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豪门世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们一家子够荣耀的了,也不多一个女儿的封号。再说了,以后女儿成了王妃,不比这郡主的要强的多?
而钱氏,在知道是姑母在父皇面前进言,要把太子位置早点定下来后,在自己的丈夫被册封为太子后,就把事情跟王璟说了。
也是让王璟知道,姑母是向着他的。
王璟说道:“姑母倒是从小就对我很好,只不过,就怕有人人心不足,起了贪念。“他想着,姑母的话这么管用,那要是二弟真的娶了表妹,以后姑母为了自己女儿和女婿打算,是不是就要把自己这个太子的位置给弄下来?
不过,这只是他心里的一点儿担心,而如今他是太子,也已经入住东宫,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倒是把这点担心给放在肚子里去了。
王璟然钱氏以后多喝姑母走动走动,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姑母的亲侄儿,从小也是被姑母疼大的,只要自己和姑母一直亲近,那么姑母总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认同自己这个太子的。
外面的功臣们都已经一一的封了爵位和宅子,王震辰才册封后宫。
容氏自然是被册封为皇后,不过连皇帝的登基大典都没有怎么弄,更不用说皇后的册封大典了,只是给了凤印,然后表示容氏是皇后了。
后宫里,另外又册封了一些嫔妃,有的是王震辰在西宁府伺候他的老人,除了有个儿子的方姨娘被封为了贤妃,其他的份位都不高。
封容氏为皇后,也是为了保证自己两个嫡子的地位。
当然,后宫的事儿,王震辰自然不会让容氏管着,后宫有六宫十二局,都是办事儿的能手,现在后宫的人不多,也就暂且让这些宫人和内侍管着。
容氏只不过是个空架子,但是因为她有两个出息的儿子,谁也不会轻慢她,只是王震辰让容氏呆在自己的宫里,轻易不让容氏出了皇后宫。
王璟被封为了太子,入住东宫,而嫡次子王琅,有赫赫战功,并且斩杀了厉王,更是头功一件,王震辰直接把二儿子封为了亲王,是为秦王,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甚至私底下有人说,大宁的江山,有一大半是秦王打下来的,所以封为秦王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三子王琮,封为了吴王,四子被封为了魏王。
吴王和魏王都是郡王头衔,毕竟是庶出,比不得秦王,是自己真刀真枪的打下来的。
王家的人,在王震辰这一辈,也就只有王震辰和王氏兄妹两个,其他的关系都远了去,不过因为王震辰是皇帝了,那些远的王家人,也都给与了虚衔,毕竟都是一个大家族。都不封,也说不过去。
京城改朝换代,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朝廷里也有旧朝的臣子,王震辰也是不拘一格的收纳了。
文臣们本身没有什么错,又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能继续为老百姓效力,也是好事儿。
毕竟是马背上打天下,可不是马背上治理天下,治理天下还是需要这些文臣们。
李舜华心道,看来开春了,舅舅就要开恩科了,这个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才,新朝第一代的进士,那该是多么让人眼红的前程那。
因为战乱,缺失了不少人才,科举,就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好方法,成为了天子门生,以后新朝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要说他们李家,现在宅子绝对不会缺,她娘的长公主府,她爹的镇国公府,她两个哥哥都另外有侯府,不过,最后都是在镇国公府住下来,一个家,当父亲的是凝聚力,虽然两个儿子都成了家,并且都有了爵位,可是也不可能放着父母不一起住,反而在自己的宅子里过小日子。
从他们搬到了镇国公府,天天门子们就能收到好几筐的拜帖。
如今王氏他们是不用看别人的眼色了,想见谁不见谁,都能自己做主,权利的滋味,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是让人痛快。
李煦之父子三个天天忙碌的不得了,根本就是不到晚上不着家,也就是府里的女眷在家里。
本来王氏还有公主府的属官,不过王氏说她已经过惯了这种日子,所以那些属官和宫女之类的,就留在了长公主府。
其实公主府和镇国公府就只有一墙之隔,这也是王震辰为了方便妹妹和妹夫,才把两座宅子赐在一块的。
湖阳长公主的公主府,王震辰也各位开恩,没有收回去,还是赐给了湖阳长公主。当成了是陈让的伯爵府。
陈让被封为了永昌伯,还是世袭的,这种爵位分量很重,当然,陈让也是值得被封为永昌伯的,在战场上,很多的情报消息,都是陈让带着人得到的,给战事省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钱氏的爹钱通被封为了威远侯,如今也是在进城有个大宅子。
另外还有国公,侯爷,都是跟王震辰出生入死的兄弟,凭着战功封了爵位。
京城的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李煦之等朝堂上的事忙得差不多了,就是祭拜李家的族人,并且把李家的祠堂重新修缮,他带着两个儿子,给这些遇难的族人重重的磕了三个头,那些在战乱中失去了亲人的族人忍不住就热泪满眶。
终于,李氏又走向了辉煌,以后只能是越来越好。离家虽然牺牲了那么些人,可是却在新朝保留了豪门世族的地位,这对一个家族来说,绝对是值得的。
这次,保留下的李氏族人,大大小小的都封了官,如果是以前,根本就不能想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李家族人走向辉煌的一个途径。
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活着,人们很容易忘记过去的苦难,只要以后的生活是光明的,人们就会向着光明出发。
三叔公的重孙李橙,现如今已经是正四品的武将,这要在以前,根本就不可能,但是如今他光耀了门楣,李橙跪在地上,想起了三叔公,如今他该含笑九泉了吧。
李煦之本来就是大方的人,皇上赏赐给他的东西,他拿出了很多,都给了族人,然后还又拿出一部分土地,变成李家族里的祭田,以后但凡李家族人要读书或者习武,所需的花销,都是族里出。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李氏族里要慢慢的完善。
“你二叔和三叔有没有消息了?”李煦之问李骐。
战乱后,就和李延之,还有李焕之失去了消息,本来是派人接他们去西宁的,可是到了老家,人却不在了,这之后的几年,一直没有消息,如今天下太平,总该有消息了。
再关系不好,那也是李煦之的兄弟,人经历了生死,很多事情都更看得开了,那些争执,反而觉得不过是小事儿。
上过战场的人,杀了许多人,更是在乎活着的人。
“二婶他们去了舅祖母他们那里,因为有了战事,就在那边安顿了下来,我已经派人去信了,看看他们是不是愿意回来。”
尤氏和宋家是儿女亲家,当初是让儿子去送李莹嫁人去的,不过后来尤氏处理了这边的事儿,就也带着人去投奔过去了。乡下地方,受到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三叔和三婶去了富安县,那边有他们买的一个宅子。”富安县是李焕之以前当县令的地方,在那边几年,也置办了一些家产,跑到那个地方,也不算出乎意料。
“好,咱们如今什么也不缺,如果他们乐意回来,就帮着安置好。”李煦之说道。
李骐点头,现在的形势,是他们根本不需要害怕别人跟自己家争什么,而是,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把亲人们都安排好。
... -->>
他们一家子够荣耀的了,也不多一个女儿的封号。再说了,以后女儿成了王妃,不比这郡主的要强的多?
而钱氏,在知道是姑母在父皇面前进言,要把太子位置早点定下来后,在自己的丈夫被册封为太子后,就把事情跟王璟说了。
也是让王璟知道,姑母是向着他的。
王璟说道:“姑母倒是从小就对我很好,只不过,就怕有人人心不足,起了贪念。“他想着,姑母的话这么管用,那要是二弟真的娶了表妹,以后姑母为了自己女儿和女婿打算,是不是就要把自己这个太子的位置给弄下来?
不过,这只是他心里的一点儿担心,而如今他是太子,也已经入住东宫,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倒是把这点担心给放在肚子里去了。
王璟然钱氏以后多喝姑母走动走动,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姑母的亲侄儿,从小也是被姑母疼大的,只要自己和姑母一直亲近,那么姑母总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认同自己这个太子的。
外面的功臣们都已经一一的封了爵位和宅子,王震辰才册封后宫。
容氏自然是被册封为皇后,不过连皇帝的登基大典都没有怎么弄,更不用说皇后的册封大典了,只是给了凤印,然后表示容氏是皇后了。
后宫里,另外又册封了一些嫔妃,有的是王震辰在西宁府伺候他的老人,除了有个儿子的方姨娘被封为了贤妃,其他的份位都不高。
封容氏为皇后,也是为了保证自己两个嫡子的地位。
当然,后宫的事儿,王震辰自然不会让容氏管着,后宫有六宫十二局,都是办事儿的能手,现在后宫的人不多,也就暂且让这些宫人和内侍管着。
容氏只不过是个空架子,但是因为她有两个出息的儿子,谁也不会轻慢她,只是王震辰让容氏呆在自己的宫里,轻易不让容氏出了皇后宫。
王璟被封为了太子,入住东宫,而嫡次子王琅,有赫赫战功,并且斩杀了厉王,更是头功一件,王震辰直接把二儿子封为了亲王,是为秦王,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甚至私底下有人说,大宁的江山,有一大半是秦王打下来的,所以封为秦王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三子王琮,封为了吴王,四子被封为了魏王。
吴王和魏王都是郡王头衔,毕竟是庶出,比不得秦王,是自己真刀真枪的打下来的。
王家的人,在王震辰这一辈,也就只有王震辰和王氏兄妹两个,其他的关系都远了去,不过因为王震辰是皇帝了,那些远的王家人,也都给与了虚衔,毕竟都是一个大家族。都不封,也说不过去。
京城改朝换代,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朝廷里也有旧朝的臣子,王震辰也是不拘一格的收纳了。
文臣们本身没有什么错,又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能继续为老百姓效力,也是好事儿。
毕竟是马背上打天下,可不是马背上治理天下,治理天下还是需要这些文臣们。
李舜华心道,看来开春了,舅舅就要开恩科了,这个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才,新朝第一代的进士,那该是多么让人眼红的前程那。
因为战乱,缺失了不少人才,科举,就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好方法,成为了天子门生,以后新朝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要说他们李家,现在宅子绝对不会缺,她娘的长公主府,她爹的镇国公府,她两个哥哥都另外有侯府,不过,最后都是在镇国公府住下来,一个家,当父亲的是凝聚力,虽然两个儿子都成了家,并且都有了爵位,可是也不可能放着父母不一起住,反而在自己的宅子里过小日子。
从他们搬到了镇国公府,天天门子们就能收到好几筐的拜帖。
如今王氏他们是不用看别人的眼色了,想见谁不见谁,都能自己做主,权利的滋味,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是让人痛快。
李煦之父子三个天天忙碌的不得了,根本就是不到晚上不着家,也就是府里的女眷在家里。
本来王氏还有公主府的属官,不过王氏说她已经过惯了这种日子,所以那些属官和宫女之类的,就留在了长公主府。
其实公主府和镇国公府就只有一墙之隔,这也是王震辰为了方便妹妹和妹夫,才把两座宅子赐在一块的。
湖阳长公主的公主府,王震辰也各位开恩,没有收回去,还是赐给了湖阳长公主。当成了是陈让的伯爵府。
陈让被封为了永昌伯,还是世袭的,这种爵位分量很重,当然,陈让也是值得被封为永昌伯的,在战场上,很多的情报消息,都是陈让带着人得到的,给战事省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钱氏的爹钱通被封为了威远侯,如今也是在进城有个大宅子。
另外还有国公,侯爷,都是跟王震辰出生入死的兄弟,凭着战功封了爵位。
京城的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李煦之等朝堂上的事忙得差不多了,就是祭拜李家的族人,并且把李家的祠堂重新修缮,他带着两个儿子,给这些遇难的族人重重的磕了三个头,那些在战乱中失去了亲人的族人忍不住就热泪满眶。
终于,李氏又走向了辉煌,以后只能是越来越好。离家虽然牺牲了那么些人,可是却在新朝保留了豪门世族的地位,这对一个家族来说,绝对是值得的。
这次,保留下的李氏族人,大大小小的都封了官,如果是以前,根本就不能想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李家族人走向辉煌的一个途径。
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活着,人们很容易忘记过去的苦难,只要以后的生活是光明的,人们就会向着光明出发。
三叔公的重孙李橙,现如今已经是正四品的武将,这要在以前,根本就不可能,但是如今他光耀了门楣,李橙跪在地上,想起了三叔公,如今他该含笑九泉了吧。
李煦之本来就是大方的人,皇上赏赐给他的东西,他拿出了很多,都给了族人,然后还又拿出一部分土地,变成李家族里的祭田,以后但凡李家族人要读书或者习武,所需的花销,都是族里出。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李氏族里要慢慢的完善。
“你二叔和三叔有没有消息了?”李煦之问李骐。
战乱后,就和李延之,还有李焕之失去了消息,本来是派人接他们去西宁的,可是到了老家,人却不在了,这之后的几年,一直没有消息,如今天下太平,总该有消息了。
再关系不好,那也是李煦之的兄弟,人经历了生死,很多事情都更看得开了,那些争执,反而觉得不过是小事儿。
上过战场的人,杀了许多人,更是在乎活着的人。
“二婶他们去了舅祖母他们那里,因为有了战事,就在那边安顿了下来,我已经派人去信了,看看他们是不是愿意回来。”
尤氏和宋家是儿女亲家,当初是让儿子去送李莹嫁人去的,不过后来尤氏处理了这边的事儿,就也带着人去投奔过去了。乡下地方,受到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三叔和三婶去了富安县,那边有他们买的一个宅子。”富安县是李焕之以前当县令的地方,在那边几年,也置办了一些家产,跑到那个地方,也不算出乎意料。
“好,咱们如今什么也不缺,如果他们乐意回来,就帮着安置好。”李煦之说道。
李骐点头,现在的形势,是他们根本不需要害怕别人跟自己家争什么,而是,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把亲人们都安排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