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甲申天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23章 扬州,我们的扬州
终于又打退了一次清军的进攻。瘦小的身体仿佛已不堪用,好像虚脱一样全身无力。史可法靠着石头垛子,满眼看到的都是残肢断臂和蒸腾不散的硝烟。
清军的这次攻势空前猛烈,数度攻上城头,甚至危急到史可法亲自挥刀叫战,终于以百余条好男儿的声名为代价把清军赶了下去。
素来固若金汤的高大城池也被攻开两个缺口,清军一度攻打进了瓮城,全赖副将史德威勇武,奋勇拼杀之后勉强把清军轰了出去。
清军退开之后,史德威甚至来不及报告损失,正伙着士卒民夫堵死破开的城墙。
成上守军多已身被数创,尤其是那些弓手,因为长时间控弦,双臂早已酸麻不能屈伸,手指勾蜷已伸展不开,正使劲的把双手在身上磨蹭,以使得血液尽快流通……
还来不及撤下的伤兵就在各个垛口间苟延残喘,尤其是那些重伤者,已经不再奢求有人来救治,艰难挪动几下保持一个还算舒适的姿势,回望城内。似乎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家园,然后就满足的闭上双眼等候死亡的降临。
医官早就不剩下几个,但凡还能动弹一点,就撕开衣衫自己裹伤,至于能不能在清军下次攻城时候活下来,已经不在意了。
战场上的生死不过一瞬,龙精虎猛的精壮汉子眨眼之间就有可能颈血喷溅,此等情形已经见过太多,打击对于死亡已经麻木了。
没有人说什么精忠为国报效朝廷,谈什么保存江北寸地尺土,这样的大道理是史督师那样忠臣思虑之事。大伙儿想的更多的则是身后的妻儿老小和那个温馨的家,只要家里的婆姨不受人欺凌,只要家里的娃娃不做外族的奴隶,就是死在这扬州城头,也不冤!
去他娘的狗屁朝廷,去他娘的千秋忠义,老子舍生忘死就为了身后的那个家。
战斗进行到如今,史可法已经不再高喊什么君臣忠义,也不必在想方设法的激励士气。支撑这些士卒血战至今的不再是什么大义名节,而是最简单的生存。要想不做外族的奴隶,要想后代子孙能堂堂正正的做人,就得打下去。
四面铁桶合围,已经是飞鸟难渡。这时候已经没有人再说撤退的话儿,现在就是想退已是无路可走,唯有死战到底。
城残、剑折、枪断、弹尽、援绝,这就是扬州。
残破的城池能不能再一次的抵挡住敌人的进攻还要看老天的意思,经过这一天的惨烈大战,弹药消耗几乎殆尽,素来为扬州所倚仗的神威铜炮很快就要成为摆设。
坚城巨炮等这一切有利条件都消耗完了。
前几天还频频南顾期盼王师的人们早就死心了。
援兵?不会再有。
就算是朝廷即刻起兵来援也来不及了。
现在的就是想多支撑一天都千难万难,等到小朝廷想起来的时候,只怕扬州连灰也不剩了。
日暮苍远,赤霞如火,映火了半边天色。
“大清豫亲王书致扬州诸彦:弘光伪朝借平左乱,实弃扬州,战端以来,伏尸者众,实不忍睹之。望扬州诸帅察天下气运之先,尽早献城来仪,裂土封疆效平西之典。
扬州军督史者,空有名流领袖之名,实以扬州百万黎庶博一身之名,诸军早知。
天威不测,焉可当之?若迟迟不知顺逆,纵心不忍亦难全扬州。
天兵到处,十日不封。史者一家一姓之名重?扬州合城百万重?史者好自斟酌。
明日辰时,翘盼回音,切勿自误。”
清军撤退之前,再一次把劝降书纷纷射上城头。
清军知道史可法不可能投降,所以把重点放在扬州将士身上,许下裂土封疆的诺言,并且拿出吴三桂的例子。
以利诱之的同时。又露出十日不封刀的言语来威胁。
诱惑和威胁双管齐下,史可法隐隐有些担忧。
若是扬州城破,城中八十万百姓如何?多铎是不是真的要屠城?
若清军大举屠城……
史可法出了一身冷汗。
夜。
许多百姓涌上城头前线,或以酒水凭吊逝去的亲人,或带着儿女探望受伤的父兄,或泣或诉大生悲凉……
此等情形最是打击士气,若是平时断然不会发生,可现如今是个人都能看出扬州不保,陷落只在旦夕之间。众将官也就不再组织,让这些身经血战的士卒和他们的亲人见见面吧。
或许过了今天晚上,就要天人永隔再难见亲人一面。
就是史德威也默许了这种情况,只是不敢告诉史可法。若是让史督师知道,肯定要铁着脸撵这些老幼妇孺下去。
“督师传将军议事。”史可法的亲兵过来通传。
如今的扬州已是十万紧急,督师传唤,片刻也耽搁不得,史德威急急前往。
“大人唤我?”
偌大的房间中仅有史可法一人,身形愈发显得瘦小,因为后首灯的缘故,把史可法的身影拉的极长,几乎占满小半个房间,史德威完全淹没在史可法的身影当中。
“这是多铎的劝降书……”史可法视史德威如子侄一般,说话也就随和了许多,把劝降书递给这个副将。
对于清军的劝降书,史可法哪天不见到几回?从来就是看也不看立刻焚烧,以明坚守扬州之志。今天为何看起了鞑子的劝降书?
“清军将海量书信射上城头,我便晓得其中有些蹊跷……”
清军每天都在劝降,只不过以往的劝降书很少,每天也就五七次而已,今日却是不论东西南北四下散布,确实有些不同。
“督师的意思是……”
“多铎明明知道我不会降,依旧如此作为。我怕有心智不坚者……”
史可法不会投降,不代表所有不会投降。
这也多铎的用意之所在,用威胁加利诱的手段引诱扬州城中抵抗不坚定的那一批人,瓦解分化之。
史德威立刻就明白了督师的意思:“我这就待人巡查,以防有人受不住鞑子的诱惑……”
这一夜,史德威片刻不曾安眠,往来巡视,密切关注城内动静。
“扬州……哎,看来真是守不住了,不光要和城外的鞑子厮杀,还要提防里头的出现内鬼,这种情形可怎么守得住?”
就在史可法严防内部的时候,扬州城内还是出了大乱子。
就在这个夜晚,扬州二把手总兵官李栖凤和三把手监军副使高岐凤二人,竟然率部出城降敌。
这二人本想捉住史可法作为投降多铎的投名状,无奈史德威在这个夜晚加强了戒备,二人以为史可法有所觉察,再不敢耽搁,就在当晚出城投降了。
“李,高二人带走了多少人马?”
“约莫四千不到。”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的史可法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震惊和愤怒,反而有了几分气定神闲的从容不迫,以少有的慈祥目光看着史德威:“我膝下无有子嗣,你鞍前马后追随经年,又与吾同姓,有心收你为子,录入宗谱之中,你意如何?”
史可法的风骨和气节,最令史德威钦佩,忽闻此言,心中一暖当即跪倒在地,口称尊父。
“吾儿站立一旁稍待……”说话间,史可法匆匆写就两封书信,交予史德威手上:“此二封书信分别送于吾妻与吾母,趁此深夜即刻出城,若能侥天大之幸出去……”
“出去?那督师……”
李高二人投敌,城中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更是不足,史德威想不到督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让自己出城:“扬州人手不足……”
“扬州早已不可守。城破只是迟早之事。高李二人率部投敌不过是让扬州更快陷落而已。”其实史可法早就看透了扬州是个死局,唯一的希望就是扬州之战能够拖延下去,然后等待朝廷的援兵前来解围。局面恶化之快并没有出乎史可法的预料,只是没有想到朝廷竟然真的不顾江北,坐视扬州灭亡而束手不救不助。
对这个朝廷已经是彻底绝望,一向忠义无双的史可法甚至能够理解李高二人投敌时候的心情:朝廷太让人失望了。”
李高二人可以投敌,史可法却不能,也不会。
受圣人教诲,秉千秋大节。尤其是那些君君臣臣的东西,就是他永远也越不过去的一道坎儿。在史可法看来,无论如何,朝廷还是朝廷,臣子还是臣子,这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
“为朝廷尽忠的时候到了,这个由我来做。为膝前尽孝你就代我做了吧。”到了这个时候,史可法已是真情流露:“你是能侥幸得脱,可带着我那发妻老母与隐遁山林,或远避海外,万不可对外人提及是我的子嗣。更不可为清人之子民……”
这已经是史可法的临终嘱托了。
史德威五内如焚心头大恸:“我愿与督师共殉扬州。”
“我一个人一条命也就足够报答朝廷了,用不着你再搭上性命。”史可法细细的看着史德威,脸上满满都是慈爱:“李、高二人投敌,扬州虚实多铎已尽知晓。我军如此虚弱,明日辰时,清军必倾尽全力攻击通泗门,那时候你就可以从东门或者南门的水门逃出。你去准备吧……”
史德威两眼通红的离去,史可法再不复淡定从容的神态,而是焦虑的屋中来回游走,神经质一般的喃喃念叨:“若是清兵屠城……若是清兵屠城……”
“苏武节,李陵叛,苏武节,李陵叛……”史可法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句话。终于明白了其中深意。
苏武持节留胡,十九年而不辱,那是因为苏武单身一人,可以轻易做出守节的决定;李陵叛敌也是在为手下士卒考虑……
其中忠奸又哪里是这么容易做到的?
“若是清兵屠城,扬州八十万生灵即遭灭顶。”史可法颓然无力的做在椅子上:“八十万生灵和忠义臣节,我该当如何选择?”
次日。
城南。
“狗鞑子,给爷爷来点够味儿的。”被冷箭伤了左肩,伤口如孩子嘴一般豁着,顷刻间就染红了半个膀子。
这点伤痛对于巨熊一般的丁乙根本就微不足道,连看也不看当胸就捅。
按说以丁乙现在的营官身份,完全可以坐镇指挥。但是这条赴死军中最威猛的汉子还是亲自披挂上阵,成为先锋中的先锋,尖兵中的尖兵,一马当先冲在前头。
赴死军中的叉子营有大有小,刚好是十个营的建制,都是用天干之数命名,丁乙这个营就是第四营——丁字营。
相对于丁字营这个正规的番号,赴死军上下更习惯称呼第四营为野猪营。
丁字营是赴死军中的重要突击力量,这个营上上下下都是和丁乙差不多的壮汉,一个个人高马大敢死敢拼,尤其是在正面冲锋的时候,那种玩儿命的劲头就好像大野猪的奋力一冲那样势不可挡。
丁乙这个营官打起仗来很少讲究什么战术,他最擅长的就一个字——冲。
丁字营一冲起来,完全是不管不顾勇往直前,不把敌人彻底干爬下决不罢休。
这一次大战又是忠诚伯亲自坐镇,有神仙一样的李四在屁股后头督促着,丁字营都有把天捅俩大窟窿的心思。怎么着也要让忠诚伯大人知道丁字营才是赴死军第一号强兵。
因为甲字营和乙字营这两个老兵营是李四直属,而路涧的丙字营和丁乙的丁字营就成了开路的先锋。
两个先锋营就象是叉子的两个锋锐尖头,稍后夹着的就是符二瞎子铁炮营,再后面就是李四亲自坐镇的主力各营。
现在的赴死军架势完全拉开,总体就好像一柄巨大的铁叉。
每次作战,丁乙都是冲杀在前,每次作战,这个家伙都要或多或少的挂点彩,好似成为一种传统一样都已经习惯了。
对面的这个满洲佐领也是同样强壮,还披着嵌铁的皮甲,头戴高翎盔,看起来挺威风的样子。
丁乙就喜欢这种看起来很威风的敌人。
别人打仗都是大吼呐喊,以壮声威。丁乙却是喜欢大声叫骂,一路打一路骂的都是污言秽语,哪里骂的最响亮就肯定是丁乙的所在之地。
“给爷爷装大尾巴鸡,你娘怎么下出你来的……”后手下按前手上挑,把贯穿在叉子尖上的敌人甩了出去又砸倒一个。
也只有身高力大的丁字营战士才喜欢使用这个动作,这已经是丁字营的招牌。
接连挑出去两个满洲刀兵,丁乙大踏步前进。
那满洲佐领也不退缩,手持重刀迎着丁乙上来。
“促那——”随着佐领一声大叫,重刀斜斜劈砍而下。
“杀——”丁乙同时大喊,脖子里的青筋都爆出来了,条件反射一般本能的刺出叉子。
满洲重刀和普通刀枪又有不同,重劈砍而轻撩削,更多的是夹杂一些大斧的动作,往往都是从左上到右下的硬劈。重刀本就阔长,运行轨迹也大了许多。
丁乙瞪着铃铛眼,奋力前捅的姿势不变,好像根本就没有看到劈砍过来的重刀。
“铛”的一声脆响,重刀看了侧面伸展出来的叉子上,火星四射。
快若电闪雷轰的铁叉“噗嗤”捅进佐领胸下腹上的位置,丁乙习惯性的后手下压,试图把这个敌人挑起甩出。
受致命伤害的佐领也是个悍勇之辈,竟然不顾已经穿透前胸的叉子,奋力丢出手中重刀……
呼啸而来的重刀刚好砸在丁乙的脑袋瓜子上,登时就鲜血长流,脑门被划出一道伤创的丁乙大叫:“够味儿……”
佐领双手死命攥住叉柄,抵住丁乙疯牛一般奋力前撞。
力大威猛的丁乙被佐领临死之前的困兽之力顶的后退两部,两名在身后策应的战友立刻暴露在前,三角支撑被压迫成直线。
十数名满洲兵立刻哇哇大叫着挥刀而上……
“去死。”被临死的敌人抵住后退几步的丁乙猛然发力,眼珠子都要瞪出来的大叫一声,终于把还没有死透的佐领挑了起来,顺着叉子的惯性大力甩出,砸在冲过来的敌人身上……
前头的丁乙刚一和敌人接战,后头的铁炮就闹腾开了,感觉还没有怎么打呢,清军就已经倒下一片。
“符二瞎子这头骡子的铁炮还真他娘卖... -->>
第123章 扬州,我们的扬州
终于又打退了一次清军的进攻。瘦小的身体仿佛已不堪用,好像虚脱一样全身无力。史可法靠着石头垛子,满眼看到的都是残肢断臂和蒸腾不散的硝烟。
清军的这次攻势空前猛烈,数度攻上城头,甚至危急到史可法亲自挥刀叫战,终于以百余条好男儿的声名为代价把清军赶了下去。
素来固若金汤的高大城池也被攻开两个缺口,清军一度攻打进了瓮城,全赖副将史德威勇武,奋勇拼杀之后勉强把清军轰了出去。
清军退开之后,史德威甚至来不及报告损失,正伙着士卒民夫堵死破开的城墙。
成上守军多已身被数创,尤其是那些弓手,因为长时间控弦,双臂早已酸麻不能屈伸,手指勾蜷已伸展不开,正使劲的把双手在身上磨蹭,以使得血液尽快流通……
还来不及撤下的伤兵就在各个垛口间苟延残喘,尤其是那些重伤者,已经不再奢求有人来救治,艰难挪动几下保持一个还算舒适的姿势,回望城内。似乎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家园,然后就满足的闭上双眼等候死亡的降临。
医官早就不剩下几个,但凡还能动弹一点,就撕开衣衫自己裹伤,至于能不能在清军下次攻城时候活下来,已经不在意了。
战场上的生死不过一瞬,龙精虎猛的精壮汉子眨眼之间就有可能颈血喷溅,此等情形已经见过太多,打击对于死亡已经麻木了。
没有人说什么精忠为国报效朝廷,谈什么保存江北寸地尺土,这样的大道理是史督师那样忠臣思虑之事。大伙儿想的更多的则是身后的妻儿老小和那个温馨的家,只要家里的婆姨不受人欺凌,只要家里的娃娃不做外族的奴隶,就是死在这扬州城头,也不冤!
去他娘的狗屁朝廷,去他娘的千秋忠义,老子舍生忘死就为了身后的那个家。
战斗进行到如今,史可法已经不再高喊什么君臣忠义,也不必在想方设法的激励士气。支撑这些士卒血战至今的不再是什么大义名节,而是最简单的生存。要想不做外族的奴隶,要想后代子孙能堂堂正正的做人,就得打下去。
四面铁桶合围,已经是飞鸟难渡。这时候已经没有人再说撤退的话儿,现在就是想退已是无路可走,唯有死战到底。
城残、剑折、枪断、弹尽、援绝,这就是扬州。
残破的城池能不能再一次的抵挡住敌人的进攻还要看老天的意思,经过这一天的惨烈大战,弹药消耗几乎殆尽,素来为扬州所倚仗的神威铜炮很快就要成为摆设。
坚城巨炮等这一切有利条件都消耗完了。
前几天还频频南顾期盼王师的人们早就死心了。
援兵?不会再有。
就算是朝廷即刻起兵来援也来不及了。
现在的就是想多支撑一天都千难万难,等到小朝廷想起来的时候,只怕扬州连灰也不剩了。
日暮苍远,赤霞如火,映火了半边天色。
“大清豫亲王书致扬州诸彦:弘光伪朝借平左乱,实弃扬州,战端以来,伏尸者众,实不忍睹之。望扬州诸帅察天下气运之先,尽早献城来仪,裂土封疆效平西之典。
扬州军督史者,空有名流领袖之名,实以扬州百万黎庶博一身之名,诸军早知。
天威不测,焉可当之?若迟迟不知顺逆,纵心不忍亦难全扬州。
天兵到处,十日不封。史者一家一姓之名重?扬州合城百万重?史者好自斟酌。
明日辰时,翘盼回音,切勿自误。”
清军撤退之前,再一次把劝降书纷纷射上城头。
清军知道史可法不可能投降,所以把重点放在扬州将士身上,许下裂土封疆的诺言,并且拿出吴三桂的例子。
以利诱之的同时。又露出十日不封刀的言语来威胁。
诱惑和威胁双管齐下,史可法隐隐有些担忧。
若是扬州城破,城中八十万百姓如何?多铎是不是真的要屠城?
若清军大举屠城……
史可法出了一身冷汗。
夜。
许多百姓涌上城头前线,或以酒水凭吊逝去的亲人,或带着儿女探望受伤的父兄,或泣或诉大生悲凉……
此等情形最是打击士气,若是平时断然不会发生,可现如今是个人都能看出扬州不保,陷落只在旦夕之间。众将官也就不再组织,让这些身经血战的士卒和他们的亲人见见面吧。
或许过了今天晚上,就要天人永隔再难见亲人一面。
就是史德威也默许了这种情况,只是不敢告诉史可法。若是让史督师知道,肯定要铁着脸撵这些老幼妇孺下去。
“督师传将军议事。”史可法的亲兵过来通传。
如今的扬州已是十万紧急,督师传唤,片刻也耽搁不得,史德威急急前往。
“大人唤我?”
偌大的房间中仅有史可法一人,身形愈发显得瘦小,因为后首灯的缘故,把史可法的身影拉的极长,几乎占满小半个房间,史德威完全淹没在史可法的身影当中。
“这是多铎的劝降书……”史可法视史德威如子侄一般,说话也就随和了许多,把劝降书递给这个副将。
对于清军的劝降书,史可法哪天不见到几回?从来就是看也不看立刻焚烧,以明坚守扬州之志。今天为何看起了鞑子的劝降书?
“清军将海量书信射上城头,我便晓得其中有些蹊跷……”
清军每天都在劝降,只不过以往的劝降书很少,每天也就五七次而已,今日却是不论东西南北四下散布,确实有些不同。
“督师的意思是……”
“多铎明明知道我不会降,依旧如此作为。我怕有心智不坚者……”
史可法不会投降,不代表所有不会投降。
这也多铎的用意之所在,用威胁加利诱的手段引诱扬州城中抵抗不坚定的那一批人,瓦解分化之。
史德威立刻就明白了督师的意思:“我这就待人巡查,以防有人受不住鞑子的诱惑……”
这一夜,史德威片刻不曾安眠,往来巡视,密切关注城内动静。
“扬州……哎,看来真是守不住了,不光要和城外的鞑子厮杀,还要提防里头的出现内鬼,这种情形可怎么守得住?”
就在史可法严防内部的时候,扬州城内还是出了大乱子。
就在这个夜晚,扬州二把手总兵官李栖凤和三把手监军副使高岐凤二人,竟然率部出城降敌。
这二人本想捉住史可法作为投降多铎的投名状,无奈史德威在这个夜晚加强了戒备,二人以为史可法有所觉察,再不敢耽搁,就在当晚出城投降了。
“李,高二人带走了多少人马?”
“约莫四千不到。”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的史可法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震惊和愤怒,反而有了几分气定神闲的从容不迫,以少有的慈祥目光看着史德威:“我膝下无有子嗣,你鞍前马后追随经年,又与吾同姓,有心收你为子,录入宗谱之中,你意如何?”
史可法的风骨和气节,最令史德威钦佩,忽闻此言,心中一暖当即跪倒在地,口称尊父。
“吾儿站立一旁稍待……”说话间,史可法匆匆写就两封书信,交予史德威手上:“此二封书信分别送于吾妻与吾母,趁此深夜即刻出城,若能侥天大之幸出去……”
“出去?那督师……”
李高二人投敌,城中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更是不足,史德威想不到督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让自己出城:“扬州人手不足……”
“扬州早已不可守。城破只是迟早之事。高李二人率部投敌不过是让扬州更快陷落而已。”其实史可法早就看透了扬州是个死局,唯一的希望就是扬州之战能够拖延下去,然后等待朝廷的援兵前来解围。局面恶化之快并没有出乎史可法的预料,只是没有想到朝廷竟然真的不顾江北,坐视扬州灭亡而束手不救不助。
对这个朝廷已经是彻底绝望,一向忠义无双的史可法甚至能够理解李高二人投敌时候的心情:朝廷太让人失望了。”
李高二人可以投敌,史可法却不能,也不会。
受圣人教诲,秉千秋大节。尤其是那些君君臣臣的东西,就是他永远也越不过去的一道坎儿。在史可法看来,无论如何,朝廷还是朝廷,臣子还是臣子,这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
“为朝廷尽忠的时候到了,这个由我来做。为膝前尽孝你就代我做了吧。”到了这个时候,史可法已是真情流露:“你是能侥幸得脱,可带着我那发妻老母与隐遁山林,或远避海外,万不可对外人提及是我的子嗣。更不可为清人之子民……”
这已经是史可法的临终嘱托了。
史德威五内如焚心头大恸:“我愿与督师共殉扬州。”
“我一个人一条命也就足够报答朝廷了,用不着你再搭上性命。”史可法细细的看着史德威,脸上满满都是慈爱:“李、高二人投敌,扬州虚实多铎已尽知晓。我军如此虚弱,明日辰时,清军必倾尽全力攻击通泗门,那时候你就可以从东门或者南门的水门逃出。你去准备吧……”
史德威两眼通红的离去,史可法再不复淡定从容的神态,而是焦虑的屋中来回游走,神经质一般的喃喃念叨:“若是清兵屠城……若是清兵屠城……”
“苏武节,李陵叛,苏武节,李陵叛……”史可法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句话。终于明白了其中深意。
苏武持节留胡,十九年而不辱,那是因为苏武单身一人,可以轻易做出守节的决定;李陵叛敌也是在为手下士卒考虑……
其中忠奸又哪里是这么容易做到的?
“若是清兵屠城,扬州八十万生灵即遭灭顶。”史可法颓然无力的做在椅子上:“八十万生灵和忠义臣节,我该当如何选择?”
次日。
城南。
“狗鞑子,给爷爷来点够味儿的。”被冷箭伤了左肩,伤口如孩子嘴一般豁着,顷刻间就染红了半个膀子。
这点伤痛对于巨熊一般的丁乙根本就微不足道,连看也不看当胸就捅。
按说以丁乙现在的营官身份,完全可以坐镇指挥。但是这条赴死军中最威猛的汉子还是亲自披挂上阵,成为先锋中的先锋,尖兵中的尖兵,一马当先冲在前头。
赴死军中的叉子营有大有小,刚好是十个营的建制,都是用天干之数命名,丁乙这个营就是第四营——丁字营。
相对于丁字营这个正规的番号,赴死军上下更习惯称呼第四营为野猪营。
丁字营是赴死军中的重要突击力量,这个营上上下下都是和丁乙差不多的壮汉,一个个人高马大敢死敢拼,尤其是在正面冲锋的时候,那种玩儿命的劲头就好像大野猪的奋力一冲那样势不可挡。
丁乙这个营官打起仗来很少讲究什么战术,他最擅长的就一个字——冲。
丁字营一冲起来,完全是不管不顾勇往直前,不把敌人彻底干爬下决不罢休。
这一次大战又是忠诚伯亲自坐镇,有神仙一样的李四在屁股后头督促着,丁字营都有把天捅俩大窟窿的心思。怎么着也要让忠诚伯大人知道丁字营才是赴死军第一号强兵。
因为甲字营和乙字营这两个老兵营是李四直属,而路涧的丙字营和丁乙的丁字营就成了开路的先锋。
两个先锋营就象是叉子的两个锋锐尖头,稍后夹着的就是符二瞎子铁炮营,再后面就是李四亲自坐镇的主力各营。
现在的赴死军架势完全拉开,总体就好像一柄巨大的铁叉。
每次作战,丁乙都是冲杀在前,每次作战,这个家伙都要或多或少的挂点彩,好似成为一种传统一样都已经习惯了。
对面的这个满洲佐领也是同样强壮,还披着嵌铁的皮甲,头戴高翎盔,看起来挺威风的样子。
丁乙就喜欢这种看起来很威风的敌人。
别人打仗都是大吼呐喊,以壮声威。丁乙却是喜欢大声叫骂,一路打一路骂的都是污言秽语,哪里骂的最响亮就肯定是丁乙的所在之地。
“给爷爷装大尾巴鸡,你娘怎么下出你来的……”后手下按前手上挑,把贯穿在叉子尖上的敌人甩了出去又砸倒一个。
也只有身高力大的丁字营战士才喜欢使用这个动作,这已经是丁字营的招牌。
接连挑出去两个满洲刀兵,丁乙大踏步前进。
那满洲佐领也不退缩,手持重刀迎着丁乙上来。
“促那——”随着佐领一声大叫,重刀斜斜劈砍而下。
“杀——”丁乙同时大喊,脖子里的青筋都爆出来了,条件反射一般本能的刺出叉子。
满洲重刀和普通刀枪又有不同,重劈砍而轻撩削,更多的是夹杂一些大斧的动作,往往都是从左上到右下的硬劈。重刀本就阔长,运行轨迹也大了许多。
丁乙瞪着铃铛眼,奋力前捅的姿势不变,好像根本就没有看到劈砍过来的重刀。
“铛”的一声脆响,重刀看了侧面伸展出来的叉子上,火星四射。
快若电闪雷轰的铁叉“噗嗤”捅进佐领胸下腹上的位置,丁乙习惯性的后手下压,试图把这个敌人挑起甩出。
受致命伤害的佐领也是个悍勇之辈,竟然不顾已经穿透前胸的叉子,奋力丢出手中重刀……
呼啸而来的重刀刚好砸在丁乙的脑袋瓜子上,登时就鲜血长流,脑门被划出一道伤创的丁乙大叫:“够味儿……”
佐领双手死命攥住叉柄,抵住丁乙疯牛一般奋力前撞。
力大威猛的丁乙被佐领临死之前的困兽之力顶的后退两部,两名在身后策应的战友立刻暴露在前,三角支撑被压迫成直线。
十数名满洲兵立刻哇哇大叫着挥刀而上……
“去死。”被临死的敌人抵住后退几步的丁乙猛然发力,眼珠子都要瞪出来的大叫一声,终于把还没有死透的佐领挑了起来,顺着叉子的惯性大力甩出,砸在冲过来的敌人身上……
前头的丁乙刚一和敌人接战,后头的铁炮就闹腾开了,感觉还没有怎么打呢,清军就已经倒下一片。
“符二瞎子这头骡子的铁炮还真他娘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