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水的研发,则是为钱庄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工匠们的到来,让赵令畤对城东的未来充满了更高的期待。
望着众工匠离开的背影,晏几道不禁感叹道:“贤弟今日收获颇丰啊!张子、易州张谷,这些可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赵令畤的赞赏与羡慕。
赵令畤转头望向晏几道,好奇地问道:“张子是何人?竟能让兄长如此推崇?”
晏几道愣了一下,随即解释道:“张子便是张载啊!他在我们文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甚至有人认为他会成为继孔孟之后的圣人。有人这样称赞他:‘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更有人将他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等人合称‘大宋五子’。”
赵令畤闻言,不禁咋舌道:“哦?那也不至于称其为张子吧!这可是圣人才有的称呼。”
晏几道却认真地说道:“张子的思想是对汉唐儒学‘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之蔽的总结。他在反思大宋社会积弊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创造。他勇于造道,自孟子以来,未之有也。贤弟不也被他那千古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打动吗?”
晏几道继续补充道:“张子在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和谐论和教育见解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贡献。我最推崇的便是他的辩证法思想:一物两体,动必有机。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意义。”
赵令畤点头赞同道:“辩证法:一物两体,动必有机!确实说得好啊!”
晏几道豪迈地说道:“我还特别喜欢张子说的这句话:‘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句话的大意是:如果一个人处于富贵的境况,虽可安乐享福,但千万不要骄横,要知道这是天地对你的关爱和眷顾;如果一个人处在贫贱的境遇,虽有困苦忧愁,但也不要绝望,应该将其视为天地对你的锻炼和考验。这句话鲜明地体现了张载既积极又超脱的人生态度。”
晏几道说到这里,不禁望天感叹道:“此话太合我心境了!如若早十年让我认识张子,该多好!”
赵令畤看着晏几道那略显失落的表情,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同情。他安慰道:“兄长不必过于惋惜,张子来了之后,我会尽力求他将兄长一并列入门下。”
晏几道摇摇头说:“一切随缘吧,不要强求。能和张子共室研讨学问,吾已很满足了。”
赵令畤提醒道:“倘若张夫子来了,晏兄还是称其为横渠先生或张夫子吧!叫张子恐还是有些不妥。”
晏几道点头道:“我会注意的,不会让张夫子难堪。”
接着,赵令畤好奇地问道:“不知晏兄能否为吾解惑?何为关学?”
晏几道笑了笑,解释道:“关学是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礼》为用,以孔、孟为法的学派。它强调以‘气’为本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哲学思想。关学认为世界由‘太虚’和‘气’构成,‘太虚’就是‘道’、‘理’,而‘气’才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气的不断转化造成了世间万物的形态以及生死循环。气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气化的原因在于其本身含有相互吸引和排斥的两方面,没有对立也就不成事物。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一与二的对立、统一构成万物世界。这也是‘一物两体’辩证法的思想。”
晏几道越说越激动道:“张夫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最重要的就是‘仁’、‘教’。进行道德修养只有通过克服自己的缺点,才能‘存理’、‘成性’,成为道德的圣贤。要读书知礼接受教育,变化气质,就可以成为善性,从而实现成为圣人的目的。”
晏几道又转向赵令畤说:“贤弟势必要拜入张夫子门下!吾这些日在学堂的讲学中,也感觉到贤弟正缺少一位像张夫子这样的人来指导。贤弟可通过对关学的学习,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若收为张夫子的关门弟子,说不定能让关学进一步发展,为兄看好你!”
赵令畤只能点点头,心中暗自思忖:确实!借助张夫子的影响力,颍州城东的教育事业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然而,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把握说服张夫子,让其按照我的要求来教学呢?若是在入门的第一天就被赶出关学,那可真是颜面扫地了。看来,在张夫子到来之前,自己得好好想想办法,把农学堂或者成人夜校搞起来才行啊!
……………………………………………………………………………………………
以下为相关史料或资料,可跳阅
……………………………………………………………………………………………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祖籍大梁(现河南开封),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在弟张戬上书批评王安石而被贬官之后,辞职归乡。随后创建了横渠书院,边授徒边着书,渐渐创立了代表自己思想体系的“关学”学派。
张载还着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
嘉佑二年(1057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今开封)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间遇到了程颢、程颐兄弟(程朱理学开创者),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然后感到自己学得还不够。第二天,他对听讲的人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声大震。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御史中丞吕公着向神宗推荐张载,称赞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神宗召见张载,问他治国为政的方法,张载“皆以渐复三代(即夏、商、周)为对”。神宗非常满意,想派他到二府(中书省枢密院)做事。张载认为自己刚调入京都,对朝廷王安石变法了解甚少,请求等一段时间再作计议,后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
当时王安石执政变法,想得到张载的支持。有一天见到张载,对他说:“朝廷正要推行新法,恐怕不能胜任,想请你帮忙,你愿意吗?”张载一面赞同政治家应大有作为,但又含蓄地拒绝参与新政的行为,遂渐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张载上奏辞去崇文院校书职务,未获批准。不久被派往浙东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审理苗振贪污案,案件办毕回朝。此时张载之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发生激烈冲突,被贬知公安县(今湖北江陵),张载估计自己要受到株连,辞官回到横渠。
张载回到横渠后,对推行“井田”用力最多,他曾把自己撰写的《井田议》主张,上奏皇帝,并与学生们买地一块,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等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疏通东西二渠“验之一乡”以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今横渠镇崖下村,扶风午井镇、长安子午镇仍保持着遗迹,并流传着“横渠八水验井田”的故事。
张载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着书立说,终身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在长安的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护柩回到横渠。翰林院学士许诠等奏明朝廷,乞加赠恤。神宗下诏按崇文院三馆之职,赐丧事支出“半”数。
“关学”是由张载创立,以其弟子及南宋、元、明、清诸代传承者人士为主体,教学及学术传播以关中为基地而形成的儒学重要学派,与宋代二程的洛学、周敦颐的濓学、王安石的新学、朱熹的闽学齐名,共同构成了宋代儒学的主流。
张载认为生在世上,就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境界。关于其讲学的主旨,集中地体现在横渠四句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关洛濓闽新诸学派皆根源于《易经》和孔孟、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吸收、融合又互有批评、创新,包括对佛学的批评和吸收,这是整个儒学史的一个共性特点,但在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和谐论和教育见解等方面关学又独具个性。
气本论——太虚即气与气化万物。
辩证法——一物两体,动必有机。
认识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
人性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太极学说——穷究《易》理,辩证之探。
张载关学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德育人,变化气质,求为圣人。
二、幼而教之,长而学之。
三、立志向学,勤勉不息。
四、循序渐进,博学精思。
五、学贵心悟,去疑求新。
六、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七、虚心求知,择善而从。
八、学贵有用,道济天下。
张载不仅在儒学和《周易》研究中独树一帜,贡献卓绝,在自然科学研究上也成绩斐然。
一、突破地心说。
二、天体运行说。
三、天体左旋右旋说。
四、以气化论解释天文历算地理现象。
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气一元论哲学体系,开辟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新阶段。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哲学理论高度批判佛教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张载哲学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中国哲学史和关中思想文化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并对11世纪后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儒学的升华也反映在对宇宙本源的不同解释上,分为理、心、气三大分支。
“程朱理学”由二程和朱熹代表,认为宇宙的本源在于理。这一派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影响广泛,深远而久远。
“心学”以王阳明和陆九渊为代表,强调内心的道德感悟和人性的良知。这一派学说在一段时间内风靡一时,受到广泛关注。
而张载的“气本论”则构成了第三分支。他认为宇宙的本源在于气,认为一切事物都由气组成。他的理论表现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
……………………………………………………………………………………………
在宋代,“琉璃”与“玻璃”两个词交杂混用,并无严格的区分,其中似乎存在着一个大致的规矩,即质量精良者称为“玻璃”,品质一般者则称为“琉璃”。本土的玻璃生产颇为兴旺,主要产地为吴中地区,品种则丰富多样,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口玻璃器在色泽的艳丽度方面不如本土品,但在质地牢固、耐热性强上更胜一筹,称为“蕃琉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把玻璃瓶作为花瓶,在其中插入时鲜花束,便成为时髦而特别风光的“瓶供”陈设。
可惜宋代以后玻璃器物未进一步的发展。
引用文章《碧琉璃水浸琼枝——论宋代绘画中的玻璃器》
……………………………………………………………………………………………
水的研发,则是为钱庄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工匠们的到来,让赵令畤对城东的未来充满了更高的期待。
望着众工匠离开的背影,晏几道不禁感叹道:“贤弟今日收获颇丰啊!张子、易州张谷,这些可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赵令畤的赞赏与羡慕。
赵令畤转头望向晏几道,好奇地问道:“张子是何人?竟能让兄长如此推崇?”
晏几道愣了一下,随即解释道:“张子便是张载啊!他在我们文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甚至有人认为他会成为继孔孟之后的圣人。有人这样称赞他:‘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更有人将他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等人合称‘大宋五子’。”
赵令畤闻言,不禁咋舌道:“哦?那也不至于称其为张子吧!这可是圣人才有的称呼。”
晏几道却认真地说道:“张子的思想是对汉唐儒学‘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之蔽的总结。他在反思大宋社会积弊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创造。他勇于造道,自孟子以来,未之有也。贤弟不也被他那千古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打动吗?”
晏几道继续补充道:“张子在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和谐论和教育见解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贡献。我最推崇的便是他的辩证法思想:一物两体,动必有机。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意义。”
赵令畤点头赞同道:“辩证法:一物两体,动必有机!确实说得好啊!”
晏几道豪迈地说道:“我还特别喜欢张子说的这句话:‘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句话的大意是:如果一个人处于富贵的境况,虽可安乐享福,但千万不要骄横,要知道这是天地对你的关爱和眷顾;如果一个人处在贫贱的境遇,虽有困苦忧愁,但也不要绝望,应该将其视为天地对你的锻炼和考验。这句话鲜明地体现了张载既积极又超脱的人生态度。”
晏几道说到这里,不禁望天感叹道:“此话太合我心境了!如若早十年让我认识张子,该多好!”
赵令畤看着晏几道那略显失落的表情,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同情。他安慰道:“兄长不必过于惋惜,张子来了之后,我会尽力求他将兄长一并列入门下。”
晏几道摇摇头说:“一切随缘吧,不要强求。能和张子共室研讨学问,吾已很满足了。”
赵令畤提醒道:“倘若张夫子来了,晏兄还是称其为横渠先生或张夫子吧!叫张子恐还是有些不妥。”
晏几道点头道:“我会注意的,不会让张夫子难堪。”
接着,赵令畤好奇地问道:“不知晏兄能否为吾解惑?何为关学?”
晏几道笑了笑,解释道:“关学是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礼》为用,以孔、孟为法的学派。它强调以‘气’为本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哲学思想。关学认为世界由‘太虚’和‘气’构成,‘太虚’就是‘道’、‘理’,而‘气’才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气的不断转化造成了世间万物的形态以及生死循环。气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气化的原因在于其本身含有相互吸引和排斥的两方面,没有对立也就不成事物。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一与二的对立、统一构成万物世界。这也是‘一物两体’辩证法的思想。”
晏几道越说越激动道:“张夫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最重要的就是‘仁’、‘教’。进行道德修养只有通过克服自己的缺点,才能‘存理’、‘成性’,成为道德的圣贤。要读书知礼接受教育,变化气质,就可以成为善性,从而实现成为圣人的目的。”
晏几道又转向赵令畤说:“贤弟势必要拜入张夫子门下!吾这些日在学堂的讲学中,也感觉到贤弟正缺少一位像张夫子这样的人来指导。贤弟可通过对关学的学习,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若收为张夫子的关门弟子,说不定能让关学进一步发展,为兄看好你!”
赵令畤只能点点头,心中暗自思忖:确实!借助张夫子的影响力,颍州城东的教育事业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然而,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把握说服张夫子,让其按照我的要求来教学呢?若是在入门的第一天就被赶出关学,那可真是颜面扫地了。看来,在张夫子到来之前,自己得好好想想办法,把农学堂或者成人夜校搞起来才行啊!
……………………………………………………………………………………………
以下为相关史料或资料,可跳阅
……………………………………………………………………………………………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祖籍大梁(现河南开封),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在弟张戬上书批评王安石而被贬官之后,辞职归乡。随后创建了横渠书院,边授徒边着书,渐渐创立了代表自己思想体系的“关学”学派。
张载还着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
嘉佑二年(1057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今开封)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间遇到了程颢、程颐兄弟(程朱理学开创者),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然后感到自己学得还不够。第二天,他对听讲的人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声大震。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御史中丞吕公着向神宗推荐张载,称赞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神宗召见张载,问他治国为政的方法,张载“皆以渐复三代(即夏、商、周)为对”。神宗非常满意,想派他到二府(中书省枢密院)做事。张载认为自己刚调入京都,对朝廷王安石变法了解甚少,请求等一段时间再作计议,后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
当时王安石执政变法,想得到张载的支持。有一天见到张载,对他说:“朝廷正要推行新法,恐怕不能胜任,想请你帮忙,你愿意吗?”张载一面赞同政治家应大有作为,但又含蓄地拒绝参与新政的行为,遂渐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张载上奏辞去崇文院校书职务,未获批准。不久被派往浙东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审理苗振贪污案,案件办毕回朝。此时张载之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发生激烈冲突,被贬知公安县(今湖北江陵),张载估计自己要受到株连,辞官回到横渠。
张载回到横渠后,对推行“井田”用力最多,他曾把自己撰写的《井田议》主张,上奏皇帝,并与学生们买地一块,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等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疏通东西二渠“验之一乡”以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今横渠镇崖下村,扶风午井镇、长安子午镇仍保持着遗迹,并流传着“横渠八水验井田”的故事。
张载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着书立说,终身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在长安的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护柩回到横渠。翰林院学士许诠等奏明朝廷,乞加赠恤。神宗下诏按崇文院三馆之职,赐丧事支出“半”数。
“关学”是由张载创立,以其弟子及南宋、元、明、清诸代传承者人士为主体,教学及学术传播以关中为基地而形成的儒学重要学派,与宋代二程的洛学、周敦颐的濓学、王安石的新学、朱熹的闽学齐名,共同构成了宋代儒学的主流。
张载认为生在世上,就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境界。关于其讲学的主旨,集中地体现在横渠四句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关洛濓闽新诸学派皆根源于《易经》和孔孟、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吸收、融合又互有批评、创新,包括对佛学的批评和吸收,这是整个儒学史的一个共性特点,但在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和谐论和教育见解等方面关学又独具个性。
气本论——太虚即气与气化万物。
辩证法——一物两体,动必有机。
认识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
人性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太极学说——穷究《易》理,辩证之探。
张载关学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德育人,变化气质,求为圣人。
二、幼而教之,长而学之。
三、立志向学,勤勉不息。
四、循序渐进,博学精思。
五、学贵心悟,去疑求新。
六、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七、虚心求知,择善而从。
八、学贵有用,道济天下。
张载不仅在儒学和《周易》研究中独树一帜,贡献卓绝,在自然科学研究上也成绩斐然。
一、突破地心说。
二、天体运行说。
三、天体左旋右旋说。
四、以气化论解释天文历算地理现象。
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气一元论哲学体系,开辟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新阶段。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哲学理论高度批判佛教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张载哲学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中国哲学史和关中思想文化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并对11世纪后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儒学的升华也反映在对宇宙本源的不同解释上,分为理、心、气三大分支。
“程朱理学”由二程和朱熹代表,认为宇宙的本源在于理。这一派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影响广泛,深远而久远。
“心学”以王阳明和陆九渊为代表,强调内心的道德感悟和人性的良知。这一派学说在一段时间内风靡一时,受到广泛关注。
而张载的“气本论”则构成了第三分支。他认为宇宙的本源在于气,认为一切事物都由气组成。他的理论表现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
……………………………………………………………………………………………
在宋代,“琉璃”与“玻璃”两个词交杂混用,并无严格的区分,其中似乎存在着一个大致的规矩,即质量精良者称为“玻璃”,品质一般者则称为“琉璃”。本土的玻璃生产颇为兴旺,主要产地为吴中地区,品种则丰富多样,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口玻璃器在色泽的艳丽度方面不如本土品,但在质地牢固、耐热性强上更胜一筹,称为“蕃琉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把玻璃瓶作为花瓶,在其中插入时鲜花束,便成为时髦而特别风光的“瓶供”陈设。
可惜宋代以后玻璃器物未进一步的发展。
引用文章《碧琉璃水浸琼枝——论宋代绘画中的玻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