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联想
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八毫克的中南海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厦门从清明节前两天开始就一直小雨不断,淅淅沥沥,哩哩啦啦的没完没了,直到今天此刻。
上班前,有时快下班时,老婆会打电话问我要吃什么饭。自从她来了以后,我喜欢吃的家乡饭,老妈菜,都一样一样的吃过了。
站在窗前喝茶抽烟,看着窗外淡淡的雾薄薄的像是纱一般围绕摇曳在这个小渔村的角角落落。细雨如丝,斜斜洒落。水泥小路,光滑明净。木瓜树叶上的水滴,透亮如珠。小孩三两,急步前行,头顶的雨伞像是移动的蘑菇。
我又陷入回忆的世界里。
北方的秋天,阴雨连绵,天气渐冷。村子里寂静无声。我一个人在天井里玩着,无非就是将聚着水的无数个小坑用雨鞋尖连接起来,导向排水沟的地方。有时闲家里院子地方小,就头上顶着破草帽,跑出家门,在家门前的泥路上做同样的事。有时小孩多,分工合作,筑坝修堤,玩的泥水一身。男孩子都喜欢穿老爸的雨靴,靴子穿上能到大腿的位置。移动一步那叫一个艰难,但是可以趟很深的水坑,就为那个深度承受那个艰难。那时候的父母很少去管教孩子,要怎么玩,不能怎么玩。原则底线好像就是不要受伤即可,脏不脏的只要有水能洗干净就好。
我父母的这个传统我想继续保持在我的孩子身上,让他有自由快乐的童年。
摔泥鼓,就是雨天里最好的一个玩乐节目。青石板上,青石碌碾旁围绕一群小孩。材料是现场泥路上的土泥。抓起一把,像老妈和面蒸馒头一样在不断的揉。黄土的泥最后被揉的像是有筋斗的面团一样。准备工作就绪,游戏开始。
掐一把泥出来,揉一个团,要么捏一个四方形像是面包一般厚。中间位置用大拇指压下去,手指开始边捏边团。最后成形时像烟灰缸的形状名曰:泥鼓。轻拿放右手掌中,左撇子另说。举高至齐肩位置,口朝下,表情做愤怒冲锋陷阵状,照着青石板最光滑平整的面上使劲摔下。评判标准,声音最大者,泥鼓破裂最惨者获胜,然后保留现场。依次表演至结束。开始补鼓。还是用泥。泥鼓那里破损有缺口,用自己揉好的泥搓成棍状,捻成片状等等,修补别人的泥鼓。有时有牛逼人物的泥鼓摔下,一声清脆的声音过后,跟炮仗爆了一样四分五裂,那就要搭棚补天了。
有一秘诀,在摔泥鼓之前,吐口唾沫在鼓心位置,抹匀,据说可以声音清脆响亮还能四分五裂。能得到别人搭棚补天的算是成就最高者。
此游戏长大之后,在一次偶尔的联想中,我发觉此游戏来自女娲补天的民间神话。陕西属黄河流域,最早的部落氏族文明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此言不虚,可做考证。
就这样一个游戏,一群小孩能玩一个中午。最后玩腻了,就开始捏泥的坦克,泥的轿车,泥的花卷,包子还有泥人。泥人成形之后,还用扫帚上细细的竹叶柄给泥人描眉画眼。
下午两点多时,家里大人就会叫喊着回家吃饭。
雨天,又是秋天里的雨天。最好的饭当然就是汤饭。我的记忆里,吃的最香次数最多的就是豆子面。
红小豆,开水煮沸,红小豆倒进水里。用盛饭的勺子不断的舀起又倒进锅中,名曰:漾。就是让红小豆煮开花,染色。面切条,待锅里的水成红色后,下锅。配料,红白萝卜,白菜,豆腐等。小火慢煮,逐渐加调料进去。
我滴个娘啊!那个香,怎么就那么香呢!至今难忘,永生不忘。
有当妈的比较懒,选择做懒人饭,简便快速,最有名的汤饭曰:老瓦萨(陕西方言,普通话又叫面疙瘩),懒人麻石等。
老婆来了厦门给我做了一次老瓦萨,晚上打电话跟我妈聊天说中午吃的老瓦萨很好吃,比你那时候做的还香。老妈轻描淡写的说:老瓦萨是那时候人吃的穷人饭,哄饱肚子糊弄人的饭,面团少,汤多,下锅的菜也没几个。后来生活好转,才成了富贵饭,面团没几个,竟是菜和肉。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老婆做的饭好吃了,单就下锅的菜就有木耳,香菇,金针菜,小白菜,粉条子,鸡蛋等,能不好吃吗!
今个还是雨天,有点小冷,吃碗热乎乎的麻石应是不二选择。
问老婆意下如何,老婆说:问题不大。
厦门从清明节前两天开始就一直小雨不断,淅淅沥沥,哩哩啦啦的没完没了,直到今天此刻。
上班前,有时快下班时,老婆会打电话问我要吃什么饭。自从她来了以后,我喜欢吃的家乡饭,老妈菜,都一样一样的吃过了。
站在窗前喝茶抽烟,看着窗外淡淡的雾薄薄的像是纱一般围绕摇曳在这个小渔村的角角落落。细雨如丝,斜斜洒落。水泥小路,光滑明净。木瓜树叶上的水滴,透亮如珠。小孩三两,急步前行,头顶的雨伞像是移动的蘑菇。
我又陷入回忆的世界里。
北方的秋天,阴雨连绵,天气渐冷。村子里寂静无声。我一个人在天井里玩着,无非就是将聚着水的无数个小坑用雨鞋尖连接起来,导向排水沟的地方。有时闲家里院子地方小,就头上顶着破草帽,跑出家门,在家门前的泥路上做同样的事。有时小孩多,分工合作,筑坝修堤,玩的泥水一身。男孩子都喜欢穿老爸的雨靴,靴子穿上能到大腿的位置。移动一步那叫一个艰难,但是可以趟很深的水坑,就为那个深度承受那个艰难。那时候的父母很少去管教孩子,要怎么玩,不能怎么玩。原则底线好像就是不要受伤即可,脏不脏的只要有水能洗干净就好。
我父母的这个传统我想继续保持在我的孩子身上,让他有自由快乐的童年。
摔泥鼓,就是雨天里最好的一个玩乐节目。青石板上,青石碌碾旁围绕一群小孩。材料是现场泥路上的土泥。抓起一把,像老妈和面蒸馒头一样在不断的揉。黄土的泥最后被揉的像是有筋斗的面团一样。准备工作就绪,游戏开始。
掐一把泥出来,揉一个团,要么捏一个四方形像是面包一般厚。中间位置用大拇指压下去,手指开始边捏边团。最后成形时像烟灰缸的形状名曰:泥鼓。轻拿放右手掌中,左撇子另说。举高至齐肩位置,口朝下,表情做愤怒冲锋陷阵状,照着青石板最光滑平整的面上使劲摔下。评判标准,声音最大者,泥鼓破裂最惨者获胜,然后保留现场。依次表演至结束。开始补鼓。还是用泥。泥鼓那里破损有缺口,用自己揉好的泥搓成棍状,捻成片状等等,修补别人的泥鼓。有时有牛逼人物的泥鼓摔下,一声清脆的声音过后,跟炮仗爆了一样四分五裂,那就要搭棚补天了。
有一秘诀,在摔泥鼓之前,吐口唾沫在鼓心位置,抹匀,据说可以声音清脆响亮还能四分五裂。能得到别人搭棚补天的算是成就最高者。
此游戏长大之后,在一次偶尔的联想中,我发觉此游戏来自女娲补天的民间神话。陕西属黄河流域,最早的部落氏族文明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此言不虚,可做考证。
就这样一个游戏,一群小孩能玩一个中午。最后玩腻了,就开始捏泥的坦克,泥的轿车,泥的花卷,包子还有泥人。泥人成形之后,还用扫帚上细细的竹叶柄给泥人描眉画眼。
下午两点多时,家里大人就会叫喊着回家吃饭。
雨天,又是秋天里的雨天。最好的饭当然就是汤饭。我的记忆里,吃的最香次数最多的就是豆子面。
红小豆,开水煮沸,红小豆倒进水里。用盛饭的勺子不断的舀起又倒进锅中,名曰:漾。就是让红小豆煮开花,染色。面切条,待锅里的水成红色后,下锅。配料,红白萝卜,白菜,豆腐等。小火慢煮,逐渐加调料进去。
我滴个娘啊!那个香,怎么就那么香呢!至今难忘,永生不忘。
有当妈的比较懒,选择做懒人饭,简便快速,最有名的汤饭曰:老瓦萨(陕西方言,普通话又叫面疙瘩),懒人麻石等。
老婆来了厦门给我做了一次老瓦萨,晚上打电话跟我妈聊天说中午吃的老瓦萨很好吃,比你那时候做的还香。老妈轻描淡写的说:老瓦萨是那时候人吃的穷人饭,哄饱肚子糊弄人的饭,面团少,汤多,下锅的菜也没几个。后来生活好转,才成了富贵饭,面团没几个,竟是菜和肉。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老婆做的饭好吃了,单就下锅的菜就有木耳,香菇,金针菜,小白菜,粉条子,鸡蛋等,能不好吃吗!
今个还是雨天,有点小冷,吃碗热乎乎的麻石应是不二选择。
问老婆意下如何,老婆说: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