着:“不得了啦!现在外省人做住持的竟然有二十人之多!”我听了觉得欣喜万分,高兴地说道:“太好了!他们在各地建寺,我们往后到哪里都有饭可吃,有寺可住了!”“不比较”成就高低,“不计较”拥有多少,抱持共存共荣的胸怀,何时何地不是光风霁月?后来他在新加坡建设养老院时,向我化缘,虽然当时佛光山正是草莱初辟,经济十分拮据,想到他在异邦嘉惠他人,难能可贵,我仍然为筹善款,乐见其成。
同年,我应东初法师之邀,编辑《人生月刊》。此后六年当中,不但义务写稿补白,总包一切编务杂事,还倒贴邮费、车资。尽管如此,我“不曾比较”有无名分,也“未尝计较”工作繁剧,自觉在当时佛教凋零之际,能担当文教重任,将佛法传递十方,其意义实在非比寻常!后来,在杂志一角将我列为“督印人”,虽名实不符,但也无所“计较”了。再后来,报章杂志、广播电台纷纷邀我撰文,我都一概不收稿费。五十年来,目睹佛法由衰微到兴盛,不知度化了多少迷失的众生,不禁感到世间一切有非真有,无亦非无,惟有“不比较、不计较”,才能将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时空之中,为世间留下永恒的贡献。
“不计较”贫富、“不计较”有无都还算容易,最困难的是面对得失毁誉,仍能一本初衷,如如不动。民国初年,仁山长老追随太虚大师革新佛教,以“大闹金山寺”事件闻名遐迩。有一回到马来西亚弘法,一位法师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竟然向他说:“您认不认识金山寺一个叫仁山的地狱种子,他造下无边罪业,恐怕将来只有在第十九层地狱才找得到他!”仁山长老当下供养这名法师两枚银元,并且说:“您刚才开示得很对!”言罢潇洒而去。对他而言,革新佛教乃势在必行,但对于别人的言行,则不必斤斤“计较”。
当时,大醒法师也是太虚大师的高足之一,他因为办理《现代僧伽杂志》,大肆批评旧僧制度而饱受非议。一天,他到苏州灵岩山寺拜谒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一见面就愤愤地责备:“你是在造口业啊!”为了纪念印光大师的开示,他回去以后即刻将杂志内的文章结集成书,订名为《口业集》,这无非是以实际的行动来说明自己是在为佛教的前途而勇于建言,而不是在私人的荣利上“比较、计较”!
太虚大师则在他的文章《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中,道尽佛教积弊难返的情况,字里行间却没有半点比较的怨尤,没有丝毫计较的愤慨。年少时耳闻前贤大德的为教热忱,只觉得正气凛然,钦服不已,直至自己来台以后从事种种改革... -->>
十年前,李志奇、李志希双胞兄弟曾透过周志敏女士,向我索取毛笔字,我信手拈来,在宣纸上写下“不比较,不计较”。后来他们在影艺界相互合作,彼此提携,传为佳话。一名弟子曾问我:“您当初怎么想到这样的句子呢?”我反问他:“人生种种烦恼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呢?”只见他沉思片刻说道:“比较和计较。”
的确,人的烦恼无明都是从“比较、计较”而来:襁褓期间,婴儿运用触觉,“比较”谁的疼爱多,借着哭声表达自己的“计较”;上学读书时,又“比较”谁的分数高,“计较”老师是否偏心;踏人社会以后,则“比较”谁的待遇好,“计较”老板是否公平;即使父母去世了,还要“比较”谁的财产分得多,“计较”遗嘱是否公正。有了“比较、计较”,一切的分别于焉而起,纷争也应运而生。像古来兄弟反目乃至骨肉相残的惨剧,著称者如七国之争、八王之乱等等,莫不是由“比较、计较”而引起。
童年时,父母经常外出,我虽上有兄姐,下有弟弟,但目睹家事无人料理,便自动负起洒扫烹煮的责任,并且包办一切采购事宜,由于我不比较工作多寡,不计较事务繁杂,八九岁时就“多能鄙事”,从中学习权宜轻重的掌握,对于日后的做人处事助益甚大。
十二岁披剃出家后,到佛教学院读书,当时的生活十分清苦,我不曾穿过新衣,都是捡别人往生后的衣服穿;也不曾饱食一餐,半个月才有一次米饭可吃,汤内无油、无菜,清清如水。在偌大的道场里,人多事繁,冤枉、委屈在所难免,而封闭、棒喝又是当时丛林教育的特色。十年的参学生涯瞬目即过,许多人半途而废,我却将一切磨炼视为“当然”的训练,“不比较”人我是非,“不计较”待遇好坏,因此得以安心修道,自觉法喜充满。
古德云:“至道无难,惟嫌拣择。”年少时读到这句话时,还不能体悟深意,于今回想当年种种,深感所言不虚!反观现代青年之所以难以人道,不外凡事讲究情理,所以别人一句难听的话语,一个难看的脸色,就嗔火中烧,闷闷不乐,道心既缺,遑论成就事业。其实,在我看来,真正的情应该是体谅别人,委曲求全;真正的理应该是讲求实务,顾全大局。我们惟有抱持“不比较、不计较”的态度待人处事,才能允执厥中,得其所在。
从焦山佛学院结业以后,家师志开上人有意让我回到栖霞山寺担任知客,当时自忖此地是我披剃所在,知客是四大纲领之一,于公,我应饮水思源,报答深恩;于己,我也乐意担当,自我考验,所以欣然承命。没想到后来常住却将我派往禅堂当“维那”,这非我所长,但我也“不比较”职位大小,“不计较”工作难易,欢喜赴任,老实参学。在这里我获得许多宝贵的实务经验,使我无论在坐禅的体验上,或在规矩的了解上,都有更深一层的领悟。后来我经常劝勉徒众应该自许为一颗“活棋”,以“不比较、不计较”的精神,随常住的调派,多方学习,养深积厚,定有所成。
一九四九年,我随僧伽救护队渡海来台,几番转折之后,总算在中坜落脚。为了感谢寺院的收留,我发心工作以为报答,不料却引起他人的疑忌。遇有难做的事情,一些同道总是在一旁说风凉话:“这个让星云去做,他比较有力气!”记得我常常工作到晕眩呕吐,全身虚脱,但是惟恐耽误寺务,所以往往忍耐苦楚,咬紧牙根,接做余事。后来,承住持妙果老和尚赏识,不但经常带我到各地弘法,还有意介绍寺院交给我管理,但我志不在高位,故予以婉拒。至今想来,什么是星云的力气?不过是“不比较”别人的闲话,“不计较”工作的辛劳,所以才能力行不懈,一鼓作气。
一九五一年,我应聘至新竹青草湖,从事台湾佛教讲习会的教务工作。记得有一天,一位同道从外面回来,神色仓皇地嚷着:“不得了啦!现在外省人做住持的竟然有二十人之多!”我听了觉得欣喜万分,高兴地说道:“太好了!他们在各地建寺,我们往后到哪里都有饭可吃,有寺可住了!”“不比较”成就高低,“不计较”拥有多少,抱持共存共荣的胸怀,何时何地不是光风霁月?后来他在新加坡建设养老院时,向我化缘,虽然当时佛光山正是草莱初辟,经济十分拮据,想到他在异邦嘉惠他人,难能可贵,我仍然为筹善款,乐见其成。
同年,我应东初法师之邀,编辑《人生月刊》。此后六年当中,不但义务写稿补白,总包一切编务杂事,还倒贴邮费、车资。尽管如此,我“不曾比较”有无名分,也“未尝计较”工作繁剧,自觉在当时佛教凋零之际,能担当文教重任,将佛法传递十方,其意义实在非比寻常!后来,在杂志一角将我列为“督印人”,虽名实不符,但也无所“计较”了。再后来,报章杂志、广播电台纷纷邀我撰文,我都一概不收稿费。五十年来,目睹佛法由衰微到兴盛,不知度化了多少迷失的众生,不禁感到世间一切有非真有,无亦非无,惟有“不比较、不计较”,才能将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时空之中,为世间留下永恒的贡献。
“不计较”贫富、“不计较”有无都还算容易,最困难的是面对得失毁誉,仍能一本初衷,如如不动。民国初年,仁山长老追随太虚大师革新佛教,以“大闹金山寺”事件闻名遐迩。有一回到马来西亚弘法,一位法师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竟然向他说:“您认不认识金山寺一个叫仁山的地狱种子,他造下无边罪业,恐怕将来只有在第十九层地狱才找得到他!”仁山长老当下供养这名法师两枚银元,并且说:“您刚才开示得很对!”言罢潇洒而去。对他而言,革新佛教乃势在必行,但对于别人的言行,则不必斤斤“计较”。
当时,大醒法师也是太虚大师的高足之一,他因为办理《现代僧伽杂志》,大肆批评旧僧制度而饱受非议。一天,他到苏州灵岩山寺拜谒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一见面就愤愤地责备:“你是在造口业啊!”为了纪念印光大师的开示,他回去以后即刻将杂志内的文章结集成书,订名为《口业集》,这无非是以实际的行动来说明自己是在为佛教的前途而勇于建言,而不是在私人的荣利上“比较、计较”!
太虚大师则在他的文章《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中,道尽佛教积弊难返的情况,字里行间却没有半点比较的怨尤,没有丝毫计较的愤慨。年少时耳闻前贤大德的为教热忱,只觉得正气凛然,钦服不已,直至自己来台以后从事种种改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