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建文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候朱允熥是嫡子,除开早夭的哥哥朱雄英之外,他算得上嫡长子,但是目前的太子正妃是吕氏,这样嫡长子就是朱允炆了。比较起来,大家更倾向于朱允炆,因为朱允炆仁孝宽厚,甚至比太子还宽厚。朱允熥要差一些,仁孝宽厚不及,而且读书不好,喜欢兵书战册。因此大家都倾向选择朱允炆,可又不敢做第一个出头鸟,怕哪一句话惹得老朱不开心,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只要洪武皇帝不推翻嫡长子继承的制度,就一切都好说。
过了一会儿,刘三吾站了出来,道“陛下,臣已经年过八十,恐怕见不到新君登基了,既然大家都不说,我来说。臣推荐皇长孙继任太子,皇长孙仁孝宽厚,有仁君之相,并且天资聪颖,能够举一反三,对于臣的授课,做到了身体力行,坚持不懈。所以臣推荐皇长孙继任太子。”
“刘老先生已经说了,其他人呢?”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臣也推荐皇长孙继任太子。”杨靖、赵勉、茹瑺紧跟着附和刘三吾的话。
“臣有不同的意见,臣推荐皇次孙也就是嫡长子朱允熥继位太子。”吏部尚书詹微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什么?皇次子明明不是嫡子,怎么能是嫡长子?”刘三吾厉声呵斥詹微。
詹微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不紧不慢的说“原太子正妃是开平王之女,是当之无愧的正妃,皇次子难道不是嫡子?”
“詹尚书此言差矣,常氏已经过世,吕氏是正式册立的太子正妃,所以皇长孙才是嫡子。”杨靖愤怒的反驳詹微。
“皇长孙是嫡子。”“皇次孙是嫡子。”大家争论起来,甚至有几个将军也持此观点。
詹微不同意朱允炆继位,原因是他风评不好,有“酷吏”之称。太子朱标一直对他有意见,如今朱允炆据说非常孝顺宽厚,肯定会继承太子对他的意见,虽然现在说这个话有些冒险了,但却不得不如此。
将军们主要是因为常遇春在军中威望身高,旧部众多,所以希望常遇春的外孙继位。不过以徐允恭为代表的都督们没有说话。
“请陛下确定皇长子的嫡长子位置,以正视听。”刘三吾向朱元璋行礼,须发贲张。
“你们呢?允恭?有什么意见?”朱元璋轻抚胡须问道。
“陛下,臣一介武夫,没有什么意见,唯陛下之意是从。”
“允恭,朕与中山王既是君臣,也是朋友,你就如朕的子侄一般,朕想听你的肺腑之言。”
“陛下,臣冒死进言,臣倾向于皇长孙。”徐允恭恭敬的回答。
争论良久,朱元璋冷眼看去,大家争论的焦点在朱允炆还是朱允熥继位,没有人提及燕王,看来燕王已经出局了。不过朱允炆和朱允熥其实没什么可比性,关键在于常氏已经过世,朱允熥就不可能继位太子,失去了母亲和父亲的支持,如何才能继位为皇帝?。另外朱元璋也在考虑处理蓝玉的事情,更不愿意让朱允熥继位了。退一万步说,即使朱允熥继位,蓝玉会忠诚吗?难说,朱允熥是蓝玉的孙子辈,没什么亲情可言,看来最好的选择还是允炆。朱元璋既感到高兴,也有一点惆怅,只好对不起燕王了。不过朱元璋作为一个政治家,很快就讲这种想法抛之脑后,和朱家的血脉传承和帝国继承相比,一个儿子或者说藩王根本不具备可比性。
朱元璋咳嗽了一声,全场安静下来,老朱扫了一眼群臣说“这里明确一下,皇长孙是嫡长子,这个不存在争议。今天看来大家都主张皇长孙允炆继位,朕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另外本次朝会的内容不许外传,违者严惩不贷。”老朱立起身就要走。刘三吾一个箭步就走到老朱面前,拦住老朱说“不可,陛下,太子关乎国本,今日陛下和文武大臣都在,难道不能做出决定吗?”
老朱愣了一下,苦笑一声,看了一眼刘三吾说“老先生言重了,朕已有决定,但需要权衡一下,过几日会再和各位朝臣商议。”说完,绕过刘三吾就走了。刘三吾年纪大了,一个没拉住,只好悻悻的看着朱元璋远去。
几天后,大朝会散朝前,太监长福宣读了两个圣旨,第一个将中山王徐达之子魏国公徐允恭赐名徐辉祖,另外改詹事府为詹事府,令致仕兵部尚书唐铎任詹事,左通政祝春、右佥都御史李文吉为少詹事;令黄子澄为朱允炆伴读。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候朱允熥是嫡子,除开早夭的哥哥朱雄英之外,他算得上嫡长子,但是目前的太子正妃是吕氏,这样嫡长子就是朱允炆了。比较起来,大家更倾向于朱允炆,因为朱允炆仁孝宽厚,甚至比太子还宽厚。朱允熥要差一些,仁孝宽厚不及,而且读书不好,喜欢兵书战册。因此大家都倾向选择朱允炆,可又不敢做第一个出头鸟,怕哪一句话惹得老朱不开心,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只要洪武皇帝不推翻嫡长子继承的制度,就一切都好说。
过了一会儿,刘三吾站了出来,道“陛下,臣已经年过八十,恐怕见不到新君登基了,既然大家都不说,我来说。臣推荐皇长孙继任太子,皇长孙仁孝宽厚,有仁君之相,并且天资聪颖,能够举一反三,对于臣的授课,做到了身体力行,坚持不懈。所以臣推荐皇长孙继任太子。”
“刘老先生已经说了,其他人呢?”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臣也推荐皇长孙继任太子。”杨靖、赵勉、茹瑺紧跟着附和刘三吾的话。
“臣有不同的意见,臣推荐皇次孙也就是嫡长子朱允熥继位太子。”吏部尚书詹微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什么?皇次子明明不是嫡子,怎么能是嫡长子?”刘三吾厉声呵斥詹微。
詹微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不紧不慢的说“原太子正妃是开平王之女,是当之无愧的正妃,皇次子难道不是嫡子?”
“詹尚书此言差矣,常氏已经过世,吕氏是正式册立的太子正妃,所以皇长孙才是嫡子。”杨靖愤怒的反驳詹微。
“皇长孙是嫡子。”“皇次孙是嫡子。”大家争论起来,甚至有几个将军也持此观点。
詹微不同意朱允炆继位,原因是他风评不好,有“酷吏”之称。太子朱标一直对他有意见,如今朱允炆据说非常孝顺宽厚,肯定会继承太子对他的意见,虽然现在说这个话有些冒险了,但却不得不如此。
将军们主要是因为常遇春在军中威望身高,旧部众多,所以希望常遇春的外孙继位。不过以徐允恭为代表的都督们没有说话。
“请陛下确定皇长子的嫡长子位置,以正视听。”刘三吾向朱元璋行礼,须发贲张。
“你们呢?允恭?有什么意见?”朱元璋轻抚胡须问道。
“陛下,臣一介武夫,没有什么意见,唯陛下之意是从。”
“允恭,朕与中山王既是君臣,也是朋友,你就如朕的子侄一般,朕想听你的肺腑之言。”
“陛下,臣冒死进言,臣倾向于皇长孙。”徐允恭恭敬的回答。
争论良久,朱元璋冷眼看去,大家争论的焦点在朱允炆还是朱允熥继位,没有人提及燕王,看来燕王已经出局了。不过朱允炆和朱允熥其实没什么可比性,关键在于常氏已经过世,朱允熥就不可能继位太子,失去了母亲和父亲的支持,如何才能继位为皇帝?。另外朱元璋也在考虑处理蓝玉的事情,更不愿意让朱允熥继位了。退一万步说,即使朱允熥继位,蓝玉会忠诚吗?难说,朱允熥是蓝玉的孙子辈,没什么亲情可言,看来最好的选择还是允炆。朱元璋既感到高兴,也有一点惆怅,只好对不起燕王了。不过朱元璋作为一个政治家,很快就讲这种想法抛之脑后,和朱家的血脉传承和帝国继承相比,一个儿子或者说藩王根本不具备可比性。
朱元璋咳嗽了一声,全场安静下来,老朱扫了一眼群臣说“这里明确一下,皇长孙是嫡长子,这个不存在争议。今天看来大家都主张皇长孙允炆继位,朕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另外本次朝会的内容不许外传,违者严惩不贷。”老朱立起身就要走。刘三吾一个箭步就走到老朱面前,拦住老朱说“不可,陛下,太子关乎国本,今日陛下和文武大臣都在,难道不能做出决定吗?”
老朱愣了一下,苦笑一声,看了一眼刘三吾说“老先生言重了,朕已有决定,但需要权衡一下,过几日会再和各位朝臣商议。”说完,绕过刘三吾就走了。刘三吾年纪大了,一个没拉住,只好悻悻的看着朱元璋远去。
几天后,大朝会散朝前,太监长福宣读了两个圣旨,第一个将中山王徐达之子魏国公徐允恭赐名徐辉祖,另外改詹事府为詹事府,令致仕兵部尚书唐铎任詹事,左通政祝春、右佥都御史李文吉为少詹事;令黄子澄为朱允炆伴读。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