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辛亥大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可是现在是和谈的重要关头,孙文可不敢把这些民军一股脑的遣散的,前些时候就已经闹过兵变了,如果再说要遣散的话估计不用北洋动手,这些民军就能把南京临时政斧给掀翻了。
南京方面不好多,北洋方面也过的不容易!
袁世凯虽然得到了隆裕的口头承诺,但是清帝一天不发布退位诏书这口头承诺就一天做不得数。
袁世凯心里急着清帝退位问题的同时,也同样为财政一事发起愁来。
北洋军原本就有十几万人,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又陆续招募了数万人用于给各部队补充战损缺员,另外他还准备从各部队中抽调部分老兵军官骨干,组建第七镇。加上张勋的江防军,以及其他一些杂牌军队,北洋系统下的军队数量高达数十万人。在武昌事发之前有全国养着自然不用他袁世凯艹心,但是自从武昌事发后南方各省不可能继续给北方提供税赋,就连东北那边都有些拖拉,而单单靠着河北山东附近几个省的财政收入根本就填不满这个大窟窿。
隆裕以及其他满清权贵们眼看着天下都不是他们的了,索姓也都不管了,反正都要退位了,自然没有再拿出银子来的道理。
清廷不管,但是老袁不能不管啊,这段时间下来袁世凯左腾右挪把近几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花费了个七七八八,眼看着这么下去不行,袁世凯就是派人加快和四国银行团的谈判,争取早曰把贷款拿到手。
在这样躁动的大背景下,二月十二号,清帝正是颁布了退位诏书,并在各大报纸上公开发表。
一时间,全国群情奋涌,诸多人们走上街头相互庆贺着:共和了!
陈敬云得到这个消息自然要比普通人要早的多,实际上当清廷准备退位那会他就已经知道,不但他知道,孙文、黄兴以及其他实权人物基本都已经心知肚明,正式因为知道这个,所以谈判才能顺利进行,等的就是正式公布而已。唯一被蒙在鼓里的就是普通民众。
尽管早已经知道会是这个接过,但是当真正得知清廷宣布退位时,陈敬云还是心里大大松了口气,只要清帝退位,这南北和谈也总算是成了,自己也暂时不用担心北洋军随时会大军压境了,只要南北和谈成功了,那么就能获得一个缓冲时间,就算到时候袁世凯要武力统一陈敬云自问有了这段缓冲后也能够有自保之力。
清帝退位的诏书一颁发,几乎所有人都把袁世凯当成了共和之功臣,就连蔡锷都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称:袁公此举奠定中华之共和。
然而就在清帝发布退位诏书后,南京的孙文等人气氛却是有些沉重。
黄兴道:“当初我们是答应了的,而且是数次主动说,全国人都知道我们给袁世凯承诺,只要他把清帝拉下来,那么就让他当大总统!现今他做到了,我们难道要反悔?”
孙文皱着眉道:“虽然当初这样做是无奈之举,不过话既然已经说出来,自然是要承认的!”
一边的宋教仁也道:“我知道你担心袁世凯会依仗权势行读才之事,不过放心,我们同盟会也是有优势的,到时候等国会一开,我们至少也能拿一半的席位,到时候改内阁制又何须担心!”
孙文这时候站了起来:“明天我就正式宣布辞职!”
第九十二章定都之争
2月13号,孙文正式宣布辞去大总统之职,但是却向袁世凯提出了一点要求,那就是首都必须在南京,袁世凯必须到南京任职,袁世凯任职后他才离职。换句话说就是袁世凯要当这个大总统可以,但是必须要到南京来任职,同时孙文是辞职不离职!
袁世凯接到孙文的这份公开电报后,脸色阴沉的可怕。
一边的曹锟更是道:“我早就说过,南边的这些党人没一个是好心的,前些时候为了和谈什么都敢说,胸脯拍的叮当作响说是要推举我们大人为大总统,这才第二天呢,就他妈地反悔了,要我说,还谈个屁啊,反正我们手中有了太后的诏书,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让大人组织共和政斧!干脆就不搭理南边那些人,我们自己弄一个政斧算了!”
曹锟这番话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就连冯国璋也是点头道:“南边那些人实在不像话,前些天还好好的,怎么一回功夫就变卦了,难道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嘛?”
刚从南方前线回来的段祺瑞则是道:“他们这是明摆着没安好心嘛,南京是他们的老窝,大人去那里当总统那不是要当个傀儡啊!”
一边的徐世昌却是笑呵呵地道:“其实去也可以,慰亭你完全可以带上两个镇去上任嘛!”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哈哈大笑,曹锟更是道:“我说在天津直接弄另一个政斧就够可以的了,你还说带着两个镇去上任,那些党人能答应了才怪!”
“唉!”袁世凯也是叹着气:“世事艰难啊!”
这几个月来,虽然事情还在按照他预想的在发展,但是袁世凯却总有种不能控制局势的感觉,比方说这一次孙文等人的为难就是他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转头看向杨度道:“南边几个都督怎么说?”
和南方几个实权都督联系的事情一直都是由杨度负责,因此杨度答道:“大人放心,这事南方几个都督都没有参与,蔡松波和陈子华上午已经相继发来密电,宣称他们事前并不知晓这事!”
“还有呢?”袁世凯再问。
杨度知道袁世凯要问的什么,当即回答道:“他们并没有公开支持孙文的主张,不过一时间也没有反对!”
袁世凯听罢点了点头:“这样看来,这事应该就是南京那帮人自己弄出来的了!”
袁世凯之前最担心的就是南方各省联合起来,之前拉拢陈敬云和蔡锷都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有着大义名分的南京政斧和南方各省都督联合起来才是最让他担心的。眼下知道这事陈敬云和蔡锷陆荣廷等人都没有参与,他也就放下心来。
沉思片刻后道:“这事先不去管它,那帮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自个办自个的事。”反正对于袁世凯来说大总统只是一个头衔而已,现在清帝已经退位,而且退位诏书上他也做了点手脚,加了句话明确指明由他袁世凯筹建共和政斧,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大义名分,这个大义名分还不是由南京的所谓国会啊什么给予的,而是前朝的统治者清帝赋予的,这名分在中国古今往来数千年都是最有分量的。
所以袁世凯也用不着看南京那些人的脸色了,退一万步说难道南京那群人不让他当大总统难道他就不当了,笑话。
此时对刚从上海回来,完成了谈判重任的唐绍仪道:“现在朝廷虽然没了,但是政斧的架子我们还是要维持,少川,到时候你来当这个总理,帮我把政斧的架子先搭起来!不管南京那边妥不妥协,但是首都必然是燕京,政斧一事也还得照办!”
听到袁世凯让他当总理,唐绍仪这个时候并没有表现出意外,实际上昨天刚回来袁世凯就和他谈过了,说是要让他当这个总理。
“大总统放心,政斧事务我会办得妥妥当当的!”
听到唐绍仪叫他为大总统,袁世凯脸色立即露出了笑容,虽说自己当这个大总统是必然的了,但是却还没人正式的这么叫过他为大总统,如今一听心中感觉大好。
此时,曹锟,冯国璋等人也是口中连称:“恭喜大总统!”
对于孙文要把首都定在南京的要求,全国上下再一次为此掀起了风波!然而出乎孙文等同盟会人意料之外的是,这一次全国舆论却是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倒向了南方各省,而是分成了好几派,隐约竟然是支持定都燕京的风声最高。
以至于光复会章太炎等人都一力支持定都燕京,而南方几个都督中,包括蔡锷,陈敬云等人也是陆续发表通电,说孙文的这两点条件过于苛刻,不符合中国现状之国情。在这样的氛围下,各省代表组成的参议院竟然以20票支持,8票反对的绝对优势通过定都燕京的提议。对于这个结果,同盟会一众高层是事先没有想到过的。
孙文已经表面上辞职不好说话,但是黄兴却是肆无忌惮,身为孙文的最铁杆支持者,他甚至公开宣称,参议院之决议不能算数,必须重新决议,而这一次他要求同盟会的参议员必须支持定都南京,否则他就派兵把同盟会的参议员一股脑的抓了。
可是让孙文和黄兴更没有想到的是,宋教仁竟然也反对定都南京,而是支持定都燕京,为此不惜和黄兴孙文等人公开翻脸,据传还挨了马君武一个大嘴巴子,定都分歧也是宋教仁和孙文黄兴决裂的导火索。
光复会的章太炎被人称之为章疯子,骂起人来那叫一个狠,连接发表了数篇社论,大论建都南京之害,称定都南京军事战略上不能控制北方,北方文化将益形衰落,政治有土崩瓦解之忧,难以威慑拥清复辟势力,外国使馆拆迁困难。然后更是直指孙黄二人力争定都南京为私利之争,置国家于不顾只为满足个人权力私欲。
孙文被骂的发晕,也是公开了支持定都南京的理由,说:“今所争要者,但以新民国暂时中央机关所在,系乎中外之具瞻,勿任天下怀宫庙未改之嫌,而使官僚有城社尚存之感,则燕京暂置为闲邑,宁府首建为新都……至于异曰久定之都会,地点之所宜,俟大局既奠,决自正式国论,今且勿预计也!”
话里面的意思也简单,就是说怕定都燕京的话,让人认为满清还没有灭亡,所以不能定都燕京,得先定在南京,可能这话说的有些心虚,所以又加了一句,至于以后首都在哪里,可以再商量嘛,再说了到时候总统是姓袁还是姓孙那就说不准了。
孙黄二人的心思正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外乎就是想要用南京来困住袁世凯。可袁世凯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傻乎乎的来南京。
15号,南京参议院又重新举行决议,这一次以19票支持,7票反对通过了定都南京的决议,这前后不过两天呢,结果就颠倒了过来,其中不得不说是黄兴的派兵威胁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后来袁世凯利用流氓要挟国会选他当大总统就是跟黄兴学的这一招,不然从来没玩过议会政治的袁世凯还找不到这么有效快捷的方法呢。
听到这个消息后,远在福州的陈敬云只是笑了笑,这么些时间来他对南京那群人算是看透了,虽然其中多数人都有着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但是骨子里还是争权夺利的,说起大话来一套一套,就是不见他们办什么实事,到目前为止南京临时政斧也有一个多月了,可是依旧乱轰轰的,一帮党人天天在报纸、通电争吵,可是民众人生活却实际越来越困难,相对比北方由于没有战火的波及,也没有大的政治动荡,民众的生活远远比南方民众过得好。平心而论,一南一北两政斧,北边要比南边好的多。
定都之争在辛亥年春节的前夕纷纷扬扬的展开,开始两天民众还知道一些,但是按照报业的惯例,农历二十七后各报就停刊了准备过年,要到年初五才会重新出报。... -->>
可是现在是和谈的重要关头,孙文可不敢把这些民军一股脑的遣散的,前些时候就已经闹过兵变了,如果再说要遣散的话估计不用北洋动手,这些民军就能把南京临时政斧给掀翻了。
南京方面不好多,北洋方面也过的不容易!
袁世凯虽然得到了隆裕的口头承诺,但是清帝一天不发布退位诏书这口头承诺就一天做不得数。
袁世凯心里急着清帝退位问题的同时,也同样为财政一事发起愁来。
北洋军原本就有十几万人,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又陆续招募了数万人用于给各部队补充战损缺员,另外他还准备从各部队中抽调部分老兵军官骨干,组建第七镇。加上张勋的江防军,以及其他一些杂牌军队,北洋系统下的军队数量高达数十万人。在武昌事发之前有全国养着自然不用他袁世凯艹心,但是自从武昌事发后南方各省不可能继续给北方提供税赋,就连东北那边都有些拖拉,而单单靠着河北山东附近几个省的财政收入根本就填不满这个大窟窿。
隆裕以及其他满清权贵们眼看着天下都不是他们的了,索姓也都不管了,反正都要退位了,自然没有再拿出银子来的道理。
清廷不管,但是老袁不能不管啊,这段时间下来袁世凯左腾右挪把近几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花费了个七七八八,眼看着这么下去不行,袁世凯就是派人加快和四国银行团的谈判,争取早曰把贷款拿到手。
在这样躁动的大背景下,二月十二号,清帝正是颁布了退位诏书,并在各大报纸上公开发表。
一时间,全国群情奋涌,诸多人们走上街头相互庆贺着:共和了!
陈敬云得到这个消息自然要比普通人要早的多,实际上当清廷准备退位那会他就已经知道,不但他知道,孙文、黄兴以及其他实权人物基本都已经心知肚明,正式因为知道这个,所以谈判才能顺利进行,等的就是正式公布而已。唯一被蒙在鼓里的就是普通民众。
尽管早已经知道会是这个接过,但是当真正得知清廷宣布退位时,陈敬云还是心里大大松了口气,只要清帝退位,这南北和谈也总算是成了,自己也暂时不用担心北洋军随时会大军压境了,只要南北和谈成功了,那么就能获得一个缓冲时间,就算到时候袁世凯要武力统一陈敬云自问有了这段缓冲后也能够有自保之力。
清帝退位的诏书一颁发,几乎所有人都把袁世凯当成了共和之功臣,就连蔡锷都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称:袁公此举奠定中华之共和。
然而就在清帝发布退位诏书后,南京的孙文等人气氛却是有些沉重。
黄兴道:“当初我们是答应了的,而且是数次主动说,全国人都知道我们给袁世凯承诺,只要他把清帝拉下来,那么就让他当大总统!现今他做到了,我们难道要反悔?”
孙文皱着眉道:“虽然当初这样做是无奈之举,不过话既然已经说出来,自然是要承认的!”
一边的宋教仁也道:“我知道你担心袁世凯会依仗权势行读才之事,不过放心,我们同盟会也是有优势的,到时候等国会一开,我们至少也能拿一半的席位,到时候改内阁制又何须担心!”
孙文这时候站了起来:“明天我就正式宣布辞职!”
第九十二章定都之争
2月13号,孙文正式宣布辞去大总统之职,但是却向袁世凯提出了一点要求,那就是首都必须在南京,袁世凯必须到南京任职,袁世凯任职后他才离职。换句话说就是袁世凯要当这个大总统可以,但是必须要到南京来任职,同时孙文是辞职不离职!
袁世凯接到孙文的这份公开电报后,脸色阴沉的可怕。
一边的曹锟更是道:“我早就说过,南边的这些党人没一个是好心的,前些时候为了和谈什么都敢说,胸脯拍的叮当作响说是要推举我们大人为大总统,这才第二天呢,就他妈地反悔了,要我说,还谈个屁啊,反正我们手中有了太后的诏书,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让大人组织共和政斧!干脆就不搭理南边那些人,我们自己弄一个政斧算了!”
曹锟这番话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就连冯国璋也是点头道:“南边那些人实在不像话,前些天还好好的,怎么一回功夫就变卦了,难道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嘛?”
刚从南方前线回来的段祺瑞则是道:“他们这是明摆着没安好心嘛,南京是他们的老窝,大人去那里当总统那不是要当个傀儡啊!”
一边的徐世昌却是笑呵呵地道:“其实去也可以,慰亭你完全可以带上两个镇去上任嘛!”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哈哈大笑,曹锟更是道:“我说在天津直接弄另一个政斧就够可以的了,你还说带着两个镇去上任,那些党人能答应了才怪!”
“唉!”袁世凯也是叹着气:“世事艰难啊!”
这几个月来,虽然事情还在按照他预想的在发展,但是袁世凯却总有种不能控制局势的感觉,比方说这一次孙文等人的为难就是他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转头看向杨度道:“南边几个都督怎么说?”
和南方几个实权都督联系的事情一直都是由杨度负责,因此杨度答道:“大人放心,这事南方几个都督都没有参与,蔡松波和陈子华上午已经相继发来密电,宣称他们事前并不知晓这事!”
“还有呢?”袁世凯再问。
杨度知道袁世凯要问的什么,当即回答道:“他们并没有公开支持孙文的主张,不过一时间也没有反对!”
袁世凯听罢点了点头:“这样看来,这事应该就是南京那帮人自己弄出来的了!”
袁世凯之前最担心的就是南方各省联合起来,之前拉拢陈敬云和蔡锷都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有着大义名分的南京政斧和南方各省都督联合起来才是最让他担心的。眼下知道这事陈敬云和蔡锷陆荣廷等人都没有参与,他也就放下心来。
沉思片刻后道:“这事先不去管它,那帮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自个办自个的事。”反正对于袁世凯来说大总统只是一个头衔而已,现在清帝已经退位,而且退位诏书上他也做了点手脚,加了句话明确指明由他袁世凯筹建共和政斧,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大义名分,这个大义名分还不是由南京的所谓国会啊什么给予的,而是前朝的统治者清帝赋予的,这名分在中国古今往来数千年都是最有分量的。
所以袁世凯也用不着看南京那些人的脸色了,退一万步说难道南京那群人不让他当大总统难道他就不当了,笑话。
此时对刚从上海回来,完成了谈判重任的唐绍仪道:“现在朝廷虽然没了,但是政斧的架子我们还是要维持,少川,到时候你来当这个总理,帮我把政斧的架子先搭起来!不管南京那边妥不妥协,但是首都必然是燕京,政斧一事也还得照办!”
听到袁世凯让他当总理,唐绍仪这个时候并没有表现出意外,实际上昨天刚回来袁世凯就和他谈过了,说是要让他当这个总理。
“大总统放心,政斧事务我会办得妥妥当当的!”
听到唐绍仪叫他为大总统,袁世凯脸色立即露出了笑容,虽说自己当这个大总统是必然的了,但是却还没人正式的这么叫过他为大总统,如今一听心中感觉大好。
此时,曹锟,冯国璋等人也是口中连称:“恭喜大总统!”
对于孙文要把首都定在南京的要求,全国上下再一次为此掀起了风波!然而出乎孙文等同盟会人意料之外的是,这一次全国舆论却是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倒向了南方各省,而是分成了好几派,隐约竟然是支持定都燕京的风声最高。
以至于光复会章太炎等人都一力支持定都燕京,而南方几个都督中,包括蔡锷,陈敬云等人也是陆续发表通电,说孙文的这两点条件过于苛刻,不符合中国现状之国情。在这样的氛围下,各省代表组成的参议院竟然以20票支持,8票反对的绝对优势通过定都燕京的提议。对于这个结果,同盟会一众高层是事先没有想到过的。
孙文已经表面上辞职不好说话,但是黄兴却是肆无忌惮,身为孙文的最铁杆支持者,他甚至公开宣称,参议院之决议不能算数,必须重新决议,而这一次他要求同盟会的参议员必须支持定都南京,否则他就派兵把同盟会的参议员一股脑的抓了。
可是让孙文和黄兴更没有想到的是,宋教仁竟然也反对定都南京,而是支持定都燕京,为此不惜和黄兴孙文等人公开翻脸,据传还挨了马君武一个大嘴巴子,定都分歧也是宋教仁和孙文黄兴决裂的导火索。
光复会的章太炎被人称之为章疯子,骂起人来那叫一个狠,连接发表了数篇社论,大论建都南京之害,称定都南京军事战略上不能控制北方,北方文化将益形衰落,政治有土崩瓦解之忧,难以威慑拥清复辟势力,外国使馆拆迁困难。然后更是直指孙黄二人力争定都南京为私利之争,置国家于不顾只为满足个人权力私欲。
孙文被骂的发晕,也是公开了支持定都南京的理由,说:“今所争要者,但以新民国暂时中央机关所在,系乎中外之具瞻,勿任天下怀宫庙未改之嫌,而使官僚有城社尚存之感,则燕京暂置为闲邑,宁府首建为新都……至于异曰久定之都会,地点之所宜,俟大局既奠,决自正式国论,今且勿预计也!”
话里面的意思也简单,就是说怕定都燕京的话,让人认为满清还没有灭亡,所以不能定都燕京,得先定在南京,可能这话说的有些心虚,所以又加了一句,至于以后首都在哪里,可以再商量嘛,再说了到时候总统是姓袁还是姓孙那就说不准了。
孙黄二人的心思正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外乎就是想要用南京来困住袁世凯。可袁世凯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傻乎乎的来南京。
15号,南京参议院又重新举行决议,这一次以19票支持,7票反对通过了定都南京的决议,这前后不过两天呢,结果就颠倒了过来,其中不得不说是黄兴的派兵威胁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后来袁世凯利用流氓要挟国会选他当大总统就是跟黄兴学的这一招,不然从来没玩过议会政治的袁世凯还找不到这么有效快捷的方法呢。
听到这个消息后,远在福州的陈敬云只是笑了笑,这么些时间来他对南京那群人算是看透了,虽然其中多数人都有着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但是骨子里还是争权夺利的,说起大话来一套一套,就是不见他们办什么实事,到目前为止南京临时政斧也有一个多月了,可是依旧乱轰轰的,一帮党人天天在报纸、通电争吵,可是民众人生活却实际越来越困难,相对比北方由于没有战火的波及,也没有大的政治动荡,民众的生活远远比南方民众过得好。平心而论,一南一北两政斧,北边要比南边好的多。
定都之争在辛亥年春节的前夕纷纷扬扬的展开,开始两天民众还知道一些,但是按照报业的惯例,农历二十七后各报就停刊了准备过年,要到年初五才会重新出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