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战国赵为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赵胜楞了一下,还想要再说些什么,但此刻身边的平阳君赵豹突然拉了一下赵胜的袖子,赵胜只好无奈的坐下,但脸上那种不服的表情却是一望可知。
赵丹看了一眼赵胜,哪里不知道自己这个目光短浅的叔父心中不满?但如今可是国家大事,赵丹还真是懒得去理会赵胜的这点小情绪。
其实赵胜还是运气好,如果赵丹提早几天穿越,赵胜这个相邦都没得当呢。
但很显然,公族派是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认输的,只见赵丹的另外一名叔叔平阳君赵豹在劝阻了赵胜之后,自己开口了:“大王,今若不换将,而廉颇亦死守不肯出战,则此局何解?”
另外一名公族派的上大夫楼昌也道:“大王,今国中之粮不过可供全军半年之食,若仍坚守不出,则秦军不必出,我军自败也。”
赵豹和楼昌说的其实就是一回事,那就是赵国的另外一大危机——没粮了。
这里就要说一说赵国这个国家内部的情况了。
相较于其他六国来说,赵国的国土虽然这时候并不小,仅仅位于秦、楚两国之后,是战国七雄之中第三大的,但是赵国能够用来种粮食的地方,其实并不多。
先看北边,赵国北边的五原、九原、云中、雁门以及代郡这五个郡都是从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就是楼烦和林胡手中夺来的,这些地方都是草原,面积加起来差不多是整个赵国面积的一半,但只适合游牧部族养马,不适合耕种。
而赵国的中部,则是有“天下屋脊”之称的太行山,在山上种粮食?这想得有点多。
剩下来的地方,也就是赵国国都邯郸所在的东南部平原,这一带才是赵国的主要粮产区,而且由于面积的缘故,产量也相当的有限。
除了地形之外,赵国的国民也不喜欢农耕,司马迁在史记里就明明白白的说了,赵国人是“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盐铁论》里面也称赵地“民淫好末,侈糜而不务本”。
这翻译成白话,那就是赵国人脑子只有打架和做生意这种东西,而且追求享受,不喜欢脚踏实地的干农活。
所以赵国的工商业在六国之中是非常发达的,赵国的军力在六国之中也是非常强盛,强盛到能够和秦国来一场势均力敌、不到最后分不出谁胜谁负的长平之战,但是赵国的农业就差点意思了。
事实上赵国的农业就是战国七雄之中倒数的。
耕地少,种田的人也少,哪来的粮,从天上掉下来吗?
这还不算完,依照之前的计划,赵括不仅要替换下廉颇的位置,而且还要带上二十万大军去到长平前线,和秦军来一场决战,那么前线的赵军就达到了四十五万人。
现在整个赵国才三百多万人,先把男女对半开再除去老弱病残,赵国的成年青壮男子撑死了也就七八十万。
青壮是国家的主要劳动力同时也是士兵的来源,四十五万这个数字就意味着整个赵国的一大半青壮都被派去了长平前线。
都在前线了,后方的收割怎么办?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今年赵国的秋收肯定是要黄了。
这秋收一黄,那么下一次再有粮就要等到明年的秋收了。这样的话别说是前线将士的粮草供应了,就是赵国其他平民百姓的口粮都要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这么一来赵国就是整整一年多没有粮食入库,发生饥荒、粮价飞涨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
到时候赵国就是前线四十五万张嘴,后面两百多万张嘴都要吃饭,都没有饭吃。
三个字——完犊子!
所以公族派的大臣们意思也很明显了,既然大王你不同意派上主动出击的赵括,而是依旧坚持用坚守不出的廉颇,那粮食的问题你就先给我解决了吧。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
赵胜楞了一下,还想要再说些什么,但此刻身边的平阳君赵豹突然拉了一下赵胜的袖子,赵胜只好无奈的坐下,但脸上那种不服的表情却是一望可知。
赵丹看了一眼赵胜,哪里不知道自己这个目光短浅的叔父心中不满?但如今可是国家大事,赵丹还真是懒得去理会赵胜的这点小情绪。
其实赵胜还是运气好,如果赵丹提早几天穿越,赵胜这个相邦都没得当呢。
但很显然,公族派是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认输的,只见赵丹的另外一名叔叔平阳君赵豹在劝阻了赵胜之后,自己开口了:“大王,今若不换将,而廉颇亦死守不肯出战,则此局何解?”
另外一名公族派的上大夫楼昌也道:“大王,今国中之粮不过可供全军半年之食,若仍坚守不出,则秦军不必出,我军自败也。”
赵豹和楼昌说的其实就是一回事,那就是赵国的另外一大危机——没粮了。
这里就要说一说赵国这个国家内部的情况了。
相较于其他六国来说,赵国的国土虽然这时候并不小,仅仅位于秦、楚两国之后,是战国七雄之中第三大的,但是赵国能够用来种粮食的地方,其实并不多。
先看北边,赵国北边的五原、九原、云中、雁门以及代郡这五个郡都是从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就是楼烦和林胡手中夺来的,这些地方都是草原,面积加起来差不多是整个赵国面积的一半,但只适合游牧部族养马,不适合耕种。
而赵国的中部,则是有“天下屋脊”之称的太行山,在山上种粮食?这想得有点多。
剩下来的地方,也就是赵国国都邯郸所在的东南部平原,这一带才是赵国的主要粮产区,而且由于面积的缘故,产量也相当的有限。
除了地形之外,赵国的国民也不喜欢农耕,司马迁在史记里就明明白白的说了,赵国人是“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盐铁论》里面也称赵地“民淫好末,侈糜而不务本”。
这翻译成白话,那就是赵国人脑子只有打架和做生意这种东西,而且追求享受,不喜欢脚踏实地的干农活。
所以赵国的工商业在六国之中是非常发达的,赵国的军力在六国之中也是非常强盛,强盛到能够和秦国来一场势均力敌、不到最后分不出谁胜谁负的长平之战,但是赵国的农业就差点意思了。
事实上赵国的农业就是战国七雄之中倒数的。
耕地少,种田的人也少,哪来的粮,从天上掉下来吗?
这还不算完,依照之前的计划,赵括不仅要替换下廉颇的位置,而且还要带上二十万大军去到长平前线,和秦军来一场决战,那么前线的赵军就达到了四十五万人。
现在整个赵国才三百多万人,先把男女对半开再除去老弱病残,赵国的成年青壮男子撑死了也就七八十万。
青壮是国家的主要劳动力同时也是士兵的来源,四十五万这个数字就意味着整个赵国的一大半青壮都被派去了长平前线。
都在前线了,后方的收割怎么办?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今年赵国的秋收肯定是要黄了。
这秋收一黄,那么下一次再有粮就要等到明年的秋收了。这样的话别说是前线将士的粮草供应了,就是赵国其他平民百姓的口粮都要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这么一来赵国就是整整一年多没有粮食入库,发生饥荒、粮价飞涨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
到时候赵国就是前线四十五万张嘴,后面两百多万张嘴都要吃饭,都没有饭吃。
三个字——完犊子!
所以公族派的大臣们意思也很明显了,既然大王你不同意派上主动出击的赵括,而是依旧坚持用坚守不出的廉颇,那粮食的问题你就先给我解决了吧。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