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金山蝴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太穿着欧式连衫裙,教授将女孩儿揽进臂弯向众人问好,摘下贝雷帽,请大家进来坐一坐,喝喝茶,临开船前会有仆欧来请客人下船。
云霞立刻将一捧大红色康乃馨递给淮真,经由她交给季家夫妇。
阿福头回这么近见着哈佛教授,一紧张,昨晚连夜背了五句英文句子统统忘光。哆哆嗦嗦伸手同教授握了握,“你好”没讲出口,立刻被云霞嫌弃:“爸爸,这么英国化,太可笑啦!”
教授大笑,用国语说,“哈哈,国际化,总没错的。”又使劲同阿福的握手。
众人进屋坐下,仆欧提了壶红茶与一篮蓬松过头的软面包来。
离开船还有一阵,Hummel太太同云霞和早川用英文聊天,说教会宾舍住宿条件很好,“卫生设备在香港算极先进的,每天晚上通两小时管道热水,其余时候每天给每个成年人提供两桶洗浴温水。住在那里的多是教会女学生与单身年轻教师,澳门来的葡萄牙嬷嬷会在早晨七点至九点提供西式早餐,每天早晨每隔二十分钟都会有一趟巴士车,接宾舍众人前往港岛薄扶林山上,大学校园就在那里。”
云霞便问,“将宾舍给淮真住,那么你们住哪里?”
教授太太说,他们住九龙,在半岛酒店附近有所公寓,大女儿在那里的基督教会中学念书,会方便得多。
正和阿福用国语聊天的教授突然插嘴说,“教会宾舍在港岛公园,离湾仔不远,夜里兴许吵闹了一些,不过好在离中环花园的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也很近——”
云霞突然转过头瞟了淮真一眼,茶杯掩嘴偷笑起来。
其余人都不解,“和驻港领事馆什么关系?”
教授也笑着说,“所以季先生,季太太,你们不用担心,对拿美国护照的女孩儿来说,那里再安全也没有了。”
阿福听完这番话终于放了心,格外高兴,直说感谢博士费心照顾小女。
华人小女孩儿很少讲话,罗文禁不住问,“为何将大女儿留在香港,却将小女儿带到美国?”
教授道,“美国是一艘船,船上有各式各样的人;无论这艘船上起了什么冲突,这艘船总归是要往前划的;香港被称之为“东方大熔炉”,都说“西方将他们之中的败类和渣滓送到了香港”,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都是一样的人,只是人心变坏了。我太太觉得香港更像一只酒杯,无论发生什么动荡,却始终像威士忌与热带混合果汁一样无法融合到一处。我们都觉得,一个东方人应该看一看美国,知道什么叫歧视与排斥,同时也会知道什么叫自由;一个西方人却应该去见一见香港,看一个又一个基督教的国家是怎么发动一场又一场的侵略,而周围那群所谓彬彬有礼、衣冠楚楚的白人,究竟是怎么一个接一个被这大熔炉变成彻头彻尾的败类;同时也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一杯茶喝完,仆欧很快来提醒送客人下船。
季家人走后,淮真从甲板回来,也还算镇静。
直至听见“嗡——”声巨响,在如雷贯耳的汽笛声里,心里终于有什么地方被触动。
“第一次离家吗?”教授问。
她点头。
教授立刻提醒她:“到外头挥手去。”
话音一落,她飞快拉开舱门跑到外头,拉开舷窗板。
金山湾里泊满的白色小船,被缓缓移动的邮轮卷起的白色大浪冲的四下飘散。在一艘艘小船背后的码头上,站着小小的四个人影,一见她小小舷窗里拼命挥动的手,一张张皱起的脸纷纷舒展,笑了起来。
去国怀乡吗?倒不是,不过离家三个季度,孑然一身的漂泊着又是另一回事,有人牵挂着感觉始终不同。只是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起和三藩市背后这个大陆有着这么多的羁绊。只觉得白星号像是个风筝,翻起的白浪则是一条结结实实的鱼线,金山在后头沉沉拖着它,掌着线,大船便这么稳稳地飞出去。
海上风大,不时日头便落了下来,岸上什么也都看不见了。她立在舷窗边,等着看恶|魔|岛的灯塔究竟什么时候亮起来,呈给她金山湾最初的面貌,可是始终没有等来。
教授的女儿出来找她。
她用英文说,“爸爸说你哭了。”
淮真转过头笑,用表情告诉她自己才没有哭。又问,“我在等恶|魔岛灯塔亮起来。”
女孩儿说,“黄昏灯塔不会亮。”
淮真问,“为什么?”
女孩儿说,“坏人不会挑黄昏做坏事,通常要更晚,天彻底黑透,人人都睡熟。”
淮真笑了,问她会不会讲国语或者广东话。
她说不会,“刚只会讲自己的名字,便和家人失散了。”
淮真问,“那你叫什么名字?”
她说,“我叫梅。爸爸妈妈也叫我梅,这个字在英文里也有意思。”
淮真又笑了。
梅又说,“你想吃什么?我叫茶房上了牛肉汤,配法棍,你爱吃吗?”
她说爱吃。
“那你会下象棋吗?”
“西洋棋下不好。”
梅说,“那你进来我教你,然后就能吃饭了。或者你想接着在外面伤感一会儿?”
淮真认真点点头,“嗯……那我进屋里哭,里面暖和。”
船从湾区行到大海里,整夜整夜颠簸得厉害。二等舱比三等舱的客人面貌整洁,又比一等舱热闹,除开中产人家出洋念书的华人学生,白人更多,多是年轻单身白领。
二等舱共用餐室与茶房,没几天年轻人们便熟络起来,男男女女相约晚上跳舞或者去酒吧饮酒。
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或学业有成,或有可观收入,前途有为才被派往远东。未来可期,目的地相同,又都是俊男靓女,隔三差五便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的增加,每到夜深人静便越发明显。
十二岁的梅,夜里总听见吟吟哦哦的声响,忍不住问淮真:“他们在做什么呢?”
淮真绞尽脑汁的想了想,说,“他们在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大自然有什么规律可循?”
“繁衍……生息。”
“那他们遵循了吗?”
“他们违背了。”
“我不懂。”
淮真解释不下去了。只觉得搞不好她比自己还懂。
教授太太见淮真不是教梅做功课,就是陪她下西洋棋,一入夜便捧着本小字圣经读给梅听,成日关在屋里,像个入定老僧似的心如止水,也颇觉纳罕,问她怎不跟舱里的年轻人出去玩。
梅头也不抬地回答:“因为季女士不想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教授思索两秒,绕过弯子,立刻明白过来,哈哈哈笑个不停。
太太问他笑什么。
他说,“季已经结婚了。”
太太更诧异,“是谁?”
教授说,“是个白人,和她去过哥大的会场,我有告诉过你。”
太太恍然,“竟然已经结婚了,那他人在哪里?”
教授笑道,“我不知道。”
太太看向淮真。
淮真也笑着说,“我也不知道。”
太太气得,“你怎么连先生在哪里都能不知道?”
教授眨眨眼说,“也许就在我们某天散步在中环花园时,也说不定,对不对?”
太太听得一头雾水。
往后一个礼拜,教授太太见她更显温柔,带着点考量,像读者以上帝视角考量书中人物似的悲悯。教授说自己太太爱读毛姆,而毛姆笔下的异族通婚“大多是甘心触犯禁条而沉沦,至少总是其中一方的狂恋”。
西泽也爱毛姆,但她觉得自己与他却不算,无关乎异族与否,仅仅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不值得半点歌颂或者怜悯。
等西洋棋下得和她的德州|扑克一样炉火纯青的那天,白星号也终于驶入维多利亚港。她从未到过这里,但当见到那比金山湾广阔数倍的港口,几乎难以相信这竟然是无数次在明信片上见过的、星光大道背后被无数次填海填得拥堵不堪狭小港口。
如今这里港深水阔,里头停泊或行进着几十艘万吨巨轮,一艘艘在温柔晨光里头呜咽着向广阔海口缓慢移动,场面不知多壮观。海的那头多数是高低错落的洋房,带着浓郁、突兀的热带殖民气息提醒着她:虽然共享一个太平洋,但这里离金山湾那一个太平洋已经很远了。
她靠在栏杆上,背对着半岛,望向港岛。
花花绿绿的滨海洋房上夸张的广告牌里,突兀的出现一张英国政府告示,用英文与繁体各写着:三月十五日期,铜锣湾向维多利花园西北进行为期两月填海工程,该注意行车避让。
淮真笑着摇摇头,转身进舱。
穿制服的船员挨个敲门,叫关上舱门,等喷洒消毒方可下船。
淮真很诧异,用英文问船员:“不需要入境检查吗?”
船员用带着殖民特色的英文回答她,“不需要,Man.”
说罢门便被拉了起来。
教授夫妇在屋里呵呵大笑:“船是美国船,没有美国人偷渡到英国人的殖民地;但是美国有西班牙流感,英国人很怕这个。这里马来人讲英文都喜欢带一个man,也不要见怪。”
三月的艳阳晒得大铁壳发着热,地上消毒水很快蒸腾起来,满舱都是医院的怪味。
淮真将窗户打开,倚在窗边,看着黄色警服的广东工人开动起重机,将船舱里的行李一一卸到码头看守人那里。
紧接着,船员将头等舱门打开放行,等确认所有头等舱的客人都已走空,这才下来通知二等舱里的客人。
行李由推车推出来,周遭立刻涌来一群黄包车,连带着海峡殖民地式的英文也跟着蜂拥而至。
教授用北方话大喊:“请让一让——”
没人听得懂,仍将前路挡得苍蝇都飞不过一只,急的教授满头大汗。
淮真笑着说,“揸车出行,烦请借过。唔该晒。”
面前年轻的黄包车师傅将车往后挪出个空隙,淮真忍不住回头多瞧了黄包车一眼:不是黄的,车身不知为何被漆成绿油油的,车棚却是新鲜的大红色,像一只只热带大西瓜。
四人匆忙推车离了码头,先生太太都夸奖,“会讲广东话,真方便。”
淮真还蛮得意。
一个白人小伙开过来一辆橙红色莫里斯牌小轿车,看见教授夫妇脚下堆放的箱子,睁大眼,张口便是英式腔调:“我该借一辆行李坐宽敞一些的车来!”
一边抱怨,一边却将行李厢打开,努力进行着多边形组合的计算。
淮真估摸着英国人的几何搞不好比自己还差,不由得上前搭了把手,总算合力将所有行李都塞进行李座。
英国小伙很不好意思,立在她跟前红了耳根。
教授见状便两相介绍:季小姐,我新得的学生;马克,大学教员。
马克立刻问,“季小姐是上海人?”这年里,外来香港的黄种女孩,上海的最多,也最典型;不是上海来的,衣着也典型。
教授道,季小姐是美国人。
马克立刻有些诧异,像看新鲜似的。没到过美国的人,大抵不明白美国社会的完备歧视链。
一道上车,教授叫他开去聂歌信山道教会宾舍。
淮真以为会先乘船去九龙。
教授笑着解释,“先送女士安全到家。想过来九龙吃茶,哪天都不晚。”
淮真谢谢夫妇。
车绕行中环步行街,一路往山上开去,状似唐人街景一点点变成柏油山路,车窗外的景象也逐渐被杜鹃花、岩石与海所取代。
车里热络络的聊着天,教授突然回过头问她,“感觉怎么样?”
淮真知道他想问她追本溯源感觉怎么样,她想了想,说,“像个人口稀疏的豪华唐人街。”
教授大笑,说,“香港很美,再呆一呆就知道了。三藩市适合养老,香港却是个适合年轻人艳遇的地方。”
淮真笑了,心里却否决。不知香港适不适合艳遇,但她知道三藩市适合。
说着话,黄色的教会宾舍的百叶窗从茂密的热带植物后探出头。
车开入花园,停在客厅外。客厅门边放着一盆盆蓝色瓷花盆,里面种着小型棕榈树,树后头放着藤椅与白色靠背椅。
地板是洁净透亮奶黄色,映着洁白的墙壁,热辣辣的氛围扑面而来。
马克帮忙将她的行李拎下来,自告奋勇替她揿响接待室的门铃,叫来接待员露西·周。
房间在楼上,宾舍没有电梯,教授立刻叫马克将行李拎上楼。因为教授三人还在楼下,不便叫人久等,两人合力将行李搁在宿舍门外,立刻下楼来。
教授夫妇正同接待员交待些什么,大致是请她费心照顾自己。
见她下楼,转头笑着说,“露西比较熟这里,她一会儿仔细告诉你生活须知,熟悉周围,巴士线路,早起规则,有什么都可以多请教她。”
淮真点头。
马克突然自告奋勇,“也可以请教我,我……”
说着掏出名片递给淮真,迫切得连梅都忍不住笑他。
教授却赞许,“你刚来不太熟悉,马克有车,方便带你四处看看。”
淮真有点迟疑。
教授接话,“你想说你已婚——部分已婚,一切没有定数,只能算订婚。”
淮真无奈笑一笑。
教授从衬衫掏出派克笔,将半岛酒店的公寓地址、电话一并写给淮真,告诉她教会宾舍一楼有电话租用,可以随时投币使用,有事便与他联系;不过马克应该会有更多时间,也会给她更愉快的香港旅行体验。
马克对她仍十分热情。临上车还说,他知道一家主营美国菜的餐厅,在尖沙咀香港酒店六楼,叫格瑞普,希望淮真有空有一定赏光和他一起去,他还从没尝试过美国菜。
淮真笑了,说我也不知什么是美国菜。汉堡?薯条和可乐?
一车人都大笑起来。
教授一家走后,露西·周带她上楼看房间。
“楼顶花园,一楼客厅、餐厅与院子都是公用区域,早餐七点开始,如果你六点半乘巴士参加学校考试,记得提前一天告诉索伊莎嬷嬷;大多数都是法餐,但是女学生们都讨厌吃蒜,所以早餐通常是不加蒜的教会式法餐;最早一班校巴六点钟开来,最晚一班到九点;晚餐六点钟开始,七点半结束,因为学校五点放课,回来晚了,兴许只能在铜锣湾排挡里随便吃一些。你的房间是走廊尽头的单间,这房间很美。宾舍背靠中环植物园,推开浴室窗户便可以看到;卧室床边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海——不过千万别轻易打开纱窗,这里是山上,离植物园又近,到夏天你就知道受了。这是你的钥匙,你可以自己去看看房间,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淮真推开门,瞥见那尽头只容下一张横陈的床,虽然小,各式家具却一应俱全的房间。她伸手将行李推进房间,又笑一笑,表示她很喜欢这里。
露西很体贴的说,“我这里有干净枕衣,如果你想休息,随我下楼来换上,大可以睡一觉。”
她问,“能否借用电话?”
露西说,“不急,学校教务处已经下课,明天再去学校报到不晚。”
她问,“今天几号?”
露西道,“三月七日。”
她疲累的点点头,香港岛下午五点半钟,三藩市凌晨一点,华盛顿早晨四点半,美国的三月七日还没开始……长途劳顿,她确实需要睡个好觉。
太太穿着欧式连衫裙,教授将女孩儿揽进臂弯向众人问好,摘下贝雷帽,请大家进来坐一坐,喝喝茶,临开船前会有仆欧来请客人下船。
云霞立刻将一捧大红色康乃馨递给淮真,经由她交给季家夫妇。
阿福头回这么近见着哈佛教授,一紧张,昨晚连夜背了五句英文句子统统忘光。哆哆嗦嗦伸手同教授握了握,“你好”没讲出口,立刻被云霞嫌弃:“爸爸,这么英国化,太可笑啦!”
教授大笑,用国语说,“哈哈,国际化,总没错的。”又使劲同阿福的握手。
众人进屋坐下,仆欧提了壶红茶与一篮蓬松过头的软面包来。
离开船还有一阵,Hummel太太同云霞和早川用英文聊天,说教会宾舍住宿条件很好,“卫生设备在香港算极先进的,每天晚上通两小时管道热水,其余时候每天给每个成年人提供两桶洗浴温水。住在那里的多是教会女学生与单身年轻教师,澳门来的葡萄牙嬷嬷会在早晨七点至九点提供西式早餐,每天早晨每隔二十分钟都会有一趟巴士车,接宾舍众人前往港岛薄扶林山上,大学校园就在那里。”
云霞便问,“将宾舍给淮真住,那么你们住哪里?”
教授太太说,他们住九龙,在半岛酒店附近有所公寓,大女儿在那里的基督教会中学念书,会方便得多。
正和阿福用国语聊天的教授突然插嘴说,“教会宾舍在港岛公园,离湾仔不远,夜里兴许吵闹了一些,不过好在离中环花园的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也很近——”
云霞突然转过头瞟了淮真一眼,茶杯掩嘴偷笑起来。
其余人都不解,“和驻港领事馆什么关系?”
教授也笑着说,“所以季先生,季太太,你们不用担心,对拿美国护照的女孩儿来说,那里再安全也没有了。”
阿福听完这番话终于放了心,格外高兴,直说感谢博士费心照顾小女。
华人小女孩儿很少讲话,罗文禁不住问,“为何将大女儿留在香港,却将小女儿带到美国?”
教授道,“美国是一艘船,船上有各式各样的人;无论这艘船上起了什么冲突,这艘船总归是要往前划的;香港被称之为“东方大熔炉”,都说“西方将他们之中的败类和渣滓送到了香港”,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都是一样的人,只是人心变坏了。我太太觉得香港更像一只酒杯,无论发生什么动荡,却始终像威士忌与热带混合果汁一样无法融合到一处。我们都觉得,一个东方人应该看一看美国,知道什么叫歧视与排斥,同时也会知道什么叫自由;一个西方人却应该去见一见香港,看一个又一个基督教的国家是怎么发动一场又一场的侵略,而周围那群所谓彬彬有礼、衣冠楚楚的白人,究竟是怎么一个接一个被这大熔炉变成彻头彻尾的败类;同时也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一杯茶喝完,仆欧很快来提醒送客人下船。
季家人走后,淮真从甲板回来,也还算镇静。
直至听见“嗡——”声巨响,在如雷贯耳的汽笛声里,心里终于有什么地方被触动。
“第一次离家吗?”教授问。
她点头。
教授立刻提醒她:“到外头挥手去。”
话音一落,她飞快拉开舱门跑到外头,拉开舷窗板。
金山湾里泊满的白色小船,被缓缓移动的邮轮卷起的白色大浪冲的四下飘散。在一艘艘小船背后的码头上,站着小小的四个人影,一见她小小舷窗里拼命挥动的手,一张张皱起的脸纷纷舒展,笑了起来。
去国怀乡吗?倒不是,不过离家三个季度,孑然一身的漂泊着又是另一回事,有人牵挂着感觉始终不同。只是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起和三藩市背后这个大陆有着这么多的羁绊。只觉得白星号像是个风筝,翻起的白浪则是一条结结实实的鱼线,金山在后头沉沉拖着它,掌着线,大船便这么稳稳地飞出去。
海上风大,不时日头便落了下来,岸上什么也都看不见了。她立在舷窗边,等着看恶|魔|岛的灯塔究竟什么时候亮起来,呈给她金山湾最初的面貌,可是始终没有等来。
教授的女儿出来找她。
她用英文说,“爸爸说你哭了。”
淮真转过头笑,用表情告诉她自己才没有哭。又问,“我在等恶|魔岛灯塔亮起来。”
女孩儿说,“黄昏灯塔不会亮。”
淮真问,“为什么?”
女孩儿说,“坏人不会挑黄昏做坏事,通常要更晚,天彻底黑透,人人都睡熟。”
淮真笑了,问她会不会讲国语或者广东话。
她说不会,“刚只会讲自己的名字,便和家人失散了。”
淮真问,“那你叫什么名字?”
她说,“我叫梅。爸爸妈妈也叫我梅,这个字在英文里也有意思。”
淮真又笑了。
梅又说,“你想吃什么?我叫茶房上了牛肉汤,配法棍,你爱吃吗?”
她说爱吃。
“那你会下象棋吗?”
“西洋棋下不好。”
梅说,“那你进来我教你,然后就能吃饭了。或者你想接着在外面伤感一会儿?”
淮真认真点点头,“嗯……那我进屋里哭,里面暖和。”
船从湾区行到大海里,整夜整夜颠簸得厉害。二等舱比三等舱的客人面貌整洁,又比一等舱热闹,除开中产人家出洋念书的华人学生,白人更多,多是年轻单身白领。
二等舱共用餐室与茶房,没几天年轻人们便熟络起来,男男女女相约晚上跳舞或者去酒吧饮酒。
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或学业有成,或有可观收入,前途有为才被派往远东。未来可期,目的地相同,又都是俊男靓女,隔三差五便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的增加,每到夜深人静便越发明显。
十二岁的梅,夜里总听见吟吟哦哦的声响,忍不住问淮真:“他们在做什么呢?”
淮真绞尽脑汁的想了想,说,“他们在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大自然有什么规律可循?”
“繁衍……生息。”
“那他们遵循了吗?”
“他们违背了。”
“我不懂。”
淮真解释不下去了。只觉得搞不好她比自己还懂。
教授太太见淮真不是教梅做功课,就是陪她下西洋棋,一入夜便捧着本小字圣经读给梅听,成日关在屋里,像个入定老僧似的心如止水,也颇觉纳罕,问她怎不跟舱里的年轻人出去玩。
梅头也不抬地回答:“因为季女士不想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教授思索两秒,绕过弯子,立刻明白过来,哈哈哈笑个不停。
太太问他笑什么。
他说,“季已经结婚了。”
太太更诧异,“是谁?”
教授说,“是个白人,和她去过哥大的会场,我有告诉过你。”
太太恍然,“竟然已经结婚了,那他人在哪里?”
教授笑道,“我不知道。”
太太看向淮真。
淮真也笑着说,“我也不知道。”
太太气得,“你怎么连先生在哪里都能不知道?”
教授眨眨眼说,“也许就在我们某天散步在中环花园时,也说不定,对不对?”
太太听得一头雾水。
往后一个礼拜,教授太太见她更显温柔,带着点考量,像读者以上帝视角考量书中人物似的悲悯。教授说自己太太爱读毛姆,而毛姆笔下的异族通婚“大多是甘心触犯禁条而沉沦,至少总是其中一方的狂恋”。
西泽也爱毛姆,但她觉得自己与他却不算,无关乎异族与否,仅仅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不值得半点歌颂或者怜悯。
等西洋棋下得和她的德州|扑克一样炉火纯青的那天,白星号也终于驶入维多利亚港。她从未到过这里,但当见到那比金山湾广阔数倍的港口,几乎难以相信这竟然是无数次在明信片上见过的、星光大道背后被无数次填海填得拥堵不堪狭小港口。
如今这里港深水阔,里头停泊或行进着几十艘万吨巨轮,一艘艘在温柔晨光里头呜咽着向广阔海口缓慢移动,场面不知多壮观。海的那头多数是高低错落的洋房,带着浓郁、突兀的热带殖民气息提醒着她:虽然共享一个太平洋,但这里离金山湾那一个太平洋已经很远了。
她靠在栏杆上,背对着半岛,望向港岛。
花花绿绿的滨海洋房上夸张的广告牌里,突兀的出现一张英国政府告示,用英文与繁体各写着:三月十五日期,铜锣湾向维多利花园西北进行为期两月填海工程,该注意行车避让。
淮真笑着摇摇头,转身进舱。
穿制服的船员挨个敲门,叫关上舱门,等喷洒消毒方可下船。
淮真很诧异,用英文问船员:“不需要入境检查吗?”
船员用带着殖民特色的英文回答她,“不需要,Man.”
说罢门便被拉了起来。
教授夫妇在屋里呵呵大笑:“船是美国船,没有美国人偷渡到英国人的殖民地;但是美国有西班牙流感,英国人很怕这个。这里马来人讲英文都喜欢带一个man,也不要见怪。”
三月的艳阳晒得大铁壳发着热,地上消毒水很快蒸腾起来,满舱都是医院的怪味。
淮真将窗户打开,倚在窗边,看着黄色警服的广东工人开动起重机,将船舱里的行李一一卸到码头看守人那里。
紧接着,船员将头等舱门打开放行,等确认所有头等舱的客人都已走空,这才下来通知二等舱里的客人。
行李由推车推出来,周遭立刻涌来一群黄包车,连带着海峡殖民地式的英文也跟着蜂拥而至。
教授用北方话大喊:“请让一让——”
没人听得懂,仍将前路挡得苍蝇都飞不过一只,急的教授满头大汗。
淮真笑着说,“揸车出行,烦请借过。唔该晒。”
面前年轻的黄包车师傅将车往后挪出个空隙,淮真忍不住回头多瞧了黄包车一眼:不是黄的,车身不知为何被漆成绿油油的,车棚却是新鲜的大红色,像一只只热带大西瓜。
四人匆忙推车离了码头,先生太太都夸奖,“会讲广东话,真方便。”
淮真还蛮得意。
一个白人小伙开过来一辆橙红色莫里斯牌小轿车,看见教授夫妇脚下堆放的箱子,睁大眼,张口便是英式腔调:“我该借一辆行李坐宽敞一些的车来!”
一边抱怨,一边却将行李厢打开,努力进行着多边形组合的计算。
淮真估摸着英国人的几何搞不好比自己还差,不由得上前搭了把手,总算合力将所有行李都塞进行李座。
英国小伙很不好意思,立在她跟前红了耳根。
教授见状便两相介绍:季小姐,我新得的学生;马克,大学教员。
马克立刻问,“季小姐是上海人?”这年里,外来香港的黄种女孩,上海的最多,也最典型;不是上海来的,衣着也典型。
教授道,季小姐是美国人。
马克立刻有些诧异,像看新鲜似的。没到过美国的人,大抵不明白美国社会的完备歧视链。
一道上车,教授叫他开去聂歌信山道教会宾舍。
淮真以为会先乘船去九龙。
教授笑着解释,“先送女士安全到家。想过来九龙吃茶,哪天都不晚。”
淮真谢谢夫妇。
车绕行中环步行街,一路往山上开去,状似唐人街景一点点变成柏油山路,车窗外的景象也逐渐被杜鹃花、岩石与海所取代。
车里热络络的聊着天,教授突然回过头问她,“感觉怎么样?”
淮真知道他想问她追本溯源感觉怎么样,她想了想,说,“像个人口稀疏的豪华唐人街。”
教授大笑,说,“香港很美,再呆一呆就知道了。三藩市适合养老,香港却是个适合年轻人艳遇的地方。”
淮真笑了,心里却否决。不知香港适不适合艳遇,但她知道三藩市适合。
说着话,黄色的教会宾舍的百叶窗从茂密的热带植物后探出头。
车开入花园,停在客厅外。客厅门边放着一盆盆蓝色瓷花盆,里面种着小型棕榈树,树后头放着藤椅与白色靠背椅。
地板是洁净透亮奶黄色,映着洁白的墙壁,热辣辣的氛围扑面而来。
马克帮忙将她的行李拎下来,自告奋勇替她揿响接待室的门铃,叫来接待员露西·周。
房间在楼上,宾舍没有电梯,教授立刻叫马克将行李拎上楼。因为教授三人还在楼下,不便叫人久等,两人合力将行李搁在宿舍门外,立刻下楼来。
教授夫妇正同接待员交待些什么,大致是请她费心照顾自己。
见她下楼,转头笑着说,“露西比较熟这里,她一会儿仔细告诉你生活须知,熟悉周围,巴士线路,早起规则,有什么都可以多请教她。”
淮真点头。
马克突然自告奋勇,“也可以请教我,我……”
说着掏出名片递给淮真,迫切得连梅都忍不住笑他。
教授却赞许,“你刚来不太熟悉,马克有车,方便带你四处看看。”
淮真有点迟疑。
教授接话,“你想说你已婚——部分已婚,一切没有定数,只能算订婚。”
淮真无奈笑一笑。
教授从衬衫掏出派克笔,将半岛酒店的公寓地址、电话一并写给淮真,告诉她教会宾舍一楼有电话租用,可以随时投币使用,有事便与他联系;不过马克应该会有更多时间,也会给她更愉快的香港旅行体验。
马克对她仍十分热情。临上车还说,他知道一家主营美国菜的餐厅,在尖沙咀香港酒店六楼,叫格瑞普,希望淮真有空有一定赏光和他一起去,他还从没尝试过美国菜。
淮真笑了,说我也不知什么是美国菜。汉堡?薯条和可乐?
一车人都大笑起来。
教授一家走后,露西·周带她上楼看房间。
“楼顶花园,一楼客厅、餐厅与院子都是公用区域,早餐七点开始,如果你六点半乘巴士参加学校考试,记得提前一天告诉索伊莎嬷嬷;大多数都是法餐,但是女学生们都讨厌吃蒜,所以早餐通常是不加蒜的教会式法餐;最早一班校巴六点钟开来,最晚一班到九点;晚餐六点钟开始,七点半结束,因为学校五点放课,回来晚了,兴许只能在铜锣湾排挡里随便吃一些。你的房间是走廊尽头的单间,这房间很美。宾舍背靠中环植物园,推开浴室窗户便可以看到;卧室床边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海——不过千万别轻易打开纱窗,这里是山上,离植物园又近,到夏天你就知道受了。这是你的钥匙,你可以自己去看看房间,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淮真推开门,瞥见那尽头只容下一张横陈的床,虽然小,各式家具却一应俱全的房间。她伸手将行李推进房间,又笑一笑,表示她很喜欢这里。
露西很体贴的说,“我这里有干净枕衣,如果你想休息,随我下楼来换上,大可以睡一觉。”
她问,“能否借用电话?”
露西说,“不急,学校教务处已经下课,明天再去学校报到不晚。”
她问,“今天几号?”
露西道,“三月七日。”
她疲累的点点头,香港岛下午五点半钟,三藩市凌晨一点,华盛顿早晨四点半,美国的三月七日还没开始……长途劳顿,她确实需要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