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明朝第一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设置“内书堂”,教宦官们读书的事儿。
原来随着皇帝政务繁多,有越来越多的事儿他们没有时间去亲自处理,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劳模,而且权力欲极重。所以他坚持一个人干,从不委于他人。
后来的明成祖朱棣虽然比不上他爹朱元璋,但也还算勤劳,因此只是设立了一个内阁帮忙,便完美地解决了自己不够时间处理政务的问题。
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那里,他就更懒一些了,于是他便下令教宦官读书,然后让他们帮忙去处理自己的私人文件。
这个做法带来的弊端其实是非常大的,甚至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明朝宦官乱政的严重现象。
因为朱元璋在位时,负责皇帝文书的司礼监太监一直不准与外廷的官署接触,就是为了防止宦官参与政事。
后来这一制度有所松动,但那些宦官也仅限于帮着皇帝收拾收拾文件,或者跑个腿送送信儿什么的,也造成不了什么危害,毕竟他们大多连字都不认识。
可到明宣宗这就不同了,他不仅教宦官读书识字,还专门设置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让他们帮忙处理政务。
这样一来,那些司礼监的大太监某种程度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加上他们还识过字、读过书,俗话说的好,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宣宗皇帝倒还算是个明君,因此在他的掌控下,那些宦官也没敢闹出什么乱子来。
可是继位后的明英宗朱祁镇就不一样了,他不仅岁数小,而且一点也不英明。加上怠于政务,因此大太监王振便趁机攫取权力,利用职权上下其手,以至于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但明宣宗朱瞻基这样做,真的只是为了找几个人帮自己分担政务压力吗?其实不是的,至少朱祁镇知道并不是这样,因为在自己小的时候,老爹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父皇明白,教那些宦官读书,他们就有可能乱政,但父皇没有办法,因为自内阁设立后,文臣的权势越来越大,整个文官势力都被联系在了一起,父皇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所以父皇才想找那些宦官帮忙,让他们来牵制文官势力,虽然他们处理政务的能力比不上文官,但他们永远是你的人,因为他们只是一个奴才!”
明宣宗朱瞻基说的没有错,那些宦官终究只是奴才,他们永远都是皇帝的人,他们的权力再大,永远也都是皇帝给予的,所以他们会一直帮着皇帝平衡文官集团的势力!
明英宗朱祁镇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他喜欢从小陪着自己玩的王振先生,而不喜欢那些整天只知道挑自己毛病的文官,所以他不由得站起身来,拍了拍王振的肩膀道,“朕理会得,这大明盛世,就由朕和先生共同创建!”
附注:这章历史知识点比较多,可能看起来有些枯燥,但考虑到后面的行文,我不得不讲清楚,而且我已经尽力写得很通俗易懂了,你们……应该都明白了吧?
设置“内书堂”,教宦官们读书的事儿。
原来随着皇帝政务繁多,有越来越多的事儿他们没有时间去亲自处理,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劳模,而且权力欲极重。所以他坚持一个人干,从不委于他人。
后来的明成祖朱棣虽然比不上他爹朱元璋,但也还算勤劳,因此只是设立了一个内阁帮忙,便完美地解决了自己不够时间处理政务的问题。
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那里,他就更懒一些了,于是他便下令教宦官读书,然后让他们帮忙去处理自己的私人文件。
这个做法带来的弊端其实是非常大的,甚至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明朝宦官乱政的严重现象。
因为朱元璋在位时,负责皇帝文书的司礼监太监一直不准与外廷的官署接触,就是为了防止宦官参与政事。
后来这一制度有所松动,但那些宦官也仅限于帮着皇帝收拾收拾文件,或者跑个腿送送信儿什么的,也造成不了什么危害,毕竟他们大多连字都不认识。
可到明宣宗这就不同了,他不仅教宦官读书识字,还专门设置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让他们帮忙处理政务。
这样一来,那些司礼监的大太监某种程度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加上他们还识过字、读过书,俗话说的好,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宣宗皇帝倒还算是个明君,因此在他的掌控下,那些宦官也没敢闹出什么乱子来。
可是继位后的明英宗朱祁镇就不一样了,他不仅岁数小,而且一点也不英明。加上怠于政务,因此大太监王振便趁机攫取权力,利用职权上下其手,以至于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但明宣宗朱瞻基这样做,真的只是为了找几个人帮自己分担政务压力吗?其实不是的,至少朱祁镇知道并不是这样,因为在自己小的时候,老爹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父皇明白,教那些宦官读书,他们就有可能乱政,但父皇没有办法,因为自内阁设立后,文臣的权势越来越大,整个文官势力都被联系在了一起,父皇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所以父皇才想找那些宦官帮忙,让他们来牵制文官势力,虽然他们处理政务的能力比不上文官,但他们永远是你的人,因为他们只是一个奴才!”
明宣宗朱瞻基说的没有错,那些宦官终究只是奴才,他们永远都是皇帝的人,他们的权力再大,永远也都是皇帝给予的,所以他们会一直帮着皇帝平衡文官集团的势力!
明英宗朱祁镇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他喜欢从小陪着自己玩的王振先生,而不喜欢那些整天只知道挑自己毛病的文官,所以他不由得站起身来,拍了拍王振的肩膀道,“朕理会得,这大明盛世,就由朕和先生共同创建!”
附注:这章历史知识点比较多,可能看起来有些枯燥,但考虑到后面的行文,我不得不讲清楚,而且我已经尽力写得很通俗易懂了,你们……应该都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