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道德经讲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往将是辩为非,将黑辩为白,将邪辩为正。以花言巧语欺世盗名,以谬论荒言毒害人心。此等辨言,虽可得一时之快,显一时之能,但所造下的口业,则是后患无穷,恶报必是在所难免。先辈有云:“山有玉,则掘其山;水有珠,则浊其渊;口恶言,则亡其身。”修道之人,应当德充其内,含光内敛,不哗众取宠,不多言善辨,以谦德自养。无道之人,自作聪明,口巧舌辩,皆因缺乏德善之心。故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知者不博”,所谓“知者”,即真智真慧,深知宇宙大真理者。真知者从不显露,含光内敛,厚德贵藏。所谓“不博”者,即守元抱一,专心致静。不刻意追求后天知识的广博,绝学无忧,绝圣弃智,惟以一颗先天真心,求知大道。待到功成性圆,大智慧已就,则能一知百知,一通百通。深明宇宙真理,广知万物之性。
有道之人,立于高维空间,总揽宇宙规律,执本驭末,执简驾繁,举纲目张。对万事万物心领神会,明觉四达,洞晓阴阳,宇宙万物融于一心,此谓之“真知”。知之既真,天地间一切事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虽不广搜远览,不出门户,而天地万物万事的变化消息,皆在其不见不闻的真性中,皆在无为自然之静心中。故真知者虽不博学后天有为知识,而天地间的一切知识,则无所不知;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则无所不晓。
“博者不知”,“博者”,此处是指广见多闻,博览群书,研究古今,有丰富的后天知识。“不知”者,是指这些所谓博学者,只知后天有为知识,只知显态世间的智观科学,而不知隐态微观、宏观、宇观世界的慧观科学。只知显态科学的某个领域或某一学科,而难知宇宙这个庞大、复杂的超巨科学领域。其知虽比一般人广博,但所知仅是表象,失却道要之真,而在宇宙大真理面前,仍是十分无知。故曰“博者不知。”
世俗之人,以后天知识为贵,以广知博学为荣,故无所不求,无所不学,多多益善。或夸多斗靡(mi,华丽),或争能夺誉,以此作为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而对宇宙自然规律,对人体生命科学,对阴阳五行之学,对隐显共观之法,或是一知半解,或是一窍不通。世人求知,只求外,不求内;只求小,不求大;只求显,不求隐。只追逐粗浅的外在之学,而不知事物深层的精微之密。即使现代科学已进入某些微观领域,如克隆技术、纳米技术以及人体遗传基因的密码排序等,但也只是刚涉及到真理的边缘。而且这些成果,早在古代已被我们的祖先验证过。由此可知,今人的知识并不广博,智慧也并不比古人高明。
后天智观科学的特征,是知其末而不知其本,知其徼而不知其妙。虽自称为“博学”,但对于宇宙自然大真理来说,则所知仍是一些皮毛,实属管中窥豹,离高维空间的自然真理,尚差之甚远甚多。故太上发出“博者不知”的感叹之言。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圣人不积”,是说圣人没有私欲占有心,积德不积财,有德以教愚,有财以济人。这个“积”字,在对世俗间贪欲之心的总汇。
世人都有极强的占有欲,不仅好言、好辩、好博、好争,而且皆有贪多积厚之心。诸如积金如斗,积物如仓,福禄要厚,荣誉要高……,凡是私欲名利之事,皆是积聚愈多愈好。惟独不知积善累德,修心养命,复归天道。凡积财累誉者,无非是为了满足个人眼前的享受,或作为胜人的资本,成为独得之奇。岂不知天下所有财物,皆为大道所生,是利益众生的流通之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穷。物之性在于流通,人为地去聚积,就是逆物之性,堵塞其流通。此犹如以土壅(yong)奔流,终有决堤引祸之时。
财物本性公,用于己与用于人,无须分别,更不必囤积居奇,积为私有。人生在世,都希望得到幸福快乐。但幸福不是从高官厚禄、积金如山中得来。真正的幸福,只能从修善积德中获得。涵养道德,心安理得,少私寡欲,吃饱穿暖,知足常乐,生活优悠自在,无有烦恼苦愁,这才是真正有福。
名利二字是世俗人拚命追求的幸福。岂不知在争夺名利的同时,必然要伤害别人。假若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争夺,必然会造下诸般罪恶。为了一点眼前小利,不顾无穷后患,这便是佛所说的“迷惑颠倒之人”。真正觉悟了的人,绝对不会去做。细想人在世间,不外乎衣食住行,衣为遮体,食为饱肚,卧不过六尺,只此而已。即使积有金山银山,一口气不来,什么也带不走,唯有业力随身。故前辈云:“积财如积祸”,“如剑斩人头”。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即尽到、完全之意。此句是说圣人深知宇宙万物广大无边,无尽无量。明白“物不可积”的自然奥秘,所以积物不为私用,积德不为私有。圣人不聚积财物,而以己有之财尽施于人;将自己之知,变为众人之知;以己之德,化为众人之德;以己之有,为人之有。人得我之有,而人亦有,而我更有,有与有相得相长。我之德化于人,人人有德必益于我。人得我之德,则我之德愈多。一德引万德,一人之德化为天下之德。好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犹如日月之光相映生辉。圣人之德光照天下,天下归于圣人之德;圣人之德与天地等同,岂不大乎?故曰“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是说在无心无为的心态下,以己之财物施舍于人,以己之德化于人,人得我之愈多,则我之德愈厚,而人之得愈多,多与多相勉,则多必共进。人之多取于我,我之多因人之多而愈多。其义与上句同。故曰“既以与人,己愈多。”
世人多不解此义,皆以为“己之有”、“己之多”为私有,故藏而护之,惟恐不密,惟恐别人得到。而不知为人、与人之德,不仅有益于人,而且有益于己,两相受益。正如先辈所云:有“德者自得”,“失德者失得”,“舍即是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修道者当以德予人而不思己之所得,实则不得而得。”修真人所舍的是己之德行及有形之物,得到的是无形的道能德宝,是不为肉眼所见的巨大道义与物质力量。
宇宙间“得道多助”的自然法则,用之四海而皆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乃不易的永恒真理。有与无,多与少,舍与得,皆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其中内含着无尽的辩证法。焉能只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乎?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生养万物,爱育如子,慈母之心,百般佑护,那会有伤害之心。天以无为化生万物,故无所不生,无所不长,生生不穷,化之无尽,此即谓之“利”。万物皆为天道所制,天之高明,终古如是,利万物而长流不息。天道运行,昼夜不息,虽利养万物,而又无害于天,这是因为天有不积之德。天不积,故能倾尽其力,畅通无阻,利而不害于天下,也不伤害自己。
圣人之道,即天之道。圣人以无心而化万民,但人却往往不知不行。只有在出现变异的情况下,人才能感知圣人警诫之言的重要;只有遇到时弊时,人才乐于接受圣人之裁成。这都是因为人抱着后天欲心不放,不识自然无以明之故。
天下之理,有为必有争。为在于人,争在于物。圣人之所为,在熙熙攘攘、繁纷污浊的红尘中,向德而化;在物流滚滚的深渊中,恪心向善。圣人能无为而为,因物付物,顺其自然,无争无积,故愈知圣人为众生之为,愈见圣人厚德之丰。若以私利积于己,不以公施与人,虽美其言,巧其辩,多其知,终因不合自然大道,终究是个无益于人、也无益于己之人。
众生同体,万物同根。天地与人,人与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息相通,互为依存。故以己之有施与人,人必以有施于我;我利于天下人与万物,天下人与万物必助于我。我的一切与万物相合相通。我即是众生,众生即是我。无彼此之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与宇宙万物浑然一体,惟有一颗公心。“我”字化为道德,与自然大道合真,则性命双了,形神俱妙。我即是道,我即是佛,天上地下,唯道独尊,唯道是从,唯德是辅。
【本章说解】
此章为《道德经》终篇。其经旨在于告诉世人:立言容易,能从言中悟道、明道、得道者则难。能从言中钻进去再跳出来,洞明道义,并能躬行大道者,则难上加难。同时也在告诫后人:不可以见闻浅智逞其辞,不可以陋习无知傲于人。若是如此,既无益于世,也无益于己。
本章分为三段看,上六句为一段。自“圣人”至“愈多”为二段。由“天之道”至末为三段。要义是说,大道不以言显,言则是不得已之事。为了教导世人明道,又不得不以言说。大道不言,自在人心,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各人随心,各由自性之觉与迷而定。
当太上出关将隐之时,正是春秋战国大道渐去、百家争胜之时,各派皆执一说,纷纷争论不已。然其所说未必信,未必真,未必善,未必知。针对当时时弊之偏,太上留此五千言,在于明圣人之德,明天道之理。道不在多言,言必合于道,言必益于道,乃为言之不可阙(qu,缺少)者也。
所谓“信言不美”,美在本质。所谓“善者不辩”,善在淳朴。所谓“知者不博”,贵在极一。所谓“己愈有”者,人心所尊。所谓“己愈多”者,物欲所归也。所谓“利而不害”,道动而生成物也。大道至简至约,有道之人不辩、不博、不积,所以才有真善实知。圣人之言,皆是真实之言,没有饰华虚表之美。
“不积”之意,是说大道本体虚而无,故所应无穷。天下的一切财物,一切慧智,皆是大道所生所有。万类万物,皆为公共流通之性,岂可积为私有?若占为私有,则所应必有限,岂能愈有愈多乎?庄子称赞老子之学:“以有积为不足,无藏故有余。”“利为害之时,为者必争之;以不利利之,是以不害;以不为为之,是以不争。不争者,即无我;无我者,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恭读完圣祖全经,使人得其道味之甘,受其德言之美,穷万物之理而无不至。以五千言所论统观之,皆是论“不积”之道。所谓不积者,即心无所系,心无一物,无私无妄,心地光明。所谓“言而无言,为而无为”,实际上并非“不言”,也并非“不为”,而是大公无私,无己之有,以无言、无为之德而奉献天下众人。无私即无争,故圣人从不与人争。由是而知“多言数穷”,非天道也。学道者至此,应该了心忘言,则对全经五千言之要义思之过半矣。
本章提出了美与信、善与辩、知与博等哲学范畴,涉及到真假、善恶、美丑等既对立又统一的一系列哲学命题,说明一切事物的表象与实质各具阴阳,各呈其势,表里不一。信实之言多朴直,故为“不美”;甘美之言多华饰,故“不信”。德善之人明真理,故“不辩”;善辩之徒乱实情,故“不善”。明道之人忘言绝学,故“不博”;博学之士贪嚼多,故“不知”。同时又以人道推理天道,将“不积”之理,以及无与有、多与少等相反相成的辩证之理,从显隐两端,解剖得入理入微。
经文至此章已终。九九八十一章,五千余言,字字珠玑,句句珍宝。能心悟此经者,见人见事,只要打破个“我”字,放下这颗人心,则知人己一体,物我同根,万事同理,得则俱得,失者俱失。打不破这个“我”字,不去除心中之顽阴,人我之念不除,物我之别必分,必随物而逐,必被物所累,物失俱失,虚枉一生,岂不愚哉?
谨以此解,奉献世人,聊表诚心。藉此解终结之机,谨向读经者致以深深的祝福!
愿道德宏扬于世,利益天下,造福人类,永享妙乐!
愿众生皆能以德为心,德化归道,使佛道之光普照寰宇!
愿一切诚修实证者以此经为源动力,勤修实证,功成果满,早登云梯!
——完——
往将是辩为非,将黑辩为白,将邪辩为正。以花言巧语欺世盗名,以谬论荒言毒害人心。此等辨言,虽可得一时之快,显一时之能,但所造下的口业,则是后患无穷,恶报必是在所难免。先辈有云:“山有玉,则掘其山;水有珠,则浊其渊;口恶言,则亡其身。”修道之人,应当德充其内,含光内敛,不哗众取宠,不多言善辨,以谦德自养。无道之人,自作聪明,口巧舌辩,皆因缺乏德善之心。故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知者不博”,所谓“知者”,即真智真慧,深知宇宙大真理者。真知者从不显露,含光内敛,厚德贵藏。所谓“不博”者,即守元抱一,专心致静。不刻意追求后天知识的广博,绝学无忧,绝圣弃智,惟以一颗先天真心,求知大道。待到功成性圆,大智慧已就,则能一知百知,一通百通。深明宇宙真理,广知万物之性。
有道之人,立于高维空间,总揽宇宙规律,执本驭末,执简驾繁,举纲目张。对万事万物心领神会,明觉四达,洞晓阴阳,宇宙万物融于一心,此谓之“真知”。知之既真,天地间一切事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虽不广搜远览,不出门户,而天地万物万事的变化消息,皆在其不见不闻的真性中,皆在无为自然之静心中。故真知者虽不博学后天有为知识,而天地间的一切知识,则无所不知;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则无所不晓。
“博者不知”,“博者”,此处是指广见多闻,博览群书,研究古今,有丰富的后天知识。“不知”者,是指这些所谓博学者,只知后天有为知识,只知显态世间的智观科学,而不知隐态微观、宏观、宇观世界的慧观科学。只知显态科学的某个领域或某一学科,而难知宇宙这个庞大、复杂的超巨科学领域。其知虽比一般人广博,但所知仅是表象,失却道要之真,而在宇宙大真理面前,仍是十分无知。故曰“博者不知。”
世俗之人,以后天知识为贵,以广知博学为荣,故无所不求,无所不学,多多益善。或夸多斗靡(mi,华丽),或争能夺誉,以此作为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而对宇宙自然规律,对人体生命科学,对阴阳五行之学,对隐显共观之法,或是一知半解,或是一窍不通。世人求知,只求外,不求内;只求小,不求大;只求显,不求隐。只追逐粗浅的外在之学,而不知事物深层的精微之密。即使现代科学已进入某些微观领域,如克隆技术、纳米技术以及人体遗传基因的密码排序等,但也只是刚涉及到真理的边缘。而且这些成果,早在古代已被我们的祖先验证过。由此可知,今人的知识并不广博,智慧也并不比古人高明。
后天智观科学的特征,是知其末而不知其本,知其徼而不知其妙。虽自称为“博学”,但对于宇宙自然大真理来说,则所知仍是一些皮毛,实属管中窥豹,离高维空间的自然真理,尚差之甚远甚多。故太上发出“博者不知”的感叹之言。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圣人不积”,是说圣人没有私欲占有心,积德不积财,有德以教愚,有财以济人。这个“积”字,在对世俗间贪欲之心的总汇。
世人都有极强的占有欲,不仅好言、好辩、好博、好争,而且皆有贪多积厚之心。诸如积金如斗,积物如仓,福禄要厚,荣誉要高……,凡是私欲名利之事,皆是积聚愈多愈好。惟独不知积善累德,修心养命,复归天道。凡积财累誉者,无非是为了满足个人眼前的享受,或作为胜人的资本,成为独得之奇。岂不知天下所有财物,皆为大道所生,是利益众生的流通之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穷。物之性在于流通,人为地去聚积,就是逆物之性,堵塞其流通。此犹如以土壅(yong)奔流,终有决堤引祸之时。
财物本性公,用于己与用于人,无须分别,更不必囤积居奇,积为私有。人生在世,都希望得到幸福快乐。但幸福不是从高官厚禄、积金如山中得来。真正的幸福,只能从修善积德中获得。涵养道德,心安理得,少私寡欲,吃饱穿暖,知足常乐,生活优悠自在,无有烦恼苦愁,这才是真正有福。
名利二字是世俗人拚命追求的幸福。岂不知在争夺名利的同时,必然要伤害别人。假若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争夺,必然会造下诸般罪恶。为了一点眼前小利,不顾无穷后患,这便是佛所说的“迷惑颠倒之人”。真正觉悟了的人,绝对不会去做。细想人在世间,不外乎衣食住行,衣为遮体,食为饱肚,卧不过六尺,只此而已。即使积有金山银山,一口气不来,什么也带不走,唯有业力随身。故前辈云:“积财如积祸”,“如剑斩人头”。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即尽到、完全之意。此句是说圣人深知宇宙万物广大无边,无尽无量。明白“物不可积”的自然奥秘,所以积物不为私用,积德不为私有。圣人不聚积财物,而以己有之财尽施于人;将自己之知,变为众人之知;以己之德,化为众人之德;以己之有,为人之有。人得我之有,而人亦有,而我更有,有与有相得相长。我之德化于人,人人有德必益于我。人得我之德,则我之德愈多。一德引万德,一人之德化为天下之德。好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犹如日月之光相映生辉。圣人之德光照天下,天下归于圣人之德;圣人之德与天地等同,岂不大乎?故曰“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是说在无心无为的心态下,以己之财物施舍于人,以己之德化于人,人得我之愈多,则我之德愈厚,而人之得愈多,多与多相勉,则多必共进。人之多取于我,我之多因人之多而愈多。其义与上句同。故曰“既以与人,己愈多。”
世人多不解此义,皆以为“己之有”、“己之多”为私有,故藏而护之,惟恐不密,惟恐别人得到。而不知为人、与人之德,不仅有益于人,而且有益于己,两相受益。正如先辈所云:有“德者自得”,“失德者失得”,“舍即是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修道者当以德予人而不思己之所得,实则不得而得。”修真人所舍的是己之德行及有形之物,得到的是无形的道能德宝,是不为肉眼所见的巨大道义与物质力量。
宇宙间“得道多助”的自然法则,用之四海而皆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乃不易的永恒真理。有与无,多与少,舍与得,皆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其中内含着无尽的辩证法。焉能只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乎?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生养万物,爱育如子,慈母之心,百般佑护,那会有伤害之心。天以无为化生万物,故无所不生,无所不长,生生不穷,化之无尽,此即谓之“利”。万物皆为天道所制,天之高明,终古如是,利万物而长流不息。天道运行,昼夜不息,虽利养万物,而又无害于天,这是因为天有不积之德。天不积,故能倾尽其力,畅通无阻,利而不害于天下,也不伤害自己。
圣人之道,即天之道。圣人以无心而化万民,但人却往往不知不行。只有在出现变异的情况下,人才能感知圣人警诫之言的重要;只有遇到时弊时,人才乐于接受圣人之裁成。这都是因为人抱着后天欲心不放,不识自然无以明之故。
天下之理,有为必有争。为在于人,争在于物。圣人之所为,在熙熙攘攘、繁纷污浊的红尘中,向德而化;在物流滚滚的深渊中,恪心向善。圣人能无为而为,因物付物,顺其自然,无争无积,故愈知圣人为众生之为,愈见圣人厚德之丰。若以私利积于己,不以公施与人,虽美其言,巧其辩,多其知,终因不合自然大道,终究是个无益于人、也无益于己之人。
众生同体,万物同根。天地与人,人与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息相通,互为依存。故以己之有施与人,人必以有施于我;我利于天下人与万物,天下人与万物必助于我。我的一切与万物相合相通。我即是众生,众生即是我。无彼此之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与宇宙万物浑然一体,惟有一颗公心。“我”字化为道德,与自然大道合真,则性命双了,形神俱妙。我即是道,我即是佛,天上地下,唯道独尊,唯道是从,唯德是辅。
【本章说解】
此章为《道德经》终篇。其经旨在于告诉世人:立言容易,能从言中悟道、明道、得道者则难。能从言中钻进去再跳出来,洞明道义,并能躬行大道者,则难上加难。同时也在告诫后人:不可以见闻浅智逞其辞,不可以陋习无知傲于人。若是如此,既无益于世,也无益于己。
本章分为三段看,上六句为一段。自“圣人”至“愈多”为二段。由“天之道”至末为三段。要义是说,大道不以言显,言则是不得已之事。为了教导世人明道,又不得不以言说。大道不言,自在人心,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各人随心,各由自性之觉与迷而定。
当太上出关将隐之时,正是春秋战国大道渐去、百家争胜之时,各派皆执一说,纷纷争论不已。然其所说未必信,未必真,未必善,未必知。针对当时时弊之偏,太上留此五千言,在于明圣人之德,明天道之理。道不在多言,言必合于道,言必益于道,乃为言之不可阙(qu,缺少)者也。
所谓“信言不美”,美在本质。所谓“善者不辩”,善在淳朴。所谓“知者不博”,贵在极一。所谓“己愈有”者,人心所尊。所谓“己愈多”者,物欲所归也。所谓“利而不害”,道动而生成物也。大道至简至约,有道之人不辩、不博、不积,所以才有真善实知。圣人之言,皆是真实之言,没有饰华虚表之美。
“不积”之意,是说大道本体虚而无,故所应无穷。天下的一切财物,一切慧智,皆是大道所生所有。万类万物,皆为公共流通之性,岂可积为私有?若占为私有,则所应必有限,岂能愈有愈多乎?庄子称赞老子之学:“以有积为不足,无藏故有余。”“利为害之时,为者必争之;以不利利之,是以不害;以不为为之,是以不争。不争者,即无我;无我者,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恭读完圣祖全经,使人得其道味之甘,受其德言之美,穷万物之理而无不至。以五千言所论统观之,皆是论“不积”之道。所谓不积者,即心无所系,心无一物,无私无妄,心地光明。所谓“言而无言,为而无为”,实际上并非“不言”,也并非“不为”,而是大公无私,无己之有,以无言、无为之德而奉献天下众人。无私即无争,故圣人从不与人争。由是而知“多言数穷”,非天道也。学道者至此,应该了心忘言,则对全经五千言之要义思之过半矣。
本章提出了美与信、善与辩、知与博等哲学范畴,涉及到真假、善恶、美丑等既对立又统一的一系列哲学命题,说明一切事物的表象与实质各具阴阳,各呈其势,表里不一。信实之言多朴直,故为“不美”;甘美之言多华饰,故“不信”。德善之人明真理,故“不辩”;善辩之徒乱实情,故“不善”。明道之人忘言绝学,故“不博”;博学之士贪嚼多,故“不知”。同时又以人道推理天道,将“不积”之理,以及无与有、多与少等相反相成的辩证之理,从显隐两端,解剖得入理入微。
经文至此章已终。九九八十一章,五千余言,字字珠玑,句句珍宝。能心悟此经者,见人见事,只要打破个“我”字,放下这颗人心,则知人己一体,物我同根,万事同理,得则俱得,失者俱失。打不破这个“我”字,不去除心中之顽阴,人我之念不除,物我之别必分,必随物而逐,必被物所累,物失俱失,虚枉一生,岂不愚哉?
谨以此解,奉献世人,聊表诚心。藉此解终结之机,谨向读经者致以深深的祝福!
愿道德宏扬于世,利益天下,造福人类,永享妙乐!
愿众生皆能以德为心,德化归道,使佛道之光普照寰宇!
愿一切诚修实证者以此经为源动力,勤修实证,功成果满,早登云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