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大明首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徐阶当国五年来,内阁一直沿用阁臣轮流执笔票拟、首相审定之制。郭朴和高拱入阁后,渐渐形成了事事要经阁议的格局,虽仍由一位阁臣执笔,但要依据阁议票拟,再由徐阶审定。
这天,四阁臣在徐阶直庐花厅会揖,李春芳执笔。他举着一份文牍说:“广东巡按御史弹劾戴罪立功的革职总兵俞大猷,御批‘下兵部议’。兵部以‘著锦衣卫逮京拷问’题覆。”
“怪哉!”高拱鼻孔发出“哼”声,以打抱不平的语气道,“目今军中名将,无过于俞大猷与戚继光,坊间有“俞龙虎”之誉。俞帅长戚帅二十五岁,从戚帅尚未出生的嘉靖二年起,俞帅就转战东南,四十余载矣!奇怪的是,每一胜战,戚继光必加官进爵;俞大猷则必受弹劾问罪,只不过战事紧急,委实需要俞帅这样的将才,才免于牢狱之苦,每以戴罪立功之身收拾残局。朝野早有传闻,说俞帅性格刚烈,素不巴结权贵,对巡按御史从不低眉顺眼,是以每每遭到论劾,被劾后又无人替他说话。这次高某倒要替俞帅说句话。”他喝了口茶,“前些时,海贼林道乾寇澄海、哗变水兵犯羊城,一时粤省人心惶惶,羽书旁午。不久,广东有捷报来,林道乾败走,哗变水兵也被平息,本应复俞大猷职,让他做广东总兵,不意竟要逮京拷问,未免太不公平!”
李春芳看着弹章道:“弹章云,俞帅率‘俞家军’既要对付占澄海的林道乾,又要追剿西移的哗变水兵,顾此失彼。无奈之下,俞帅想到昔年在征讨海贼张琏之战中结识的佛郎机海商迪奥戈哗咧,差人到濠镜相邀,迪奥戈哗咧遂率三百佛郎机人并两队战船,在三门海参战,经此一役,哗变平息。俞帅又率部东移,林道乾遁逃南澳。弹章因此责俞帅‘交通夷狄,行同汉奸’。”
郭朴一笑:“呵呵,往者问罪俞大猷,每以戴罪立功了之;可眼下他已是戴罪立功中,要处分他,也只有革职闲住或逮治两个法子了。”
高拱接言道:“俞、戚二将乃国之干城,爱之护之唯恐不及,焉能轻弃?俞帅邀夷人助战,也是迫不得已。记得也是在此厅,本兵来禀广东水兵哗变之事,吾辈曾有授权俞大猷便宜行事之议。既然授权于彼,事后焉能追究?”
“喔?”郭朴道,“若真有此说,委实不宜追究俞帅。”
“况且,俞帅的所谓交通夷狄,是将夷狄为我所用,借其力平叛剿贼,与勾结夷狄祸害国人截然不同!”高拱又补充说,他一扬手,以决断的语气道,“当把兵部题稿驳回重议,免究俞帅。”
李春芳看着徐阶,似是在等待他的裁示。
徐阶沉默着,良久不出一言。
高拱等得颇不耐烦,便催促李春芳:“兴化,还有要议的吗?”
李春芳抬眼看着徐阶,见他仍不开言,只得拿起一份文牍,又候了一会儿,才慢慢读起来。乃是吏、兵二部议处朔、忻二州失事文武官员的:大同巡抚回籍听勘;山西、大同两镇总兵、副总兵革职闲住;朔州、忻州守将并镇守宁武关参将、游击逮问论斩。
“朝廷执法首在公平。既是追责,先就要分清责任。”高拱又抢先道,“国朝以文官掌军令,武将悉听其指挥。若处分将领,先就要查明,是其违抗军令?是其不服从调遣?是其畏敌不战抑或临阵脱逃?若无此等情节,因何要斩杀之?依我看,这件事,且不说兵部的责任,至少宣大总督王之诰难辞其咎!何以言之?作为前线节帅,倘若思有为,何以不调集兵力于宁武关截击北虏?节帅漫无区处,任凭虏骑饱掠而去,事后却斩杀将领,我不敢苟同!”
徐阶捋着胡须,缓缓道:“新郑,老夫的三语政纲,是朝野所欣然拥护的,处分文武官员,是吏部、兵部的权责!若内阁动辄驳回,朝野会不会说,‘以政务还诸司’的承诺不再有效?”
“内阁是替皇上把关,驳议乃内阁之责,并不是侵夺部院的职权。”高拱当即顶撞道。
“部院也是秉承皇上的旨意上奏的。”徐阶反驳说,“新郑有暇可查查《邸报》,处理类似事体,无不如此。”
高拱不服气:“那是因为内阁、部院敷衍塞责!”
郭朴从徐阶的话语里听出了弦外之音,指责高拱要推翻深受朝野拥护的“三语政纲”;又听高拱一句话把内阁、部院都捎上了,感到事态严重,不得不插话,以免再争执下去,忙道:“喔,此事,不妨维持原议,下不为例?”
李春芳突然叫了一声:“来人——”书办人等应声而来,“你们都退出,命人到冰窖搬些冰块来。这鬼天气,热死人啦!”说着,用力地扇着折扇。他是恐高拱再说出什么令徐阶难堪的话,刻意以此调和紧张空气的。
“是啊,元翁,太热了,不妨待傍晚凉爽时再议吧!”郭朴明白李春芳的意图,也附和说。
“也罢!”徐阶顺水推舟说。
高拱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说:“元翁,两案涉及多名边镇将帅,恐已惶惶不可终日,万一有事,谁来效命?故早一日定案,早一日安边镇将士之心,事体非同小可,不宜久拖。”
徐阶本欲借此台阶缓和局面的,不意高拱不唯不领情,反而步步紧逼,心中甚是恼怒,强忍着没有发作,叹了口气说:“吾老矣,势难支撑,要休憩片刻。”说罢,起身即向内室走去。
徐阶当国五年来,内阁一直沿用阁臣轮流执笔票拟、首相审定之制。郭朴和高拱入阁后,渐渐形成了事事要经阁议的格局,虽仍由一位阁臣执笔,但要依据阁议票拟,再由徐阶审定。
这天,四阁臣在徐阶直庐花厅会揖,李春芳执笔。他举着一份文牍说:“广东巡按御史弹劾戴罪立功的革职总兵俞大猷,御批‘下兵部议’。兵部以‘著锦衣卫逮京拷问’题覆。”
“怪哉!”高拱鼻孔发出“哼”声,以打抱不平的语气道,“目今军中名将,无过于俞大猷与戚继光,坊间有“俞龙虎”之誉。俞帅长戚帅二十五岁,从戚帅尚未出生的嘉靖二年起,俞帅就转战东南,四十余载矣!奇怪的是,每一胜战,戚继光必加官进爵;俞大猷则必受弹劾问罪,只不过战事紧急,委实需要俞帅这样的将才,才免于牢狱之苦,每以戴罪立功之身收拾残局。朝野早有传闻,说俞帅性格刚烈,素不巴结权贵,对巡按御史从不低眉顺眼,是以每每遭到论劾,被劾后又无人替他说话。这次高某倒要替俞帅说句话。”他喝了口茶,“前些时,海贼林道乾寇澄海、哗变水兵犯羊城,一时粤省人心惶惶,羽书旁午。不久,广东有捷报来,林道乾败走,哗变水兵也被平息,本应复俞大猷职,让他做广东总兵,不意竟要逮京拷问,未免太不公平!”
李春芳看着弹章道:“弹章云,俞帅率‘俞家军’既要对付占澄海的林道乾,又要追剿西移的哗变水兵,顾此失彼。无奈之下,俞帅想到昔年在征讨海贼张琏之战中结识的佛郎机海商迪奥戈哗咧,差人到濠镜相邀,迪奥戈哗咧遂率三百佛郎机人并两队战船,在三门海参战,经此一役,哗变平息。俞帅又率部东移,林道乾遁逃南澳。弹章因此责俞帅‘交通夷狄,行同汉奸’。”
郭朴一笑:“呵呵,往者问罪俞大猷,每以戴罪立功了之;可眼下他已是戴罪立功中,要处分他,也只有革职闲住或逮治两个法子了。”
高拱接言道:“俞、戚二将乃国之干城,爱之护之唯恐不及,焉能轻弃?俞帅邀夷人助战,也是迫不得已。记得也是在此厅,本兵来禀广东水兵哗变之事,吾辈曾有授权俞大猷便宜行事之议。既然授权于彼,事后焉能追究?”
“喔?”郭朴道,“若真有此说,委实不宜追究俞帅。”
“况且,俞帅的所谓交通夷狄,是将夷狄为我所用,借其力平叛剿贼,与勾结夷狄祸害国人截然不同!”高拱又补充说,他一扬手,以决断的语气道,“当把兵部题稿驳回重议,免究俞帅。”
李春芳看着徐阶,似是在等待他的裁示。
徐阶沉默着,良久不出一言。
高拱等得颇不耐烦,便催促李春芳:“兴化,还有要议的吗?”
李春芳抬眼看着徐阶,见他仍不开言,只得拿起一份文牍,又候了一会儿,才慢慢读起来。乃是吏、兵二部议处朔、忻二州失事文武官员的:大同巡抚回籍听勘;山西、大同两镇总兵、副总兵革职闲住;朔州、忻州守将并镇守宁武关参将、游击逮问论斩。
“朝廷执法首在公平。既是追责,先就要分清责任。”高拱又抢先道,“国朝以文官掌军令,武将悉听其指挥。若处分将领,先就要查明,是其违抗军令?是其不服从调遣?是其畏敌不战抑或临阵脱逃?若无此等情节,因何要斩杀之?依我看,这件事,且不说兵部的责任,至少宣大总督王之诰难辞其咎!何以言之?作为前线节帅,倘若思有为,何以不调集兵力于宁武关截击北虏?节帅漫无区处,任凭虏骑饱掠而去,事后却斩杀将领,我不敢苟同!”
徐阶捋着胡须,缓缓道:“新郑,老夫的三语政纲,是朝野所欣然拥护的,处分文武官员,是吏部、兵部的权责!若内阁动辄驳回,朝野会不会说,‘以政务还诸司’的承诺不再有效?”
“内阁是替皇上把关,驳议乃内阁之责,并不是侵夺部院的职权。”高拱当即顶撞道。
“部院也是秉承皇上的旨意上奏的。”徐阶反驳说,“新郑有暇可查查《邸报》,处理类似事体,无不如此。”
高拱不服气:“那是因为内阁、部院敷衍塞责!”
郭朴从徐阶的话语里听出了弦外之音,指责高拱要推翻深受朝野拥护的“三语政纲”;又听高拱一句话把内阁、部院都捎上了,感到事态严重,不得不插话,以免再争执下去,忙道:“喔,此事,不妨维持原议,下不为例?”
李春芳突然叫了一声:“来人——”书办人等应声而来,“你们都退出,命人到冰窖搬些冰块来。这鬼天气,热死人啦!”说着,用力地扇着折扇。他是恐高拱再说出什么令徐阶难堪的话,刻意以此调和紧张空气的。
“是啊,元翁,太热了,不妨待傍晚凉爽时再议吧!”郭朴明白李春芳的意图,也附和说。
“也罢!”徐阶顺水推舟说。
高拱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说:“元翁,两案涉及多名边镇将帅,恐已惶惶不可终日,万一有事,谁来效命?故早一日定案,早一日安边镇将士之心,事体非同小可,不宜久拖。”
徐阶本欲借此台阶缓和局面的,不意高拱不唯不领情,反而步步紧逼,心中甚是恼怒,强忍着没有发作,叹了口气说:“吾老矣,势难支撑,要休憩片刻。”说罢,起身即向内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