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魏晋干饭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她知道,想要杜绝权贵官员看轻科学家们是不可能的,这世上的人参差不齐,总要容许一些脑残存在。
但她可以改变风气,使他们的轻视不符世俗。
所以,科学院一定要成立,嗯,风气就从报纸上开始培养吧。
不仅要爱护像幼苗一样的农学家,水利专家,数学家等各种各样的家,也要爱护一直保护他们免于战祸,现在还在各地努力剿匪、修筑各种工程和河堤的赵家军埃
哦,现在大晋的军队因为都归属于她管辖,所以她都将他们看做赵家军。
兵这个职业的风评是越来越差,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当权者的锅,就跟风俗一样,一点一点的改变,然后世风日下。
军人在古代的地位曾经很高的,在汉朝之前,可不是谁都能当兵的。
秦为统一六国,所以用军功招揽庶民入伍,而在秦之前的春秋时期,能入伍打仗的都是有名有姓的百姓,没有姓氏的庶民和奴隶只配搞后勤,连上战场的资格都没有。
上战场还有各种规矩和礼仪,和现在各种奇诡又无耻的战场对决比较,那时候的很多战争更像是礼仪对抗和大阅兵比较。
汉前期也还好,军队在民间还享有很好的名声,很高的声望,直到汉末。
为了争夺地盘,各地豪强军阀掠夺人口为兵,他们打来斗去,百姓不能耕作土地,自然交不上军粮。
人饿到了极处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没有足够的粮食养兵,那怎么办呢?
自然是抢夺百姓的财物和粮食了,大量的屠村,抢掠事件发生,兵慢慢的和匪划成等号,然后,为了补充军费,当权者干脆派士兵去掘坟墓,兵的名声就更坏了。
下令的有权贵,有士,有豪族,但他们整个阶层的名声并不太受影响,被诟病的往往只是个人,但执行命令的士兵就不一样了。
兵的风评越来越坏,而且,因为从上到下的压迫,士兵的生活越来越不好过,晋升路径也被一再压缩,他们会从百姓家中征收兵丁,也会招募社会的闲散人员当兵,还会把监狱里的罪犯弄到军队中,犯法的,政治斗争失败的,都扒拉到军中里去。
最后,直接在路上抢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小孩,上至四五十岁的老者,只要能拿得动武器,直接给扒拉到军队中。
于是,军队的风评就更差了。
民间几乎是闻军而色变,在百姓眼中,兵就等于匪,赵家军的名声好,是从不抢掠百姓开始的,也是因为赵含章打出了正义的旗号。
军人,是保家卫国的英雄,他们当得正面的评价。
想到此时正被抽调去治河的赵家军,赵含章亲自写了一篇颂军文送到邸报。
赵含章对明预道:“御史台也该整顿一下了,不当只风闻奏事,而应有核对之责,核对之权,我想先生出具体的改正之法。”
风闻奏事,优点是震慑百官,只要有一点风声,不必查实就可以弹劾官员,但坏处更明显,因为不必查实,有的御史可以捏造风闻,或者都不捏造,只说自己听到了就上书弹劾。
>
她知道,想要杜绝权贵官员看轻科学家们是不可能的,这世上的人参差不齐,总要容许一些脑残存在。
但她可以改变风气,使他们的轻视不符世俗。
所以,科学院一定要成立,嗯,风气就从报纸上开始培养吧。
不仅要爱护像幼苗一样的农学家,水利专家,数学家等各种各样的家,也要爱护一直保护他们免于战祸,现在还在各地努力剿匪、修筑各种工程和河堤的赵家军埃
哦,现在大晋的军队因为都归属于她管辖,所以她都将他们看做赵家军。
兵这个职业的风评是越来越差,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当权者的锅,就跟风俗一样,一点一点的改变,然后世风日下。
军人在古代的地位曾经很高的,在汉朝之前,可不是谁都能当兵的。
秦为统一六国,所以用军功招揽庶民入伍,而在秦之前的春秋时期,能入伍打仗的都是有名有姓的百姓,没有姓氏的庶民和奴隶只配搞后勤,连上战场的资格都没有。
上战场还有各种规矩和礼仪,和现在各种奇诡又无耻的战场对决比较,那时候的很多战争更像是礼仪对抗和大阅兵比较。
汉前期也还好,军队在民间还享有很好的名声,很高的声望,直到汉末。
为了争夺地盘,各地豪强军阀掠夺人口为兵,他们打来斗去,百姓不能耕作土地,自然交不上军粮。
人饿到了极处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没有足够的粮食养兵,那怎么办呢?
自然是抢夺百姓的财物和粮食了,大量的屠村,抢掠事件发生,兵慢慢的和匪划成等号,然后,为了补充军费,当权者干脆派士兵去掘坟墓,兵的名声就更坏了。
下令的有权贵,有士,有豪族,但他们整个阶层的名声并不太受影响,被诟病的往往只是个人,但执行命令的士兵就不一样了。
兵的风评越来越坏,而且,因为从上到下的压迫,士兵的生活越来越不好过,晋升路径也被一再压缩,他们会从百姓家中征收兵丁,也会招募社会的闲散人员当兵,还会把监狱里的罪犯弄到军队中,犯法的,政治斗争失败的,都扒拉到军中里去。
最后,直接在路上抢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小孩,上至四五十岁的老者,只要能拿得动武器,直接给扒拉到军队中。
于是,军队的风评就更差了。
民间几乎是闻军而色变,在百姓眼中,兵就等于匪,赵家军的名声好,是从不抢掠百姓开始的,也是因为赵含章打出了正义的旗号。
军人,是保家卫国的英雄,他们当得正面的评价。
想到此时正被抽调去治河的赵家军,赵含章亲自写了一篇颂军文送到邸报。
赵含章对明预道:“御史台也该整顿一下了,不当只风闻奏事,而应有核对之责,核对之权,我想先生出具体的改正之法。”
风闻奏事,优点是震慑百官,只要有一点风声,不必查实就可以弹劾官员,但坏处更明显,因为不必查实,有的御史可以捏造风闻,或者都不捏造,只说自己听到了就上书弹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