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谋定天下之扶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炮射出后,负责指挥的炮长又开口喝道:“七成药,准备。”
炮手们赶紧拿起湿的长拖把,从炮口插入炮膛之中把残余的火药渣清理干净,然后装入七成火药,塞进炮弹,用木棒塞紧。城楼上的火炮炮口无法上下调整,要想打远点,就装满药,要想打近点,就少装点火药。等着一切做完,半刻钟已经过去了,倘若建奴是蚁附攻城,只怕前队的士卒都已经在爬在云梯上了。可见用火炮守城何等的无稽。
好在这次运气好,建奴的目标是填护城河。因此便有三千建奴在远处朝城楼上放箭掩护。城楼上的火炮填入七成药后,差不多便是打在如今建奴弓箭手的位置。于是炮长一声令下,火炮又开始发射。这次打的算是固定目标,效果比刚才要好很多。一炮下去,运气好的能打死两三个,运气不好的话,炮弹照样钻进雪地里。
虽然如此,守将未曾叫停,炮长便一直命令炮手们继续发射。
与此同时,见到建奴进入了弓箭的射程,城楼上的守军也纷纷弯弓搭箭,朝城下射去。双方你来我往,各自弯弓搭箭互相射来射去。城楼上,城楼下,那是箭如雨下。建奴弓箭手中不断的有人倒下,城楼上也不停的有人中箭后惨叫着掉下去。
箭雨之中,建奴的辅兵们却在挑着泥土跑来跑去。主子爷有命,不填完这段护城河不许收兵。于是这群汉人辅兵便唯有拼命的往护城河里倒泥土。冒着箭雨挑着泥土来到护城河边,有的把泥土倒入护城河之后,赶紧挑着空的担子往回跑,去挑下一趟。也有不少汉人辅兵被流矢所伤,连人带着担子里的泥土一起掉入护城河中,成了建奴攻城时垫脚的基石。
远处的皇太极看着锦州城下的这一幕,摇了摇头,对着身边的范文程开口道:“祖大寿?鸡犬也!这一战已无悬念。”
范文程长于谋略却短于军事。见到远处双方你来我往,顶多打了个平手,便对着皇太极开口道:“大汗何出此言?”
皇太极看了范文程一眼,便开口解释道:“祖大寿不敢派兵出来,便已经输了一半。自古以来,哪有光在城墙上守城的?”
范文程闻言之后,想了想,点了点头。
这里科普一下古代的守城战,主要是读者们被电视剧毒害太深。
先说说人数的问题。别看古代动不动就是十万大军围城,数万大军守城。电视剧里面攻城方、守城方也都是人山人海,仿佛几万人同时交战一样。其实真正交战的,也就那么几千人甚至几百人而已,其余的人都是拿来轮换的。
古代普通城池周长都在十里左右,这样算下来一面城墙也就两里宽,也就是后世的一千米左右。按一米站一个人算,守城方一面城墙站一千人就站满了。攻城方人要多点,不过也撑死有个三四千就够攻一面城墙了。这还是理论上的情况。
实际情形便是,攻城方也好,守城方也好,主要精力都会放在城门的争夺上。能破开城门尽量破开城门,实在撞不开,便会下死力来争夺城门附近的这一段城墙,只要占据了这一段城墙,便可快速下去打开城门。
至于远离城门的城墙,其实争夺不是很厉害,因为没什么意义。即使攻城方攻占了城墙,后面援军要一个一个爬云梯上来也很慢。守城方有充足的时间反击,集中优势兵力把你再赶下去。
当争夺地段由线(整段城墙)缩短为点(城门附近)时,攻守双方交战所需的人数便急剧减少。
再说说守城问题,古代守城一方除非是人数实在少的厉害,城墙都站不满的情况下才会只守城墙。
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城门上堆满落石滚木,然后派精锐驻扎在城门外,哪怕几百人都行。
一旦对方来攻,城下精锐同对方前锋短兵相接,城上弓箭手射箭攻击对方后队,截断对方后援。
这样的好处很多,第一便是形成了立体攻击,类似于后世的空军陆军联合作战。第二便是有效保护了城墙,敌军无法轻松来把护城河填了,更加不可能攻击城墙。第三便是能打防守反击,你有精锐在城外,则敌军必然要准备预备队,应付你随时可能主动发起的攻击。第四便是能让城内守军能充分休息,恢复体力。
一旦城外自己的精锐已经成了疲兵,或者实在顶不住了,也可以打开城门撤回精锐。由于城门楼上备有落石滚木,敌军也不敢尾随而进。否则只要将城们楼上落石滚木推下,封堵了城楼门洞。那些追着守城方精锐进来的敌军便成了瓮中之鳖。
说句题外话,也正是因为历史上袁崇焕一味的吹嘘城楼上用火炮,甚至救援京师的时候还要求全军入城,而不是采用这种方式防守,所以作者便知道袁崇焕这货是个水货。吹得野战很牛逼的关宁军精锐还要进北京城来守城,啊呸!
炮射出后,负责指挥的炮长又开口喝道:“七成药,准备。”
炮手们赶紧拿起湿的长拖把,从炮口插入炮膛之中把残余的火药渣清理干净,然后装入七成火药,塞进炮弹,用木棒塞紧。城楼上的火炮炮口无法上下调整,要想打远点,就装满药,要想打近点,就少装点火药。等着一切做完,半刻钟已经过去了,倘若建奴是蚁附攻城,只怕前队的士卒都已经在爬在云梯上了。可见用火炮守城何等的无稽。
好在这次运气好,建奴的目标是填护城河。因此便有三千建奴在远处朝城楼上放箭掩护。城楼上的火炮填入七成药后,差不多便是打在如今建奴弓箭手的位置。于是炮长一声令下,火炮又开始发射。这次打的算是固定目标,效果比刚才要好很多。一炮下去,运气好的能打死两三个,运气不好的话,炮弹照样钻进雪地里。
虽然如此,守将未曾叫停,炮长便一直命令炮手们继续发射。
与此同时,见到建奴进入了弓箭的射程,城楼上的守军也纷纷弯弓搭箭,朝城下射去。双方你来我往,各自弯弓搭箭互相射来射去。城楼上,城楼下,那是箭如雨下。建奴弓箭手中不断的有人倒下,城楼上也不停的有人中箭后惨叫着掉下去。
箭雨之中,建奴的辅兵们却在挑着泥土跑来跑去。主子爷有命,不填完这段护城河不许收兵。于是这群汉人辅兵便唯有拼命的往护城河里倒泥土。冒着箭雨挑着泥土来到护城河边,有的把泥土倒入护城河之后,赶紧挑着空的担子往回跑,去挑下一趟。也有不少汉人辅兵被流矢所伤,连人带着担子里的泥土一起掉入护城河中,成了建奴攻城时垫脚的基石。
远处的皇太极看着锦州城下的这一幕,摇了摇头,对着身边的范文程开口道:“祖大寿?鸡犬也!这一战已无悬念。”
范文程长于谋略却短于军事。见到远处双方你来我往,顶多打了个平手,便对着皇太极开口道:“大汗何出此言?”
皇太极看了范文程一眼,便开口解释道:“祖大寿不敢派兵出来,便已经输了一半。自古以来,哪有光在城墙上守城的?”
范文程闻言之后,想了想,点了点头。
这里科普一下古代的守城战,主要是读者们被电视剧毒害太深。
先说说人数的问题。别看古代动不动就是十万大军围城,数万大军守城。电视剧里面攻城方、守城方也都是人山人海,仿佛几万人同时交战一样。其实真正交战的,也就那么几千人甚至几百人而已,其余的人都是拿来轮换的。
古代普通城池周长都在十里左右,这样算下来一面城墙也就两里宽,也就是后世的一千米左右。按一米站一个人算,守城方一面城墙站一千人就站满了。攻城方人要多点,不过也撑死有个三四千就够攻一面城墙了。这还是理论上的情况。
实际情形便是,攻城方也好,守城方也好,主要精力都会放在城门的争夺上。能破开城门尽量破开城门,实在撞不开,便会下死力来争夺城门附近的这一段城墙,只要占据了这一段城墙,便可快速下去打开城门。
至于远离城门的城墙,其实争夺不是很厉害,因为没什么意义。即使攻城方攻占了城墙,后面援军要一个一个爬云梯上来也很慢。守城方有充足的时间反击,集中优势兵力把你再赶下去。
当争夺地段由线(整段城墙)缩短为点(城门附近)时,攻守双方交战所需的人数便急剧减少。
再说说守城问题,古代守城一方除非是人数实在少的厉害,城墙都站不满的情况下才会只守城墙。
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城门上堆满落石滚木,然后派精锐驻扎在城门外,哪怕几百人都行。
一旦对方来攻,城下精锐同对方前锋短兵相接,城上弓箭手射箭攻击对方后队,截断对方后援。
这样的好处很多,第一便是形成了立体攻击,类似于后世的空军陆军联合作战。第二便是有效保护了城墙,敌军无法轻松来把护城河填了,更加不可能攻击城墙。第三便是能打防守反击,你有精锐在城外,则敌军必然要准备预备队,应付你随时可能主动发起的攻击。第四便是能让城内守军能充分休息,恢复体力。
一旦城外自己的精锐已经成了疲兵,或者实在顶不住了,也可以打开城门撤回精锐。由于城门楼上备有落石滚木,敌军也不敢尾随而进。否则只要将城们楼上落石滚木推下,封堵了城楼门洞。那些追着守城方精锐进来的敌军便成了瓮中之鳖。
说句题外话,也正是因为历史上袁崇焕一味的吹嘘城楼上用火炮,甚至救援京师的时候还要求全军入城,而不是采用这种方式防守,所以作者便知道袁崇焕这货是个水货。吹得野战很牛逼的关宁军精锐还要进北京城来守城,啊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