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深层心理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弗洛伊德说过:“把潜意识的冲突带到意识层面,疾病就会马上消失!”
对于忧郁、胆怯、自卑、迟疑、矛盾……相对正常人的心理,虽然未患病,但同样遵循这一理论。
可以理解为“把潜意识的冲突带到意识层面,不良情绪就会很快消失。”
也就是说,只要让患者用记忆意识到了生病的真正原因,病就会痊愈。
很多人也许会怀疑,就像在日常生活中,明白一个理论,并不一定能实践成功。
但是,只需要稍作思考就能消除这种怀疑——大多数心理病症的出现,并不一定需要实践行动,就能在脑海中产生。
患者之所以痛苦,就在于对那些怪异思维的深深不解和困惑,才会产生激烈对抗。
了解了病因,就等于消除了困惑。自然能够转移自己的精力。
从心理动力学上讲:心理的能量始终守恒。一种记忆被遗忘,就必定会有另一种记忆浮现出来。
患者突然感受到一种陌生可怕的强迫意识产生,就说明他必定遗忘了另一种曾经熟悉、健康的记忆。
潜意识和意识的整合,就等于重新唤起他那份健康的记忆,而把病态意识遗忘。
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复杂的抑郁、强迫等症状。
抑郁和强迫是一对结合体,几乎没有单纯的强迫,也没有单纯的抑郁。
相比于抑郁症,强迫症的内容更加具体直观,不外乎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可以比较具体地描述出来,强迫行为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强迫洗手、关门、检查……
所以,先从几例强迫症入手,分析出其病因,更便于读者理解。
有一位男性强迫症患者H,他的症状是一种强迫思维。具体内容是:外公死得好!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强迫思维呢?因为在现实中他是很尊敬外公的,从来没有过这种大不敬的想法。
一旦无缘无故产生这种怪异思维,他的意识就会强烈抵制;可是,这种怪异思维并没有因为他的抵制而消失,反而更加强烈;从而形成强迫。
这个时候,平常的道理已经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如果你要他克制这种大不敬的想法,显然和他自身的强迫抵制无异。
如果要他转移注意力,多去接触积极向上的东西,用积极的态度消除这种消极思维,也无关宏旨。
事实上,他本身是一个很善良正派的人;也明白很多积极的道理,但就是无法克制。
或者用更加专业的心理学角度,用“顺其自然”的方法来解决,让他顺着这种思维下去,放下抵制;立足当下,做自己该做的事。
这种态度固然没错,但要放下抵制这种无故产生的荒诞思维,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否则患者会深深疑惑,而无法做到。
于是,顺其自然的理念可能会告诉他:人的情绪有一个由“产生——高潮——消失”的过程。任何不良情绪都会在高潮之后消失。就像人的悲伤和愤怒,会随着时间的推延而渐渐消失,不需要人为地去干预。
也像是大自然的现象:大河奔流,人不能阻挡,让它流淌,自己走自己的路;天要刮风下雨,人不能阻止,只能随它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洪水流过之后,自然会消失;雨下过后,总会停止。
只有这样,才会消除阻挡洪水的压力。
对于病来说,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抵抗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
因为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人根本不需要去理会,也没有办法抗拒,只需要关注当下的事。
这固然没有错,但是我只能说有些片面。
如果人要过河,就必须要克服流水;人要外出,就需要用雨伞阻挡雨水。
也许,有人会说我理解错了"顺其自然"的概念。自然就是要承认它的存在,而不是要消除它。
流水可以阻挡,但不能消除它;雨水可以用伞遮拦,但不能阻止天空下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但是,患者也未必想要从根本上消除人的不良情绪,他只是想克制这种怪异思维而已。这并没有错。
普通人对于一件不适的事,比如严重感冒,他会想到要去治疗。但并未想过要阻止人根本不生病。
患者也是如此,他只是想克制那种怪异思维,未必想消除所有不良情绪。
不去阻挡流水,水不会顺着人想过河的意志而消失;不用伞遮拦,雨也不会因人的意愿而停止。
心理生病,顺其自然的理论,只是让他明白不能阻止所有不良情绪的产生(事实上患者未必这样想过);但没有给出合理抵制不良情绪的方法。
单纯依靠转移注意力的行动,会让人感觉力不从心;因为任何行动都需要动机。
人本来想要过河,因为不去克服流水,转移去做别的事;自然失去了本能的动力,做起来也力不从心。
而要克服,就必须要进一步分析出病因和动机。
回到上面那个例子。如果要他顺着这种大不敬的思维下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一定需要强大的动机。
因为即使是普通人,在骂完人之后,也可能会有内疚的情绪,思索到底是谁的错。
何况这种无缘无故辱人的强迫思维?
强迫症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强迫性人格的基础上,遇到外界诱因而产生。
比如上例中的强迫,诱因就是外公的过世。
与其把对外公不敬的想法,归于人的心理中正常的丑恶,强迫去接受,还不如把它当成一种逻辑。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与动力。
找到动力,才能引导这种力。
但是,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复杂性存在着固有的趁易避难。
不仅普通人对心理症患者的症状不知所云;就是连大多数心理医生都感觉束手无策。
所以,人们经常所熟知的心理学,往往是“顺其自然、转移注意、加强锻炼……”
又或者是积极的行动、鼓励之类的……
鲜有单就症状而来研究的。
精神分析就是众多心理学中,少数选择就症状进行深层分析的心理学。
看似杂乱无章的症状,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
这并非标新立异,牵强附会。
但是在很多人看来,精神分析都是在标榜科学。
只是因为精神分析所坚持的逻辑分析,并不能被科学证实。
所以,宁愿相信症状是无法分析的,本来就是杂乱的,只能无条件接受。
或者,要等待更先进的科学产生,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这样固然很严谨,但是太过死板。
因为心理的好坏,只能由患者本身定义,而非... -->>
弗洛伊德说过:“把潜意识的冲突带到意识层面,疾病就会马上消失!”
对于忧郁、胆怯、自卑、迟疑、矛盾……相对正常人的心理,虽然未患病,但同样遵循这一理论。
可以理解为“把潜意识的冲突带到意识层面,不良情绪就会很快消失。”
也就是说,只要让患者用记忆意识到了生病的真正原因,病就会痊愈。
很多人也许会怀疑,就像在日常生活中,明白一个理论,并不一定能实践成功。
但是,只需要稍作思考就能消除这种怀疑——大多数心理病症的出现,并不一定需要实践行动,就能在脑海中产生。
患者之所以痛苦,就在于对那些怪异思维的深深不解和困惑,才会产生激烈对抗。
了解了病因,就等于消除了困惑。自然能够转移自己的精力。
从心理动力学上讲:心理的能量始终守恒。一种记忆被遗忘,就必定会有另一种记忆浮现出来。
患者突然感受到一种陌生可怕的强迫意识产生,就说明他必定遗忘了另一种曾经熟悉、健康的记忆。
潜意识和意识的整合,就等于重新唤起他那份健康的记忆,而把病态意识遗忘。
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复杂的抑郁、强迫等症状。
抑郁和强迫是一对结合体,几乎没有单纯的强迫,也没有单纯的抑郁。
相比于抑郁症,强迫症的内容更加具体直观,不外乎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可以比较具体地描述出来,强迫行为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强迫洗手、关门、检查……
所以,先从几例强迫症入手,分析出其病因,更便于读者理解。
有一位男性强迫症患者H,他的症状是一种强迫思维。具体内容是:外公死得好!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强迫思维呢?因为在现实中他是很尊敬外公的,从来没有过这种大不敬的想法。
一旦无缘无故产生这种怪异思维,他的意识就会强烈抵制;可是,这种怪异思维并没有因为他的抵制而消失,反而更加强烈;从而形成强迫。
这个时候,平常的道理已经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如果你要他克制这种大不敬的想法,显然和他自身的强迫抵制无异。
如果要他转移注意力,多去接触积极向上的东西,用积极的态度消除这种消极思维,也无关宏旨。
事实上,他本身是一个很善良正派的人;也明白很多积极的道理,但就是无法克制。
或者用更加专业的心理学角度,用“顺其自然”的方法来解决,让他顺着这种思维下去,放下抵制;立足当下,做自己该做的事。
这种态度固然没错,但要放下抵制这种无故产生的荒诞思维,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否则患者会深深疑惑,而无法做到。
于是,顺其自然的理念可能会告诉他:人的情绪有一个由“产生——高潮——消失”的过程。任何不良情绪都会在高潮之后消失。就像人的悲伤和愤怒,会随着时间的推延而渐渐消失,不需要人为地去干预。
也像是大自然的现象:大河奔流,人不能阻挡,让它流淌,自己走自己的路;天要刮风下雨,人不能阻止,只能随它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洪水流过之后,自然会消失;雨下过后,总会停止。
只有这样,才会消除阻挡洪水的压力。
对于病来说,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抵抗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
因为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人根本不需要去理会,也没有办法抗拒,只需要关注当下的事。
这固然没有错,但是我只能说有些片面。
如果人要过河,就必须要克服流水;人要外出,就需要用雨伞阻挡雨水。
也许,有人会说我理解错了"顺其自然"的概念。自然就是要承认它的存在,而不是要消除它。
流水可以阻挡,但不能消除它;雨水可以用伞遮拦,但不能阻止天空下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但是,患者也未必想要从根本上消除人的不良情绪,他只是想克制这种怪异思维而已。这并没有错。
普通人对于一件不适的事,比如严重感冒,他会想到要去治疗。但并未想过要阻止人根本不生病。
患者也是如此,他只是想克制那种怪异思维,未必想消除所有不良情绪。
不去阻挡流水,水不会顺着人想过河的意志而消失;不用伞遮拦,雨也不会因人的意愿而停止。
心理生病,顺其自然的理论,只是让他明白不能阻止所有不良情绪的产生(事实上患者未必这样想过);但没有给出合理抵制不良情绪的方法。
单纯依靠转移注意力的行动,会让人感觉力不从心;因为任何行动都需要动机。
人本来想要过河,因为不去克服流水,转移去做别的事;自然失去了本能的动力,做起来也力不从心。
而要克服,就必须要进一步分析出病因和动机。
回到上面那个例子。如果要他顺着这种大不敬的思维下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一定需要强大的动机。
因为即使是普通人,在骂完人之后,也可能会有内疚的情绪,思索到底是谁的错。
何况这种无缘无故辱人的强迫思维?
强迫症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强迫性人格的基础上,遇到外界诱因而产生。
比如上例中的强迫,诱因就是外公的过世。
与其把对外公不敬的想法,归于人的心理中正常的丑恶,强迫去接受,还不如把它当成一种逻辑。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与动力。
找到动力,才能引导这种力。
但是,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复杂性存在着固有的趁易避难。
不仅普通人对心理症患者的症状不知所云;就是连大多数心理医生都感觉束手无策。
所以,人们经常所熟知的心理学,往往是“顺其自然、转移注意、加强锻炼……”
又或者是积极的行动、鼓励之类的……
鲜有单就症状而来研究的。
精神分析就是众多心理学中,少数选择就症状进行深层分析的心理学。
看似杂乱无章的症状,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
这并非标新立异,牵强附会。
但是在很多人看来,精神分析都是在标榜科学。
只是因为精神分析所坚持的逻辑分析,并不能被科学证实。
所以,宁愿相信症状是无法分析的,本来就是杂乱的,只能无条件接受。
或者,要等待更先进的科学产生,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这样固然很严谨,但是太过死板。
因为心理的好坏,只能由患者本身定义,而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