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我为国家修文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下他一人了。
他比唐英还要大几岁,又是御窑厂里的把头,唐英便一直喊他三哥。
李三推辞了几次,见推不掉,也只好作罢,由得他喊去,反正他不应。
此刻,听到唐英的问话,李三将长长的烟斗往地上轻轻磕了磕,这才说道:“催总大人说得不错,此时此境,唯有反复烧制,积累经验,方有一线可能。”
他想了想,又一脸肃穆地道,“至于窑火,老朽竭力而为!”
“好!”
唐英闻言,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一般,一脸轻松地站起身来,笑道,“既如此,那从今日之起,御窑厂集众人之力,研制新瓷!”
老格、六十三以及把头李三等人,也都赶紧站了起来,大声应诺:“谨遵大人之令!”
景市御窑厂,从这一天开始,开始围绕着烧制“各种釉彩大瓶”而全力运转。
实际上,“各种釉彩大瓶”上的一十七种釉彩,唐英所督导的御窑厂,已经完全掌握了。
甚至,他们所掌握的顶尖瓷器烧造工艺,远远不止这十七种。
在唐英所著的《陶成纪事碑记》中记载了,在其督陶期间,一共仿古、创新了五十七种瓷器烧造工艺。
然而,熟练掌握各种烧造工艺,不代表就一定能够轻易将这些工艺集中在一个瓷瓶身上。
唐英等人在商讨之时,说得简单,实际上实际操作以后,才发现难度大得超乎想象。
陶瓷器物身上的十几种釉彩,有的是高温釉彩,有的是低温釉彩,而且它们的烧成温度各不相同。
在窑温的观察与控制上,就已经是难度极大了。
就比如釉里红,如果窑口温度过低,颜色会发黑;如果温度过高,颜色就烧飞了。
而温度高低之间允许的差额大概在1~2℃。
这除了需要靠把头李三看窑的丰富经验,运气也是不可缺少的。
除此之外,“各种釉彩大瓶”的制瓷工序,也是繁琐得惊人,粗略计算之下,居然需要整整七十二道制瓷官窑工序。
在入窑之前,就需要8道加工工序、8道拉坯工序、9道印坯工序、3道造型工序等二十八道工序。
更别提入窑烧造之后,各种釉彩还有多道各自的工序需要完成!
但开弓哪有回头箭?
更何况,乾隆皇帝要“炫技”,他唐英也没有回头的余地,只能迎难而上。
他又将除了把头之外的工头们召集了起来,除了让他们负责各自领域的制瓷工艺之外,唐英本人也亲自出马,负责各项工艺之间的衔接和整体把控。
三个月后,第一窑“各种釉彩大瓶”开窑了!
这一日,唐英早早地来到了御窑厂窑口所在地,上百名窑工在工头们的带领下,也早已经候在这里了。
事实上,烧窑期间,这些窑工们日夜守在窑边,吃住都不离窑,就是为了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期望能够烧出一口好窑来。
这段时间里,唐英也是时常到此巡查,哪怕是督陶这么多年了,此刻心里也是没有底。
看到迎面走来的把头李三满脸憔悴,胡子都打结了,他忍不住上前一步,拉着他的手,低声道:“三哥,辛苦你了!”
李三是把头,必须时刻紧盯着窑口,观察窑温,甚至有时候还要利用各种手段调节窑温。
这段时间里,他几乎是睡不了一个好觉,困了也只能眯上一小会儿,比那些守在窑外的窑工们,不知道要辛苦多少倍。
此刻,即将开窑了,他也算是松了一口气,笑道:“本就是吃的这碗饭,谈何辛苦?”
“这窑……”唐英指了指窑口,没再说下去。
烧窑的禁忌,是不准说脏话粗话,更不准说不吉利的话。
哪怕唐英不信这些,到了这开窑的关口,他也不能不小心一二。
听了这话,李三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轻轻摇了摇头,道:“不好说,不好说啊!”
此刻,只听得众多工头中的一人,大喝一声:“吉时已到,开窑!”
“开窑!”
上百窑工们齐齐大吼,声震云霄,让人忍不住热血沸腾。
此刻,唐英再也不顾上去纠结这窑烧得究竟好不好了,抬头往窑口处看去!
只看了一眼,他的心就瞬间跌入了谷底——
失败了!
但转瞬间,唐英便又振作了起来:自己居然奢望一次烧造成功,实在是太可笑了,这可是一十七种釉彩集于一身的瓷瓶!
而且这还只是烧制高温釉彩而已!
如果高温釉彩烧制成功后,二次入窑烧制低温釉彩失败的话,那才是真的可惜了。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不敢重头再来!
更何况,如今这种失败,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这里,唐英一把抓住精神有些恍惚的李三的胳膊,笑道:“三哥,意料中事罢了,无妨,休息两日,咱们再来!”
“好,再来就再来,不过不用休息两日了,今日清窑之后,直接装窑即可!”
原本有些失落的李三,此刻也被唐英乐观的情绪给感染了,他大喝道,“我还没那么老,想当年,连烧十多窑,回去睡一晚,第二天又活蹦乱跳了!”
唐英也是哈哈大笑起来,却是没再阻止他,转头吩咐侍从去买些人参熬汤,晚些时候给李三送来。
第二窑,又失败了!
第三窑,还是失败了!
……
一年之后,唐英甚至都忘了已经烧了多少窑的“各种釉彩大瓶”,大概是八九百窑?还是一千多窑?
忘了,忘了!
这一日,又到了开窑的日子。
唐英一脸平静地坐在屋中绘制新瓷画样,甚至都没想过要去看一眼。
这一年多来,他已经看过太多次开窑了,每一次都是兴冲冲而去,又是失望而归。
到如今,他都已经有点麻木了。
但唯一不变的是,如今,他依然坚信这“各种釉彩大瓶”一定能够烧制成功。
每过半个月,他依然会召集把头李三和工头们一起,商讨“各种釉彩大瓶”烧造工艺的改进方案,哪里需要微调,哪里需要变动。
“大人,大人!”
屋外,老格急切的呼喊声打断了唐英的思绪,“成了!成了!”
“什么成了?”
唐英一时没反应过来,这老格平日里冷静沉着,怎么今日这么冒冒失失的,话都说不清楚了。
此刻,老格已经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却又一脸激动地喊道:“各种釉彩大瓶,烧造成功了!”
“成功了?”
唐英却没老格想象中的那么激动,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又喃喃说了一句,“终于烧造成功了。”
下他一人了。
他比唐英还要大几岁,又是御窑厂里的把头,唐英便一直喊他三哥。
李三推辞了几次,见推不掉,也只好作罢,由得他喊去,反正他不应。
此刻,听到唐英的问话,李三将长长的烟斗往地上轻轻磕了磕,这才说道:“催总大人说得不错,此时此境,唯有反复烧制,积累经验,方有一线可能。”
他想了想,又一脸肃穆地道,“至于窑火,老朽竭力而为!”
“好!”
唐英闻言,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一般,一脸轻松地站起身来,笑道,“既如此,那从今日之起,御窑厂集众人之力,研制新瓷!”
老格、六十三以及把头李三等人,也都赶紧站了起来,大声应诺:“谨遵大人之令!”
景市御窑厂,从这一天开始,开始围绕着烧制“各种釉彩大瓶”而全力运转。
实际上,“各种釉彩大瓶”上的一十七种釉彩,唐英所督导的御窑厂,已经完全掌握了。
甚至,他们所掌握的顶尖瓷器烧造工艺,远远不止这十七种。
在唐英所著的《陶成纪事碑记》中记载了,在其督陶期间,一共仿古、创新了五十七种瓷器烧造工艺。
然而,熟练掌握各种烧造工艺,不代表就一定能够轻易将这些工艺集中在一个瓷瓶身上。
唐英等人在商讨之时,说得简单,实际上实际操作以后,才发现难度大得超乎想象。
陶瓷器物身上的十几种釉彩,有的是高温釉彩,有的是低温釉彩,而且它们的烧成温度各不相同。
在窑温的观察与控制上,就已经是难度极大了。
就比如釉里红,如果窑口温度过低,颜色会发黑;如果温度过高,颜色就烧飞了。
而温度高低之间允许的差额大概在1~2℃。
这除了需要靠把头李三看窑的丰富经验,运气也是不可缺少的。
除此之外,“各种釉彩大瓶”的制瓷工序,也是繁琐得惊人,粗略计算之下,居然需要整整七十二道制瓷官窑工序。
在入窑之前,就需要8道加工工序、8道拉坯工序、9道印坯工序、3道造型工序等二十八道工序。
更别提入窑烧造之后,各种釉彩还有多道各自的工序需要完成!
但开弓哪有回头箭?
更何况,乾隆皇帝要“炫技”,他唐英也没有回头的余地,只能迎难而上。
他又将除了把头之外的工头们召集了起来,除了让他们负责各自领域的制瓷工艺之外,唐英本人也亲自出马,负责各项工艺之间的衔接和整体把控。
三个月后,第一窑“各种釉彩大瓶”开窑了!
这一日,唐英早早地来到了御窑厂窑口所在地,上百名窑工在工头们的带领下,也早已经候在这里了。
事实上,烧窑期间,这些窑工们日夜守在窑边,吃住都不离窑,就是为了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期望能够烧出一口好窑来。
这段时间里,唐英也是时常到此巡查,哪怕是督陶这么多年了,此刻心里也是没有底。
看到迎面走来的把头李三满脸憔悴,胡子都打结了,他忍不住上前一步,拉着他的手,低声道:“三哥,辛苦你了!”
李三是把头,必须时刻紧盯着窑口,观察窑温,甚至有时候还要利用各种手段调节窑温。
这段时间里,他几乎是睡不了一个好觉,困了也只能眯上一小会儿,比那些守在窑外的窑工们,不知道要辛苦多少倍。
此刻,即将开窑了,他也算是松了一口气,笑道:“本就是吃的这碗饭,谈何辛苦?”
“这窑……”唐英指了指窑口,没再说下去。
烧窑的禁忌,是不准说脏话粗话,更不准说不吉利的话。
哪怕唐英不信这些,到了这开窑的关口,他也不能不小心一二。
听了这话,李三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轻轻摇了摇头,道:“不好说,不好说啊!”
此刻,只听得众多工头中的一人,大喝一声:“吉时已到,开窑!”
“开窑!”
上百窑工们齐齐大吼,声震云霄,让人忍不住热血沸腾。
此刻,唐英再也不顾上去纠结这窑烧得究竟好不好了,抬头往窑口处看去!
只看了一眼,他的心就瞬间跌入了谷底——
失败了!
但转瞬间,唐英便又振作了起来:自己居然奢望一次烧造成功,实在是太可笑了,这可是一十七种釉彩集于一身的瓷瓶!
而且这还只是烧制高温釉彩而已!
如果高温釉彩烧制成功后,二次入窑烧制低温釉彩失败的话,那才是真的可惜了。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不敢重头再来!
更何况,如今这种失败,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这里,唐英一把抓住精神有些恍惚的李三的胳膊,笑道:“三哥,意料中事罢了,无妨,休息两日,咱们再来!”
“好,再来就再来,不过不用休息两日了,今日清窑之后,直接装窑即可!”
原本有些失落的李三,此刻也被唐英乐观的情绪给感染了,他大喝道,“我还没那么老,想当年,连烧十多窑,回去睡一晚,第二天又活蹦乱跳了!”
唐英也是哈哈大笑起来,却是没再阻止他,转头吩咐侍从去买些人参熬汤,晚些时候给李三送来。
第二窑,又失败了!
第三窑,还是失败了!
……
一年之后,唐英甚至都忘了已经烧了多少窑的“各种釉彩大瓶”,大概是八九百窑?还是一千多窑?
忘了,忘了!
这一日,又到了开窑的日子。
唐英一脸平静地坐在屋中绘制新瓷画样,甚至都没想过要去看一眼。
这一年多来,他已经看过太多次开窑了,每一次都是兴冲冲而去,又是失望而归。
到如今,他都已经有点麻木了。
但唯一不变的是,如今,他依然坚信这“各种釉彩大瓶”一定能够烧制成功。
每过半个月,他依然会召集把头李三和工头们一起,商讨“各种釉彩大瓶”烧造工艺的改进方案,哪里需要微调,哪里需要变动。
“大人,大人!”
屋外,老格急切的呼喊声打断了唐英的思绪,“成了!成了!”
“什么成了?”
唐英一时没反应过来,这老格平日里冷静沉着,怎么今日这么冒冒失失的,话都说不清楚了。
此刻,老格已经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却又一脸激动地喊道:“各种釉彩大瓶,烧造成功了!”
“成功了?”
唐英却没老格想象中的那么激动,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又喃喃说了一句,“终于烧造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