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逍遥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言官一出动,其他的文武官员也开始上奏,大家态度鲜明,那就是不同意皇帝废除皇后,这个说皇帝是天子,如同百姓之父。那么皇后就为民之母,要行母之道,恩慈待人,不可轻废?“
另一个则说:“君无戏言,君仁臣忠。作为一个皇帝,必须要言而有信,这是为君之道。
废立皇后都是国家的大事,不是儿戏。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如犯罪,无德等,不可以随便废黜。
前有列祖列宗,后有千秋史册。不仁不义,天理不容,人心难服啊,更有甚者,干脆拿出朱棣当年选胡氏的事来说,当年朱棣为皇太孙朱瞻基主婚,却选胡善祥为妃,孙氏只能居侧室为嫔,此事永乐一朝老臣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此时也被这些群臣用来反对废除皇后的借口……”一时整个紫禁城好不热闹。
起初朱瞻基还能安抚几句,一些年纪大的言官倒是好说,纷纷停止了劝说,那些年轻气盛的,也不知是那根筋搭错了,见皇帝不收回废除皇后的皇命,竟不请自来,纷纷跪倒了午门外,呼天抢地的大喊,事情到了这儿,就闹大了。
朱瞻基没想到自己刚刚登基就发生这样的事,而这些言官实在可恨,竟在午门前哭喊,这让他好生气恼,可对这些言官又发作不得,只好让太监收了他们的奏章,然后告诉他们回去等候便是。
谁知这些言官吃了雄心豹子胆,非要皇帝来午门前,当着他们的面儿,亲口做出承诺。
一听这个要求,朱瞻基自是勃然大怒,他本就有心废后,如今不过是看群臣闹得沸沸扬扬,才收敛了几分,但收敛并不代表怕了,只是一直委婉的手段而已,想不到这些家伙如此不知趣,竟要求皇帝亲口承诺,他是皇帝,金口玉言,岂能轻易承诺,自是不答应。
得知皇帝不答应,那些大臣更是离谱,奏折一本一本的往上送,午门外跪着的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文武大臣。
这下朱瞻基更怒了,但他怒归怒,还没失去理智,知道这些言官可不能轻易的打杀,弄不好自己想要的结果达不到,还弄得一个号昏君的声名,所以他只是让太监去收了他们的奏折,让他们该干嘛干嘛去“
本以为这下这些言官该走了吧,但他显然是低估了这些言官的毅力,他们奏章是送上了,但人却是没走。
不得已朱瞻基再一次下了圣旨,让太监王振去传旨,说:“让他们先回去,此事他会与内阁好好商议的?“
谁是王振回来说,那些言官不答应,非要皇帝亲自去对着百官言明此事,否则便在午门外长跪不起!“
常言道,佛也有火,更何况是人,朱瞻基虽说好说话,但也不是没脾气的人,如此低声下气了几次,群臣竟一点面子都不给,当时就火冒三丈,要把那些大臣给轰出去,总算是在王振、陈芜二人的劝说下,压住了火气,可那些群臣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费尽心思写的奏折,皇帝看也懒得看一样,还发下话儿,他们习惯跪就让他们跪个够好了!“
皇帝发了话儿,自然没人敢劝说,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朱瞻基处理了政务,一看天色,差不多黄昏了,想来那些文官武将也该回去了,他便让王振去看看,还剩下多少人?“
谁知结果让他更是恼火,人数一个没走不说,还多了十几人,黑压压的跪在那里,叫嚷着让皇帝给个话儿。
朱瞻基一听还跪着,脑袋登时有些大,一时也没了主意,又不想找杨士奇等人商议,想来想去竟想到了杨峥,一早也不顾午门外的嚎啕,干脆带着王振几个侍卫溜出宫来,来个眼不见为净。
杨峥默默听完朱瞻基的苦水,忽然在这一刻,他想起明朝后期的两次争斗,第一次是嘉庆年间的大礼仪之争,做了荒唐皇帝十余载的正德皇帝走到了生命尽头。然而三十一岁的他并无子嗣,经过首辅杨廷和的挑选和皇帝批准,由其堂弟远在湖北安陆州的藩王朱厚璁(火字旁)即位,就派大臣去迎接他。在嘉靖从湖北进北京时,就与朝臣们就欢迎仪式的规格发生了争执。在封建社会,皇帝家族的传承脉络必须特别清晰,嘉靖皇帝既然做了皇帝,就得要求他和前面的皇帝具有直系亲人关系,于是以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 -->>
言官一出动,其他的文武官员也开始上奏,大家态度鲜明,那就是不同意皇帝废除皇后,这个说皇帝是天子,如同百姓之父。那么皇后就为民之母,要行母之道,恩慈待人,不可轻废?“
另一个则说:“君无戏言,君仁臣忠。作为一个皇帝,必须要言而有信,这是为君之道。
废立皇后都是国家的大事,不是儿戏。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如犯罪,无德等,不可以随便废黜。
前有列祖列宗,后有千秋史册。不仁不义,天理不容,人心难服啊,更有甚者,干脆拿出朱棣当年选胡氏的事来说,当年朱棣为皇太孙朱瞻基主婚,却选胡善祥为妃,孙氏只能居侧室为嫔,此事永乐一朝老臣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此时也被这些群臣用来反对废除皇后的借口……”一时整个紫禁城好不热闹。
起初朱瞻基还能安抚几句,一些年纪大的言官倒是好说,纷纷停止了劝说,那些年轻气盛的,也不知是那根筋搭错了,见皇帝不收回废除皇后的皇命,竟不请自来,纷纷跪倒了午门外,呼天抢地的大喊,事情到了这儿,就闹大了。
朱瞻基没想到自己刚刚登基就发生这样的事,而这些言官实在可恨,竟在午门前哭喊,这让他好生气恼,可对这些言官又发作不得,只好让太监收了他们的奏章,然后告诉他们回去等候便是。
谁知这些言官吃了雄心豹子胆,非要皇帝来午门前,当着他们的面儿,亲口做出承诺。
一听这个要求,朱瞻基自是勃然大怒,他本就有心废后,如今不过是看群臣闹得沸沸扬扬,才收敛了几分,但收敛并不代表怕了,只是一直委婉的手段而已,想不到这些家伙如此不知趣,竟要求皇帝亲口承诺,他是皇帝,金口玉言,岂能轻易承诺,自是不答应。
得知皇帝不答应,那些大臣更是离谱,奏折一本一本的往上送,午门外跪着的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文武大臣。
这下朱瞻基更怒了,但他怒归怒,还没失去理智,知道这些言官可不能轻易的打杀,弄不好自己想要的结果达不到,还弄得一个号昏君的声名,所以他只是让太监去收了他们的奏折,让他们该干嘛干嘛去“
本以为这下这些言官该走了吧,但他显然是低估了这些言官的毅力,他们奏章是送上了,但人却是没走。
不得已朱瞻基再一次下了圣旨,让太监王振去传旨,说:“让他们先回去,此事他会与内阁好好商议的?“
谁是王振回来说,那些言官不答应,非要皇帝亲自去对着百官言明此事,否则便在午门外长跪不起!“
常言道,佛也有火,更何况是人,朱瞻基虽说好说话,但也不是没脾气的人,如此低声下气了几次,群臣竟一点面子都不给,当时就火冒三丈,要把那些大臣给轰出去,总算是在王振、陈芜二人的劝说下,压住了火气,可那些群臣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费尽心思写的奏折,皇帝看也懒得看一样,还发下话儿,他们习惯跪就让他们跪个够好了!“
皇帝发了话儿,自然没人敢劝说,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朱瞻基处理了政务,一看天色,差不多黄昏了,想来那些文官武将也该回去了,他便让王振去看看,还剩下多少人?“
谁知结果让他更是恼火,人数一个没走不说,还多了十几人,黑压压的跪在那里,叫嚷着让皇帝给个话儿。
朱瞻基一听还跪着,脑袋登时有些大,一时也没了主意,又不想找杨士奇等人商议,想来想去竟想到了杨峥,一早也不顾午门外的嚎啕,干脆带着王振几个侍卫溜出宫来,来个眼不见为净。
杨峥默默听完朱瞻基的苦水,忽然在这一刻,他想起明朝后期的两次争斗,第一次是嘉庆年间的大礼仪之争,做了荒唐皇帝十余载的正德皇帝走到了生命尽头。然而三十一岁的他并无子嗣,经过首辅杨廷和的挑选和皇帝批准,由其堂弟远在湖北安陆州的藩王朱厚璁(火字旁)即位,就派大臣去迎接他。在嘉靖从湖北进北京时,就与朝臣们就欢迎仪式的规格发生了争执。在封建社会,皇帝家族的传承脉络必须特别清晰,嘉靖皇帝既然做了皇帝,就得要求他和前面的皇帝具有直系亲人关系,于是以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