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重生之文化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到这一位,事实上杨一也是觉得世事际遇是非常奇妙的,此人是向阳一出版投稿的作家,但却属于那种前世中籍籍无名,所以直接由编辑接待处理其作品的一类人。不过此人本应该是和另外一个时空差不多的命运,但因为此人书稿在递交上去的时候,正好碰到了男生去出版部那边例行走走看看,恰好就从一堆投稿中翻检出了他的小说。
当时重生男其实是不怎么在意的,因为在重生以后,他或许记不住一些很著名的历史大事件,但对于文学圈子里面,每年出了多少好作品,有哪些是名家手笔,必然能够在市场上有所斩获,而有哪些则属于新人新作却又一鸣惊人,他心中都是有着印象的。作为一个真正的、骨子里的文学爱好者,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他还怎么掌控阳一文化的根基——阳一出版?
所以男生当时看到此人作品的态度,其实是不太在意的,很随便地就手翻了一两页而已,完全不觉得能发现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但事实上他这一次猜错了,重生者也不是全知全能——在看了前面两页作品以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前世中也就是2000年前后的一部畅销书作品《水煮三国》,都是差不多标题党性质的作品,对于很多性格严肃或者是年纪大些的人来说,这种作品根本就是玩文字游戏,用一部《三国》来解构现代管理学,未免有些风牛马不相及。但偏偏在《水煮三国》出现之后。一些跟风的作品譬如《水煮红楼》、《水煮聊斋》之类的作品,也曾在华夏图书市场上。大行其道过一段时间,因此单纯说这一类型的图书到底时好时坏。或许没有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标准,不过杨一到现在还记住的是,这部作品反正是当年的年度畅销书。
而他看到的书稿,也是卖弄事实上并不怎么样的管理学经验,前世的《水煮三国》仅仅是借助了《三国》类型作品的题材,而这一部书稿,直接就把上下五千年,但凡是具备一些代表性的事件,全都单独拎了出来。最后搞出一部《以史为鉴——论华夏古已有之的管理学》。
杨一在看到这部书稿以后才知道,感情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明星们撞衫,还有文字工作者们“撞稿”,如果前世中这本《以史为鉴——论华夏古已有之的管理学》能够被人发掘出来,那么估计也就没《水煮三国》什么事情了,毕竟这一类图书很容易给读者造成阅读疲劳,看过一本图书后,对其他同类型的作品,就没太多兴趣。不过感慨归感慨。既然无意中碰上了这本“神书”,男生自然也要履行一个出版社老板的职责——在随便翻了两页以后,确定此书最早一个故事是用比干来诠释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后,他就干脆叫来编辑随后大笔一挥。把这本书给改名成了《水煮夏商周……》,最后还带有一个省略号的样子。
起初听闻自己的书名,被出版社老板给改动以后。作者本人是非常不痛快的,但后来负责和他联络的编辑也没说苦口婆心说什么。仅仅就拿出了杨一经手的那些书稿,以及这些书稿付梓以后最终的市场成绩。就让那位作者彻底梅花可说了。而等到他的这部作品也出版以后,在市场上引发了相当震动,此人才彻底对杨一的图书营销能力服气——因为在这部作品之前,他其实已经出版了两本差不多的作品,不过市场反响一直平平,此人也是抱着投稿给阳一出版,最后一次试试看的心理,却没料到自己居然能够一书成名。
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这个作者倒也没全都归结于自己怀才不遇,这回碰上了天时地利,而是回头好好揣摩了一回,原来的书名《以史为鉴——论华夏古已有之的管理学》,和后面杨一取的这个《水煮夏商周……》,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能够促进作品的销量。
而在仔细揣摩完了以后,他也就把杨一看作是自己的“伯乐”了,而且还是具备了画龙点睛能力的伯乐。
都在心中对男生感激到不行,眼下看到男生出现以后,当然要热情过来打招呼。
杨一见躲不过去,也就只好和这位作家凑到一块儿聊了起来,不过此人要算是文学圈子里面的一介奇葩,说话和六七十年代生产队劳动时,喊口号一样,不单单是音量惊人,而且还必带手势辅佐,似乎不如此就不能很好抒发自己内心感情一样,如果是私底下的聚会还好说,但在这种作协举办的年会上面,身旁总有一个大嗓门扯着嗓子吼,怕是任谁都要觉得无奈。
所以看到这人以后,男生向来都是淡然的心态,也难免发生了一些变化。
看到这人冲着杨一凑过去,之前和他说话的那几名男子,有的饶有兴致注目过去,有的则默不作声。其中一人脸色舒展开来,笑着对身边几人询问:“看到没有,那位就是老赵一再给我们推荐的杨一了,你们以前应该都没有见过吧?”
“杨一?”其中一名面相很是温和的中年人眼睛眯了眯,在某个瞬间,似乎是因为角度的关系,目光和他之前的表情就截然相反了。
……
这几个男人和之前赵常天给杨一介绍的那群人比起来,无论是给人的感觉还是事实上的身份,也的确是有差距的——后者虽然也都加入了作协,而且都是华夏作家名册上的人,但却属于作协注册作家中,比较“闲云野鹤”的一类人,于整个文学的大圈子里面,或许有那么些名望,说的话有人会听,但就手头所掌握的真实能量来说。和前面几个比起来,就根本不再一个层次上了。
因为前面几个男子。都是在魔都作协中任职,说话比较有分量的人。一个直辖市作协副主席,一个秘书长,另外两三人也各自有着职称,决计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人物。这些人在圈子外,都很有可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就更不用说在文学圈子里面了,尤其其中一人还是从京城那边过来的特邀嘉宾,在中作协里面,也是担任着职务的。说这些人具备官员那种能量。或许有些夸大,但就文学圈来说,不少作家作者在看到了他们以后,都是要放下矜持显露热情才行。
几个在魔都作协任职的人,对于杨一的感观还算不错,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据赵常天表示,就是男生首先找到他以后,提出了这个设想,而且在人力物力方面也多有支持。所以最后才能办得如此成功,变成了具备品牌影响力的赛事。而除此之外,对方的那些作品,也算是给魔都作协带来了不少声誉。
毕竟现在说起“悦而读史”。如果是文学圈子里的人,就会“哦”的一声,随之恍然——“是魔都/越州那个作家吧?听说人家很厉害/年纪还很小”一类的八卦。反正是把杨一给算成了魔都籍作家的。
但这些人对杨一没什么负面看法,也不会因为年龄、成绩等等问题。就表现出妒忌排挤不爽之类的心态,可那位京城来的作家就不这么想了。当然。对于此人内心的看法,外人也并不清楚,因为这个京籍的作者,中作协里的主席团委员,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笑呵呵的面孔,其内心真实的看法,外人也不得而知,不过在认清楚了杨一的相貌后,眼睛眯起来的就是此人。
这个作协里也算是一方诸侯的人物,在眯了眯眼睛以后,很快又回复正常,然后笑着跟身边一人打听起来:“据说这个天才小作家,自己还开了一个... -->>
说到这一位,事实上杨一也是觉得世事际遇是非常奇妙的,此人是向阳一出版投稿的作家,但却属于那种前世中籍籍无名,所以直接由编辑接待处理其作品的一类人。不过此人本应该是和另外一个时空差不多的命运,但因为此人书稿在递交上去的时候,正好碰到了男生去出版部那边例行走走看看,恰好就从一堆投稿中翻检出了他的小说。
当时重生男其实是不怎么在意的,因为在重生以后,他或许记不住一些很著名的历史大事件,但对于文学圈子里面,每年出了多少好作品,有哪些是名家手笔,必然能够在市场上有所斩获,而有哪些则属于新人新作却又一鸣惊人,他心中都是有着印象的。作为一个真正的、骨子里的文学爱好者,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他还怎么掌控阳一文化的根基——阳一出版?
所以男生当时看到此人作品的态度,其实是不太在意的,很随便地就手翻了一两页而已,完全不觉得能发现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但事实上他这一次猜错了,重生者也不是全知全能——在看了前面两页作品以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前世中也就是2000年前后的一部畅销书作品《水煮三国》,都是差不多标题党性质的作品,对于很多性格严肃或者是年纪大些的人来说,这种作品根本就是玩文字游戏,用一部《三国》来解构现代管理学,未免有些风牛马不相及。但偏偏在《水煮三国》出现之后。一些跟风的作品譬如《水煮红楼》、《水煮聊斋》之类的作品,也曾在华夏图书市场上。大行其道过一段时间,因此单纯说这一类型的图书到底时好时坏。或许没有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标准,不过杨一到现在还记住的是,这部作品反正是当年的年度畅销书。
而他看到的书稿,也是卖弄事实上并不怎么样的管理学经验,前世的《水煮三国》仅仅是借助了《三国》类型作品的题材,而这一部书稿,直接就把上下五千年,但凡是具备一些代表性的事件,全都单独拎了出来。最后搞出一部《以史为鉴——论华夏古已有之的管理学》。
杨一在看到这部书稿以后才知道,感情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明星们撞衫,还有文字工作者们“撞稿”,如果前世中这本《以史为鉴——论华夏古已有之的管理学》能够被人发掘出来,那么估计也就没《水煮三国》什么事情了,毕竟这一类图书很容易给读者造成阅读疲劳,看过一本图书后,对其他同类型的作品,就没太多兴趣。不过感慨归感慨。既然无意中碰上了这本“神书”,男生自然也要履行一个出版社老板的职责——在随便翻了两页以后,确定此书最早一个故事是用比干来诠释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后,他就干脆叫来编辑随后大笔一挥。把这本书给改名成了《水煮夏商周……》,最后还带有一个省略号的样子。
起初听闻自己的书名,被出版社老板给改动以后。作者本人是非常不痛快的,但后来负责和他联络的编辑也没说苦口婆心说什么。仅仅就拿出了杨一经手的那些书稿,以及这些书稿付梓以后最终的市场成绩。就让那位作者彻底梅花可说了。而等到他的这部作品也出版以后,在市场上引发了相当震动,此人才彻底对杨一的图书营销能力服气——因为在这部作品之前,他其实已经出版了两本差不多的作品,不过市场反响一直平平,此人也是抱着投稿给阳一出版,最后一次试试看的心理,却没料到自己居然能够一书成名。
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这个作者倒也没全都归结于自己怀才不遇,这回碰上了天时地利,而是回头好好揣摩了一回,原来的书名《以史为鉴——论华夏古已有之的管理学》,和后面杨一取的这个《水煮夏商周……》,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能够促进作品的销量。
而在仔细揣摩完了以后,他也就把杨一看作是自己的“伯乐”了,而且还是具备了画龙点睛能力的伯乐。
都在心中对男生感激到不行,眼下看到男生出现以后,当然要热情过来打招呼。
杨一见躲不过去,也就只好和这位作家凑到一块儿聊了起来,不过此人要算是文学圈子里面的一介奇葩,说话和六七十年代生产队劳动时,喊口号一样,不单单是音量惊人,而且还必带手势辅佐,似乎不如此就不能很好抒发自己内心感情一样,如果是私底下的聚会还好说,但在这种作协举办的年会上面,身旁总有一个大嗓门扯着嗓子吼,怕是任谁都要觉得无奈。
所以看到这人以后,男生向来都是淡然的心态,也难免发生了一些变化。
看到这人冲着杨一凑过去,之前和他说话的那几名男子,有的饶有兴致注目过去,有的则默不作声。其中一人脸色舒展开来,笑着对身边几人询问:“看到没有,那位就是老赵一再给我们推荐的杨一了,你们以前应该都没有见过吧?”
“杨一?”其中一名面相很是温和的中年人眼睛眯了眯,在某个瞬间,似乎是因为角度的关系,目光和他之前的表情就截然相反了。
……
这几个男人和之前赵常天给杨一介绍的那群人比起来,无论是给人的感觉还是事实上的身份,也的确是有差距的——后者虽然也都加入了作协,而且都是华夏作家名册上的人,但却属于作协注册作家中,比较“闲云野鹤”的一类人,于整个文学的大圈子里面,或许有那么些名望,说的话有人会听,但就手头所掌握的真实能量来说。和前面几个比起来,就根本不再一个层次上了。
因为前面几个男子。都是在魔都作协中任职,说话比较有分量的人。一个直辖市作协副主席,一个秘书长,另外两三人也各自有着职称,决计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人物。这些人在圈子外,都很有可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就更不用说在文学圈子里面了,尤其其中一人还是从京城那边过来的特邀嘉宾,在中作协里面,也是担任着职务的。说这些人具备官员那种能量。或许有些夸大,但就文学圈来说,不少作家作者在看到了他们以后,都是要放下矜持显露热情才行。
几个在魔都作协任职的人,对于杨一的感观还算不错,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据赵常天表示,就是男生首先找到他以后,提出了这个设想,而且在人力物力方面也多有支持。所以最后才能办得如此成功,变成了具备品牌影响力的赛事。而除此之外,对方的那些作品,也算是给魔都作协带来了不少声誉。
毕竟现在说起“悦而读史”。如果是文学圈子里的人,就会“哦”的一声,随之恍然——“是魔都/越州那个作家吧?听说人家很厉害/年纪还很小”一类的八卦。反正是把杨一给算成了魔都籍作家的。
但这些人对杨一没什么负面看法,也不会因为年龄、成绩等等问题。就表现出妒忌排挤不爽之类的心态,可那位京城来的作家就不这么想了。当然。对于此人内心的看法,外人也并不清楚,因为这个京籍的作者,中作协里的主席团委员,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笑呵呵的面孔,其内心真实的看法,外人也不得而知,不过在认清楚了杨一的相貌后,眼睛眯起来的就是此人。
这个作协里也算是一方诸侯的人物,在眯了眯眼睛以后,很快又回复正常,然后笑着跟身边一人打听起来:“据说这个天才小作家,自己还开了一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