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降仙奇缘10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转眼又过了一年,这年的三月,却是一个青黄不接的季节。大面积的粮食欠收,官员们救助不力,导致农民们大规模的饿死,使他们走投无路,宁治省、江淮省因而爆发了农民起义,并且起义迅速蔓延开了。
为了担心起义遍布到全国,朱传宗一方面派全国的军队共同镇压,另一方面也在密切注视着全国其他各地的形势,特别是京师附近的形势。这一带的农民虽说暂时还没有被逼到走投无路、铤而走险的地步,但民情也十分不稳。为了安定民心,朱传宗让各地开仓济民,不足的由各省补足,并且派钦差前去监督。
过了几日,朱传宗备齐犒劳之物,带着贴身侍卫一路保护,率领着五千兵马出了京师,直奔灾情最严重的宁治省而去。一来考察灾区情况,二来带了粮食来救灾。
这日到了宁治省地界,朱传宗骑在马上一路观看,只见沿途田地荒芜,房舍倒塌,一片萧瑟,再往前走,却是数不清的难民、饥民,身穿百结鹑衣,手提瓦罐荆篮,背负稚子弱小,如蚁聚蜂集。
朱传宗叹道:“为何仅仅几年,宁治省竟变得如此荒凉凄惨了呢?”
便命人马停住,叫一个贴身侍卫道:“你去唤几个逃难百姓过来。我有话要问。”
侍卫领命,不多时便带几个百姓到朱传宗马前,是一家四口人,男的瘦骨嶙峋,女的皮包骨头,带着两个男女娃娃软软地在地上爬着。
朱传宗看了,心里发酸,这就是他治下的百姓吗?赶紧下马问道:“你家因何落到如此境地?”
那男子先是害怕,不肯说话,朱传宗轻声轻语,道:“你别害怕,我们是朝廷派来赈灾的,你没看见大批的粮草吗?有什么话尽管说,本官不会怪你的。”
听他语气温和,那人才大着胆子道:“今年洪水过后又是大旱,家里田地寸土不能收,偏偏宝成府知府刘大人还时常派兵下乡,说是围剿叛贼土匪,却连叛贼的影子也抓不到,就对我们老百姓烧杀抢掠,俺们只能到处逃难,简直活不下去了。”
朱传宗听完,眼中喷火骂道:“好一个蛇蝎心肠的恶吏,竟敢践踏大梁律法残害百姓,看我怎样收拾你。”
便命人把这一家四口收在队列中。同时进驻临近的南侧县,开设粥场,救济灾民。
朱传宗带领官兵继续赶路,进入宝成府境内。只见沿途饿殍遍地,情形更是惨不忍睹。朱传宗一路看去,面色黯然,一声不吭,心里沉甸甸的。
军马来宝成府城门前,宝成府知府刘可听闻朝廷派了军马前来赈灾,而且竟然是摄政王亲征,吓得屁滚尿流,赶到城外迎接。
进了宝成府,只见城里秩序井然,一片安详的气氛,没有一点受灾的迹鱼。
刘可开洋洋得意,还以为摄政王看到如此祥和的景象,一定会很开心,升他的官。哪知道朱传宗派人打听,知道刘可不许灾民进城,任他们饿死在外面,或者让他们逃到外地。此时很多乡村老百姓都造反了,正和官兵们斗争。
朱传宗当即大怒,把刘可脑袋砍了,挂在城墙上,同时派人送粮给灾民,对那些造反的百姓,既往不咎,只要投降,还送粮食。
起义的百姓原本就为了饭吃,因此都纷纷投降,渐渐军情便不再紧急。
朱传宗又请城里的富豪大户帮助救灾,富豪大户们也怕灾民起义,因此都纷纷解囊,这样烽火便渐渐平息了。
朱传宗在全国四处亲去救灾灭火,各地的流寇灾民被妥善安置,渐渐这场大灾总算是安然渡过了。
朱传宗筋疲力尽,回到京师,只觉得这些年恍然如同一场梦。他辛辛苦苦治理国家,本以为就算是不能大好,但是百姓安居乐业,也总是不成问题的。哪知道他受奸臣蒙蔽,竟然把国家弄得破败不堪,真是欲哭无泪。而且看来人力再强,也不能和天斗,遇到灾祸,天下就不会太平。因此朱传宗一到京师,便请皇帝亲自祭天。
皇帝已经十八岁了,以前主持这样的大典,都是由朱传宗主持,这次由皇帝亲自主持,预示着皇帝有资格可以正式亲自理政了。
祭天这日,随着三声粗犷悠远嘹亮的号角过后,金鼓缓慢有节奏地擂响九遍,整个大地都透露着肃穆与威严,浩大的人马,没有人敢发出一丝声响。
大队人马按一定等级秩序站立着、等待着,没有一个人稍稍动一动,连远处战马的嘴也被紧紧捆扎着,派人看管。
威严而整齐的队伍前面,皇帝带头跪下,随后是朱传宗带着众大臣都虔诚地跪下,所有随行人员也跟着下跪,皇帝对天焚香、叩首,再焚香、再叩首,又洒酒叩首,祷告全国风调雨顺,不要再有灾祸了。
旁边分列着各种丰盛的祭品,如此九叩首之后皇帝正要起身,突然一声长嘶,一匹挣脱的战马向这边狂奔而来,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刚才的祭典之中,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楞了。
眼看战马要从祭拜的地方踏过,冲向皇帝,说时迟,那时快,两个武功高强的侍卫一纵身直扑战马,一人急抓缰绳,一人急忙用双臂活活将那战马脖子抱住。马被勒住之后被牵走了,信诗,众人才回过神来,两名太监急忙上前把皇上扶起,随行大臣急忙跪下向皇上请安谢罪,朱传宗也是非常恼怒。
众人随皇帝回到皇宫,两名士兵押解一人过来,他就是负责看管马匹的小官,由于不小心放跑一匹马,惊吓了圣驾。
皇上第一次主持大典,就如此不祥,心中也是气恼无比,问也不问朱传宗,挥挥手,自作主张,道:“把他给朕推出去斩了!”
士兵刚要将那人推走,太常寺主事章并至急忙下跪请奏:“皇上万岁,这人玩忽职守惊了圣驾罪该万死,只是今天是大祭之日,不宜有血腥,望皇上三思。”
朱传宗也道:“杀人不祥。这人死罪免去,活罪不饶,发配边疆守卫,永不回归吧!”
这时皇上也冷静下来,脸色回复如常,道:“王爷说的极是。”
那人立刻跪下叩头多谢朱传宗,这才又谢皇上,但此举惹的皇上心中极不高兴。
朱传宗祭完天回到府中,因为发生了事故,祭天不算顺利,因此有些闷闷不乐,众女见他不高兴,便都过来解劝。
这时手下送来书信,原来是赵老四送来的。
原来整治了水封良和他的同伙之后,因为赵老四等人贪污腐败也是证据在握,因此朱传宗把赵老四等人都重重的判了刑。不过念在他们的功劳便将他们都关在一处大院当中,有吃有喝,供养了起来。
他们因为有当官的经验,如今又下野了,因此时常上书表达一些意见,来帮助朝政。这天赵老四上书,讲了一个故事。
古代两千多年前,卫国有个叫胥靡的小吏贪污的事情败露,逃到了魏国,卫嗣君欲用五十金赎回,魏国不给,卫嗣君就想用一个城交换。
身边的大臣说:“用一个城邑交换一个官吏,值得吗?”
卫嗣君说:“法治无所谓值不值得。法治不能建立,该杀的人不能杀、该判刑的人不能判,即使有十个城邑又有什么用!法制建立了,该杀的人杀了、该判刑的判了,即使失去十个城邑,也没有什么妨碍!而且贪官都逃到外国,那么国家的钱财不就会被掏空了吗?”
后来,卫嗣君用一个城邑终于从魏国交换回了个小吏,并依律惩治了这个小吏。
以一城换一吏,为了惩治外逃官员,卫嗣君可谓不惜代价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法制的尊严和统一。
朱传宗看了大觉有理,如果贪官们都像水封良一样,在国内贪污,把钱都运到国外,然后再逃到外国。官员们都效仿,长此以往,国家将会越来越穷,非灭亡不可。以前历朝历代,就算再坏,再腐败,也没有贪官敢把钱运到国外的。
如果此例一开,千秋后世如何评价他朱传宗?朱传宗越想越是害怕,最后他痛下决心,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水封良押回处死。
朱传宗派使臣去西辽国讨要回水封良,不惜任何代价,并且调动兵马,随时准备开战。
西辽国见大梁不惜开战,也要押这个贪官回去,只好答应,也乐得能够得到一些好处。水封良被押回之后,本来应该千刀万剐,朱传宗念他跟随多年的份上,心中一软,让他服毒自尽,保留全尸了。
水封良这个奸臣被处死之后,大梁风气为之一振,百姓们见朝廷如此坚决地整治贪官,也都欣喜拥戴。
此后虽然皇帝到了成年人的年龄,应该亲自理政了,但是朱传宗见他还年轻,不放心,大臣们也都习惯有事情禀告朱传宗,所以皇帝仍旧是有名无实权。
赵老四、钱老六等人经常上奏一些意见,都非常有见识,因此朱传宗实行起来,对国家大有好处。
这样过了几个月,一天,朱传宗想起赵老四、钱老六等人虽然当官多年,已经不是以前没有一点见识的穷小子了,可是以他们的水准,不可能有如此高明的见识,不由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便传他们进府,当面逼问他们。
几人都跪下承认,这些都是吴思远吴先生所教的,只是吴先生再三吩咐,不能泄露他的行踪。
朱传宗想起吴先生许许多多的高明远见,如今都证明了他的正确,以前的种种预言,全都灵验了,因此决定痛改前非,亲自去拜访请益。
&n... -->>
转眼又过了一年,这年的三月,却是一个青黄不接的季节。大面积的粮食欠收,官员们救助不力,导致农民们大规模的饿死,使他们走投无路,宁治省、江淮省因而爆发了农民起义,并且起义迅速蔓延开了。
为了担心起义遍布到全国,朱传宗一方面派全国的军队共同镇压,另一方面也在密切注视着全国其他各地的形势,特别是京师附近的形势。这一带的农民虽说暂时还没有被逼到走投无路、铤而走险的地步,但民情也十分不稳。为了安定民心,朱传宗让各地开仓济民,不足的由各省补足,并且派钦差前去监督。
过了几日,朱传宗备齐犒劳之物,带着贴身侍卫一路保护,率领着五千兵马出了京师,直奔灾情最严重的宁治省而去。一来考察灾区情况,二来带了粮食来救灾。
这日到了宁治省地界,朱传宗骑在马上一路观看,只见沿途田地荒芜,房舍倒塌,一片萧瑟,再往前走,却是数不清的难民、饥民,身穿百结鹑衣,手提瓦罐荆篮,背负稚子弱小,如蚁聚蜂集。
朱传宗叹道:“为何仅仅几年,宁治省竟变得如此荒凉凄惨了呢?”
便命人马停住,叫一个贴身侍卫道:“你去唤几个逃难百姓过来。我有话要问。”
侍卫领命,不多时便带几个百姓到朱传宗马前,是一家四口人,男的瘦骨嶙峋,女的皮包骨头,带着两个男女娃娃软软地在地上爬着。
朱传宗看了,心里发酸,这就是他治下的百姓吗?赶紧下马问道:“你家因何落到如此境地?”
那男子先是害怕,不肯说话,朱传宗轻声轻语,道:“你别害怕,我们是朝廷派来赈灾的,你没看见大批的粮草吗?有什么话尽管说,本官不会怪你的。”
听他语气温和,那人才大着胆子道:“今年洪水过后又是大旱,家里田地寸土不能收,偏偏宝成府知府刘大人还时常派兵下乡,说是围剿叛贼土匪,却连叛贼的影子也抓不到,就对我们老百姓烧杀抢掠,俺们只能到处逃难,简直活不下去了。”
朱传宗听完,眼中喷火骂道:“好一个蛇蝎心肠的恶吏,竟敢践踏大梁律法残害百姓,看我怎样收拾你。”
便命人把这一家四口收在队列中。同时进驻临近的南侧县,开设粥场,救济灾民。
朱传宗带领官兵继续赶路,进入宝成府境内。只见沿途饿殍遍地,情形更是惨不忍睹。朱传宗一路看去,面色黯然,一声不吭,心里沉甸甸的。
军马来宝成府城门前,宝成府知府刘可听闻朝廷派了军马前来赈灾,而且竟然是摄政王亲征,吓得屁滚尿流,赶到城外迎接。
进了宝成府,只见城里秩序井然,一片安详的气氛,没有一点受灾的迹鱼。
刘可开洋洋得意,还以为摄政王看到如此祥和的景象,一定会很开心,升他的官。哪知道朱传宗派人打听,知道刘可不许灾民进城,任他们饿死在外面,或者让他们逃到外地。此时很多乡村老百姓都造反了,正和官兵们斗争。
朱传宗当即大怒,把刘可脑袋砍了,挂在城墙上,同时派人送粮给灾民,对那些造反的百姓,既往不咎,只要投降,还送粮食。
起义的百姓原本就为了饭吃,因此都纷纷投降,渐渐军情便不再紧急。
朱传宗又请城里的富豪大户帮助救灾,富豪大户们也怕灾民起义,因此都纷纷解囊,这样烽火便渐渐平息了。
朱传宗在全国四处亲去救灾灭火,各地的流寇灾民被妥善安置,渐渐这场大灾总算是安然渡过了。
朱传宗筋疲力尽,回到京师,只觉得这些年恍然如同一场梦。他辛辛苦苦治理国家,本以为就算是不能大好,但是百姓安居乐业,也总是不成问题的。哪知道他受奸臣蒙蔽,竟然把国家弄得破败不堪,真是欲哭无泪。而且看来人力再强,也不能和天斗,遇到灾祸,天下就不会太平。因此朱传宗一到京师,便请皇帝亲自祭天。
皇帝已经十八岁了,以前主持这样的大典,都是由朱传宗主持,这次由皇帝亲自主持,预示着皇帝有资格可以正式亲自理政了。
祭天这日,随着三声粗犷悠远嘹亮的号角过后,金鼓缓慢有节奏地擂响九遍,整个大地都透露着肃穆与威严,浩大的人马,没有人敢发出一丝声响。
大队人马按一定等级秩序站立着、等待着,没有一个人稍稍动一动,连远处战马的嘴也被紧紧捆扎着,派人看管。
威严而整齐的队伍前面,皇帝带头跪下,随后是朱传宗带着众大臣都虔诚地跪下,所有随行人员也跟着下跪,皇帝对天焚香、叩首,再焚香、再叩首,又洒酒叩首,祷告全国风调雨顺,不要再有灾祸了。
旁边分列着各种丰盛的祭品,如此九叩首之后皇帝正要起身,突然一声长嘶,一匹挣脱的战马向这边狂奔而来,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刚才的祭典之中,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楞了。
眼看战马要从祭拜的地方踏过,冲向皇帝,说时迟,那时快,两个武功高强的侍卫一纵身直扑战马,一人急抓缰绳,一人急忙用双臂活活将那战马脖子抱住。马被勒住之后被牵走了,信诗,众人才回过神来,两名太监急忙上前把皇上扶起,随行大臣急忙跪下向皇上请安谢罪,朱传宗也是非常恼怒。
众人随皇帝回到皇宫,两名士兵押解一人过来,他就是负责看管马匹的小官,由于不小心放跑一匹马,惊吓了圣驾。
皇上第一次主持大典,就如此不祥,心中也是气恼无比,问也不问朱传宗,挥挥手,自作主张,道:“把他给朕推出去斩了!”
士兵刚要将那人推走,太常寺主事章并至急忙下跪请奏:“皇上万岁,这人玩忽职守惊了圣驾罪该万死,只是今天是大祭之日,不宜有血腥,望皇上三思。”
朱传宗也道:“杀人不祥。这人死罪免去,活罪不饶,发配边疆守卫,永不回归吧!”
这时皇上也冷静下来,脸色回复如常,道:“王爷说的极是。”
那人立刻跪下叩头多谢朱传宗,这才又谢皇上,但此举惹的皇上心中极不高兴。
朱传宗祭完天回到府中,因为发生了事故,祭天不算顺利,因此有些闷闷不乐,众女见他不高兴,便都过来解劝。
这时手下送来书信,原来是赵老四送来的。
原来整治了水封良和他的同伙之后,因为赵老四等人贪污腐败也是证据在握,因此朱传宗把赵老四等人都重重的判了刑。不过念在他们的功劳便将他们都关在一处大院当中,有吃有喝,供养了起来。
他们因为有当官的经验,如今又下野了,因此时常上书表达一些意见,来帮助朝政。这天赵老四上书,讲了一个故事。
古代两千多年前,卫国有个叫胥靡的小吏贪污的事情败露,逃到了魏国,卫嗣君欲用五十金赎回,魏国不给,卫嗣君就想用一个城交换。
身边的大臣说:“用一个城邑交换一个官吏,值得吗?”
卫嗣君说:“法治无所谓值不值得。法治不能建立,该杀的人不能杀、该判刑的人不能判,即使有十个城邑又有什么用!法制建立了,该杀的人杀了、该判刑的判了,即使失去十个城邑,也没有什么妨碍!而且贪官都逃到外国,那么国家的钱财不就会被掏空了吗?”
后来,卫嗣君用一个城邑终于从魏国交换回了个小吏,并依律惩治了这个小吏。
以一城换一吏,为了惩治外逃官员,卫嗣君可谓不惜代价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法制的尊严和统一。
朱传宗看了大觉有理,如果贪官们都像水封良一样,在国内贪污,把钱都运到国外,然后再逃到外国。官员们都效仿,长此以往,国家将会越来越穷,非灭亡不可。以前历朝历代,就算再坏,再腐败,也没有贪官敢把钱运到国外的。
如果此例一开,千秋后世如何评价他朱传宗?朱传宗越想越是害怕,最后他痛下决心,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水封良押回处死。
朱传宗派使臣去西辽国讨要回水封良,不惜任何代价,并且调动兵马,随时准备开战。
西辽国见大梁不惜开战,也要押这个贪官回去,只好答应,也乐得能够得到一些好处。水封良被押回之后,本来应该千刀万剐,朱传宗念他跟随多年的份上,心中一软,让他服毒自尽,保留全尸了。
水封良这个奸臣被处死之后,大梁风气为之一振,百姓们见朝廷如此坚决地整治贪官,也都欣喜拥戴。
此后虽然皇帝到了成年人的年龄,应该亲自理政了,但是朱传宗见他还年轻,不放心,大臣们也都习惯有事情禀告朱传宗,所以皇帝仍旧是有名无实权。
赵老四、钱老六等人经常上奏一些意见,都非常有见识,因此朱传宗实行起来,对国家大有好处。
这样过了几个月,一天,朱传宗想起赵老四、钱老六等人虽然当官多年,已经不是以前没有一点见识的穷小子了,可是以他们的水准,不可能有如此高明的见识,不由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便传他们进府,当面逼问他们。
几人都跪下承认,这些都是吴思远吴先生所教的,只是吴先生再三吩咐,不能泄露他的行踪。
朱传宗想起吴先生许许多多的高明远见,如今都证明了他的正确,以前的种种预言,全都灵验了,因此决定痛改前非,亲自去拜访请益。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