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宁家女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宁光想了想,说,“先把孩子生下来吧。”
戴振国小心翼翼的说:“可是孩子的户口……”
宁光跟赵建国的年纪都没到,肯定没有领证。本来这种情况在农村很普遍,基本上都是到了年纪,甚至是等孩子需要上户口念书了,才会去补证。相关部门也是习惯,没什么为难的。
但现在赵建国父子都要进监狱去了,关键的证据还是宁光做的,赵建国还肯跟宁光领证给孩子上户口吗?
就算他肯,对宁光母女来说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因为赵建国本来就不是很有能力的人,再来个劳改犯的身份就更加不好混了……没准以后就会靠着婚姻以及父女的关系赖上宁光母女。
“……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宁光到底没经验,之前一番计划,自以为已经对于未来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却压根忘记了孩子户口的事情,这会儿被戴振国提醒,就是一惊,思来想去半晌没什么好主意,索性决定先拖着,说等孩子落地之后再想办法。
戴振国就委婉的询问她要不要将孩子送人?
不然按照目前的政策,没有结婚证是不可能给孩子上户口的,这样孩子就是个黑户。不仅如此,这年头单身女性带着孩子,还是个美头,过活是相当不容易的。哪怕是在城里,也不会少了嚼舌根的人。
这样宁光母女过的都不会好,还不如将孩子送给那种条件不错人也好但没法生育的夫妻,这样孩子可以有不错的成长环境,甚至直接成为城里人,而宁光呢也可以一身轻松的开始新生活。
可以说摈弃感情因素的话,这是对母女俩都好的选择。
戴振国说这番话的时候觉得还是比较有把握说服宁光的,因为从宁光毫无纠结就做出对赵建国父子不利的证词的举动来看,对赵建国真没多少感情。既然如此,她对跟赵建国的血脉也不该太牵肠挂肚才是……其实这时候最理智的选择应该是打胎,与赵建国父子一了百了。
但宁光这段时间都在努力安胎,显然对肚子里的孩子是非常在意的。
虽然对赵建国没什么好感,可尚未出生的孩子总是一条生命,戴振国也说不出来劝宁光打胎的话,所以还是送人的好。
他这么想着,却见宁光毫不迟疑的摇头,说她绝对不会将女儿交给其他人抚养的。
因为她信不过外人。
毕竟从小到大,她所生活的圈子里,美头就没几个过的舒服的,那还是亲生的,如果是领养的,岂不是更糟?当然沈安怡、杨秋涵等少数美头还是过的蛮好的,可她们都是亲生的不说,而且都很聪明,成绩也好……宁光觉得就自己跟赵建国这种学渣,生出来的美头估计念书也不怎么样的。
她这个亲姆嫚不会嫌弃亲生女儿笨,但养父养母就不一定了。
再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想当初她还以为赵建国是个好人,很为自己算计了他而觉得心虚,结果后来发现自己压根就是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宁光自觉不是什么聪明人,眼光也不怎么样,说什么给女儿挑个好人家,万一挑的是个表里不一的,表面上慈爱可亲,私下里净虐待自己女儿怎么办?
所以还是自己带着放心。
此外宁光不想将女儿送人还有些为自己考虑的打算,她是不打算再找人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世上过日子太过寂寞也太过没意思,能有个女儿作伴,也就心满意足了。
从前她还是个小美头,对于婚姻跟伴侣还懵懵懂懂的时候,苗国庆就一直念叨着“等美头你嫁出去就好了”,所以在宁光的概念里,婚姻唯一的意义就是帮助她逃离宁家。
什么爱情啊,什么白头到老啊,什么互相扶持啊……对她来说都太陌生了,而且肉麻的让人全身起鸡皮疙瘩,完全不想去了解。
曾经宁光很不服气,想要找其他的出路离开宁家。可是兜兜转转的,她最终还是靠着跟赵建国在一起脱离了宁家的控制。
她从来就没有期待过婚姻,更不曾向往什么爱情,从头到尾,她所期望的无非就是离开宁家以及一切类似于宁家的生活环境,过上安稳的、不需要受奴役受侮辱的生活。
以前她不知道要怎么过上这种生活,但现在她已经看到了过这种生活的曙光。
宁光对于婚姻对于爱情是再也没了兴趣,她现在满脑子就是赶紧把身体养好然后去干活,接下来唯一的麻烦就是给孩子上户口,这事儿如果解决了她就没什么烦恼了,就是努力工作养活母女俩。
当然她知道自己这种想法在这时候肯定是不怎么能被接受的,因为这几天不止是戴振国,病房里的一些家属也在委婉劝她别太难过,来日方长——他们说的来日方长的意思,基本上就是让宁光以后再找个靠谱的。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女人终归是要结婚的。
要是已经四五十岁,孩子也有了,索性专心等着孙辈落地伺候孙子孙女,也就算了。但宁光这年纪,都还没成年,如果叫人知道她竟然打算守着女儿就这么过一辈子,肯定群情哗然,大家会一起努力来帮她“纠正”观念。
又或者根本不相信这话,认为她只是一时伤心的气话。
因此宁光这番打算都没跟戴振国说,只是反复强调自己不会送走女儿,又再三跟他道谢,表示他帮忙垫付的医药费,等自己开始工作后,会慢慢偿还……这些说完之后她就不作声了。
戴振国尴尬的让她别惦记着还钱的事情,因为他并不急着用钱,之后站了会儿,觉得两人之间气氛越来越尴尬了,也就讪讪离开。
见戴振国走了,宁光暗松口气... -->>
“……”宁光想了想,说,“先把孩子生下来吧。”
戴振国小心翼翼的说:“可是孩子的户口……”
宁光跟赵建国的年纪都没到,肯定没有领证。本来这种情况在农村很普遍,基本上都是到了年纪,甚至是等孩子需要上户口念书了,才会去补证。相关部门也是习惯,没什么为难的。
但现在赵建国父子都要进监狱去了,关键的证据还是宁光做的,赵建国还肯跟宁光领证给孩子上户口吗?
就算他肯,对宁光母女来说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因为赵建国本来就不是很有能力的人,再来个劳改犯的身份就更加不好混了……没准以后就会靠着婚姻以及父女的关系赖上宁光母女。
“……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宁光到底没经验,之前一番计划,自以为已经对于未来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却压根忘记了孩子户口的事情,这会儿被戴振国提醒,就是一惊,思来想去半晌没什么好主意,索性决定先拖着,说等孩子落地之后再想办法。
戴振国就委婉的询问她要不要将孩子送人?
不然按照目前的政策,没有结婚证是不可能给孩子上户口的,这样孩子就是个黑户。不仅如此,这年头单身女性带着孩子,还是个美头,过活是相当不容易的。哪怕是在城里,也不会少了嚼舌根的人。
这样宁光母女过的都不会好,还不如将孩子送给那种条件不错人也好但没法生育的夫妻,这样孩子可以有不错的成长环境,甚至直接成为城里人,而宁光呢也可以一身轻松的开始新生活。
可以说摈弃感情因素的话,这是对母女俩都好的选择。
戴振国说这番话的时候觉得还是比较有把握说服宁光的,因为从宁光毫无纠结就做出对赵建国父子不利的证词的举动来看,对赵建国真没多少感情。既然如此,她对跟赵建国的血脉也不该太牵肠挂肚才是……其实这时候最理智的选择应该是打胎,与赵建国父子一了百了。
但宁光这段时间都在努力安胎,显然对肚子里的孩子是非常在意的。
虽然对赵建国没什么好感,可尚未出生的孩子总是一条生命,戴振国也说不出来劝宁光打胎的话,所以还是送人的好。
他这么想着,却见宁光毫不迟疑的摇头,说她绝对不会将女儿交给其他人抚养的。
因为她信不过外人。
毕竟从小到大,她所生活的圈子里,美头就没几个过的舒服的,那还是亲生的,如果是领养的,岂不是更糟?当然沈安怡、杨秋涵等少数美头还是过的蛮好的,可她们都是亲生的不说,而且都很聪明,成绩也好……宁光觉得就自己跟赵建国这种学渣,生出来的美头估计念书也不怎么样的。
她这个亲姆嫚不会嫌弃亲生女儿笨,但养父养母就不一定了。
再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想当初她还以为赵建国是个好人,很为自己算计了他而觉得心虚,结果后来发现自己压根就是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宁光自觉不是什么聪明人,眼光也不怎么样,说什么给女儿挑个好人家,万一挑的是个表里不一的,表面上慈爱可亲,私下里净虐待自己女儿怎么办?
所以还是自己带着放心。
此外宁光不想将女儿送人还有些为自己考虑的打算,她是不打算再找人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世上过日子太过寂寞也太过没意思,能有个女儿作伴,也就心满意足了。
从前她还是个小美头,对于婚姻跟伴侣还懵懵懂懂的时候,苗国庆就一直念叨着“等美头你嫁出去就好了”,所以在宁光的概念里,婚姻唯一的意义就是帮助她逃离宁家。
什么爱情啊,什么白头到老啊,什么互相扶持啊……对她来说都太陌生了,而且肉麻的让人全身起鸡皮疙瘩,完全不想去了解。
曾经宁光很不服气,想要找其他的出路离开宁家。可是兜兜转转的,她最终还是靠着跟赵建国在一起脱离了宁家的控制。
她从来就没有期待过婚姻,更不曾向往什么爱情,从头到尾,她所期望的无非就是离开宁家以及一切类似于宁家的生活环境,过上安稳的、不需要受奴役受侮辱的生活。
以前她不知道要怎么过上这种生活,但现在她已经看到了过这种生活的曙光。
宁光对于婚姻对于爱情是再也没了兴趣,她现在满脑子就是赶紧把身体养好然后去干活,接下来唯一的麻烦就是给孩子上户口,这事儿如果解决了她就没什么烦恼了,就是努力工作养活母女俩。
当然她知道自己这种想法在这时候肯定是不怎么能被接受的,因为这几天不止是戴振国,病房里的一些家属也在委婉劝她别太难过,来日方长——他们说的来日方长的意思,基本上就是让宁光以后再找个靠谱的。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女人终归是要结婚的。
要是已经四五十岁,孩子也有了,索性专心等着孙辈落地伺候孙子孙女,也就算了。但宁光这年纪,都还没成年,如果叫人知道她竟然打算守着女儿就这么过一辈子,肯定群情哗然,大家会一起努力来帮她“纠正”观念。
又或者根本不相信这话,认为她只是一时伤心的气话。
因此宁光这番打算都没跟戴振国说,只是反复强调自己不会送走女儿,又再三跟他道谢,表示他帮忙垫付的医药费,等自己开始工作后,会慢慢偿还……这些说完之后她就不作声了。
戴振国尴尬的让她别惦记着还钱的事情,因为他并不急着用钱,之后站了会儿,觉得两人之间气氛越来越尴尬了,也就讪讪离开。
见戴振国走了,宁光暗松口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