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九重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窦昭随窦世英进了西梢间的书房。
窦世英塞给窦昭一张契纸:“有朋友邀我在京都开银楼,我入了五万两银子的股本,用得是高兴的名字。你悄悄地收起来,谁也别告诉。”他说着,流露出些许的得意,“若是银楼不赚钱,你就抽股,好歹也能收回三、四万两银子,给自己置办几件衣裳首饰。”
看样子,父亲准备把高兴给自己用了!
可犯得着这样吗?
就为了把这笔银子洗白了,然后白白损失一、两万把两银子?
想到父亲从来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窦昭强忍着才没有说出什么不敬的话来。
“是哪位朋友邀您一起开银楼?”她果断地把契纸收进了衣袖里,问父亲,“除了您,还有哪几位股东?都各是做什么的?您占总本金的多少成?银楼由谁管事?”连珠炮似的,一口气问了七、八个问题,把窦世英问得愣在了那里,想了半天才道:“是郭颜约得我,除了我,还有翰林院的两个同僚赵培杰和陈宋明,再就是日盛银楼的东家张之琪,一共五个人,我入股五万两,占三分之一,张之琪占三分之一,郭颜等三人占三分之一。银楼由张之琪打点,我们每年分红就行了。”
窦昭骇然。
父亲竟然要和日盛银楼的张之琪合伙做生意!
是命运原本就是这样安排的呢?还是因为她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让父亲有机会认识了张之琪的呢?
前世她和父亲说不上几句话,根本不知道家里到底有些什么生意,没有办法判断。
但上一世,日盛银楼不过是大同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银楼,张之琪接手之后,将妹妹嫁给了大同总兵府的一位坐营官为续弦,从此开始做大同总兵府的生意。没几年就成了大同的首富,又在京都开了间小小的分店。辽王登基后,他一跃成为内阁首辅石均圭的座上宾·开始总揽九边的军饷,一时间间风头无两,先后在保定、济南、武昌、杭州、淞江等地开设分店,成为名震大江南北的巨贾·两个儿子一个走捐监在通政司做了个小吏,一个参加科举谋了两榜进士的出身,做了吏部给事中。
京都的人都在传,说张之琪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为辽王起事的时候,他将全部的身家二十万两银子都捐给了辽王,助辽王起事。石均圭·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
窦昭问窦世英:“高兴什么时候来?”
“我已经让人给给带信了。”窦世英说着,走到旁边的大书桌前,从暗格里拿出个红漆描金玉簪花的匣子递等了窦昭,“这是高兴一家人的卖身契,你收好了。”
窦昭没有和她客气,和那张契纸收在了一起。
回到屋里,她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前世,宫中惊变·皇上的亲卫军却反应迟缓,等到辽王射杀了太子,逼皇上写下了禅让书·在金吾卫的簇拥之下出现拿上了午门,接到太子求救信的五军营和神机营这才赶到朝阳门,被五城兵马司拦在了大门外…···
种种迹象都表明,辽王起事,并非临时起意。
而现在离宫变只有四年的时间了,按道理,辽王早已开始部署了才
张之琪选择在这个时候来京都开分店,是巧合呢?还是早已投靠了辽王,此次来京,为辽王打前站的?
窦昭想到日盛银楼的另外几个股东。
郭颜是已经去世了的内阁首辅曾贻芬的女婿·从前在翰林院任待讲学士,曾贻芬去世之前,他外放陕西按察使,三年后,升至陕西抚巡,节制陕西都司、行都司七十六个卫所·二十一万大军。辽王登基后,他任兵部尚书,英武殿大学士。
赵培杰,此时在翰林院任职,兼詹事府少詹事,东宫属臣。太子死后,他自缢于家中。
陈宋明,行人司司正,天子近臣,辽王宫变,由他执笔写得禅让书。辽王登基,他升迁国子监祭酒,没几个月,投河自杀。
事情有这么巧吗?
她越想越心凉。
那父亲呢?
如果这是有预谋的,他们又瞧中了父亲什么呢?
前世,她只管着和魏廷珍较劲,哪里注意到这些!
听到伯父们和父亲升迁,也只恨老天不长眼,在心里冷哼数声,派个管事送上一份恭礼。
那窦家有没有参与辽王的谋逆呢?
窦昭坐立难安。
她很想找个人商量商量。
陈先生和宋墨都是好人选。
可自己又怎么跟他们说辽王四年之后会造返呢?
窦昭靠在床头,揉着太阳穴……宋墨也靠在床头,揉着太阳穴。
“这么晚,你冲进颐志堂来把我叫醒,到底有什么事啊?”他无奈地望着在他床前像困兽般走来走去的顾玉,“你有话直说行不行?我这几天都在宫里当值,好不容易轮流,正想睡个好觉。要不,你先去客房歇息,有什么话,我们明天再说。”
宋墨说着,打了个哈欠。
皇上是的头痛病又犯了,吃了太医院的药不仅不见好,还开始胡言乱语,差点把待寝的... -->>
窦昭随窦世英进了西梢间的书房。
窦世英塞给窦昭一张契纸:“有朋友邀我在京都开银楼,我入了五万两银子的股本,用得是高兴的名字。你悄悄地收起来,谁也别告诉。”他说着,流露出些许的得意,“若是银楼不赚钱,你就抽股,好歹也能收回三、四万两银子,给自己置办几件衣裳首饰。”
看样子,父亲准备把高兴给自己用了!
可犯得着这样吗?
就为了把这笔银子洗白了,然后白白损失一、两万把两银子?
想到父亲从来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窦昭强忍着才没有说出什么不敬的话来。
“是哪位朋友邀您一起开银楼?”她果断地把契纸收进了衣袖里,问父亲,“除了您,还有哪几位股东?都各是做什么的?您占总本金的多少成?银楼由谁管事?”连珠炮似的,一口气问了七、八个问题,把窦世英问得愣在了那里,想了半天才道:“是郭颜约得我,除了我,还有翰林院的两个同僚赵培杰和陈宋明,再就是日盛银楼的东家张之琪,一共五个人,我入股五万两,占三分之一,张之琪占三分之一,郭颜等三人占三分之一。银楼由张之琪打点,我们每年分红就行了。”
窦昭骇然。
父亲竟然要和日盛银楼的张之琪合伙做生意!
是命运原本就是这样安排的呢?还是因为她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让父亲有机会认识了张之琪的呢?
前世她和父亲说不上几句话,根本不知道家里到底有些什么生意,没有办法判断。
但上一世,日盛银楼不过是大同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银楼,张之琪接手之后,将妹妹嫁给了大同总兵府的一位坐营官为续弦,从此开始做大同总兵府的生意。没几年就成了大同的首富,又在京都开了间小小的分店。辽王登基后,他一跃成为内阁首辅石均圭的座上宾·开始总揽九边的军饷,一时间间风头无两,先后在保定、济南、武昌、杭州、淞江等地开设分店,成为名震大江南北的巨贾·两个儿子一个走捐监在通政司做了个小吏,一个参加科举谋了两榜进士的出身,做了吏部给事中。
京都的人都在传,说张之琪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为辽王起事的时候,他将全部的身家二十万两银子都捐给了辽王,助辽王起事。石均圭·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
窦昭问窦世英:“高兴什么时候来?”
“我已经让人给给带信了。”窦世英说着,走到旁边的大书桌前,从暗格里拿出个红漆描金玉簪花的匣子递等了窦昭,“这是高兴一家人的卖身契,你收好了。”
窦昭没有和她客气,和那张契纸收在了一起。
回到屋里,她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前世,宫中惊变·皇上的亲卫军却反应迟缓,等到辽王射杀了太子,逼皇上写下了禅让书·在金吾卫的簇拥之下出现拿上了午门,接到太子求救信的五军营和神机营这才赶到朝阳门,被五城兵马司拦在了大门外…···
种种迹象都表明,辽王起事,并非临时起意。
而现在离宫变只有四年的时间了,按道理,辽王早已开始部署了才
张之琪选择在这个时候来京都开分店,是巧合呢?还是早已投靠了辽王,此次来京,为辽王打前站的?
窦昭想到日盛银楼的另外几个股东。
郭颜是已经去世了的内阁首辅曾贻芬的女婿·从前在翰林院任待讲学士,曾贻芬去世之前,他外放陕西按察使,三年后,升至陕西抚巡,节制陕西都司、行都司七十六个卫所·二十一万大军。辽王登基后,他任兵部尚书,英武殿大学士。
赵培杰,此时在翰林院任职,兼詹事府少詹事,东宫属臣。太子死后,他自缢于家中。
陈宋明,行人司司正,天子近臣,辽王宫变,由他执笔写得禅让书。辽王登基,他升迁国子监祭酒,没几个月,投河自杀。
事情有这么巧吗?
她越想越心凉。
那父亲呢?
如果这是有预谋的,他们又瞧中了父亲什么呢?
前世,她只管着和魏廷珍较劲,哪里注意到这些!
听到伯父们和父亲升迁,也只恨老天不长眼,在心里冷哼数声,派个管事送上一份恭礼。
那窦家有没有参与辽王的谋逆呢?
窦昭坐立难安。
她很想找个人商量商量。
陈先生和宋墨都是好人选。
可自己又怎么跟他们说辽王四年之后会造返呢?
窦昭靠在床头,揉着太阳穴……宋墨也靠在床头,揉着太阳穴。
“这么晚,你冲进颐志堂来把我叫醒,到底有什么事啊?”他无奈地望着在他床前像困兽般走来走去的顾玉,“你有话直说行不行?我这几天都在宫里当值,好不容易轮流,正想睡个好觉。要不,你先去客房歇息,有什么话,我们明天再说。”
宋墨说着,打了个哈欠。
皇上是的头痛病又犯了,吃了太医院的药不仅不见好,还开始胡言乱语,差点把待寝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