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逆水行周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声迟迟定不下来,莫非乐府里有前朝余孽心怀故国?
杨坚大怒,正要严办前朝余孽之际,有大臣进谏,陈述了个中缘由,他细细看了几遍,才发现是自己想偏了要想制定雅乐正声,确实不容易。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掌握了雅乐的晋国乐工,因为天灾人祸伤亡惨重,幸存的分为两拨,一拨逃离洛阳南下进入荆襄之地,为东晋所用,历经宋、齐、梁的朝代变更。
另一拨乐工没能逃离洛阳,为北方各势力掳掠,随着朝代变更,流离失所,许多乐曲、乐器已经失传,无论南北,雅乐经历几次分崩离析,多有遗失之处。
要想修正雅乐,得把南北雅乐合在一起研究,可这样也很复杂,南朝雅乐只是缺失,而北朝的雅乐不但缺失,还掺杂了诸多胡音。
北朝魏国分裂为东西魏,东魏为高齐所代,西魏为宇文周所替,周武帝聘突厥阿史那氏为后,陪嫁的嫁妆中,有为数众多的西域乐工,故而周乐又引入了龟兹的乐曲。
周灭齐,北朝雅乐再度一统,周乐已经掺杂着许多胡声,而南朝的雅乐,又增加了清商新声,如何去伪存真,如何修补缺失,就是问题所在。
纯粹的学术问题,杨坚听了就头大,再不甘心也只能等,毕竟事关国体,要是为了赶时间结果出纰漏,那就会贻笑大方,史书留名。
识音之士为了“乐议”,争得是不可开交,谁都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听起来都很有道理,结果意见大多对立,杨坚看着奏章左右为难,都不知道该听谁的。
这种事就由识音之士去争,何时争出结果就何时定下来,不过杨坚却有些担心,因为他从这件事察觉出一些端倪结党营私!
乐议,各方人士都有着自己的见解,然后其亲朋好友,为其摇旗呐喊,雅乐之争,已经有超过学术范围的苗头。
更有甚者,开始发动门生故吏,诋毁对立方的品行,学术争论,开始变成派系之争。
是他们一边的就支持,不是的就反对,只对人,不对事。
怎么回事?只对人不对事?正常的争论不该是只对事不对人么?你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想干什么?
作为天子,伫立权力巅峰的孤家寡人,杨坚本能产生警觉,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要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问题。
一叶知秋,乐议之争,其实就是朝政的影射,世家大族、门阀权贵,其子弟还有门生故吏遍及朝野内外,无论是京官、地方官,州郡兵还是府兵、禁军,都有他们的脉络。
这些人,名义上是朝廷的官员、将领,可紧急关头上听谁的还用想么?
他们会优先考虑家族利益、个人利益,至于朝廷的利益,最高也得排在第三位,所以结党营私是必然,而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毒瘤,会致命的。
那又怎么样?御座上换个皇帝,和世家大族们有关系么?无非是能否从中得到好处而已。
大象二年的惊变,世家大族、门阀权贵,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宇文氏,拥立杨氏为主,杨坚便是以此登上巅峰,所以他再清楚不过其中门道。
刚刚故去的太师李穆,可是周太祖宇文泰的心腹元从,地位不低,按说是宇文氏的肱股忠臣,结果却选择了家族利益为先,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旧主。
这些世家大族既然可以抛弃宇文氏,拥立杨氏,想来某日情况有变时,也能抛弃杨氏,拥立别家吧?
比如说陇西李氏?
朕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未完待续。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正声迟迟定不下来,莫非乐府里有前朝余孽心怀故国?
杨坚大怒,正要严办前朝余孽之际,有大臣进谏,陈述了个中缘由,他细细看了几遍,才发现是自己想偏了要想制定雅乐正声,确实不容易。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掌握了雅乐的晋国乐工,因为天灾人祸伤亡惨重,幸存的分为两拨,一拨逃离洛阳南下进入荆襄之地,为东晋所用,历经宋、齐、梁的朝代变更。
另一拨乐工没能逃离洛阳,为北方各势力掳掠,随着朝代变更,流离失所,许多乐曲、乐器已经失传,无论南北,雅乐经历几次分崩离析,多有遗失之处。
要想修正雅乐,得把南北雅乐合在一起研究,可这样也很复杂,南朝雅乐只是缺失,而北朝的雅乐不但缺失,还掺杂了诸多胡音。
北朝魏国分裂为东西魏,东魏为高齐所代,西魏为宇文周所替,周武帝聘突厥阿史那氏为后,陪嫁的嫁妆中,有为数众多的西域乐工,故而周乐又引入了龟兹的乐曲。
周灭齐,北朝雅乐再度一统,周乐已经掺杂着许多胡声,而南朝的雅乐,又增加了清商新声,如何去伪存真,如何修补缺失,就是问题所在。
纯粹的学术问题,杨坚听了就头大,再不甘心也只能等,毕竟事关国体,要是为了赶时间结果出纰漏,那就会贻笑大方,史书留名。
识音之士为了“乐议”,争得是不可开交,谁都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听起来都很有道理,结果意见大多对立,杨坚看着奏章左右为难,都不知道该听谁的。
这种事就由识音之士去争,何时争出结果就何时定下来,不过杨坚却有些担心,因为他从这件事察觉出一些端倪结党营私!
乐议,各方人士都有着自己的见解,然后其亲朋好友,为其摇旗呐喊,雅乐之争,已经有超过学术范围的苗头。
更有甚者,开始发动门生故吏,诋毁对立方的品行,学术争论,开始变成派系之争。
是他们一边的就支持,不是的就反对,只对人,不对事。
怎么回事?只对人不对事?正常的争论不该是只对事不对人么?你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想干什么?
作为天子,伫立权力巅峰的孤家寡人,杨坚本能产生警觉,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要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问题。
一叶知秋,乐议之争,其实就是朝政的影射,世家大族、门阀权贵,其子弟还有门生故吏遍及朝野内外,无论是京官、地方官,州郡兵还是府兵、禁军,都有他们的脉络。
这些人,名义上是朝廷的官员、将领,可紧急关头上听谁的还用想么?
他们会优先考虑家族利益、个人利益,至于朝廷的利益,最高也得排在第三位,所以结党营私是必然,而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毒瘤,会致命的。
那又怎么样?御座上换个皇帝,和世家大族们有关系么?无非是能否从中得到好处而已。
大象二年的惊变,世家大族、门阀权贵,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宇文氏,拥立杨氏为主,杨坚便是以此登上巅峰,所以他再清楚不过其中门道。
刚刚故去的太师李穆,可是周太祖宇文泰的心腹元从,地位不低,按说是宇文氏的肱股忠臣,结果却选择了家族利益为先,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旧主。
这些世家大族既然可以抛弃宇文氏,拥立杨氏,想来某日情况有变时,也能抛弃杨氏,拥立别家吧?
比如说陇西李氏?
朕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未完待续。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