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元气小符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创新这事说来轻巧,真正做起来的时候,还是需要花一番功夫的。
一一测算了面前这些不同妖兽血液的效果后,卞若萱没有急着动手,思考了一会儿后,取出了普通的纸笔,列了个单子。
单子上面是她已知的所有小云雨符符文和符液的比对。
她现在是在尝试按着前辈给她的玉简,分析符文和对应符液的情况。
拆解符文并非她第一次接触,画鹤符时候,她就因为自身灵力不够,没有画出完整版的鹤符。
所以,这个工作她干得还算顺畅,符文整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源部分,由道纹演化而来,她已知的所有小云雨符的符文里,这部分都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另外的表象部分,表象部分又可以细分为两种,一为激发符液中的能量,一为控制符效果的程度。
最近她也补得不错,所以这会儿用自己的血做实验,完全没有心疼的成分。
放了差不多小半碗,依次将她已知的符文都画了一遍。
画完以后,她面前一共出现了十二张小云雨符,这些符她画出来并不是为了摆着的,需要通过实际效果的比对,以求发现他们具体的不同之处。
取出了她昨天用的盆,一夜过去,昨天种下的早就可以收获了,所以她也没有那么心大,把盆也一起带过来了,这时候倒是派上了用场。
因为昨天种的东西远没有到这盆承受的极限,所以也不用再换土什么的,直接播种就可以了。
重新催生出几根树枝,将盆往面前的树枝上一放,卞若萱随手挑了一张小云雨符,控制着将其能引动的雨水的范围全都覆盖在了盆里。
虽然没怎么种过东西,不过她总算还是记得浇水不能浇太多这事,看到泥土已经全都湿润后,她也暂停了对符的引动。
小云雨符也算是个能多次使用的符,一张符的降水量是一定的,但随着覆盖范围,降水时间的不同,符的使用时间也不同。
剩下的符却不能都往这个盆里用了,不过她还是有点别的盆的。
再次取了个空盆过来,卞若萱发现自己刚才实在是想岔了,测算小云雨符,直接在盆里放干土就行,不用再播种一边这么麻烦。
往自己腰上栓了几根结实的木藤,卞若萱又进水了,不过这次的目的是为了从江底挖到足够实验的泥土。
江底除了表层的泥沙以外,下方是多年沉积的淤泥,其实是非常适合种植的。
将盆扩大以后,取了能够填满整个盆的泥,因为她的这种行为,江底这次出现了一个比她之前掉枪时更大的凹口。
觉得这样好像有什么隐患的样子,卞若萱又在江底多待了点时间,移了点附近的沙,将这处基本填平才上去。
刚挖上来的淤泥自然是不能用来实验的,测试小云雨符,自然是干的泥土效果更好。
所以,用内火烘干自己身上的水时,卞若萱也顺便用哪个了几个火球术,把淤泥尽可能地烘干。
这盆目前还是正常的大小,但当中装的泥土实际已经相当于这棵她催生的树的树冠部分了。
所以,光是烘干这部分的泥土,就花费了她不断的时间。
放在往常,为了她的长高大业,这时候她早就睡觉了,但现在她依然精神奕奕,全身心都放在符的测试上。
把画出来的符都测试完毕后,卞若萱把自己得出的结论也写在了纸上。
虽然都是小云雨符,但使用时的效果却并不相同,她基本都是第一次画,所以最后成品的品级基本是持平的,
同品级的同种符,最后效果的差别,其实还是挺大的。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内里储存降雨量的不同,当中有两张符的降雨储存量远小于其他符,损失的降雨量应该是用于弥补材料的缺失,以及用来增长其他方面了。
比如其中一张,虽然卞若萱不懂这个效果有什么用个,但它在同一时间的降雨量上限也是远不及其他种类的,雨滴下落得十分温和,但渗透的速度却是所有符里最快的。
当然,降雨量较少的符,在她绘制时,消耗的灵力其实也是比其他几张要少上一点的。
消耗最多的一张小云雨符,让卞若萱都有点怀疑,如果真有人把这东西用于灌溉,辛辛苦苦种植的植物会不会被这雨滴给砸死。
这种怀疑也是有依据的,卞若萱在使用这张符的时候,当中的雨滴冒出的速度把她都下了一跳,雨滴并不是自然下坠,而是本身就带着一股力道而下坠。
虽然雨滴大小跟正常雨滴没什么大小,但下落到那部分的泥土上时,直接砸出了一个大坑。
卞若萱还不信邪的伸手感受了一下这雨滴的威力,结论是她伸出去的食指侧面被这雨滴划过,直接被周围的力道带出一个小口子。
连个雨滴都带着杀气,这种符估计不是用来灌溉,是用来战斗的。
所以,反过来分析当中成分的时候,卞若萱再次详细拆分了一下这符符文,带着疑问来看的时候结论和之前有不一样了。
她发现,这符文中有一部分,给人的感觉很像风系符文里会出现的部分。
想了一下那雨滴划过她的感觉,她居然觉得自己这个结论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风系符以前她没有接触过,因为她没研究得这么深入,还是开始系统学习符道后才接触的。
所以,找到这个她觉得眼熟的部分,其实也不是件难事,她把自己所有看过的玉简里提到的风系符都摘抄了下来,然后和这个符文的这部分一一比对。
最后的结果证明她的记忆没有出现偏差,这符文的这部分和风刃符符文当中的一部分十分相似,只不过稍有微调。
而这个微调,则是因为风系和水系的不同而产生的。
不知道这个前辈到底是怎么想到这点的,但确实给了卞若萱另外一种的启发。
她原本想到的改进方法,
是从流动的江水中得到的灵感,对下降的雨滴的做出改变。
... -->>
创新这事说来轻巧,真正做起来的时候,还是需要花一番功夫的。
一一测算了面前这些不同妖兽血液的效果后,卞若萱没有急着动手,思考了一会儿后,取出了普通的纸笔,列了个单子。
单子上面是她已知的所有小云雨符符文和符液的比对。
她现在是在尝试按着前辈给她的玉简,分析符文和对应符液的情况。
拆解符文并非她第一次接触,画鹤符时候,她就因为自身灵力不够,没有画出完整版的鹤符。
所以,这个工作她干得还算顺畅,符文整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源部分,由道纹演化而来,她已知的所有小云雨符的符文里,这部分都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另外的表象部分,表象部分又可以细分为两种,一为激发符液中的能量,一为控制符效果的程度。
最近她也补得不错,所以这会儿用自己的血做实验,完全没有心疼的成分。
放了差不多小半碗,依次将她已知的符文都画了一遍。
画完以后,她面前一共出现了十二张小云雨符,这些符她画出来并不是为了摆着的,需要通过实际效果的比对,以求发现他们具体的不同之处。
取出了她昨天用的盆,一夜过去,昨天种下的早就可以收获了,所以她也没有那么心大,把盆也一起带过来了,这时候倒是派上了用场。
因为昨天种的东西远没有到这盆承受的极限,所以也不用再换土什么的,直接播种就可以了。
重新催生出几根树枝,将盆往面前的树枝上一放,卞若萱随手挑了一张小云雨符,控制着将其能引动的雨水的范围全都覆盖在了盆里。
虽然没怎么种过东西,不过她总算还是记得浇水不能浇太多这事,看到泥土已经全都湿润后,她也暂停了对符的引动。
小云雨符也算是个能多次使用的符,一张符的降水量是一定的,但随着覆盖范围,降水时间的不同,符的使用时间也不同。
剩下的符却不能都往这个盆里用了,不过她还是有点别的盆的。
再次取了个空盆过来,卞若萱发现自己刚才实在是想岔了,测算小云雨符,直接在盆里放干土就行,不用再播种一边这么麻烦。
往自己腰上栓了几根结实的木藤,卞若萱又进水了,不过这次的目的是为了从江底挖到足够实验的泥土。
江底除了表层的泥沙以外,下方是多年沉积的淤泥,其实是非常适合种植的。
将盆扩大以后,取了能够填满整个盆的泥,因为她的这种行为,江底这次出现了一个比她之前掉枪时更大的凹口。
觉得这样好像有什么隐患的样子,卞若萱又在江底多待了点时间,移了点附近的沙,将这处基本填平才上去。
刚挖上来的淤泥自然是不能用来实验的,测试小云雨符,自然是干的泥土效果更好。
所以,用内火烘干自己身上的水时,卞若萱也顺便用哪个了几个火球术,把淤泥尽可能地烘干。
这盆目前还是正常的大小,但当中装的泥土实际已经相当于这棵她催生的树的树冠部分了。
所以,光是烘干这部分的泥土,就花费了她不断的时间。
放在往常,为了她的长高大业,这时候她早就睡觉了,但现在她依然精神奕奕,全身心都放在符的测试上。
把画出来的符都测试完毕后,卞若萱把自己得出的结论也写在了纸上。
虽然都是小云雨符,但使用时的效果却并不相同,她基本都是第一次画,所以最后成品的品级基本是持平的,
同品级的同种符,最后效果的差别,其实还是挺大的。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内里储存降雨量的不同,当中有两张符的降雨储存量远小于其他符,损失的降雨量应该是用于弥补材料的缺失,以及用来增长其他方面了。
比如其中一张,虽然卞若萱不懂这个效果有什么用个,但它在同一时间的降雨量上限也是远不及其他种类的,雨滴下落得十分温和,但渗透的速度却是所有符里最快的。
当然,降雨量较少的符,在她绘制时,消耗的灵力其实也是比其他几张要少上一点的。
消耗最多的一张小云雨符,让卞若萱都有点怀疑,如果真有人把这东西用于灌溉,辛辛苦苦种植的植物会不会被这雨滴给砸死。
这种怀疑也是有依据的,卞若萱在使用这张符的时候,当中的雨滴冒出的速度把她都下了一跳,雨滴并不是自然下坠,而是本身就带着一股力道而下坠。
虽然雨滴大小跟正常雨滴没什么大小,但下落到那部分的泥土上时,直接砸出了一个大坑。
卞若萱还不信邪的伸手感受了一下这雨滴的威力,结论是她伸出去的食指侧面被这雨滴划过,直接被周围的力道带出一个小口子。
连个雨滴都带着杀气,这种符估计不是用来灌溉,是用来战斗的。
所以,反过来分析当中成分的时候,卞若萱再次详细拆分了一下这符符文,带着疑问来看的时候结论和之前有不一样了。
她发现,这符文中有一部分,给人的感觉很像风系符文里会出现的部分。
想了一下那雨滴划过她的感觉,她居然觉得自己这个结论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风系符以前她没有接触过,因为她没研究得这么深入,还是开始系统学习符道后才接触的。
所以,找到这个她觉得眼熟的部分,其实也不是件难事,她把自己所有看过的玉简里提到的风系符都摘抄了下来,然后和这个符文的这部分一一比对。
最后的结果证明她的记忆没有出现偏差,这符文的这部分和风刃符符文当中的一部分十分相似,只不过稍有微调。
而这个微调,则是因为风系和水系的不同而产生的。
不知道这个前辈到底是怎么想到这点的,但确实给了卞若萱另外一种的启发。
她原本想到的改进方法,
是从流动的江水中得到的灵感,对下降的雨滴的做出改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