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安茹的六十年代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总之,过年就是个喜庆事,得有点儿新气象。
时间进入腊月,大家就要开始置办年货了。
猪肉和鱼是家家户户过春节的必备品。
猪肉是安家自己养的,除了上交国家外,剩下的都会自家留下来吃。这个时候除了少数有条件的人家会养猪,能在春节临近前宰杀一头猪准备过年,剩下没有条件的人家都会省吃俭用攒点钱,腊月里在公社的肉食品店里买几斤猪肉。
至于鱼,则全靠清水湖解决的。每年大队上都会组织人手去湖里捞鱼,然后把鱼分给每家每户。
这个时候因为农村不仅没有冰箱、也没有电,除了留点包饺子的生肉外,会过日的主妇们,就会把猪肉和鱼腌制起来,除了过年用,平时有点事什么的,不用再买肉了。
腌制腊肉、腊鱼是可是手巧的农妇们的拿手好戏,安茹就看过沈翠翠在新鲜的猪肉和鱼的表面抹上一层盐,然后放入空水缸里存放十来天,之后再把肉和鱼拿出来在太阳下进行晾晒,当晾晒的肉和鱼变成干货以后就是腊肉、腊鱼了。
花生、瓜子是安家村为过春节准备的几种常见的小吃,这也是安茹为数不多的零食。
花生是生产队分配的,人们把生花生炒熟后就成了小吃。葵花和南瓜是村民们在自留地里种植的农作物,瓜子留下来洗干净晾晒干,春节前把它们炒熟后就是一种很好的吃食了。
这个时候的安家村很少有人喝瓶装酒,有那好酒的人,就用自己晾的地瓜干到县酒厂去换酒,6斤瓜干换1斤酒,换上十来斤就足够过年用的了。如果换的多了,就会被自家的婆娘逮着一顿好打。
安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有酒量的,现在虽然年岁渐大,但是酒量也没放下,再加上身为大队书记,家里总是来客人,所以每年安茹家都会换足够多的酒。
1968年的春节,是谭贡这些知青们离家在外的第一次过年,由于有很多人没有回家,所以安老爷子在会上提醒所有人,要做好帮助知青过好年的工作。
怎么帮知青们过好年呢?本来照着安茹所想,是把知青们分散到社员们的家中,好让他们体会一下农村的新年。
可是被安老爷子拒绝了,理由是知青们如果在社员们家中过年,看着别人一家人团聚,他们会显得格外的想家,这样不好不好!
安茹一听安老爷子的理由,也对啊,她的想法还是不成熟,有些欠妥。
虽然这一年来知青们饱尝了农村的艰辛的同时,也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比如:欧夏受伤上医院,知青们不会做种地,第一次用犁杖,钱虎偷鸡等等。但是社员们也认为怎么让远离家乡的知青们过好年是他们的责任。
于是安老爷子起头,首先给知青们送去了2斤猪肉,随后大家伙们都有所行动,你就看吧:这家送来了新鲜的鸡蛋,那家送来了宰好的鸡;这家送来了酸菜,那家送来了粉条;这家送来了蘑菇,那家送来了木耳;还有的家送来了炒好的瓜子等过年的东西。
年前那几天,安茹也去看了知青点的厨房,她发现知青们的锅碗瓢盆都放满了社员们送来的各种各样过年的东西。
宁乔还特意过来跟安茹道谢:“小茹,真是谢谢你们了,我们这回可是过了个肥年了,比起我家里过年的时候还好呢。”
是啊,社员们送来的岂止是好吃的,那是充满了深情厚谊啊。
宁东是个大男孩,他也在一旁说道:“恩恩,一年都没吃过肉了,这是馋死我了,这回队里分的肉加上你爷爷给的,能让大家饱餐一顿呢!”
乐观开朗的李文月也凑趣的说:“小茹,我们一起准备了红纸、笔、墨,编,大才子宋维军写的春联,到时候我们挨家挨户的去贴春联,你也跟我们一起去吧!”
安茹听到宋维军还会写春联,惊讶的转头望着他,直愣愣的样子把宋维军看的都脸红了。
此时的宋维军戴着眼镜,脸颊通红,结结巴巴的说道:“哪,哪有,我写的还差的远呢!”
安茹噗嗤的一声,捂着嘴笑了,然后不再望着宋维军,对着一旁看笑话的李文月说道:“好呀,我们一起去!”
由于有了知青们提供的春联,所以安家村大多数人都没有自己去买。
贴春联那天,乌泱泱的来了一大帮人。
知青们全来了不说,还有一些村里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们,当然更多的还是玩闹着的小孩子们。
知青们贴春联的时候,主家们都会在他们贴完后,给他们抓一把自家做的吃食,或是瓜子,或是菜干。虽然知青们都是推拒着,但是都敌不过这些热情的村民们,只好喃喃的接下了。
虽然过程不如人意,但是结果是好的。春联一个不剩的都贴完了,心满意足,凑完热闹的安茹也在安谨的带领下回了自己的家。
到了二十八就得过油了,过油主要是炸杂面的小丸子、带肉馅的大丸子和酥肉。因为炸东西很费油,所以每年安奶奶只会同意炸1小盆的丸子。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安文就会在厨房闻着肉香味,流口水。安小婶会一边的嫌弃的叫骂着,另一边心疼的给他一块小丸子,然后挥挥手,赶紧让他走,得逞了的安文才会心满意足的撒欢跑去玩。
到了年三十,就要正式开始过年了,安茹早晨起来就被沈翠翠指使着去和安谨扫院子,安茹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后,就回屋里换上了新衣服。
这个时候沈翠翠和赵小花妯娌俩就开始切菜,剁饺子馅,把饺子馅调好。
同时蒸大花卷子,包黏豆包,豆馅是用红小豆、豇豆、绿豆、红枣做的,蒸的这些除了自家人平时吃的,剩下的则是招待客人和走亲戚用的。
今年安家村分的小麦比较少,算上自留地的一口人也就是二三十斤,过年也不舍得净吃白的,所以过年的时候大多数会添上一半的黑面,活好面后,一切准备就绪。
吃完午饭大伯母和大哥安国也来了,由于大伯安庆宇常年不归家,所以过年的时候唐静秋母子就会来安茹家一起过年,这回人终于到期了,大家就开始动手包饺子。
太阳还没落山时,安茹就听见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
开始吃晚饭了,锅里要放上东西,除夕不能空锅,这意味着来年不愁吃喝、生活幸福。
吃完饺子后,安茹和家人在一起的守岁。
这时农村没有电,更没有电视,只有少数有条件的人家才能听听有线广播里的节目。
孩子们吃完晚饭后就会到街上玩一会、放几个鞭炮,就回家睡觉了。
安茹从来不去,主要是天太冷、冻得很。
知青点这边,女知青们吃着各种好吃的零食,男孩子也有几个人在一块喝酒的,但不多。大家伙一边嗑瓜子儿,一边打扑克、下象棋、聊大天儿,好不热闹,几乎不睡觉都是过通宵的。
大年初一当然是过年的重头戏,有一种说法叫“过年起得早、来年过得好”,所以安茹会在沈翠翠的要求下起个大早,一般的就是五点钟左右全家人都起来了。
之后安茹就会在安庆昌、沈翠翠的带领下给安爷爷和安奶奶拜年。
拜年的时候也是小孩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安谨这时候往往就会很积极。因为大人们这时候就会给小孩子们红包,多的5角,少的1角,这可是零花钱,可以买鞭炮、糖块和棒冰。
到了□□点钟,拜年活动基本结束,娱乐活动开始了。
安家村过年娱乐主要是听戏,那时大点的村子都有戏班,“四清”之前主要唱老戏,如《游西湖》、《五凤岭》、《桃花庵》、《陈三两爬堂》,“四清”之后改演新戏,像《审椅子》、《两垄地》、《三世仇》、《白毛女》等。
小孩子们年龄尚小,根本不知道唱的什么,纯粹是凑个热闹局。所以听戏的主要是大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特别喜欢听,有的还会高声唱个几... -->>
总之,过年就是个喜庆事,得有点儿新气象。
时间进入腊月,大家就要开始置办年货了。
猪肉和鱼是家家户户过春节的必备品。
猪肉是安家自己养的,除了上交国家外,剩下的都会自家留下来吃。这个时候除了少数有条件的人家会养猪,能在春节临近前宰杀一头猪准备过年,剩下没有条件的人家都会省吃俭用攒点钱,腊月里在公社的肉食品店里买几斤猪肉。
至于鱼,则全靠清水湖解决的。每年大队上都会组织人手去湖里捞鱼,然后把鱼分给每家每户。
这个时候因为农村不仅没有冰箱、也没有电,除了留点包饺子的生肉外,会过日的主妇们,就会把猪肉和鱼腌制起来,除了过年用,平时有点事什么的,不用再买肉了。
腌制腊肉、腊鱼是可是手巧的农妇们的拿手好戏,安茹就看过沈翠翠在新鲜的猪肉和鱼的表面抹上一层盐,然后放入空水缸里存放十来天,之后再把肉和鱼拿出来在太阳下进行晾晒,当晾晒的肉和鱼变成干货以后就是腊肉、腊鱼了。
花生、瓜子是安家村为过春节准备的几种常见的小吃,这也是安茹为数不多的零食。
花生是生产队分配的,人们把生花生炒熟后就成了小吃。葵花和南瓜是村民们在自留地里种植的农作物,瓜子留下来洗干净晾晒干,春节前把它们炒熟后就是一种很好的吃食了。
这个时候的安家村很少有人喝瓶装酒,有那好酒的人,就用自己晾的地瓜干到县酒厂去换酒,6斤瓜干换1斤酒,换上十来斤就足够过年用的了。如果换的多了,就会被自家的婆娘逮着一顿好打。
安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有酒量的,现在虽然年岁渐大,但是酒量也没放下,再加上身为大队书记,家里总是来客人,所以每年安茹家都会换足够多的酒。
1968年的春节,是谭贡这些知青们离家在外的第一次过年,由于有很多人没有回家,所以安老爷子在会上提醒所有人,要做好帮助知青过好年的工作。
怎么帮知青们过好年呢?本来照着安茹所想,是把知青们分散到社员们的家中,好让他们体会一下农村的新年。
可是被安老爷子拒绝了,理由是知青们如果在社员们家中过年,看着别人一家人团聚,他们会显得格外的想家,这样不好不好!
安茹一听安老爷子的理由,也对啊,她的想法还是不成熟,有些欠妥。
虽然这一年来知青们饱尝了农村的艰辛的同时,也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比如:欧夏受伤上医院,知青们不会做种地,第一次用犁杖,钱虎偷鸡等等。但是社员们也认为怎么让远离家乡的知青们过好年是他们的责任。
于是安老爷子起头,首先给知青们送去了2斤猪肉,随后大家伙们都有所行动,你就看吧:这家送来了新鲜的鸡蛋,那家送来了宰好的鸡;这家送来了酸菜,那家送来了粉条;这家送来了蘑菇,那家送来了木耳;还有的家送来了炒好的瓜子等过年的东西。
年前那几天,安茹也去看了知青点的厨房,她发现知青们的锅碗瓢盆都放满了社员们送来的各种各样过年的东西。
宁乔还特意过来跟安茹道谢:“小茹,真是谢谢你们了,我们这回可是过了个肥年了,比起我家里过年的时候还好呢。”
是啊,社员们送来的岂止是好吃的,那是充满了深情厚谊啊。
宁东是个大男孩,他也在一旁说道:“恩恩,一年都没吃过肉了,这是馋死我了,这回队里分的肉加上你爷爷给的,能让大家饱餐一顿呢!”
乐观开朗的李文月也凑趣的说:“小茹,我们一起准备了红纸、笔、墨,编,大才子宋维军写的春联,到时候我们挨家挨户的去贴春联,你也跟我们一起去吧!”
安茹听到宋维军还会写春联,惊讶的转头望着他,直愣愣的样子把宋维军看的都脸红了。
此时的宋维军戴着眼镜,脸颊通红,结结巴巴的说道:“哪,哪有,我写的还差的远呢!”
安茹噗嗤的一声,捂着嘴笑了,然后不再望着宋维军,对着一旁看笑话的李文月说道:“好呀,我们一起去!”
由于有了知青们提供的春联,所以安家村大多数人都没有自己去买。
贴春联那天,乌泱泱的来了一大帮人。
知青们全来了不说,还有一些村里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们,当然更多的还是玩闹着的小孩子们。
知青们贴春联的时候,主家们都会在他们贴完后,给他们抓一把自家做的吃食,或是瓜子,或是菜干。虽然知青们都是推拒着,但是都敌不过这些热情的村民们,只好喃喃的接下了。
虽然过程不如人意,但是结果是好的。春联一个不剩的都贴完了,心满意足,凑完热闹的安茹也在安谨的带领下回了自己的家。
到了二十八就得过油了,过油主要是炸杂面的小丸子、带肉馅的大丸子和酥肉。因为炸东西很费油,所以每年安奶奶只会同意炸1小盆的丸子。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安文就会在厨房闻着肉香味,流口水。安小婶会一边的嫌弃的叫骂着,另一边心疼的给他一块小丸子,然后挥挥手,赶紧让他走,得逞了的安文才会心满意足的撒欢跑去玩。
到了年三十,就要正式开始过年了,安茹早晨起来就被沈翠翠指使着去和安谨扫院子,安茹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后,就回屋里换上了新衣服。
这个时候沈翠翠和赵小花妯娌俩就开始切菜,剁饺子馅,把饺子馅调好。
同时蒸大花卷子,包黏豆包,豆馅是用红小豆、豇豆、绿豆、红枣做的,蒸的这些除了自家人平时吃的,剩下的则是招待客人和走亲戚用的。
今年安家村分的小麦比较少,算上自留地的一口人也就是二三十斤,过年也不舍得净吃白的,所以过年的时候大多数会添上一半的黑面,活好面后,一切准备就绪。
吃完午饭大伯母和大哥安国也来了,由于大伯安庆宇常年不归家,所以过年的时候唐静秋母子就会来安茹家一起过年,这回人终于到期了,大家就开始动手包饺子。
太阳还没落山时,安茹就听见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
开始吃晚饭了,锅里要放上东西,除夕不能空锅,这意味着来年不愁吃喝、生活幸福。
吃完饺子后,安茹和家人在一起的守岁。
这时农村没有电,更没有电视,只有少数有条件的人家才能听听有线广播里的节目。
孩子们吃完晚饭后就会到街上玩一会、放几个鞭炮,就回家睡觉了。
安茹从来不去,主要是天太冷、冻得很。
知青点这边,女知青们吃着各种好吃的零食,男孩子也有几个人在一块喝酒的,但不多。大家伙一边嗑瓜子儿,一边打扑克、下象棋、聊大天儿,好不热闹,几乎不睡觉都是过通宵的。
大年初一当然是过年的重头戏,有一种说法叫“过年起得早、来年过得好”,所以安茹会在沈翠翠的要求下起个大早,一般的就是五点钟左右全家人都起来了。
之后安茹就会在安庆昌、沈翠翠的带领下给安爷爷和安奶奶拜年。
拜年的时候也是小孩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安谨这时候往往就会很积极。因为大人们这时候就会给小孩子们红包,多的5角,少的1角,这可是零花钱,可以买鞭炮、糖块和棒冰。
到了□□点钟,拜年活动基本结束,娱乐活动开始了。
安家村过年娱乐主要是听戏,那时大点的村子都有戏班,“四清”之前主要唱老戏,如《游西湖》、《五凤岭》、《桃花庵》、《陈三两爬堂》,“四清”之后改演新戏,像《审椅子》、《两垄地》、《三世仇》、《白毛女》等。
小孩子们年龄尚小,根本不知道唱的什么,纯粹是凑个热闹局。所以听戏的主要是大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特别喜欢听,有的还会高声唱个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