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透视人性弱点22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并沉湎于过去的幻梦中。另一方面,他也因过去常把山珍海味当家常便饭,而在现实社会中,其高贵身份却被完全抹煞。于是,他郁闷不乐而形成内在的自卑,因此,其自我表现的欲望,最后只得用莫明其妙的言行来表现。
此外,尚有一种类型最值得回味,那就是某些人常会不分对象莫明其妙地乱发脾气。例如,被上司训斥过的男人,回到家里会因一些家常攀事,而对妻子大发雷霆;受委屈的妻子也会迁怒到孩子身上;受到不明不白责备的孩子只好拿小狗出气。这种方式不同于前述的例子,既非以特定的对象作发泄,也不是以类似的相关事物为对象,而是以任何不定的目标及自己所属的事物为对象,以寻求自我情绪上的发泄。当某人内心有毫不客气地反抗上司的欲望,但碍于现实却又不得不忍气吞声,于是怒气冲冲地回家。此时,妻子既非上司的替代,也非上司的所有事物,但却和上司同样,有象征着权威地位的性质,于是,便以此毫不相关的理由,与原来的需求对象交替,胡乱地发泄心中的怨气。
又如,在家中和父母关系不睦的孩子,常会热衷于盆栽及塑料玩具。虽然二者并不可能成为家庭的分子,但在他的内心世界,却将盆中花或玩具作为交谈的替代角色。即将二者依其心里的意识形态,作为生活中消除寂寞的发泄对象。
需求对象的替换模式,除可归纳为前述几种类型外;尚有主体的替换和行动手段的替换两种。
主体的替换往往发生在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上,转而寄托于自己的子女身上。例如,自己梦想拥有一流大学的学位,但却事与愿违,于是,便自然地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代替主体的“自己”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此种替代的角色,并非任何人都可扮演,必须是与自己类似或关系亲密的人方可,因此,最亲近的莫过于与自己最类似的孩子事实上,极力坚持孩子上一流学校,或希望孩子成为音乐家的父母,有不少例子足以显示他们大都因为自己曾有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将希望寄托于孩子上身上。
当然,此类主体的替代,并非只限定于未实现愿望的替代角色上,例如对长相或身材有自卑感的父母,经常会夸张地赞美自己的孩子是如何的可爱,或是多么的聪明美丽,此亦可说是主体的替代。另如,执教于深山僻壤的学校老师,希望以各种比赛的优异成绩,让他人认同自己教出优秀学生的能力,也是同为此一形式的主体替代。
另一种是行为手段的替代。在此类模式中,是以手段替代为目的,进而获得满足的例子,最典型的例子即是守财奴。这类人将钱财的储存作为达到幸福的手段,所以他们便以储蓄钱财为乐趣。通常此种类型的人,因无法获得一般的幸福,遂产生高度的需求不满,故企图以金钱来购买幸福。
不可否认的,合理地运用钱财,可以谋得幸福的生活,但无论如何也只能说是一种手段,金钱绝非幸福的目的。因此,守财奴视财如命,只不过是将谋求幸福的手段,误解为幸福的目的,以满足自己需求的不满罢了。法国艺术大师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中的主角,从事高利贷的阿巴公,一个贪婪无厌、让人鄙视的老头,居然爱上一个穷人家的女孩,且受尽穷女孩的冷落。故事结局,他为了取回被偷走的财物,而放弃了他的黄昏之恋。对守财奴而言,幸福只能以金钱购得,所以,对他们来说,存钱守财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所缺的幸福,并且以财富(手段)代替幸福(目的)。
除了钱财之外,其他例子亦不少。如有些高尔夫选手,其球技已臻于一流水准,但此时,却往往会对球具的材质品味感兴趣,转而迷于搜集珍贵、有历史价值的球具。于是,他逐渐地不再磨炼球技,甚至不再打球了。这类选手将享受搜集精致的球具(手段),替代了赛球(目的)的原来目的;又如,忘记汽车是用来代步的原始目的,每天将车子仔细地擦拭清洗,将爱车保养得闪闪发亮、光可鉴人。通常没有经济能力到高级场所去的人更喜欢向他人炫耀自己的爱车,为了消除心中对不够富有的现状不满,而将汽车的外观美化,当做一种补偿代替的心理作用。
替代行为尚有一种类型,那就是升华模式。何谓升华模式?即将受压抑的情绪或攻击倾向,替代为社会公众所能接受的行为模式。所谓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模式,并非指其违反社会习惯、道德,而是另一种受高度评价的方式。
例如,具攻击倾向的人,会转而着迷于运动、游戏等耗尽体力的活动上。若一言不合即与人争吵或直接施与暴力,社会道德必不认同,故只好把精力替代为运动、游戏;若其精力过人,原本只是个替代的角色,却往往发展出优异的运动能力,甚至成为一流选手。除了运动之外,经常与政敌抗争的政治家、竞争激烈的企业家、外科医生等,时常也有某些由攻击倾向替代转变的例子。
当然,即使这些人具攻击倾向而通过替代转变成目前的行为模式,他们在社会上的评价并不致因此而遭贬低,反而因为他们能将这些攻击倾向升华,并引导至公众认可的方向而有卓越的发展,因此备受好评。升华模式的替代行为,不仅限于出现在攻击倾向上。例如,性欲等也往往会升华为舞蹈、握手、散步等,此类与性爱无直接关系的行为中,作为短暂的替代行为,以发泄受压抑的事物。其他如义工活动、宗教活动等,若解释为人欲升华的一种运用也不为过。热衷于义工或宗教活动,对异性完全不感兴趣的人,此类倾向的可能如果愈强烈,这样的需求也愈高,只拦不过害怕将此需求直接表达出来罢了。总之,这是普通的人性弱点。这是一种人们在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出现的人性弱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真一的苗芽,而是我们透视世界的眼睛不够明亮而已。
,并沉湎于过去的幻梦中。另一方面,他也因过去常把山珍海味当家常便饭,而在现实社会中,其高贵身份却被完全抹煞。于是,他郁闷不乐而形成内在的自卑,因此,其自我表现的欲望,最后只得用莫明其妙的言行来表现。
此外,尚有一种类型最值得回味,那就是某些人常会不分对象莫明其妙地乱发脾气。例如,被上司训斥过的男人,回到家里会因一些家常攀事,而对妻子大发雷霆;受委屈的妻子也会迁怒到孩子身上;受到不明不白责备的孩子只好拿小狗出气。这种方式不同于前述的例子,既非以特定的对象作发泄,也不是以类似的相关事物为对象,而是以任何不定的目标及自己所属的事物为对象,以寻求自我情绪上的发泄。当某人内心有毫不客气地反抗上司的欲望,但碍于现实却又不得不忍气吞声,于是怒气冲冲地回家。此时,妻子既非上司的替代,也非上司的所有事物,但却和上司同样,有象征着权威地位的性质,于是,便以此毫不相关的理由,与原来的需求对象交替,胡乱地发泄心中的怨气。
又如,在家中和父母关系不睦的孩子,常会热衷于盆栽及塑料玩具。虽然二者并不可能成为家庭的分子,但在他的内心世界,却将盆中花或玩具作为交谈的替代角色。即将二者依其心里的意识形态,作为生活中消除寂寞的发泄对象。
需求对象的替换模式,除可归纳为前述几种类型外;尚有主体的替换和行动手段的替换两种。
主体的替换往往发生在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上,转而寄托于自己的子女身上。例如,自己梦想拥有一流大学的学位,但却事与愿违,于是,便自然地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代替主体的“自己”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此种替代的角色,并非任何人都可扮演,必须是与自己类似或关系亲密的人方可,因此,最亲近的莫过于与自己最类似的孩子事实上,极力坚持孩子上一流学校,或希望孩子成为音乐家的父母,有不少例子足以显示他们大都因为自己曾有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将希望寄托于孩子上身上。
当然,此类主体的替代,并非只限定于未实现愿望的替代角色上,例如对长相或身材有自卑感的父母,经常会夸张地赞美自己的孩子是如何的可爱,或是多么的聪明美丽,此亦可说是主体的替代。另如,执教于深山僻壤的学校老师,希望以各种比赛的优异成绩,让他人认同自己教出优秀学生的能力,也是同为此一形式的主体替代。
另一种是行为手段的替代。在此类模式中,是以手段替代为目的,进而获得满足的例子,最典型的例子即是守财奴。这类人将钱财的储存作为达到幸福的手段,所以他们便以储蓄钱财为乐趣。通常此种类型的人,因无法获得一般的幸福,遂产生高度的需求不满,故企图以金钱来购买幸福。
不可否认的,合理地运用钱财,可以谋得幸福的生活,但无论如何也只能说是一种手段,金钱绝非幸福的目的。因此,守财奴视财如命,只不过是将谋求幸福的手段,误解为幸福的目的,以满足自己需求的不满罢了。法国艺术大师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中的主角,从事高利贷的阿巴公,一个贪婪无厌、让人鄙视的老头,居然爱上一个穷人家的女孩,且受尽穷女孩的冷落。故事结局,他为了取回被偷走的财物,而放弃了他的黄昏之恋。对守财奴而言,幸福只能以金钱购得,所以,对他们来说,存钱守财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所缺的幸福,并且以财富(手段)代替幸福(目的)。
除了钱财之外,其他例子亦不少。如有些高尔夫选手,其球技已臻于一流水准,但此时,却往往会对球具的材质品味感兴趣,转而迷于搜集珍贵、有历史价值的球具。于是,他逐渐地不再磨炼球技,甚至不再打球了。这类选手将享受搜集精致的球具(手段),替代了赛球(目的)的原来目的;又如,忘记汽车是用来代步的原始目的,每天将车子仔细地擦拭清洗,将爱车保养得闪闪发亮、光可鉴人。通常没有经济能力到高级场所去的人更喜欢向他人炫耀自己的爱车,为了消除心中对不够富有的现状不满,而将汽车的外观美化,当做一种补偿代替的心理作用。
替代行为尚有一种类型,那就是升华模式。何谓升华模式?即将受压抑的情绪或攻击倾向,替代为社会公众所能接受的行为模式。所谓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模式,并非指其违反社会习惯、道德,而是另一种受高度评价的方式。
例如,具攻击倾向的人,会转而着迷于运动、游戏等耗尽体力的活动上。若一言不合即与人争吵或直接施与暴力,社会道德必不认同,故只好把精力替代为运动、游戏;若其精力过人,原本只是个替代的角色,却往往发展出优异的运动能力,甚至成为一流选手。除了运动之外,经常与政敌抗争的政治家、竞争激烈的企业家、外科医生等,时常也有某些由攻击倾向替代转变的例子。
当然,即使这些人具攻击倾向而通过替代转变成目前的行为模式,他们在社会上的评价并不致因此而遭贬低,反而因为他们能将这些攻击倾向升华,并引导至公众认可的方向而有卓越的发展,因此备受好评。升华模式的替代行为,不仅限于出现在攻击倾向上。例如,性欲等也往往会升华为舞蹈、握手、散步等,此类与性爱无直接关系的行为中,作为短暂的替代行为,以发泄受压抑的事物。其他如义工活动、宗教活动等,若解释为人欲升华的一种运用也不为过。热衷于义工或宗教活动,对异性完全不感兴趣的人,此类倾向的可能如果愈强烈,这样的需求也愈高,只拦不过害怕将此需求直接表达出来罢了。总之,这是普通的人性弱点。这是一种人们在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出现的人性弱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真一的苗芽,而是我们透视世界的眼睛不够明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