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表哥见我多妩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程太尉的构思建设受阻,且在最后一道关给他出了问题。他沉着脸出了王宫,回到给使臣住的驿肆时,看到蛮族右大都尉阿卜杜尔在院前焦急走来走去。发现程太尉回来,阿卜杜尔非常急切地走过来,先质问程太尉:“为什么你们的安远将军会帮乌桓王平定内乱?!为什么你们大楚要跟乌桓合作?!程太尉,你事先可从来不曾跟我提过啊!”
程太尉面无表情,看得阿卜杜尔心虚无比。半晌,程太尉说:“乌桓国内乱,我可从未听说。右大都尉做事,不也从未跟我提过吗?”
程太尉心中恼怒万分,恨不得将这些坏事的人全都绑起来打一顿。
所有人都有着自己的小算计——他家大郎笑言李信不足为惧,在墨盒迟早自取灭亡,谁让李信是先太子一派呢。而蛮族的右大都尉阿卜杜尔一边跟程太尉谈着两国和解的事,一边转头在乌桓国埋下了钉子,预防乌桓国和大楚合作。某种程度上,不正说明阿卜杜尔对大楚并不信任吗?!
程太尉一时间心冷万分。
他为两国边关之事奔波十数年,不知多少人不能理解他。他不过是不想大开战,不想把战局扩大。结果这些蠢货们、这些蠢货们——兀自让李信在墨盒茁壮起来!
程太尉一言不发,甩袖快步进屋。
阿卜杜尔略微心虚,知道乌桓国之内乱必然引起了程太尉对自己的猜忌。他自己这种作为,两面派什么的,是不太好听……但是阿卜杜尔转念一想,重新理直气壮起来:两面派怎么了?乌桓国与自己的领地不相邻怎么了?乌桓国可是与左大都尉阿斯兰的领地相邻啊!阿斯兰那货会管乌桓国跟不跟大楚结盟吗?
阿斯兰肯定不会啦。
那么他阿卜杜尔手伸长一点,理所当然嘛!除了阿斯兰会觉得他多管闲事,关程太尉什么事?程太尉才是应该内疚的那个——大楚的安远将军跟乌桓国结盟,程太尉可从来没说过啊!
阿卜杜尔跟进去,如此这般添油加醋地指责大楚毁约。
程太尉气得已经不想说话了。
他沉着眼,深思自己确实不知道李信在墨盒搞什么。当今皇帝是好人,好人却未必当得了好皇帝。譬如面对边关诸将,皇帝都不召见,还要他们各自为政。李信各自为政起来,就跑去跟乌桓国结盟了。而且是李信自己结盟,都没带上大楚玩……虽然这件事上升到国事是很严肃很郑重的一件事,偏偏李信没有上报。
朝廷不知。
长安不知。
程太尉……自然也不知。
想到李信,程太尉面色更加难看。他让自己沉住气,听阿卜杜尔巴拉巴拉讲了不少乌桓国的事。乌桓国是大楚、蛮族的邻国,虽然只是一个小国,但蛮族也并没有大意。阿卜杜尔早早留了人在乌桓,怂恿乌桓王的兄弟与乌桓王生罅隙。当乌桓王离开国都去和大楚将军结盟时,便是叛乱的开始……蛮族自然是不愿意旁边的那两个国家结盟的,阿卜杜尔虽绕过了阿斯兰行此招,然程太尉想了想:以他对那位左大都尉的了解,那位都尉恐怕根本不会做这种事。所以这事必须得阿卜杜尔来。
现今事情败露,阿卜杜尔留在乌桓的钉子都被摘了出来。阿卜杜尔很久没收到来自乌桓的消息时,大家彼此心知肚明,一般这种情况下,就说明钉子已经凶多吉少。
阿卜杜尔顿时满腔火意,前来冲程太尉抱怨。
程太尉想了片刻,慢慢道:“大都尉放心。既然是我大楚出了问题……我自然责无旁贷,会亲自处置好这件事,给大家一个交代。请大都尉转告王上,让王上务必放心。两国结盟之事,大楚心意至诚,绝不会反悔。我这便启程返回长安,为王上解决我大楚内部的这个隐患。”
阿卜杜尔微笑:“哦,是安远将军吗?”
程太尉颔首。
阿卜杜尔心中微松,笑意加深:大楚新封的那位安远将军,是他们蛮族心头的一根刺。那根刺直指着他们,虎视眈眈,让蛮族坐立不安。王上悄悄嘱咐过他,大楚规矩繁多,这种将军,还是交给他们大楚人自己对付便好。
结盟么……国家这般厉害,铁蹄威风,谁愿意跟大楚结盟呢?
不过让大楚多挖些东西来,总是好的。
阿卜杜尔迫不及待问:“太尉准备如何对付那位安远将军?能够把他从墨盒撤走吗?听说你们大楚现在内乱丛生,你们可以把他派去平定内乱嘛。既然你我两国要结盟,这种危险角色,就不要放到边关来了。”
程太尉嗯了一声,却并没跟这个蛮族人参详。他内心也是瞧不起这些蛮夷的,与他们合作,却也未必把他们和自己放到一个平台上。
把李信从墨盒撤走?
哪有阿卜杜尔说的那般容易!
李二郎是先太子一派的人……
朝中有曾经自刎以明志的宁王在,程太尉已经不想触宁王这个霉头了。他也是要名的……为了对付一个小卒,再来一次宁王在廷议时自刎一事,他这个太尉也当到头了。绝不能对李二郎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再治罪召回了……
再者,皇帝陛下心性仁厚。先太子一脉的人,皇帝陛下都留了人活口,又怎么可能事后跟李二郎清算?
李二郎身上贴着先太子这个标签,就让程太尉投鼠忌器,不敢再大动作了。
程太尉在屋中来回踱步,时不时眉头紧皱,又时不时松懈开。
他最后一次停下步子时,终于生了一个狠毒的主意——既然无罪,那就给他安罪。既然不能用,那就除掉!
只有李二郎从墨盒挪开,只有李二郎死了,一切就会完全按照自己所想的发展了!
程太尉当即坐于书案后,开始快笔写书。他一边说自己即将回京之事,让朝中安排;一边又向皇帝陛下称赞李二郎在边关之功,说起李二郎与乌桓王的合约,提议皇帝陛下给李二郎封侯封爵,亲派臣子去墨盒嘉赏李二郎。提意见者,当拿主意者。程太尉顺便提了朝中几个大臣的名字,皆是自己的心腹。
吹了吹竹简上的笔墨,程太尉出门,让人快马加鞭往长安送信。以他对皇帝陛下的了解,皇帝陛下自然会照自己写的这般去嘉赏李二郎。
程太尉冷笑两声,又去写第二封信了。这第二封书函,是给自己的旧日部属,曾经的江北程家军,现今的并州程家军。他让部下择日准备出行,绕过幽州前往极北,要便衣行事,以防被人发现。知道李二郎武功盖世,程家大郎多次派人拦杀李二郎。虽没有成功,却也有了经验。程太尉吩咐要大批人马,并且指出李二郎的弱点所在。
程太尉之前从未亲自拿主意对付李二郎,因为李二郎在他眼中,始终是小辈,小朋友。跟小朋友撕破脸,实在太难看了。
然现在不一样了。这个小朋友已经成长为了足以让程太尉平视的存在,他连两国战事都能加以影响。阿卜杜尔只想撤走这个人,程太尉却知道有这个人在,自己的谋算总是不会成功。他亲自出主意,亲自布置军队,让人诛杀李二郎!
这支军队要与朝中派去墨盒的人合作,将一举杀掉李二郎,让事态发展重新有利于程太尉!
写完这封若有铿锵兵马相召的书函,程太尉到窗前,招下信鸽,将竹筒绑于信鸽腿上。他拍了拍信鸽的翅膀,放它飞上天空。
信鸽冲上天空,雪白的身影在云雾间飞一般地梭走。时隐时现,穿云吐雾。天最高的地方,层层白云扑卷,一浪又一浪地堆... -->>
程太尉的构思建设受阻,且在最后一道关给他出了问题。他沉着脸出了王宫,回到给使臣住的驿肆时,看到蛮族右大都尉阿卜杜尔在院前焦急走来走去。发现程太尉回来,阿卜杜尔非常急切地走过来,先质问程太尉:“为什么你们的安远将军会帮乌桓王平定内乱?!为什么你们大楚要跟乌桓合作?!程太尉,你事先可从来不曾跟我提过啊!”
程太尉面无表情,看得阿卜杜尔心虚无比。半晌,程太尉说:“乌桓国内乱,我可从未听说。右大都尉做事,不也从未跟我提过吗?”
程太尉心中恼怒万分,恨不得将这些坏事的人全都绑起来打一顿。
所有人都有着自己的小算计——他家大郎笑言李信不足为惧,在墨盒迟早自取灭亡,谁让李信是先太子一派呢。而蛮族的右大都尉阿卜杜尔一边跟程太尉谈着两国和解的事,一边转头在乌桓国埋下了钉子,预防乌桓国和大楚合作。某种程度上,不正说明阿卜杜尔对大楚并不信任吗?!
程太尉一时间心冷万分。
他为两国边关之事奔波十数年,不知多少人不能理解他。他不过是不想大开战,不想把战局扩大。结果这些蠢货们、这些蠢货们——兀自让李信在墨盒茁壮起来!
程太尉一言不发,甩袖快步进屋。
阿卜杜尔略微心虚,知道乌桓国之内乱必然引起了程太尉对自己的猜忌。他自己这种作为,两面派什么的,是不太好听……但是阿卜杜尔转念一想,重新理直气壮起来:两面派怎么了?乌桓国与自己的领地不相邻怎么了?乌桓国可是与左大都尉阿斯兰的领地相邻啊!阿斯兰那货会管乌桓国跟不跟大楚结盟吗?
阿斯兰肯定不会啦。
那么他阿卜杜尔手伸长一点,理所当然嘛!除了阿斯兰会觉得他多管闲事,关程太尉什么事?程太尉才是应该内疚的那个——大楚的安远将军跟乌桓国结盟,程太尉可从来没说过啊!
阿卜杜尔跟进去,如此这般添油加醋地指责大楚毁约。
程太尉气得已经不想说话了。
他沉着眼,深思自己确实不知道李信在墨盒搞什么。当今皇帝是好人,好人却未必当得了好皇帝。譬如面对边关诸将,皇帝都不召见,还要他们各自为政。李信各自为政起来,就跑去跟乌桓国结盟了。而且是李信自己结盟,都没带上大楚玩……虽然这件事上升到国事是很严肃很郑重的一件事,偏偏李信没有上报。
朝廷不知。
长安不知。
程太尉……自然也不知。
想到李信,程太尉面色更加难看。他让自己沉住气,听阿卜杜尔巴拉巴拉讲了不少乌桓国的事。乌桓国是大楚、蛮族的邻国,虽然只是一个小国,但蛮族也并没有大意。阿卜杜尔早早留了人在乌桓,怂恿乌桓王的兄弟与乌桓王生罅隙。当乌桓王离开国都去和大楚将军结盟时,便是叛乱的开始……蛮族自然是不愿意旁边的那两个国家结盟的,阿卜杜尔虽绕过了阿斯兰行此招,然程太尉想了想:以他对那位左大都尉的了解,那位都尉恐怕根本不会做这种事。所以这事必须得阿卜杜尔来。
现今事情败露,阿卜杜尔留在乌桓的钉子都被摘了出来。阿卜杜尔很久没收到来自乌桓的消息时,大家彼此心知肚明,一般这种情况下,就说明钉子已经凶多吉少。
阿卜杜尔顿时满腔火意,前来冲程太尉抱怨。
程太尉想了片刻,慢慢道:“大都尉放心。既然是我大楚出了问题……我自然责无旁贷,会亲自处置好这件事,给大家一个交代。请大都尉转告王上,让王上务必放心。两国结盟之事,大楚心意至诚,绝不会反悔。我这便启程返回长安,为王上解决我大楚内部的这个隐患。”
阿卜杜尔微笑:“哦,是安远将军吗?”
程太尉颔首。
阿卜杜尔心中微松,笑意加深:大楚新封的那位安远将军,是他们蛮族心头的一根刺。那根刺直指着他们,虎视眈眈,让蛮族坐立不安。王上悄悄嘱咐过他,大楚规矩繁多,这种将军,还是交给他们大楚人自己对付便好。
结盟么……国家这般厉害,铁蹄威风,谁愿意跟大楚结盟呢?
不过让大楚多挖些东西来,总是好的。
阿卜杜尔迫不及待问:“太尉准备如何对付那位安远将军?能够把他从墨盒撤走吗?听说你们大楚现在内乱丛生,你们可以把他派去平定内乱嘛。既然你我两国要结盟,这种危险角色,就不要放到边关来了。”
程太尉嗯了一声,却并没跟这个蛮族人参详。他内心也是瞧不起这些蛮夷的,与他们合作,却也未必把他们和自己放到一个平台上。
把李信从墨盒撤走?
哪有阿卜杜尔说的那般容易!
李二郎是先太子一派的人……
朝中有曾经自刎以明志的宁王在,程太尉已经不想触宁王这个霉头了。他也是要名的……为了对付一个小卒,再来一次宁王在廷议时自刎一事,他这个太尉也当到头了。绝不能对李二郎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再治罪召回了……
再者,皇帝陛下心性仁厚。先太子一脉的人,皇帝陛下都留了人活口,又怎么可能事后跟李二郎清算?
李二郎身上贴着先太子这个标签,就让程太尉投鼠忌器,不敢再大动作了。
程太尉在屋中来回踱步,时不时眉头紧皱,又时不时松懈开。
他最后一次停下步子时,终于生了一个狠毒的主意——既然无罪,那就给他安罪。既然不能用,那就除掉!
只有李二郎从墨盒挪开,只有李二郎死了,一切就会完全按照自己所想的发展了!
程太尉当即坐于书案后,开始快笔写书。他一边说自己即将回京之事,让朝中安排;一边又向皇帝陛下称赞李二郎在边关之功,说起李二郎与乌桓王的合约,提议皇帝陛下给李二郎封侯封爵,亲派臣子去墨盒嘉赏李二郎。提意见者,当拿主意者。程太尉顺便提了朝中几个大臣的名字,皆是自己的心腹。
吹了吹竹简上的笔墨,程太尉出门,让人快马加鞭往长安送信。以他对皇帝陛下的了解,皇帝陛下自然会照自己写的这般去嘉赏李二郎。
程太尉冷笑两声,又去写第二封信了。这第二封书函,是给自己的旧日部属,曾经的江北程家军,现今的并州程家军。他让部下择日准备出行,绕过幽州前往极北,要便衣行事,以防被人发现。知道李二郎武功盖世,程家大郎多次派人拦杀李二郎。虽没有成功,却也有了经验。程太尉吩咐要大批人马,并且指出李二郎的弱点所在。
程太尉之前从未亲自拿主意对付李二郎,因为李二郎在他眼中,始终是小辈,小朋友。跟小朋友撕破脸,实在太难看了。
然现在不一样了。这个小朋友已经成长为了足以让程太尉平视的存在,他连两国战事都能加以影响。阿卜杜尔只想撤走这个人,程太尉却知道有这个人在,自己的谋算总是不会成功。他亲自出主意,亲自布置军队,让人诛杀李二郎!
这支军队要与朝中派去墨盒的人合作,将一举杀掉李二郎,让事态发展重新有利于程太尉!
写完这封若有铿锵兵马相召的书函,程太尉到窗前,招下信鸽,将竹筒绑于信鸽腿上。他拍了拍信鸽的翅膀,放它飞上天空。
信鸽冲上天空,雪白的身影在云雾间飞一般地梭走。时隐时现,穿云吐雾。天最高的地方,层层白云扑卷,一浪又一浪地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