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余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蓬’!
角门闭拢。
中年人从地上爬起来,一脸怒色。
可是,他又感到无奈,恶狠狠朝那官衙高墙瞪了两眼之后,从地上捡起琴囊,转身准备离开。
“无量太乙救难天尊!”
高小余上前,拦住了那人去路。
他虽说衣衫褴褛,但这礼数却做了一个十足。
中年人一愣,眼中流露出嫌弃之色。不过在表面上,他还是稽首给高小余还了一礼。
“这位道长,有何指教?”
“官人休客套,小道只不过是一个落难的出家人,当不得‘道长’称呼。
方才,小道听到有人谈及柳词和学士词,故而有些好奇,冒昧拦阻官人,还请恕罪。”
高小余跟随师父走南闯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口才不差。
他言语客套,让那中年人也发不出火来。
再加上他那道士的装扮,中年人想来也是个崇道的人,所以听高小余说完,发出一声长叹。
“听口音,小道长不是本地人。”
“小道有江南而来,不想途中遇到了贼人,所以才流落宝地。”
“原来如此。”中年人回头看了一眼那官衙大门外的卫兵,示意高小余跟上。两人走到旁边,他才道:“小道长既然不是本地人,那一定也不知道,那衙门的深浅。
这是都同巡检司,也是东平府兵马都监衙门。
新来的那高都监好学士词……可官家曾有旨意,严禁民间传唱苏黄词。虽说后来放宽了,但是,我等小民又怎敢轻易传唱?咱叫乐清平,在这南街的鹤园做乐师。
那鹤园本就是烟花之所,姑娘们好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客人们喜的是风花雪月,所以唱柳词的人多,好学士词的人少。咱不过是鹤园一普通的乐师,为的是养家糊口。可谁料想哪个杀千刀的说咱是须城第一乐师,被请来为高都监献艺。
可这结果……须城终究不是汴梁那等去处,能唱学士词的人不会太多。”
这乐清平说完,便摇头叹息着离去。
高小余也没有再阻拦,而是若有所思的看着那官衙的高墙,心里面更思忖起来。
马大壮这次之所以被判重罪,更多是因为这官衙里的高都监。
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要想马大壮提前出狱,最好的办法是找这位高都监松口。之前高小余没想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对这高都监毫无了解,更没有门路。事实上,不仅仅是高都监,整个须城衙门,他都不熟悉。周寡妇土生土长的须城人,也愿意使钱,都救不得马大壮,说明了什么问题?她最多也就认识些普通差役,却无法和须城高层搭上话来。
既然普通差役没有用,想要解救马大壮,还需从高层着手。
这高都监,无疑是最好的突破口……
高小余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于是就围着那官衙周转起来。
咦?
高小余转了一圈之后,来到这官衙的后门。远远的,他看到了两个人在街角探头探脑向这边张望,心里不由得一动。虽然隔着一段距离,可高小余还是能认出,那两人正是之前跟踪他的两个闲汉……这两人还真是阴魂不散,实在是让人心烦。
而这时候,从那高墙后,传来了歌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歌声唱的,正是苏学士晚年所作《江城子·蝶恋花》。
看起来,这高都监还真是爱煞了苏学士的诗词。按道理说,朝廷虽然禁止传唱苏黄诗词,可是以苏学士的名气,民间唱苏黄词的人并不算太少。当初高小余在杭州时,就听得许多人唱过苏词,也未见有官府出面查问。为何这须城,就唱不得苏词呢?
“今下苏词,总不得真滋味。”
这是当初高小余师父,在吃醉了酒之后,说过的一句话。
高小余心里一动,突然想起了光阴蝉赠予他苏琵琶时的介绍。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是这个原因吗?
高小余并不是特别清楚。
光阴蝉所说的这个典故,他从未听人说过,就连师父也不知道。
要知道,师父也爱学士词,却只能说‘不得真滋味’的话语,但究竟是何处的问题,也说不清楚。
高小余犹豫一下,还是决定试一试。
他向四处看了两眼,走到距离高墙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下。
拥有宗师级的乐器专精技能,从某种程度上,也强化了他的听力。从高墙内传来的歌声可以判断出来,对方大体所在的位置。高小余在树下坐好,便取出了苏琵琶。
他定好琴弦,把琵琶抱在怀中,而后深吸一口气。
左手手指捺打琴弦,铜琵琶发出一个虚音,右手旋即急促的拨动琴弦。
“这厮在做什么?”
远处监视高小余的两个闲汉,顿时懵了。
他二人你看我,我看你,想不明白高小余好端端的,为何突然弹起了琵琶来?
<... -->>
‘蓬’!
角门闭拢。
中年人从地上爬起来,一脸怒色。
可是,他又感到无奈,恶狠狠朝那官衙高墙瞪了两眼之后,从地上捡起琴囊,转身准备离开。
“无量太乙救难天尊!”
高小余上前,拦住了那人去路。
他虽说衣衫褴褛,但这礼数却做了一个十足。
中年人一愣,眼中流露出嫌弃之色。不过在表面上,他还是稽首给高小余还了一礼。
“这位道长,有何指教?”
“官人休客套,小道只不过是一个落难的出家人,当不得‘道长’称呼。
方才,小道听到有人谈及柳词和学士词,故而有些好奇,冒昧拦阻官人,还请恕罪。”
高小余跟随师父走南闯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口才不差。
他言语客套,让那中年人也发不出火来。
再加上他那道士的装扮,中年人想来也是个崇道的人,所以听高小余说完,发出一声长叹。
“听口音,小道长不是本地人。”
“小道有江南而来,不想途中遇到了贼人,所以才流落宝地。”
“原来如此。”中年人回头看了一眼那官衙大门外的卫兵,示意高小余跟上。两人走到旁边,他才道:“小道长既然不是本地人,那一定也不知道,那衙门的深浅。
这是都同巡检司,也是东平府兵马都监衙门。
新来的那高都监好学士词……可官家曾有旨意,严禁民间传唱苏黄词。虽说后来放宽了,但是,我等小民又怎敢轻易传唱?咱叫乐清平,在这南街的鹤园做乐师。
那鹤园本就是烟花之所,姑娘们好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客人们喜的是风花雪月,所以唱柳词的人多,好学士词的人少。咱不过是鹤园一普通的乐师,为的是养家糊口。可谁料想哪个杀千刀的说咱是须城第一乐师,被请来为高都监献艺。
可这结果……须城终究不是汴梁那等去处,能唱学士词的人不会太多。”
这乐清平说完,便摇头叹息着离去。
高小余也没有再阻拦,而是若有所思的看着那官衙的高墙,心里面更思忖起来。
马大壮这次之所以被判重罪,更多是因为这官衙里的高都监。
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要想马大壮提前出狱,最好的办法是找这位高都监松口。之前高小余没想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对这高都监毫无了解,更没有门路。事实上,不仅仅是高都监,整个须城衙门,他都不熟悉。周寡妇土生土长的须城人,也愿意使钱,都救不得马大壮,说明了什么问题?她最多也就认识些普通差役,却无法和须城高层搭上话来。
既然普通差役没有用,想要解救马大壮,还需从高层着手。
这高都监,无疑是最好的突破口……
高小余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于是就围着那官衙周转起来。
咦?
高小余转了一圈之后,来到这官衙的后门。远远的,他看到了两个人在街角探头探脑向这边张望,心里不由得一动。虽然隔着一段距离,可高小余还是能认出,那两人正是之前跟踪他的两个闲汉……这两人还真是阴魂不散,实在是让人心烦。
而这时候,从那高墙后,传来了歌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歌声唱的,正是苏学士晚年所作《江城子·蝶恋花》。
看起来,这高都监还真是爱煞了苏学士的诗词。按道理说,朝廷虽然禁止传唱苏黄诗词,可是以苏学士的名气,民间唱苏黄词的人并不算太少。当初高小余在杭州时,就听得许多人唱过苏词,也未见有官府出面查问。为何这须城,就唱不得苏词呢?
“今下苏词,总不得真滋味。”
这是当初高小余师父,在吃醉了酒之后,说过的一句话。
高小余心里一动,突然想起了光阴蝉赠予他苏琵琶时的介绍。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是这个原因吗?
高小余并不是特别清楚。
光阴蝉所说的这个典故,他从未听人说过,就连师父也不知道。
要知道,师父也爱学士词,却只能说‘不得真滋味’的话语,但究竟是何处的问题,也说不清楚。
高小余犹豫一下,还是决定试一试。
他向四处看了两眼,走到距离高墙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下。
拥有宗师级的乐器专精技能,从某种程度上,也强化了他的听力。从高墙内传来的歌声可以判断出来,对方大体所在的位置。高小余在树下坐好,便取出了苏琵琶。
他定好琴弦,把琵琶抱在怀中,而后深吸一口气。
左手手指捺打琴弦,铜琵琶发出一个虚音,右手旋即急促的拨动琴弦。
“这厮在做什么?”
远处监视高小余的两个闲汉,顿时懵了。
他二人你看我,我看你,想不明白高小余好端端的,为何突然弹起了琵琶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