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王敦惊问:“那帮人什么来头?”
“只注意到领头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长着黄胡须。”司马绍的长相颇与众不同,他的胡子和头发呈金黄色,肤色比一般人白。原来,他母亲是鲜卑人(当时绝大多数鲜卑人均具有白种人特征),故司马绍具有鲜卑血统。
是他,一定是他!那个黄须鲜卑小儿!王敦火速下令:“快去追!不要问他身份,追上就直接杀了!”
一队骑兵冲出军营,但司马绍早已绝尘而去。
司马绍一回到建邺,马上让郗鉴秘密联络江北流民帅。长久以来,朝廷和流民帅之间隔阂甚深,谁都信不过谁,故在上次战争中,流民帅基本按兵不动。如今,司马绍总算靠郗鉴打通了这条线。
果然,江北的祖约、苏峻、刘遐等流民帅收到郗鉴发出的勤王邀请信,态度立时转变,纷纷拔营南下。
一夜之间,江北骚动起来。
然而,江北不只有流民帅,还有王敦部署的势力——青、徐、幽、平四州都督王邃。王邃见流民帅一哄而起,完全摸不着头绪。是王敦搞的吗?应该不会,这么大的事王敦不会不通知自己,要不就是朝廷有动作?可王导也没知会自己,这到底怎么回事?他没有想到,其实王导毫不知情。司马绍和郗鉴从头到尾没有泄露出半点风声。
王邃不敢疏忽,这关乎自己家族的存亡,他当即给王导写了封信询问此事。随后也率本部军队向建邺进发。他名义上是勤王,可真实目的却是见机行事,助王敦一臂之力。
活人葬礼
7月30日,王导收到王邃的来信,看毕,惊出一身冷汗。要不是王邃告诉他,他还一直蒙在鼓里。此刻,王导真正见识到司马绍的厉害之处,他从没像现在这般恐惧过。
料想王敦也不知道这事。王导提笔刚要给王敦写信,突然,府中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进屋。
“大人,陛下召您入宫。”还没等侍卫把话说完,几名朝廷敕使也紧跟着进了屋,站在王导面前。
王导强令自己镇定下来:“容我准备准备就去。”他想拖延些时间,好把信写完。
朝廷敕使面无表情,加重语气言道:“司空大人,陛下有急事,召您现在就去。”
“知道了。”王导撂下了笔,跟着敕使进了皇宫。
这天,皇宫禁军戒备森严,数量明显比往常要多出很多。
王导惴惴不安地进了皇宫大殿,只见司马绍端坐在皇位正中,一旁,郗鉴、温峤、庾亮等人俱在,他们已无须再回避了。
“不知陛下召臣有什么事吗?”时已盛夏,王导却浑身冒着冷汗,手脚冰凉。
司马绍的表情像往日一样和善。
“王公不必紧张。先前王敦自任扬州牧,您这个扬州刺史只好卸任,今天,朕想起用您为扬州刺史。”
“这……王敦那边怎么说?”
“朕刚刚得到消息,王敦死了!”
王导当场愣住了:“啊!陛下,王敦他……”他第一反应是王敦没死,否则自己肯定会先一步得到消息。他想说王敦没死,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真的死啦?”
刹那间,司马绍的表情变得异常冷峻:“王敦死了!而且,朕想让你马上在建邺给他发丧!”
王导全都明白了。他确信王敦没死,同时,他也确信司马绍是真的打算跟王敦开战了,说王敦已死正是为鼓舞朝廷军士气,并逼自己跟王敦反目的策略。如今,王导命悬一线,毫无反抗余力。
“臣懂了,臣这就回家给王敦发丧。”
“好!还有件事。这些年,王敦受奸人钱凤的蛊惑误入歧途。现在王敦已死,朕决定讨伐钱凤,到时候想让您亲自担任大都督。上次,先帝让您担任前锋都督,打输了。这回,朕希望您能好好打这场仗。”大都督即是全军最高统帅。司马绍吸取了教训,他不再让王导打头阵,因为他料定王导绝对出工不出力,但王导的名声依然有利用价值,他只让王导挂个最高统帅的名,当然仅仅是名义上的,真到了战场上也轮不到王导来指手画脚。
“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王导趴在地上,只觉天旋地转。
当日,王导返回府邸,只见府邸四周早布满了皇宫禁军。族人个个胆战心惊,一见王导,便蜂拥围了上去。
“茂弘(王导字茂弘)!到底怎么回事?”
“不用多问,准备丧葬物品。”
“给谁办丧礼?”
王导缓了好久,终于咬着牙说出了那个他极不愿说出来的名字:“王敦。”
顷刻间,府邸里乱成了一锅粥。王导转过身,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然后默默地走进屋,把自己关在了里面。他要把那封信继续写完。
王敦当然还活着,可他的葬礼却轰动了整个建邺。那些曾经委身于王敦的大小官吏纷纷转变立场,投向司马绍这边,而那些即将跟钱凤开战(实则是跟王敦开战)的中下级将领和士兵,则个个充满了信心。
箭在弦上
中领军纪瞻年已七十二岁高龄。几十年的政治生涯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凡事都得给自己留个后手。他再次以生病为由向司马绍提出辞职。
只有纪瞻才能镇得住江东将士。司马绍当然不会答应,他微微一笑,按住了纪瞻的肩膀:“朕原本也没打算让您亲临战阵。到时候把军队交给庾亮、温峤他们指挥,您就踏踏实实躺在床上当这个中领军。”说罢,又赏赐给纪瞻一千匹布。
纪瞻也笑了。他并不是真想辞职,只为有这句话,万一战败,他就可以推脱说自己是被司马绍强推上位的,这理由能保他全家性命。
该说的话说到了,该做的事则照旧。纪瞻把一千匹布全都分给了将士以鼓舞士气。
8月3日,司马绍正式下诏,公布王敦死讯,并宣称举九万大军讨伐钱凤。不用想也知道,王敦到时候肯定跳着脚说自己没死。于是,司马绍又补了一封诏书,提前打好预防针,声言如有人自称王敦即是冒名顶替。这话很绝,王敦明明还活着,却被官方定性成了冒牌货。
颁布诏书的同时,司马绍把纪瞻麾下的皇宫禁军全拨给了几个亲信指挥。对付王敦的军事部署就此展开。
温峤任中垒将军(中层禁军将领,隶属中领军)进驻石头城,与原先驻扎在此的卞敦协同守城。卞敦本是被王敦提拔的人,司马绍显然对这人不太放心。不过等温峤一到,卞敦看到大势所趋,立刻转变了立场支持司马绍。
应詹任中护军镇守朱雀桥南。此人前文提到过一次,早在王敦、周访、陶侃平定湘州时,应詹居中斡旋,请朝廷招降杜弢,却遭到诸将抵制,自那时候起他就跟王敦有了矛盾。司马绍继位后,他多次鼓励司马绍对抗王敦,由此得到了司马绍的信任。
以上三人构成了建邺外围防线。
郗鉴任卫将军,庾亮任左卫将军(中层禁军将领,隶属中领军)、卞壸(kun)(壸,非壶)任中军将军(中层禁军将领,隶属中领军),三人协同指挥皇帝身边的近卫军。卞壸是卞敦的堂弟,他早年当过司马绍的老师,对皇室极忠心。卞敦能向朝廷投诚,卞壸起到了重要作用。顺便提一句,卞壸还是西晋名臣张华的外孙。
在以上诸人中,郗鉴官阶三品,应詹四品,温峤、庾亮、卞壸五品。郗鉴之所以跃居众人之上,一是因为他成功调动了江北流民帅南下勤王,二是因为他早先留在江北的老部下这段时间已陆陆续续重新会集到他麾下,军事实力相当强。不过,卫将军是高阶将军官位,却不属于禁军将领,而庾亮、温峤、应詹、卞壸则全是禁军将领,也就是说,皇宫禁军都拨给了以上四人,却没给郗鉴。
郗鉴这个卫将军做得并不心安理得,他暗想:自己来江东才一年多,跟司马绍的交情远比不上温峤、庾亮、卞壸。论家族名声,高平郗氏也不及太原温氏、颍川庾氏。而且,司马绍把中领军纪瞻麾下的皇宫禁军都拨给了温峤、庾亮、卞壸,而他自己统率的还是原来那些流民军。眼下朝廷用得着流民帅才拔高自己的地位,一旦仗打完了,自己势必成为其他人的眼中钉,与其到那时候遭人忌惮,不如现在保持低调。于是,他坚决辞掉卫将军的官位,仍以尚书令这个文职身份领兵。
还有纪瞻,正如先前司马绍许诺的那样,他只是挂着中领军的头衔,踏踏实实地躺在床上等待战争结束,并没有被委派任何具体的军事任务。
另外,王导任大都督即全军最高统帅,和纪瞻一样,他也无非是挂个名,充当一面鲜明的旗帜。
从以上部署可以看出,司马绍的亲信就那么几个人,而他能动用的兵力也只有皇宫禁军和江北流民军(此时流民军尚在南下途中,还没抵达建邺),这是他全部的家当,实在很不容易。那么,司马绍的兵力究竟有多少呢?在司马绍颁布的诏书中宣称有九万人,毫无疑问,但凡诏书中的说法都是夸大其词。史书中记载是五万六千人,然而,... -->>
王敦惊问:“那帮人什么来头?”
“只注意到领头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长着黄胡须。”司马绍的长相颇与众不同,他的胡子和头发呈金黄色,肤色比一般人白。原来,他母亲是鲜卑人(当时绝大多数鲜卑人均具有白种人特征),故司马绍具有鲜卑血统。
是他,一定是他!那个黄须鲜卑小儿!王敦火速下令:“快去追!不要问他身份,追上就直接杀了!”
一队骑兵冲出军营,但司马绍早已绝尘而去。
司马绍一回到建邺,马上让郗鉴秘密联络江北流民帅。长久以来,朝廷和流民帅之间隔阂甚深,谁都信不过谁,故在上次战争中,流民帅基本按兵不动。如今,司马绍总算靠郗鉴打通了这条线。
果然,江北的祖约、苏峻、刘遐等流民帅收到郗鉴发出的勤王邀请信,态度立时转变,纷纷拔营南下。
一夜之间,江北骚动起来。
然而,江北不只有流民帅,还有王敦部署的势力——青、徐、幽、平四州都督王邃。王邃见流民帅一哄而起,完全摸不着头绪。是王敦搞的吗?应该不会,这么大的事王敦不会不通知自己,要不就是朝廷有动作?可王导也没知会自己,这到底怎么回事?他没有想到,其实王导毫不知情。司马绍和郗鉴从头到尾没有泄露出半点风声。
王邃不敢疏忽,这关乎自己家族的存亡,他当即给王导写了封信询问此事。随后也率本部军队向建邺进发。他名义上是勤王,可真实目的却是见机行事,助王敦一臂之力。
活人葬礼
7月30日,王导收到王邃的来信,看毕,惊出一身冷汗。要不是王邃告诉他,他还一直蒙在鼓里。此刻,王导真正见识到司马绍的厉害之处,他从没像现在这般恐惧过。
料想王敦也不知道这事。王导提笔刚要给王敦写信,突然,府中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进屋。
“大人,陛下召您入宫。”还没等侍卫把话说完,几名朝廷敕使也紧跟着进了屋,站在王导面前。
王导强令自己镇定下来:“容我准备准备就去。”他想拖延些时间,好把信写完。
朝廷敕使面无表情,加重语气言道:“司空大人,陛下有急事,召您现在就去。”
“知道了。”王导撂下了笔,跟着敕使进了皇宫。
这天,皇宫禁军戒备森严,数量明显比往常要多出很多。
王导惴惴不安地进了皇宫大殿,只见司马绍端坐在皇位正中,一旁,郗鉴、温峤、庾亮等人俱在,他们已无须再回避了。
“不知陛下召臣有什么事吗?”时已盛夏,王导却浑身冒着冷汗,手脚冰凉。
司马绍的表情像往日一样和善。
“王公不必紧张。先前王敦自任扬州牧,您这个扬州刺史只好卸任,今天,朕想起用您为扬州刺史。”
“这……王敦那边怎么说?”
“朕刚刚得到消息,王敦死了!”
王导当场愣住了:“啊!陛下,王敦他……”他第一反应是王敦没死,否则自己肯定会先一步得到消息。他想说王敦没死,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真的死啦?”
刹那间,司马绍的表情变得异常冷峻:“王敦死了!而且,朕想让你马上在建邺给他发丧!”
王导全都明白了。他确信王敦没死,同时,他也确信司马绍是真的打算跟王敦开战了,说王敦已死正是为鼓舞朝廷军士气,并逼自己跟王敦反目的策略。如今,王导命悬一线,毫无反抗余力。
“臣懂了,臣这就回家给王敦发丧。”
“好!还有件事。这些年,王敦受奸人钱凤的蛊惑误入歧途。现在王敦已死,朕决定讨伐钱凤,到时候想让您亲自担任大都督。上次,先帝让您担任前锋都督,打输了。这回,朕希望您能好好打这场仗。”大都督即是全军最高统帅。司马绍吸取了教训,他不再让王导打头阵,因为他料定王导绝对出工不出力,但王导的名声依然有利用价值,他只让王导挂个最高统帅的名,当然仅仅是名义上的,真到了战场上也轮不到王导来指手画脚。
“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王导趴在地上,只觉天旋地转。
当日,王导返回府邸,只见府邸四周早布满了皇宫禁军。族人个个胆战心惊,一见王导,便蜂拥围了上去。
“茂弘(王导字茂弘)!到底怎么回事?”
“不用多问,准备丧葬物品。”
“给谁办丧礼?”
王导缓了好久,终于咬着牙说出了那个他极不愿说出来的名字:“王敦。”
顷刻间,府邸里乱成了一锅粥。王导转过身,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然后默默地走进屋,把自己关在了里面。他要把那封信继续写完。
王敦当然还活着,可他的葬礼却轰动了整个建邺。那些曾经委身于王敦的大小官吏纷纷转变立场,投向司马绍这边,而那些即将跟钱凤开战(实则是跟王敦开战)的中下级将领和士兵,则个个充满了信心。
箭在弦上
中领军纪瞻年已七十二岁高龄。几十年的政治生涯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凡事都得给自己留个后手。他再次以生病为由向司马绍提出辞职。
只有纪瞻才能镇得住江东将士。司马绍当然不会答应,他微微一笑,按住了纪瞻的肩膀:“朕原本也没打算让您亲临战阵。到时候把军队交给庾亮、温峤他们指挥,您就踏踏实实躺在床上当这个中领军。”说罢,又赏赐给纪瞻一千匹布。
纪瞻也笑了。他并不是真想辞职,只为有这句话,万一战败,他就可以推脱说自己是被司马绍强推上位的,这理由能保他全家性命。
该说的话说到了,该做的事则照旧。纪瞻把一千匹布全都分给了将士以鼓舞士气。
8月3日,司马绍正式下诏,公布王敦死讯,并宣称举九万大军讨伐钱凤。不用想也知道,王敦到时候肯定跳着脚说自己没死。于是,司马绍又补了一封诏书,提前打好预防针,声言如有人自称王敦即是冒名顶替。这话很绝,王敦明明还活着,却被官方定性成了冒牌货。
颁布诏书的同时,司马绍把纪瞻麾下的皇宫禁军全拨给了几个亲信指挥。对付王敦的军事部署就此展开。
温峤任中垒将军(中层禁军将领,隶属中领军)进驻石头城,与原先驻扎在此的卞敦协同守城。卞敦本是被王敦提拔的人,司马绍显然对这人不太放心。不过等温峤一到,卞敦看到大势所趋,立刻转变了立场支持司马绍。
应詹任中护军镇守朱雀桥南。此人前文提到过一次,早在王敦、周访、陶侃平定湘州时,应詹居中斡旋,请朝廷招降杜弢,却遭到诸将抵制,自那时候起他就跟王敦有了矛盾。司马绍继位后,他多次鼓励司马绍对抗王敦,由此得到了司马绍的信任。
以上三人构成了建邺外围防线。
郗鉴任卫将军,庾亮任左卫将军(中层禁军将领,隶属中领军)、卞壸(kun)(壸,非壶)任中军将军(中层禁军将领,隶属中领军),三人协同指挥皇帝身边的近卫军。卞壸是卞敦的堂弟,他早年当过司马绍的老师,对皇室极忠心。卞敦能向朝廷投诚,卞壸起到了重要作用。顺便提一句,卞壸还是西晋名臣张华的外孙。
在以上诸人中,郗鉴官阶三品,应詹四品,温峤、庾亮、卞壸五品。郗鉴之所以跃居众人之上,一是因为他成功调动了江北流民帅南下勤王,二是因为他早先留在江北的老部下这段时间已陆陆续续重新会集到他麾下,军事实力相当强。不过,卫将军是高阶将军官位,却不属于禁军将领,而庾亮、温峤、应詹、卞壸则全是禁军将领,也就是说,皇宫禁军都拨给了以上四人,却没给郗鉴。
郗鉴这个卫将军做得并不心安理得,他暗想:自己来江东才一年多,跟司马绍的交情远比不上温峤、庾亮、卞壸。论家族名声,高平郗氏也不及太原温氏、颍川庾氏。而且,司马绍把中领军纪瞻麾下的皇宫禁军都拨给了温峤、庾亮、卞壸,而他自己统率的还是原来那些流民军。眼下朝廷用得着流民帅才拔高自己的地位,一旦仗打完了,自己势必成为其他人的眼中钉,与其到那时候遭人忌惮,不如现在保持低调。于是,他坚决辞掉卫将军的官位,仍以尚书令这个文职身份领兵。
还有纪瞻,正如先前司马绍许诺的那样,他只是挂着中领军的头衔,踏踏实实地躺在床上等待战争结束,并没有被委派任何具体的军事任务。
另外,王导任大都督即全军最高统帅,和纪瞻一样,他也无非是挂个名,充当一面鲜明的旗帜。
从以上部署可以看出,司马绍的亲信就那么几个人,而他能动用的兵力也只有皇宫禁军和江北流民军(此时流民军尚在南下途中,还没抵达建邺),这是他全部的家当,实在很不容易。那么,司马绍的兵力究竟有多少呢?在司马绍颁布的诏书中宣称有九万人,毫无疑问,但凡诏书中的说法都是夸大其词。史书中记载是五万六千人,然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