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大曜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下官认为,宋简之不妥。”韶宁和站起身,不疾不徐地道,“恐怕皇上不会接受我们的提议。”
李往昔十分惊诧于韶宁和的突然表态,脱口问道:“你为何如此笃定?”
“之前蔡大人说,皇上对人选并未明示。但下官认为,皇上虽未明示,却已有了暗示。”
蔡衡宇怔了怔,问道:“皇上有了暗示?什么暗示?”
韶宁和侃侃而谈:“请恕下官直言,我们这光禄勋是什么地方,说白了就是培养、储备新晋文武官的地方,从我们光禄勋出去的官员,大多是能为大曜做出贡献的国之栋梁——这也是光禄勋虽然机构地位不高,却一直备受历代掌权者重视的原因。
“如今皇上既然将推举权交给了光禄勋,必是想在新晋文武官中挑选年轻后辈,而不是任用有资历的前辈。所以下官敢断定,宋简之此人,不符合皇上的要求。”
韶宁和这番话,却是说了一半,留了一半。他之所以认为宋简之不合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宋简之与宋翊之间存在着的家族纽带,他们之间虽是远亲,但毕竟同为宋氏家族的后代,但就这一份血缘关系,就足以令皇上忌讳了。
但这一层深意,却不能剖析太过,以免给他人留下口实,为自己招来祸患。
在场众人虽未必能想透这一层,但仅根据韶宁和的字面意思,也推断出了个大概——如果皇上真要任用新晋武官,那岂不是代表着,他打算培植完全属于自己的新势力,以替换朝中老臣所掌控的旧势力?这得冒多大的风险啊?
想到此,许多人都露出了怀疑的目光。
且不说小皇帝是否真有这样的深谋远虑,就算有,他也未必有这样的胆量吧?西北大军现在已经完全由宋家所掌控,如此直截了当地换掉宋翊,万一兵权交接过渡不当,那可是有反噬朝廷的风险啊!
【注】本文背景虽是架空,但既然官制方面参考了汉代,左右尊卑方面也参考汉代吧,汉代尊右,所以文中李往昔座位偏左,是一种自谦的表现。
***********************
下午三点还有一更,请准时关注哟~!
米娜桑,今天周六了,休息在家的孩纸们都出来做一下有氧呼吸吧~(≧▽≦)/~
第六十八章
与会众人尚未从这一认知中缓过神来,又听韶宁和口风一转:“当然,下官如此揣测,也是无凭无据,仅供诸位大人参考罢了。”说完,便要落座。
蔡衡宇却微笑看着他:“韶议郎,别忙着坐。”
韶宁和只得再度起身:“蔡大人有何吩咐?”
“既然你认为宋简之不合适,不知你心里,可另有合适人选?”
韶宁和低头看了看会务人员事先提供给他们人手一份的光禄勋文武官员花名册,微微皱眉,犹豫道:“下官……”
“但说无妨。”蔡衡宇鼓励道,“在议事结果尚未有定论之前,谁都可以直抒己见,就算说错了,相信大家也不会怪罪。”
他说着,扫视了一圈会场,在场众人都配合地保持着沉默。
韶宁和略一思量,指着花名册中某位武将的名字道:“下官觉得,上官远途算是个不错的人选。”
众人听闻此言,“哗哗”地翻着名册,仔细阅读上官远途的个人履历。
韶宁和解释道:“上官远途,不论是年龄、资历还是作战经验,都与宋简之不相上下,他唯独缺的,是宋简之那庞大的家族背景。但若撇开家世背景不谈,上官远途也算得上是光禄勋年轻一代将领中的佼佼者了。”
众人看着那份履历,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意见很不统一。
最后,蔡衡宇作出决定,同时将宋简之与上官远途两人的身世背景与个人履历呈与皇上,由皇上亲自定夺。
会场上方的阁楼中,一直凝眉聆听会场讨论的闻守绎,此时侧身朝一旁的管喻龄微微一笑:“不得不说,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韶议郎比其他几位看得更通透些。”
“是是。”管喻龄忙叠声应和,心中却在嘀咕,听丞相大人这意思,韶宁和算是押对了?但以他这区区议郎地位,鲜少有机会直接面圣,他又是从何处猜度出皇上言语背后的深意的?
如此看来,韶宁和这份洞察先机的敏锐度,别说是在场诸位了,连他这光禄卿也只能自叹弗如啊。
管喻龄只顾着暗自汗颜,却没有发现,闻守绎注视着韶宁和的目光,渐渐涌现出别样的光华。
此刻的闻守绎,内心不得不承认,他开始对韶宁和此人感兴趣了。
他突然有些好奇,如果他松开对韶宁和的桎梏,凭着韶宁和自身的才能与实力,他究竟能在这一条布满荆棘与陷阱的官途上,前行多远。
会议结束第一项议题的讨论后,紧接着进入第二项议程——推选派往西北驻军的文官。
往军队之中派遣文官,这自大曜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先例。但皇上想要增派文官的意图并不难猜,毕竟要接手西北大军的兵权并非易事,增派一名文官,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协助管理的作用。
但这人选……众人又开始犯头疼了。
议郎史一飞道:“皇上让我们推荐文官,这不是为难我们么,我们文官不同于武官,有闲的没常务,有常务的没有闲,如果不经本人同意,我们强行推荐了只会得罪人啊。”
史一飞这话,其实道出了光禄勋一部分文官的苦衷。
在光禄勋中,并非每一个文官都有常务职能,比如以蔡衡宇为首的光禄、太中、中散、谏议四位大夫,以及韶宁和、史一飞这些议郎,都是属于没有常务的闲职,朝廷再怎么缺人,也不可能派这些没有经验的闲散官员去管理军队,那是要闹笑话的。
但是有常务职能的那些官员,平日里公务繁忙,手头工作不是说放便能放的,人员抽调的后续交接问题也十分繁复。更何况大部分文官不乐意去驻军地吃苦受累,若是遇到脸皮厚些的,以工作交接为由,拖它个三五月,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这些都只是表面原因,最重要的是,去西北驻军地协助新上任的武将统辖西北大军,在众人眼里,这绝对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且不说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官员能不能降服那些靠拳头吃饭的军营粗莽汉子,万一朝廷与军队矛盾激化,那被派往驻军地的文官活脱脱就成了自动送上... -->>
“下官认为,宋简之不妥。”韶宁和站起身,不疾不徐地道,“恐怕皇上不会接受我们的提议。”
李往昔十分惊诧于韶宁和的突然表态,脱口问道:“你为何如此笃定?”
“之前蔡大人说,皇上对人选并未明示。但下官认为,皇上虽未明示,却已有了暗示。”
蔡衡宇怔了怔,问道:“皇上有了暗示?什么暗示?”
韶宁和侃侃而谈:“请恕下官直言,我们这光禄勋是什么地方,说白了就是培养、储备新晋文武官的地方,从我们光禄勋出去的官员,大多是能为大曜做出贡献的国之栋梁——这也是光禄勋虽然机构地位不高,却一直备受历代掌权者重视的原因。
“如今皇上既然将推举权交给了光禄勋,必是想在新晋文武官中挑选年轻后辈,而不是任用有资历的前辈。所以下官敢断定,宋简之此人,不符合皇上的要求。”
韶宁和这番话,却是说了一半,留了一半。他之所以认为宋简之不合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宋简之与宋翊之间存在着的家族纽带,他们之间虽是远亲,但毕竟同为宋氏家族的后代,但就这一份血缘关系,就足以令皇上忌讳了。
但这一层深意,却不能剖析太过,以免给他人留下口实,为自己招来祸患。
在场众人虽未必能想透这一层,但仅根据韶宁和的字面意思,也推断出了个大概——如果皇上真要任用新晋武官,那岂不是代表着,他打算培植完全属于自己的新势力,以替换朝中老臣所掌控的旧势力?这得冒多大的风险啊?
想到此,许多人都露出了怀疑的目光。
且不说小皇帝是否真有这样的深谋远虑,就算有,他也未必有这样的胆量吧?西北大军现在已经完全由宋家所掌控,如此直截了当地换掉宋翊,万一兵权交接过渡不当,那可是有反噬朝廷的风险啊!
【注】本文背景虽是架空,但既然官制方面参考了汉代,左右尊卑方面也参考汉代吧,汉代尊右,所以文中李往昔座位偏左,是一种自谦的表现。
***********************
下午三点还有一更,请准时关注哟~!
米娜桑,今天周六了,休息在家的孩纸们都出来做一下有氧呼吸吧~(≧▽≦)/~
第六十八章
与会众人尚未从这一认知中缓过神来,又听韶宁和口风一转:“当然,下官如此揣测,也是无凭无据,仅供诸位大人参考罢了。”说完,便要落座。
蔡衡宇却微笑看着他:“韶议郎,别忙着坐。”
韶宁和只得再度起身:“蔡大人有何吩咐?”
“既然你认为宋简之不合适,不知你心里,可另有合适人选?”
韶宁和低头看了看会务人员事先提供给他们人手一份的光禄勋文武官员花名册,微微皱眉,犹豫道:“下官……”
“但说无妨。”蔡衡宇鼓励道,“在议事结果尚未有定论之前,谁都可以直抒己见,就算说错了,相信大家也不会怪罪。”
他说着,扫视了一圈会场,在场众人都配合地保持着沉默。
韶宁和略一思量,指着花名册中某位武将的名字道:“下官觉得,上官远途算是个不错的人选。”
众人听闻此言,“哗哗”地翻着名册,仔细阅读上官远途的个人履历。
韶宁和解释道:“上官远途,不论是年龄、资历还是作战经验,都与宋简之不相上下,他唯独缺的,是宋简之那庞大的家族背景。但若撇开家世背景不谈,上官远途也算得上是光禄勋年轻一代将领中的佼佼者了。”
众人看着那份履历,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意见很不统一。
最后,蔡衡宇作出决定,同时将宋简之与上官远途两人的身世背景与个人履历呈与皇上,由皇上亲自定夺。
会场上方的阁楼中,一直凝眉聆听会场讨论的闻守绎,此时侧身朝一旁的管喻龄微微一笑:“不得不说,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韶议郎比其他几位看得更通透些。”
“是是。”管喻龄忙叠声应和,心中却在嘀咕,听丞相大人这意思,韶宁和算是押对了?但以他这区区议郎地位,鲜少有机会直接面圣,他又是从何处猜度出皇上言语背后的深意的?
如此看来,韶宁和这份洞察先机的敏锐度,别说是在场诸位了,连他这光禄卿也只能自叹弗如啊。
管喻龄只顾着暗自汗颜,却没有发现,闻守绎注视着韶宁和的目光,渐渐涌现出别样的光华。
此刻的闻守绎,内心不得不承认,他开始对韶宁和此人感兴趣了。
他突然有些好奇,如果他松开对韶宁和的桎梏,凭着韶宁和自身的才能与实力,他究竟能在这一条布满荆棘与陷阱的官途上,前行多远。
会议结束第一项议题的讨论后,紧接着进入第二项议程——推选派往西北驻军的文官。
往军队之中派遣文官,这自大曜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先例。但皇上想要增派文官的意图并不难猜,毕竟要接手西北大军的兵权并非易事,增派一名文官,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协助管理的作用。
但这人选……众人又开始犯头疼了。
议郎史一飞道:“皇上让我们推荐文官,这不是为难我们么,我们文官不同于武官,有闲的没常务,有常务的没有闲,如果不经本人同意,我们强行推荐了只会得罪人啊。”
史一飞这话,其实道出了光禄勋一部分文官的苦衷。
在光禄勋中,并非每一个文官都有常务职能,比如以蔡衡宇为首的光禄、太中、中散、谏议四位大夫,以及韶宁和、史一飞这些议郎,都是属于没有常务的闲职,朝廷再怎么缺人,也不可能派这些没有经验的闲散官员去管理军队,那是要闹笑话的。
但是有常务职能的那些官员,平日里公务繁忙,手头工作不是说放便能放的,人员抽调的后续交接问题也十分繁复。更何况大部分文官不乐意去驻军地吃苦受累,若是遇到脸皮厚些的,以工作交接为由,拖它个三五月,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这些都只是表面原因,最重要的是,去西北驻军地协助新上任的武将统辖西北大军,在众人眼里,这绝对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且不说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官员能不能降服那些靠拳头吃饭的军营粗莽汉子,万一朝廷与军队矛盾激化,那被派往驻军地的文官活脱脱就成了自动送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