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中华大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文武皆废,“八旗子弟”成为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寄生阶层。
一个民族培养不出合格
人才,也必然丧失统治能力。在和平时期尚可勉强家有事,其腐败无能便暴露出来,这就迫使最高统治者转而仰仗汉族官僚集团以挽救其危机。汉族以其人口和文化素质的优势,拥有满族难以相比的人才资源。“
顿了一顿,辜鸿铭又喝了一杯酒,继续说道:
“所以,国子监的设定与其他无关只与制度有关,岂不闻,江南江北之变,与官制何干?”
“因此,历史趋势必然是汉族官僚集团地位的上升,并且最终取代满族贵族集团的统治。鸦片战争前夕,道光帝鉴于满族大臣的无能,破例委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办理禁烟事宜,已经初露汉员地位上升的迹象。太平天国割据江南,八旗兵不堪一击,满员不堪一用,清王朝岌岌可危,最后靠中兴三杰等建立湘军、淮军地主武装才打败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
事后清廷不得不破例给曾、李封爵。尔后,李鸿章跻身军机,成为晚清的栋梁之臣。而且,淮军也取代八旗、绿营成为清军主力。所谓“同光中兴”实在是凭借汉族官僚集团之力,清王朝也因此多喘息了许多年。自此以后,汉族官僚集团地位空前上升,不断的外患内乱给他们创造了崛起的机会。
统治危机又迫使统治集团进行改良,搞洋务、变法维新、编练新军,这些都需要人才,而满族贵族官僚却保守~.一步把汉族官僚集团推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洋务派、维新派几乎全是汉族官僚。更重要的是政权的支柱——军队最后也掌握在汉族官僚集团手中。
与满族贵族集团没落、汉族官僚集团上升的趋势相一致,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势力崛起,这也是清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清王朝汲取历史经验,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不允许地方官吏与地方势力相结合,也不允许地方官吏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清末外患内乱造成了深刻的统治危机,也大大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成了地方势力的崛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曾国藩、李鸿章等不但统领军队,而且兼署督抚职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形成了有独立性的地方势力。甚至在英法联军逼进北京的危急关头,正在围困天京的曾国藩竟然以安内重于攘外为由拒不奉诏勤王,以后,督抚大员取得了节制军队的权力,从而造成了地方独立于中央的隐患。
地方势力的崛起,还有经济上的原因。洋务运动中,地方官僚兴办了一批新式工业以及文教事业,如曾、李、左兴办的军事工业,张之洞在湖北等地建立的纺织、煤矿、冶铁等企业。这些官僚企事业加强了地方的独立性和经济实力。
同时,民族资本的发展,也要求地方政府维护其利益,以抵制中央政府的压迫(如四川的保路运动),这在南方各省较为明显。这样,地方官吏与地方势力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相对独立性,中央的控制削弱,甚至出现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面。……“
辜鸿铭还在滔滔不绝的讲下去,赵刚却觉得有些不对,本来是接风宴的,怎么一转眼功夫,就变成了国子监是不是官方机构,然后一转眼,变成清朝灭亡原因的讨论。看起来马上就要变成对于经济地方性保护与中央政府对抗的话题上了。
看两位大师争论的热烈,赵刚悄悄的溜走了,这种辩论虽然精彩,可是离题万里,一个主题没说完,又转到了另外一个主题上。赵刚自思没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一针见血的本事,只好回去制定了一个新的辩论制度。
两位国学大师倒是谈得不亦乐乎,两人虽然互有所长,不过中西学功底都十分深厚。平时只有人来请教,仰慕,何曾与人有平等的交流,这次碰到了,马上感觉到对方有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竟然一直聊到第二天中午,两人精疲力竭,这才休息。
等两人休息完毕,再次见面时,已经是入夜十分,这两人也是奇怪,掌灯夜聊,聊到高兴处,辜鸿铭提议“不如去香帅府上,畅谈半月,也好解我胸中块垒。”
严复也是妙人,竟然把赵刚晾在一旁,两人连夜坐了火车,一同去京城张之洞府上,把那巨额的奖金,还有天大的前程,统统丢在一旁,研究学问去了。
只留下一堆烂摊子给赵刚,眼看再有一个月,就是辩论开始之际,赵刚却没米下锅,弄得好多人都准备看热闹。赵刚焦头烂额之际,又开动脑筋,竟然又响了一个办法出来。
文武皆废,“八旗子弟”成为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寄生阶层。
一个民族培养不出合格
人才,也必然丧失统治能力。在和平时期尚可勉强家有事,其腐败无能便暴露出来,这就迫使最高统治者转而仰仗汉族官僚集团以挽救其危机。汉族以其人口和文化素质的优势,拥有满族难以相比的人才资源。“
顿了一顿,辜鸿铭又喝了一杯酒,继续说道:
“所以,国子监的设定与其他无关只与制度有关,岂不闻,江南江北之变,与官制何干?”
“因此,历史趋势必然是汉族官僚集团地位的上升,并且最终取代满族贵族集团的统治。鸦片战争前夕,道光帝鉴于满族大臣的无能,破例委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办理禁烟事宜,已经初露汉员地位上升的迹象。太平天国割据江南,八旗兵不堪一击,满员不堪一用,清王朝岌岌可危,最后靠中兴三杰等建立湘军、淮军地主武装才打败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
事后清廷不得不破例给曾、李封爵。尔后,李鸿章跻身军机,成为晚清的栋梁之臣。而且,淮军也取代八旗、绿营成为清军主力。所谓“同光中兴”实在是凭借汉族官僚集团之力,清王朝也因此多喘息了许多年。自此以后,汉族官僚集团地位空前上升,不断的外患内乱给他们创造了崛起的机会。
统治危机又迫使统治集团进行改良,搞洋务、变法维新、编练新军,这些都需要人才,而满族贵族官僚却保守~.一步把汉族官僚集团推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洋务派、维新派几乎全是汉族官僚。更重要的是政权的支柱——军队最后也掌握在汉族官僚集团手中。
与满族贵族集团没落、汉族官僚集团上升的趋势相一致,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势力崛起,这也是清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清王朝汲取历史经验,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不允许地方官吏与地方势力相结合,也不允许地方官吏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清末外患内乱造成了深刻的统治危机,也大大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成了地方势力的崛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曾国藩、李鸿章等不但统领军队,而且兼署督抚职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形成了有独立性的地方势力。甚至在英法联军逼进北京的危急关头,正在围困天京的曾国藩竟然以安内重于攘外为由拒不奉诏勤王,以后,督抚大员取得了节制军队的权力,从而造成了地方独立于中央的隐患。
地方势力的崛起,还有经济上的原因。洋务运动中,地方官僚兴办了一批新式工业以及文教事业,如曾、李、左兴办的军事工业,张之洞在湖北等地建立的纺织、煤矿、冶铁等企业。这些官僚企事业加强了地方的独立性和经济实力。
同时,民族资本的发展,也要求地方政府维护其利益,以抵制中央政府的压迫(如四川的保路运动),这在南方各省较为明显。这样,地方官吏与地方势力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相对独立性,中央的控制削弱,甚至出现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面。……“
辜鸿铭还在滔滔不绝的讲下去,赵刚却觉得有些不对,本来是接风宴的,怎么一转眼功夫,就变成了国子监是不是官方机构,然后一转眼,变成清朝灭亡原因的讨论。看起来马上就要变成对于经济地方性保护与中央政府对抗的话题上了。
看两位大师争论的热烈,赵刚悄悄的溜走了,这种辩论虽然精彩,可是离题万里,一个主题没说完,又转到了另外一个主题上。赵刚自思没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一针见血的本事,只好回去制定了一个新的辩论制度。
两位国学大师倒是谈得不亦乐乎,两人虽然互有所长,不过中西学功底都十分深厚。平时只有人来请教,仰慕,何曾与人有平等的交流,这次碰到了,马上感觉到对方有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竟然一直聊到第二天中午,两人精疲力竭,这才休息。
等两人休息完毕,再次见面时,已经是入夜十分,这两人也是奇怪,掌灯夜聊,聊到高兴处,辜鸿铭提议“不如去香帅府上,畅谈半月,也好解我胸中块垒。”
严复也是妙人,竟然把赵刚晾在一旁,两人连夜坐了火车,一同去京城张之洞府上,把那巨额的奖金,还有天大的前程,统统丢在一旁,研究学问去了。
只留下一堆烂摊子给赵刚,眼看再有一个月,就是辩论开始之际,赵刚却没米下锅,弄得好多人都准备看热闹。赵刚焦头烂额之际,又开动脑筋,竟然又响了一个办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