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泰坦与龙之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不忍则乱大谋,语出论语,原句是“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孔圣教育世人要知忍耐,懂进退的经典名言。,这句话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告诫大家,凡事要多忍耐、多包容,如果小事不能忍,总是冲动行事,最终会坏了大事;
其二,孔圣是提醒世人,做事情要当机立断,要有狠劲,不可心存妇人之仁,一直纠结于小事,同样会坏了大事。
从四书五经中抽名句做考题,是科举中最常见的出题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古代考生准备科考,必读四书五经,对他们而言,那几本书圣贤书就是后世的考纲和所谓的红宝书。
姜仲心里非常清楚,这句话的两层意思,在座的每一个考生都心知肚明,不然他们也不可能从各国的千万才俊中脱颖而出,来到圣庙。
姜仲沉默良久,搜索记忆海洋,发现隋唐之后关于这个论题的文章实在是多不胜数,有的抓住第一个意思论述,有的抓住第二个问题分析,各有妙论。
姜仲想了半晌,最终还是把目标定在了宋朝大学问家苏轼身上,熟悉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姜仲心里非常清楚,苏轼在他那个时代,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学霸级人物,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就曾对苏轼的应考文章拍案叫绝,并传于同辈激赏数日。
然而,在当时看来,最惊世骇俗的一件事是苏轼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为作证自己的论点,特意杜撰了一则典故,他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大意是说,尧帝统治的时候。皋陶为法官,在讨论要不要杀那些罪犯时,皋陶再三坚持要杀,但是尧帝再三坚持不杀。
这个典故可谓完美地作证了自己“贤君亦用不肖”的论点。而且读起来也是煞有其事、真假难辨,甚至让当时的判卷官梅尧臣读到这里时,开始怀疑人生,他作为一代宿儒,见识和学问竟然不如一介年轻考生广博。这个典故必然是出自某本湮没无闻的古籍中,他自己没有读到过而已。
不过,后来他与苏轼相交,问起此事,苏轼才告知他真相“那是我根据尧帝的个性自己编的啊。”可以相见,梅尧臣当时听到这句话时,满脸黑线的样子。
古时候的应试文章,用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作诗作文,能藏一个典在里面。不仅让文章更加有深度,也显得作文者学识渊博,但是苏轼同学没有典可以用,就自己造了一个。
当然,这种事对后世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经历过高考的学生都一定知道写作文的一大法则引用名言。语文老师三令五申地教导说,不管写什么类型的文章,最好能在行文中引用几句名人名言,如果实在想不起来什么名言。就自己编几句,然后强加给那些名人即可。
于是高考作文中一种“名言体”在广大学生中间传开,出现了许多如“亚里士多德说过,如果一个人渴了。他一定要喝水”,以及“马克思教育我们说,永远不要忘记一个真理,今年24岁的你,明年就25了”这种恶搞的句子。
姜仲走了一回神,赶紧回到考试中。提起毛笔在答卷纸上写下“留侯论”三个字的题目,接着开篇破题“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篇留侯论正式苏轼当年为制科考试而准备的二十五篇进论中的一篇,虽是论留侯张良的功绩,但并不是概而括之地阐述,而是提取了“张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能忍”这个论点,这种提法,过去没有人谈及,算是一大创见。而开篇“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两句更是成了传扬千古的名句。
一篇不足八百字的文章只花了姜仲一刻多的时间,姜仲把写好的策论卷放到一边,然后开始答作诗题,相比于策论,作诗对姜仲来说,就更为容易了,实际上,姜仲刚看到诗题,就已经有了选择。
随着姜仲手中笔尖的游走,一首名为塞上的边塞诗随即出炉。
姜仲写完一文一诗,场间无任何文气波动,当然,今日应考,不要说姜仲没有文胆加持,即使他文胆仍在,答卷时,仍不会有文气释出,因为秋比中,只能由鹿鸣榜来裁定一位考生文气强弱。
姜仲答完试卷,前后共用了不到两刻时间,而其他许多考生,现在才刚刚破了题而已。
姜仲按规定将试卷反扣桌面,然后举手示意考官自己交卷,在场的五位监考官自然无人不识持圣庙传书而来的姜仲,但他们对姜仲在这么短时间答完考卷仍持怀疑态度,不过同样是按照规定,考试时间过了两刻之后,考生可以交卷。
主考官对姜仲点了点头,打了一个可以起身立场的手势,姜仲尽量小心地站起身,蹑着脚不离开考场。
即便如此,姜仲离场的动作还是惊动了考场上的很多考生,特别是泛轻舟、陈摘星、柳香川和那位鹤发公子,他们虽然也一直在专心审题,但是考试过程中,总是下意识地朝姜仲那边瞟几眼,然而当他们再次看向姜仲的座位时,已是人去座空。
姜仲因为是提前离开考场,暂时不能离开圣庙,被安排到神庙的一间休息的房间等候,房间里有瓜果小食茶水以及各类经书典籍,姜仲经历过多年考试的磨练,形成了“考完试后绝不会立即看书”的习惯,于是他喝了一杯茶,然后开... -->>
小不忍则乱大谋,语出论语,原句是“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孔圣教育世人要知忍耐,懂进退的经典名言。,这句话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告诫大家,凡事要多忍耐、多包容,如果小事不能忍,总是冲动行事,最终会坏了大事;
其二,孔圣是提醒世人,做事情要当机立断,要有狠劲,不可心存妇人之仁,一直纠结于小事,同样会坏了大事。
从四书五经中抽名句做考题,是科举中最常见的出题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古代考生准备科考,必读四书五经,对他们而言,那几本书圣贤书就是后世的考纲和所谓的红宝书。
姜仲心里非常清楚,这句话的两层意思,在座的每一个考生都心知肚明,不然他们也不可能从各国的千万才俊中脱颖而出,来到圣庙。
姜仲沉默良久,搜索记忆海洋,发现隋唐之后关于这个论题的文章实在是多不胜数,有的抓住第一个意思论述,有的抓住第二个问题分析,各有妙论。
姜仲想了半晌,最终还是把目标定在了宋朝大学问家苏轼身上,熟悉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姜仲心里非常清楚,苏轼在他那个时代,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学霸级人物,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就曾对苏轼的应考文章拍案叫绝,并传于同辈激赏数日。
然而,在当时看来,最惊世骇俗的一件事是苏轼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为作证自己的论点,特意杜撰了一则典故,他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大意是说,尧帝统治的时候。皋陶为法官,在讨论要不要杀那些罪犯时,皋陶再三坚持要杀,但是尧帝再三坚持不杀。
这个典故可谓完美地作证了自己“贤君亦用不肖”的论点。而且读起来也是煞有其事、真假难辨,甚至让当时的判卷官梅尧臣读到这里时,开始怀疑人生,他作为一代宿儒,见识和学问竟然不如一介年轻考生广博。这个典故必然是出自某本湮没无闻的古籍中,他自己没有读到过而已。
不过,后来他与苏轼相交,问起此事,苏轼才告知他真相“那是我根据尧帝的个性自己编的啊。”可以相见,梅尧臣当时听到这句话时,满脸黑线的样子。
古时候的应试文章,用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作诗作文,能藏一个典在里面。不仅让文章更加有深度,也显得作文者学识渊博,但是苏轼同学没有典可以用,就自己造了一个。
当然,这种事对后世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经历过高考的学生都一定知道写作文的一大法则引用名言。语文老师三令五申地教导说,不管写什么类型的文章,最好能在行文中引用几句名人名言,如果实在想不起来什么名言。就自己编几句,然后强加给那些名人即可。
于是高考作文中一种“名言体”在广大学生中间传开,出现了许多如“亚里士多德说过,如果一个人渴了。他一定要喝水”,以及“马克思教育我们说,永远不要忘记一个真理,今年24岁的你,明年就25了”这种恶搞的句子。
姜仲走了一回神,赶紧回到考试中。提起毛笔在答卷纸上写下“留侯论”三个字的题目,接着开篇破题“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篇留侯论正式苏轼当年为制科考试而准备的二十五篇进论中的一篇,虽是论留侯张良的功绩,但并不是概而括之地阐述,而是提取了“张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能忍”这个论点,这种提法,过去没有人谈及,算是一大创见。而开篇“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两句更是成了传扬千古的名句。
一篇不足八百字的文章只花了姜仲一刻多的时间,姜仲把写好的策论卷放到一边,然后开始答作诗题,相比于策论,作诗对姜仲来说,就更为容易了,实际上,姜仲刚看到诗题,就已经有了选择。
随着姜仲手中笔尖的游走,一首名为塞上的边塞诗随即出炉。
姜仲写完一文一诗,场间无任何文气波动,当然,今日应考,不要说姜仲没有文胆加持,即使他文胆仍在,答卷时,仍不会有文气释出,因为秋比中,只能由鹿鸣榜来裁定一位考生文气强弱。
姜仲答完试卷,前后共用了不到两刻时间,而其他许多考生,现在才刚刚破了题而已。
姜仲按规定将试卷反扣桌面,然后举手示意考官自己交卷,在场的五位监考官自然无人不识持圣庙传书而来的姜仲,但他们对姜仲在这么短时间答完考卷仍持怀疑态度,不过同样是按照规定,考试时间过了两刻之后,考生可以交卷。
主考官对姜仲点了点头,打了一个可以起身立场的手势,姜仲尽量小心地站起身,蹑着脚不离开考场。
即便如此,姜仲离场的动作还是惊动了考场上的很多考生,特别是泛轻舟、陈摘星、柳香川和那位鹤发公子,他们虽然也一直在专心审题,但是考试过程中,总是下意识地朝姜仲那边瞟几眼,然而当他们再次看向姜仲的座位时,已是人去座空。
姜仲因为是提前离开考场,暂时不能离开圣庙,被安排到神庙的一间休息的房间等候,房间里有瓜果小食茶水以及各类经书典籍,姜仲经历过多年考试的磨练,形成了“考完试后绝不会立即看书”的习惯,于是他喝了一杯茶,然后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