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an class="content-word">
第二章
</span>
1991年美国波士顿近郊剑桥
到了白太太家,李先生并未休息,却是让白太太领着上楼,进到一间全无光亮的房间。片刻后,火柴发出嗤嗤的响声,一朵橘黄色的微光划破了房间里的黑暗。烛芯微微颤抖,燃烧的味道袅袅升起,火焰随即跳跃起来。房间明亮了些许,但四壁依然隐藏在暗影之中。
白太太移动着手中的蜡烛,缓缓地对李老先生说道:“乔治舅舅,妈妈的房间我一直留着原样。应该就是你记得的样子。”
李先生从白太太手里接过了蜡烛。尽管房间里只有这不多的光线,他的步伐看上去却十分从容。
我们跟着他前行,烛光下,墙边的一排书架显露出来,上面整密地摆放着数百册装帧相似的书籍。这些书都有着半掌到一掌宽的书脊,烫金的书题和排布各异的凸点。
李先生伸出手,精心地摩挲着这些书册,感受着纸张的质地,指尖依依不舍地滑过那些凸点。
此时,我的眼睛已适应了周边的环境,也就能分辨出更多的细节。李先生身边是一张古朴的四柱木床和宽大的写字台,看上去说不准是上个世纪的物件。他迎面是厚重的落地窗帘,把街灯的光线严实地隔在了屋外。
“年轻人,来帮个忙。”李先生边说着,边扶着床半蹲半跪地俯下身去。我怕他有个闪失,几步跑上前去扶住他。
“你来敲敲这周围的地板,有块板子下面是空的。”
我跪在地上,开始轻轻叩击每一块地板。地板看不出是什么木料,每块都比手掌要宽些,历经沧桑,已斑驳脱色。查过去大约五块,终于听到了颇为不同的回声。仔细看去,那块木板比周边的要短些,该是修缮时补上的。
“小心点儿,小心点儿”李先生反复嘱咐道。
我稍一用力,那块板子微有松动,可一时却取不出来。几经周折,还劳白太太从车库拿来了工具,才把它取出来。地板放在一边,我接过李先生递来的蜡烛,照向里面。
暗格里别无他物,只放着一只三掌大小的盒子。拿出来,借着烛光,看见盒子上纵横交错,棕、黄、白、黑各色纹饰如拼花地板一般。左右翻动,手上感觉那盒子里面该是有物件的,可看过去却是浑然一体,无锁无盖,不知从何开启。
我把盒子交在李先生手里,举过蜡烛,帮他照亮。他站起身,手里郑重地捧着那只魔盒,踱到窗边的一把木椅上坐下,接着就闭上了双眼。他用瘦削苍老的手指抚摸着盒子,满是温情。
或许有一分钟、也许是两分钟,他似是下定了决心,双手拇指并在一起,果断地在盒子顶面上外推。无声中,原是浑然一体的木料上开启了一条细缝。接下来,他不急不缓地在不同的侧面上推挪,每一下,一侧的盒板便移开几分。
算下来,这样的推挪应该是有二十下开外。李先生停了片刻,屏住呼吸。手指果断地再一送,没有任何停滞,顶盖被完全推开。盒子里一根丝带扎着一缕淡金色的头发,静静地迎候着我们的注视。
“是妈妈的吗?”白太太俯下身,细细地端详着盒中的金发。“下面还有纸,”她接着问道,“是信?”
李先生凝视那束秀发良久,却始终没有去碰,面色沉重而虔诚。
“伊莎贝尔,还记得你小时候妈妈头发的颜色吗?我记着那是蜜一样的颜色,比这该深一些。”
“该是时间吧,”李先生自顾自地喃喃说道。他深吸口气,从秀发下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对折的信笺。那象牙色的纸质厚重,上面也满是凸点。我猜想那该是盲文,可却不敢惊扰李先生的思绪。
他重新合上双眼,指尖轻盈地滑过纸面,似是与那些凸点熟识多年。随着指尖的滑动,他指下的词句也化作轻声悠扬而出。
“最亲爱的乔治,
我不知道要过多少年你才会读到这封信。我不知道这座房子还能否等到那一天。到时候我们心爱的榆树是不是还如今日般郁郁葱葱。我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我知道,神总有一天会指引你回到这个家。
今早,你离开后,我为你剪下了一缕头发。我把它放在这里,让它与我们的书信作伴。希望你也像我一样永远珍藏这份回忆。
还记得你我在这个暗格里找到的罗兰夫人的那段文字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诗。
的确,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诗,偶遇繁多,角色各异,只有等到主角谢幕,才知因果。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希望我们都已明白彼此在对方生命中的那个角色。
再见了我的朋友,在此补上一个再见。我会永远为你祈祷。
致最美好的祝福,
伊莎白
马萨诸塞州,剑桥
1923年6月23日
“伊莎贝尔,可以开窗透透气吗?”
白太太拉开厚重的窗帘,后面露出一扇古朴的木窗。她把内窗推上去,远处的声音便飘入屋内。
“以前,家里比现在静,是不是?”李先生虽是问着,却并没等白太太作答,直说了下去:“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多汽车,那座桥好像也还没建
?你还记着吗,我坐在这儿,为你妈妈念书。她看不到我,我却常常看着她入神。那时家里真的比现在静。坐在这儿,就能听到水声。”
第二天,我醒得很早。这是我到美国后的第一次醒来,也算是初尝倒时差的滋味。下了床,我从行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在我随身带来的东西里面,这该是我最珍爱的了。
临走前的一个暑假,同窗六年的中学同学们一个个在这个本子上留下了他们美好的祝福。中学毕业原本就是惜别之刻,而在所有远行的同学中,我是走的最远的一个。我一页一页地读着,这里有人引用古诗,有人直抒胸臆,我们的路从此伸向了不同的时空,但这些文字却是我们与家之间不断的纽带。
灯下仔细看来,钢笔写下的字迹在纸面留下的淡淡凹痕,在指尖下清晰毕现。或许是因为前一晚李先生那不寻常的发现,我下意识地合上双眼,抚摸那些文字。像李先生那样读盲文会是什么感觉呢?英文的谚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中国人则说“十指连心”。这么说来,用眼睛阅读是头脑之力,用手指阅读才是心灵之功。
过不多久,一股暖意将我包围。放下本子,穿上衣服,站到窗前,望出去,便发现黎明已至。时近秋分,太阳该从正东升起。起初,太阳并未进入视野,只以它的热度和水面镀上的暗红色宣示光明的到来。
不几刻,灰蓝的天际变得金黄,科克兰楼和邓斯特楼的尖顶闪闪发光,河面上也似有无数金叶颤动。几艘小艇划过,很快又在我的凝视中融入光海。想想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无尽的知识伴着独立和自由,而每天在这里望着太阳升起,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
正思量间,听着楼下传来声音。下了楼,发现李先生也已经起身,正坐在靠近飘窗的沙发上。这里的视野不如楼上窗边那么开阔,却另有一番情趣。河水在常春藤、灌木和树... -->>
<span class="content-word">
第二章
</span>
1991年美国波士顿近郊剑桥
到了白太太家,李先生并未休息,却是让白太太领着上楼,进到一间全无光亮的房间。片刻后,火柴发出嗤嗤的响声,一朵橘黄色的微光划破了房间里的黑暗。烛芯微微颤抖,燃烧的味道袅袅升起,火焰随即跳跃起来。房间明亮了些许,但四壁依然隐藏在暗影之中。
白太太移动着手中的蜡烛,缓缓地对李老先生说道:“乔治舅舅,妈妈的房间我一直留着原样。应该就是你记得的样子。”
李先生从白太太手里接过了蜡烛。尽管房间里只有这不多的光线,他的步伐看上去却十分从容。
我们跟着他前行,烛光下,墙边的一排书架显露出来,上面整密地摆放着数百册装帧相似的书籍。这些书都有着半掌到一掌宽的书脊,烫金的书题和排布各异的凸点。
李先生伸出手,精心地摩挲着这些书册,感受着纸张的质地,指尖依依不舍地滑过那些凸点。
此时,我的眼睛已适应了周边的环境,也就能分辨出更多的细节。李先生身边是一张古朴的四柱木床和宽大的写字台,看上去说不准是上个世纪的物件。他迎面是厚重的落地窗帘,把街灯的光线严实地隔在了屋外。
“年轻人,来帮个忙。”李先生边说着,边扶着床半蹲半跪地俯下身去。我怕他有个闪失,几步跑上前去扶住他。
“你来敲敲这周围的地板,有块板子下面是空的。”
我跪在地上,开始轻轻叩击每一块地板。地板看不出是什么木料,每块都比手掌要宽些,历经沧桑,已斑驳脱色。查过去大约五块,终于听到了颇为不同的回声。仔细看去,那块木板比周边的要短些,该是修缮时补上的。
“小心点儿,小心点儿”李先生反复嘱咐道。
我稍一用力,那块板子微有松动,可一时却取不出来。几经周折,还劳白太太从车库拿来了工具,才把它取出来。地板放在一边,我接过李先生递来的蜡烛,照向里面。
暗格里别无他物,只放着一只三掌大小的盒子。拿出来,借着烛光,看见盒子上纵横交错,棕、黄、白、黑各色纹饰如拼花地板一般。左右翻动,手上感觉那盒子里面该是有物件的,可看过去却是浑然一体,无锁无盖,不知从何开启。
我把盒子交在李先生手里,举过蜡烛,帮他照亮。他站起身,手里郑重地捧着那只魔盒,踱到窗边的一把木椅上坐下,接着就闭上了双眼。他用瘦削苍老的手指抚摸着盒子,满是温情。
或许有一分钟、也许是两分钟,他似是下定了决心,双手拇指并在一起,果断地在盒子顶面上外推。无声中,原是浑然一体的木料上开启了一条细缝。接下来,他不急不缓地在不同的侧面上推挪,每一下,一侧的盒板便移开几分。
算下来,这样的推挪应该是有二十下开外。李先生停了片刻,屏住呼吸。手指果断地再一送,没有任何停滞,顶盖被完全推开。盒子里一根丝带扎着一缕淡金色的头发,静静地迎候着我们的注视。
“是妈妈的吗?”白太太俯下身,细细地端详着盒中的金发。“下面还有纸,”她接着问道,“是信?”
李先生凝视那束秀发良久,却始终没有去碰,面色沉重而虔诚。
“伊莎贝尔,还记得你小时候妈妈头发的颜色吗?我记着那是蜜一样的颜色,比这该深一些。”
“该是时间吧,”李先生自顾自地喃喃说道。他深吸口气,从秀发下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对折的信笺。那象牙色的纸质厚重,上面也满是凸点。我猜想那该是盲文,可却不敢惊扰李先生的思绪。
他重新合上双眼,指尖轻盈地滑过纸面,似是与那些凸点熟识多年。随着指尖的滑动,他指下的词句也化作轻声悠扬而出。
“最亲爱的乔治,
我不知道要过多少年你才会读到这封信。我不知道这座房子还能否等到那一天。到时候我们心爱的榆树是不是还如今日般郁郁葱葱。我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我知道,神总有一天会指引你回到这个家。
今早,你离开后,我为你剪下了一缕头发。我把它放在这里,让它与我们的书信作伴。希望你也像我一样永远珍藏这份回忆。
还记得你我在这个暗格里找到的罗兰夫人的那段文字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诗。
的确,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诗,偶遇繁多,角色各异,只有等到主角谢幕,才知因果。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希望我们都已明白彼此在对方生命中的那个角色。
再见了我的朋友,在此补上一个再见。我会永远为你祈祷。
致最美好的祝福,
伊莎白
马萨诸塞州,剑桥
1923年6月23日
“伊莎贝尔,可以开窗透透气吗?”
白太太拉开厚重的窗帘,后面露出一扇古朴的木窗。她把内窗推上去,远处的声音便飘入屋内。
“以前,家里比现在静,是不是?”李先生虽是问着,却并没等白太太作答,直说了下去:“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多汽车,那座桥好像也还没建
?你还记着吗,我坐在这儿,为你妈妈念书。她看不到我,我却常常看着她入神。那时家里真的比现在静。坐在这儿,就能听到水声。”
第二天,我醒得很早。这是我到美国后的第一次醒来,也算是初尝倒时差的滋味。下了床,我从行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在我随身带来的东西里面,这该是我最珍爱的了。
临走前的一个暑假,同窗六年的中学同学们一个个在这个本子上留下了他们美好的祝福。中学毕业原本就是惜别之刻,而在所有远行的同学中,我是走的最远的一个。我一页一页地读着,这里有人引用古诗,有人直抒胸臆,我们的路从此伸向了不同的时空,但这些文字却是我们与家之间不断的纽带。
灯下仔细看来,钢笔写下的字迹在纸面留下的淡淡凹痕,在指尖下清晰毕现。或许是因为前一晚李先生那不寻常的发现,我下意识地合上双眼,抚摸那些文字。像李先生那样读盲文会是什么感觉呢?英文的谚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中国人则说“十指连心”。这么说来,用眼睛阅读是头脑之力,用手指阅读才是心灵之功。
过不多久,一股暖意将我包围。放下本子,穿上衣服,站到窗前,望出去,便发现黎明已至。时近秋分,太阳该从正东升起。起初,太阳并未进入视野,只以它的热度和水面镀上的暗红色宣示光明的到来。
不几刻,灰蓝的天际变得金黄,科克兰楼和邓斯特楼的尖顶闪闪发光,河面上也似有无数金叶颤动。几艘小艇划过,很快又在我的凝视中融入光海。想想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无尽的知识伴着独立和自由,而每天在这里望着太阳升起,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
正思量间,听着楼下传来声音。下了楼,发现李先生也已经起身,正坐在靠近飘窗的沙发上。这里的视野不如楼上窗边那么开阔,却另有一番情趣。河水在常春藤、灌木和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