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公文写作知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要带领群众富起来。更让我欣喜的是,这里的群众尽管收入水平不高,但在言谈话语中,对粮食直补、上学免费、村上通上了公路、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等,都满怀感激之情,有一种幸福感。对省上提出转型跨越的方略,表示极大的拥护,给你的感觉是言必称转型,从住村干部到党员群众都在思考如何制定好村上“十二五”收入翻番的规划,比如近两年来开始栽种核桃,并规划种到300亩,把农家乐发展到70户,并谋划如何抓住县里在该村后山上建八路军游击战体验园的机遇,改造旧村民居,增加红色旅游景点,等等。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热情勃发的感觉,我也因此被感动和激励。
当然,我也了解到,该村收入水平比较低的一些主客观原因。从客观上讲,自然条件较差,主要是缺水,全村没有一亩水浇地,加之无霜期才131天,农作物的品种受到限制,交通不便利,没有矿产资源,资金缺乏,难以发展产业经济,致使该村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从主观上讲,无论是村干部、党员还是群众,信息较为闭塞,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少,眼界不开阔,思想不开放,小富即乐,不富也安,对新事物不敏感,宁肯慢半拍,也不敢往前闯一步,从思想上制约了快发展、奔富裕。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分析,通过多次座谈,尤其是与村里的干部和群众代表面对面做工作和讨论,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围绕八路军总部旧址这个红色旅游的独特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一个大的跨越,力争到“十二五”末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具体有几个抓手:
1。立足本地资源抓特色农业。重点发展“三大产业”,即立足本村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以农家乐为主体发展餐饮住宿业、以展现八路军文化为主题发展文化产业。我们算了一笔账:种植500亩核桃(利用300亩耕地,改造200亩荒山荒坡),5年后进入盛果期,每个村民可增收4000元。发展农业观光采摘园300亩,其中杏50亩、桃50亩、大枣50亩、葡萄50亩、梨50亩、大棚蔬菜50亩,延伸搞一个农产品销售中心,人均收入可达5000元。同时,还可发展养鸡等“林下经济”。
2。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依托砖壁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恢复老村面貌,再现“家家住过八路军,户户都有子弟兵”的历史场景。同时,把总部旧址前的巨型沟壑(内有八路军电台、地道等遗址)作为一个稀缺资源来整体打造,丰富游客体验内容,加上正在建设的游击战体验园(称为一山),形成“一村一山一沟”的红色旅游格局,把整个砖壁村建造成一个融红色场景、标准服务、农家生活于一体的旅游产品。现在每年来旅游的有一两万人,预计5年后可达80—100万人,旅游收入会有一个大的提高,仅农家乐一项可增加收入200万元,人均4000元。
3。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一是从县城到村的公路实施改造,扩大交通运力;二是建设发展观光农业的水利工程;三是推进便于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建立相关的农业专业合作社。
为实现上述设想,确定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基本思路,并要求在省农业厅、省旅游局的指导下,与县一同作好农业产业、红色旅游发展两个规划,一个月后,我再同他们一道确定这些规划。
应该说,这几天是吃在农家、住在农家,朝夕相处的是农民和农村干部,所以问的也是农事,脑子里思考的是农事。不仅对砖壁村的发展、对村里农民如何致富问计于这里的群众和干部,也由此产生了一些想法,而且更对全省农民如何实现收入翻番,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第一,实现农民收入翻番是“十二五”县乡工作的重中之重。说到底,再造一个新山西最关键的是农民收入翻番,农民收入不翻番,谈不上整个经济翻番,更不可能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第二,山西是欠发达省份,但更大的差距在农村。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目前只占到全国的80。02%,还有相当数量的村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下。按全省28055个行政村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村有6063个,占21。6%;3500元以下的村10768个,占38。4%,增收任务何其繁重!
第三,做不好“三农”的文章,农民增收的问题解决不好,即使工业化、城市化上去了,最终也难以做到强省、强市、强县和富民的统一,难以做到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因此,我想,我们应全面扎实搞好这次下乡住村活动,并且把住村变为包村,作为领导干部的一项经常性的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更加鲜明地突出帮助农民收入翻番这个农村工作主题。我找省委组织部了解了一下,全省乡镇书记1190余人,乡镇长1060余人,县级党政班子成员1700余人,市级党政班子近200人,市县正县级领导干部1800余人,加上省级党政班子成员、省直厅局长,总共6000余人。如果这6000多名领导干部每个人包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左右的村子,实地指导帮助那里的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扎扎实实干上几年,实现收入翻番,加快整个农村农民致富步伐,这也称得上一项造福于民的大事业、大功德。
感于斯,念于斯。以信的形式写给大家,以期形成共识,进而成为我们共同的行动、共同的作为。
要带领群众富起来。更让我欣喜的是,这里的群众尽管收入水平不高,但在言谈话语中,对粮食直补、上学免费、村上通上了公路、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等,都满怀感激之情,有一种幸福感。对省上提出转型跨越的方略,表示极大的拥护,给你的感觉是言必称转型,从住村干部到党员群众都在思考如何制定好村上“十二五”收入翻番的规划,比如近两年来开始栽种核桃,并规划种到300亩,把农家乐发展到70户,并谋划如何抓住县里在该村后山上建八路军游击战体验园的机遇,改造旧村民居,增加红色旅游景点,等等。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热情勃发的感觉,我也因此被感动和激励。
当然,我也了解到,该村收入水平比较低的一些主客观原因。从客观上讲,自然条件较差,主要是缺水,全村没有一亩水浇地,加之无霜期才131天,农作物的品种受到限制,交通不便利,没有矿产资源,资金缺乏,难以发展产业经济,致使该村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从主观上讲,无论是村干部、党员还是群众,信息较为闭塞,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少,眼界不开阔,思想不开放,小富即乐,不富也安,对新事物不敏感,宁肯慢半拍,也不敢往前闯一步,从思想上制约了快发展、奔富裕。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分析,通过多次座谈,尤其是与村里的干部和群众代表面对面做工作和讨论,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围绕八路军总部旧址这个红色旅游的独特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一个大的跨越,力争到“十二五”末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具体有几个抓手:
1。立足本地资源抓特色农业。重点发展“三大产业”,即立足本村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以农家乐为主体发展餐饮住宿业、以展现八路军文化为主题发展文化产业。我们算了一笔账:种植500亩核桃(利用300亩耕地,改造200亩荒山荒坡),5年后进入盛果期,每个村民可增收4000元。发展农业观光采摘园300亩,其中杏50亩、桃50亩、大枣50亩、葡萄50亩、梨50亩、大棚蔬菜50亩,延伸搞一个农产品销售中心,人均收入可达5000元。同时,还可发展养鸡等“林下经济”。
2。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依托砖壁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恢复老村面貌,再现“家家住过八路军,户户都有子弟兵”的历史场景。同时,把总部旧址前的巨型沟壑(内有八路军电台、地道等遗址)作为一个稀缺资源来整体打造,丰富游客体验内容,加上正在建设的游击战体验园(称为一山),形成“一村一山一沟”的红色旅游格局,把整个砖壁村建造成一个融红色场景、标准服务、农家生活于一体的旅游产品。现在每年来旅游的有一两万人,预计5年后可达80—100万人,旅游收入会有一个大的提高,仅农家乐一项可增加收入200万元,人均4000元。
3。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一是从县城到村的公路实施改造,扩大交通运力;二是建设发展观光农业的水利工程;三是推进便于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建立相关的农业专业合作社。
为实现上述设想,确定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基本思路,并要求在省农业厅、省旅游局的指导下,与县一同作好农业产业、红色旅游发展两个规划,一个月后,我再同他们一道确定这些规划。
应该说,这几天是吃在农家、住在农家,朝夕相处的是农民和农村干部,所以问的也是农事,脑子里思考的是农事。不仅对砖壁村的发展、对村里农民如何致富问计于这里的群众和干部,也由此产生了一些想法,而且更对全省农民如何实现收入翻番,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第一,实现农民收入翻番是“十二五”县乡工作的重中之重。说到底,再造一个新山西最关键的是农民收入翻番,农民收入不翻番,谈不上整个经济翻番,更不可能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第二,山西是欠发达省份,但更大的差距在农村。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目前只占到全国的80。02%,还有相当数量的村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下。按全省28055个行政村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村有6063个,占21。6%;3500元以下的村10768个,占38。4%,增收任务何其繁重!
第三,做不好“三农”的文章,农民增收的问题解决不好,即使工业化、城市化上去了,最终也难以做到强省、强市、强县和富民的统一,难以做到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因此,我想,我们应全面扎实搞好这次下乡住村活动,并且把住村变为包村,作为领导干部的一项经常性的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更加鲜明地突出帮助农民收入翻番这个农村工作主题。我找省委组织部了解了一下,全省乡镇书记1190余人,乡镇长1060余人,县级党政班子成员1700余人,市级党政班子近200人,市县正县级领导干部1800余人,加上省级党政班子成员、省直厅局长,总共6000余人。如果这6000多名领导干部每个人包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左右的村子,实地指导帮助那里的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扎扎实实干上几年,实现收入翻番,加快整个农村农民致富步伐,这也称得上一项造福于民的大事业、大功德。
感于斯,念于斯。以信的形式写给大家,以期形成共识,进而成为我们共同的行动、共同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