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风雨大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外,想见一见新来的知县,套一套近乎。却不想里面知县传出话来,这几天一概不见本城百姓,要专心处理衙门里的事务。
这边才吃了闭门羹,接着就见到杜中宵大摇大摆地进了县衙,让吴克久疑心不已。
到了门前报过名字,早有公人出来接着,引着杜中宵向后衙走去。
碰到吴克久,又让杜中宵想起了前些日子的事情,心中不快。吴家是本县大户,不只是在县里面有“其香居”酒楼,在城外还有几个农庄,家大业大。官府不办他们,家业就倒不了,杜家小门小户地奈何不了他们。不见也就罢了,见了让杜中宵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到了后衙花厅,领路的公人让杜中宵稍等,自己进去通禀。
要不了多久,新任知县便就出来。杜中宵见他年纪颇轻,白净面皮,微有髭须,三十出头的样子。
新知县名范镇,正是杜循落第这一年的进士。本来他是状元,唱名的时候不愿出列欢呼,觉得样子煞风景,有失读书人的体面,名次被降了下去。名次下降,初授的官便不好。此次临颖县换人,有朝廷官员觉得他可惜了,便特意提拔来做个知县。
这几届进士比不得前几届,初授的官越来越低。景佑之前,一等进士往往授通判,二等进士初出仕也是知县起步。这两届却不行,一等进士也是从幕职官起,一两任之后才能熬到知县。范镇被降等之后任新安主簿,此次来临颖任知县,是破格提拔。
杜中宵起身见礼毕,小心在客座上坐了。
吩咐上了茶,范镇才道:“我到本县任职,过州城的时候,而见知州和通判,他们说起县里有你这么一个人。你有妙法,可从酒糟中滤出酒来。难得是宅心仁厚,酒糟中滤酒出来卖,不忘向贫苦人家施粥免断他们的衣食。知通二位官人再三吩咐,着我善待于你。”
杜中宵听了,忙起身谢过。他本来以为前次的事情就那么过去了,没想到还有后续。苏舜钦没有重惩吴家,便却记下了他杜中宵的名字,特意嘱咐新来的官员照顾。不要小看这样一句话,由他们那个地位的人说出来,以后不知会有多少好处。
范镇示意杜中宵落座,又道:“在通判那里,看你做的一篇赋,甚是不错。天圣年间,谢希深、尹师鲁、欧阳永叔等人在洛阳,声气相投,提倡古文。我观你文法,却是有些相似。”
杜中宵连道惭愧。那本来就是他抄的欧阳修的文章,文法不相似那才怪了。不过此时欧阳修尚未成名,只是下层官员,名气还没有谢绛、尹洙等人大。这个年代说起古文,首先提的是尹洙,后面才会捎带提一提欧阳修。要等到再过十年八年,欧阳修自己在京城做官,名气才会大起来。
此话范镇只是一提,便就转过话题:“我听通判官人讲,你是耕读传家,自小饱读诗书的?”
杜中宵忙道:“通判官人过眷。学生祖上曾有人中过进士出仁,诗书是家传的。只是家业所累,学生每日忙于衣食,饱读却谈不上。”
范镇点了点头:“耕读二字,为立国之本。你既是家传诗书,不要浪费了。你父亲曾经发解,京城赶考落第,想来心中有数。不知你有没有意于科举之路?”
杜中宵心中苦笑,这位知县说话还真不客气。其实前些日子苏舜钦到临颖,与杜循交谈中便就认识到,杜循不是考进士的材料。不只是对于国家大政一无所知,对经典理解也是似是而非,不过是一个乡间秀才侥幸中了举人而已。这话他对范镇说了,范镇自然也是如此认为。
这个年代要想中进士,不能对朝政一无所知,做的文章最好能贴近时事。经典理解更是如此,一句话理解错了,可能就被考官刷掉了。宁可不说,不要乱说。范镇这些科举高中的人,对这道理最清楚。跟人交谈一番,便就明白是不是中进士做官的材料。
倒是杜中宵,因为抄了欧阳修那一篇赋,让苏舜钦刮目相看。虽然当面没有多么夸赞,事后却向多人推荐,只是杜中宵自己不知道罢了。
这是这个年代士林的风气,读书人之间讲的是意气相投,施恩不图回报。
苏舜钦带了那赋回去,知州梅询看了也是赞赏不已。不过他们都是时文高手,对于一些年轻的读书人提倡的古文运动不以为然,并不会对杜中宵青眼有加。但这不妨碍他们认为此人是个人才,只是读书走了弯路。科举考进士,还是要做时文,一味追求古意有些可惜了。
范镇特意找杜中宵来问,是一样的意思,提醒他不要在读书上走弯路。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外,想见一见新来的知县,套一套近乎。却不想里面知县传出话来,这几天一概不见本城百姓,要专心处理衙门里的事务。
这边才吃了闭门羹,接着就见到杜中宵大摇大摆地进了县衙,让吴克久疑心不已。
到了门前报过名字,早有公人出来接着,引着杜中宵向后衙走去。
碰到吴克久,又让杜中宵想起了前些日子的事情,心中不快。吴家是本县大户,不只是在县里面有“其香居”酒楼,在城外还有几个农庄,家大业大。官府不办他们,家业就倒不了,杜家小门小户地奈何不了他们。不见也就罢了,见了让杜中宵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到了后衙花厅,领路的公人让杜中宵稍等,自己进去通禀。
要不了多久,新任知县便就出来。杜中宵见他年纪颇轻,白净面皮,微有髭须,三十出头的样子。
新知县名范镇,正是杜循落第这一年的进士。本来他是状元,唱名的时候不愿出列欢呼,觉得样子煞风景,有失读书人的体面,名次被降了下去。名次下降,初授的官便不好。此次临颖县换人,有朝廷官员觉得他可惜了,便特意提拔来做个知县。
这几届进士比不得前几届,初授的官越来越低。景佑之前,一等进士往往授通判,二等进士初出仕也是知县起步。这两届却不行,一等进士也是从幕职官起,一两任之后才能熬到知县。范镇被降等之后任新安主簿,此次来临颖任知县,是破格提拔。
杜中宵起身见礼毕,小心在客座上坐了。
吩咐上了茶,范镇才道:“我到本县任职,过州城的时候,而见知州和通判,他们说起县里有你这么一个人。你有妙法,可从酒糟中滤出酒来。难得是宅心仁厚,酒糟中滤酒出来卖,不忘向贫苦人家施粥免断他们的衣食。知通二位官人再三吩咐,着我善待于你。”
杜中宵听了,忙起身谢过。他本来以为前次的事情就那么过去了,没想到还有后续。苏舜钦没有重惩吴家,便却记下了他杜中宵的名字,特意嘱咐新来的官员照顾。不要小看这样一句话,由他们那个地位的人说出来,以后不知会有多少好处。
范镇示意杜中宵落座,又道:“在通判那里,看你做的一篇赋,甚是不错。天圣年间,谢希深、尹师鲁、欧阳永叔等人在洛阳,声气相投,提倡古文。我观你文法,却是有些相似。”
杜中宵连道惭愧。那本来就是他抄的欧阳修的文章,文法不相似那才怪了。不过此时欧阳修尚未成名,只是下层官员,名气还没有谢绛、尹洙等人大。这个年代说起古文,首先提的是尹洙,后面才会捎带提一提欧阳修。要等到再过十年八年,欧阳修自己在京城做官,名气才会大起来。
此话范镇只是一提,便就转过话题:“我听通判官人讲,你是耕读传家,自小饱读诗书的?”
杜中宵忙道:“通判官人过眷。学生祖上曾有人中过进士出仁,诗书是家传的。只是家业所累,学生每日忙于衣食,饱读却谈不上。”
范镇点了点头:“耕读二字,为立国之本。你既是家传诗书,不要浪费了。你父亲曾经发解,京城赶考落第,想来心中有数。不知你有没有意于科举之路?”
杜中宵心中苦笑,这位知县说话还真不客气。其实前些日子苏舜钦到临颖,与杜循交谈中便就认识到,杜循不是考进士的材料。不只是对于国家大政一无所知,对经典理解也是似是而非,不过是一个乡间秀才侥幸中了举人而已。这话他对范镇说了,范镇自然也是如此认为。
这个年代要想中进士,不能对朝政一无所知,做的文章最好能贴近时事。经典理解更是如此,一句话理解错了,可能就被考官刷掉了。宁可不说,不要乱说。范镇这些科举高中的人,对这道理最清楚。跟人交谈一番,便就明白是不是中进士做官的材料。
倒是杜中宵,因为抄了欧阳修那一篇赋,让苏舜钦刮目相看。虽然当面没有多么夸赞,事后却向多人推荐,只是杜中宵自己不知道罢了。
这是这个年代士林的风气,读书人之间讲的是意气相投,施恩不图回报。
苏舜钦带了那赋回去,知州梅询看了也是赞赏不已。不过他们都是时文高手,对于一些年轻的读书人提倡的古文运动不以为然,并不会对杜中宵青眼有加。但这不妨碍他们认为此人是个人才,只是读书走了弯路。科举考进士,还是要做时文,一味追求古意有些可惜了。
范镇特意找杜中宵来问,是一样的意思,提醒他不要在读书上走弯路。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