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曹大维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春风,夹岸芳菲至山口。年年岁岁能寂寥,林下青苔日为厚。时有仙鸟来衔花,曾无世人此携手。可怜不知若为名,君任从之多所更。古驿荒桥平路近,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多君此去从仙隐。令人晚节悔营营。(包融:桃源行)2包融这首桃源行以描写风物见长,红堤绿岸、鸡犬相鸣,溪水横贯、桃花失流,春风落蕊、仙鸟衔花,苍苔铺碧、芳菲弥漫,古驿荒桥、崩湍怪石,营造悠远古朴、幽寂绝尘、寂寥万古的境界,在意境上接受并演绎桃花源记并诗。结句一“悔”字却抒发了未能仙隐的怅恨“,桃花源”由理想国变为“仙隐”之地,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异。
颇具“桃源”意象仙化的代表人物还有皮日休与陆龟蒙,这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好友,二人交游唱和留下唐末文坛一段佳话。皮日休曾作太湖诗20首,陆龟蒙逐篇予以酬和,其中的桃花坞各体现了他们对“陶家桃源”的解读。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
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闲禽啼叫窕,险犭穴眠石聿石兀。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
敲竹斗铮扌从,弄泉争咽。空斋蒸柏叶,野饭调石发。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
(皮日休太湖诗诽一ㄎ搿贰度剖肪砹偈?
皮日休生逢唐末乱世,曾隐居在襄阳鹿门山,也曾参加黄巢的农民起义。他对唐末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的现实和黑暗腐败的政治体悟颇深,他的思想深处有浓厚的仙隐色彩。这首桃花坞仅仅是在题材上接受陶记,其风格产生很大变异。他描写的依然是仙境,但格调暗淡凄清,意境幽寂遥深,弥漫着清绝幽冷的仙气,流露了诗人的心态,流淌出凄冷绝望的晚唐音调。就诗歌美学而言,此诗生涩雅拗,奇崛险怪,有韩孟诗派的痕迹。
行行问绝境,贵与名相亲。空经桃花坞,不见秦时人。愿此为东风,吹起枝上春。
愿此作流水,潜浮蕊中尘。愿此为好鸟,得栖花际邻。愿此作幽蝶,得随花下宾。
朝为照花日,暮作涵花津。试为探花士,作此偷桃臣。桃源不我弃,庶可养天真。
(陆龟蒙桃花坞全唐诗卷六百十八)
陆龟蒙性情耿介孤高,隐居之后,不与流俗交往,闭门以书酒为乐,朝廷以高士征召,辞而不就。这首诗对陶渊明的文学接受较多。首先,以陶记故事为背景展开抒情,以四个排比句表达对“桃源”的强烈渴望与依恋之情,而诗之结句“养天真”又将诗之旨趣与陶诗精神契合,实际是对陶渊明社会理想的由衷认同。其次,在句式上,明显接受陶渊明闲情赋“十愿”的影响。其三,诗的格调自然清丽,情韵优雅,文质彬彬,追法陶格,远胜皮作数筹。然而此诗也有变异,诗尾融入东方朔偷桃的仙话[9],把桃花源视为仙境来描写,表达隐逸求仙之趣。
三
对于“桃源母题”在唐代仙化的现象,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十做了最好的解释:“陶渊明作桃源记,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自是之后,诗人多赋桃源行,不过称赞仙家之乐。”
“桃源”母题在唐代不仅得以继承和发展,而且对于这一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一些“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仅具有更浪漫的想象空间和绚丽色彩,而且还产生了神奇诡异的仙化意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唐诗产生了这种嬗变呢?追究其中形成的原委,我们不能不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考虑。
综观历史,为了强化对民众精神、思想的统治,积极提倡各种宗教是每一时期社会政治的重要内容。而道教经南北朝末期发展至隋,已是深人人心。帝王多崇信道教,隋文帝以道教的神秘年号“开皇”作为自己的年号。炀帝杨广迷信道教至甚,不仅在离宫修建蓬莱、方丈、瀛洲仙山,请道士作法以求长生,且拨大量耕地、财物予道观,为道教的发展提供政治、经济的通道。从唐高祖李渊开始,因李唐王朝与道教教主李耳在姓氏上的“亲缘关系”以及楼观派道士在李渊起兵时资助粮草,李渊作了皇帝后即在干封元年下令尊老子为“太上皇帝”从此,以道教教主的后裔自居,以政教合一的策略巩固皇权。由于帝王的大力扶植,道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获得三教之首的尊号,而且奠定了国教的地位。这一地位虽在武则天时期曾一度改变,但唐玄宗登基后又立即掀起祟道热潮,再给老子追加“大圣主玄元皇帝”尊号,诏令全国各州建立玄元皇帝庙,绘玄元皇帝像,并认道士为宗亲。甚至玄宗皇帝还亲自注释老子道德经,还“制令士庶家藏一册”并一再下达“尊祖”的诏令。在加上在科学既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的对生命的忧患就时时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唐王朝建立以来,富裕风流的生活和繁荣昌盛的社会虽然在现实中给了人们以生活的热情和进取的信心,却没有消除人们心灵深处对生命短暂的忧郁。
因此,讲长生不老神仙之术的道教便大受人们青睐。许多文人都曾经炼铅烧汞,学制金丹。这是他们既对尘世充满眷恋,又对尘世感到失望的矛盾心理的折射。在这种心理氛围中,道教那种既能免除生老寿天之苦,又能安享尘世之乐,既能满足心中情欲,又能活的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弥漫开来,形成了文人生活理念的另一个侧面。他们隐逸学道,受篆炼丹,其实都是在这种生活理念支配下的行为。在这种道教发展极其兴旺的背景下,道教及其神仙信仰对于作家思想、创作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安史之乱后,饱经战乱折磨的人民急于从宗教中寻求寄托和安慰,道教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道观林立,道徒众多,狂热的崇道之风弥漫全国。”“桃源”意象似乎又一次在晚唐时期契合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众多文人的诗歌自然也渗透了意、境、禅、佛、仙、道等思想,开始转化为具有人性美的文学形象而不再是宗教形象了。许多笃信道教的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会描写他们近乎幻觉式的想象。据刘中文先生考证,在现存的唐人诗词中,以“桃花源”为题的作品达21题24首之多1,如:包融的武陵桃源送人和桃源行、张旭桃花溪、王维桃源行、李白小桃源和桃源二首、卢纶同吉中孚梦桃源二首、权德舆桃源篇、韩愈桃源图、刘禹锡桃源行和游桃源一百韵、施肩吾桃源词二首、李群玉桃源、张乔寻桃源、章碣桃源、皮日休桃花坞、陆龟蒙桃花坞、陆希声桃花谷、李宏皋题桃源、
皎然晚春寻桃源观、徐仲雅桃源。此外曹唐题武陵洞五首虽未以“桃源”为题,但实际也是歌咏桃源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诗人立足于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的思想内蕴,结合社会现实以及自己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生命感悟,对“桃花源”或上天,或入地,或得道成仙,或与仙往来等等,加以阐发、演绎。形成了具有唐代文化精神特色的“桃花源”“所有这些上天入地、超越时空的诗歌,正是唐代道教与文学联姻的产物。”
四
唐代是中国诗歌创作异彩纷呈、云蒸霞蔚的时代。初盛唐时期的繁荣、优裕的物质生活,诗人把寄情“桃源”吟咏山水田园,作为一种精神享受;中晚唐时期,诗人把追索“桃源”追仙慕道作为一种人生状态的精神澡雪。但不管如何说,这一过程都形成了“桃源”仙化诗文的蔚为大观。
对于桃源母题的继承和发展,乃至流变,唐代诗画双绝的大诗人王维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其一生颇具规模的诗文创作既布满了“桃源”的影子,又出其藩篱而独出新意,闪耀着异样的光辉。桃源行是学界公认的陶渊明接受史上的绝唱之作。王维在桃源行中,成功地将桃花源记这篇散文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读后能令人陶醉,并产生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全诗承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基本故事主体,从诗的一开始,诗人既用艳丽的色调,将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为“桃源”故事进行铺叙。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来牵引连结,让陶氏笔下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层层递进。引导着读者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让读者联想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由远及近地用云、树、花、竹将诗中渔人和读者的目光引向透着和平、恬静的气氛和勃勃生机的“世外桃源”
接下来又以“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两句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陶氏桃花源记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启下,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往下的诗句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
诗中的桃花源人自然对“渔人”颇感意外。“惊闻”二句连用“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平明”二句紧扣住了陶氏笔下桃花源景色的特点。进一步描写桃源“扫花开”、“乘水入”环境和生活之美好。紧接着又用“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把桃花源的来历追述清晰。并在追述中“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
在诗歌的最后一层,诗人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等内容一口气抒写干净,把情、景、事完全融合在一起。并以“不疑”六句,抒发了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与开头遥相照应。整首诗歌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从思想意蕴上和行文风格说,此诗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无太大的区别。仅在陶诗平淡、自然而又淳厚文风的基础上揉入了清丽的的色彩,使画面更为活跃。这一点似乎强于陶文,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状。陈师道后山诗话所评价的“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还有一点相异的是,王维在诗中把陶渊明笔下的理想“桃源”意象描绘成一个超脱世俗的空灵、虚幻的神仙福地。这在精神内蕴和思想主题上已和陶之“桃源”相去深远。整个思想体系既无陶诗“既无感时伤世的厚重,亦缺陶渊明仁民爱物的胸怀”诗中虽也提及“田园”、“避地”但全无战乱、农耕的痕迹,少年天真的诗人认为“避地”是为了“成仙”而不是为自耕自足“田园”则是出于悠游山水,体味田园风情的需要。
那么,是何导致了“桃源”意象在王维诗中的仙化呢?笔者认为:少年天才的王维在写这首时,正值开元盛世,社会上的一切都似乎欣欣向荣,充满着青春活力。彼时的“道”佛“两教”也极为兴盛。满世界都飘荡着晨钟暮鼓,袅袅仙音。对于年仅19岁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王维来说,无疑具有重大影响。开元盛世的青春风貌和太平景象,使年少的诗人不可能对隐藏在隆盛景象下,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已逼得人民“卖舍贴田,以供王役”的社会矛盾有所觉察,更不可能如陶渊明般去揭露,去高举己思,去“作记以寓志”了。
清人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论及此事,有几句议论十分肯切: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赤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
由上文可见“桃源”母题在唐代的继承和发展是蔚为壮观的。王维的诗歌创作受陶渊明的影响也是有着充分的证据可以验证的。王维诗在思想内容、语言风格上有部分迥异于陶诗,更说明了唐诗在继承陶诗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具有弥足珍贵的发展意义。陶渊明突破了言志载道的儒家美学观念,赋予写景状物诗文以独立的审美价值。以平淡自然的诗风开创了物与心合二为一的“桃源”母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维一改陶诗感物抒怀的“述景”方式,将性情幻化成空灵曼妙的山姿水态,使诗歌美学在禅、庄思想的渗透下将中国文化气质中原有的淡泊宁静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极近韵外之至、韵外之美。形成中国人较为稳定的审美结构传承至今,源远流长。
关于陶渊明和及后的历代文人,关于“桃源母题”和及后的诗文创作,关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及后的“野径香牵三四里,前山犬吠六七家”这里表现的不单单是一个诗人和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颇为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还是赋予了千百年来人们追求平等、自由、博爱的传承千年的一个颇为突出异质的亮点,是人们在变幻莫测的生存境遇面前自然流露的洒脱和超然。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们的心中永远都会有一个“桃花源”
参考文献:
[1][2]杨明。文史结合研究的新成果:读戴伟华博士新著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6期。
[3]韩国良,论陶渊明的桃源境界,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5][6]何胜莉,朱宪超。桃源母题的异代阐释,[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
[7]罗云芳。唐宋词桃源意象的美学意蕴,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4月。
[8]李剑锋。论唐代人接受陶渊明的原因和条件[j ]。文史哲,1999(3)。
[9][10]卢晓河。唐人慕道与“桃源”意象之仙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2008(9)。
春风,夹岸芳菲至山口。年年岁岁能寂寥,林下青苔日为厚。时有仙鸟来衔花,曾无世人此携手。可怜不知若为名,君任从之多所更。古驿荒桥平路近,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多君此去从仙隐。令人晚节悔营营。(包融:桃源行)2包融这首桃源行以描写风物见长,红堤绿岸、鸡犬相鸣,溪水横贯、桃花失流,春风落蕊、仙鸟衔花,苍苔铺碧、芳菲弥漫,古驿荒桥、崩湍怪石,营造悠远古朴、幽寂绝尘、寂寥万古的境界,在意境上接受并演绎桃花源记并诗。结句一“悔”字却抒发了未能仙隐的怅恨“,桃花源”由理想国变为“仙隐”之地,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异。
颇具“桃源”意象仙化的代表人物还有皮日休与陆龟蒙,这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好友,二人交游唱和留下唐末文坛一段佳话。皮日休曾作太湖诗20首,陆龟蒙逐篇予以酬和,其中的桃花坞各体现了他们对“陶家桃源”的解读。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
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闲禽啼叫窕,险犭穴眠石聿石兀。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
敲竹斗铮扌从,弄泉争咽。空斋蒸柏叶,野饭调石发。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
(皮日休太湖诗诽一ㄎ搿贰度剖肪砹偈?
皮日休生逢唐末乱世,曾隐居在襄阳鹿门山,也曾参加黄巢的农民起义。他对唐末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的现实和黑暗腐败的政治体悟颇深,他的思想深处有浓厚的仙隐色彩。这首桃花坞仅仅是在题材上接受陶记,其风格产生很大变异。他描写的依然是仙境,但格调暗淡凄清,意境幽寂遥深,弥漫着清绝幽冷的仙气,流露了诗人的心态,流淌出凄冷绝望的晚唐音调。就诗歌美学而言,此诗生涩雅拗,奇崛险怪,有韩孟诗派的痕迹。
行行问绝境,贵与名相亲。空经桃花坞,不见秦时人。愿此为东风,吹起枝上春。
愿此作流水,潜浮蕊中尘。愿此为好鸟,得栖花际邻。愿此作幽蝶,得随花下宾。
朝为照花日,暮作涵花津。试为探花士,作此偷桃臣。桃源不我弃,庶可养天真。
(陆龟蒙桃花坞全唐诗卷六百十八)
陆龟蒙性情耿介孤高,隐居之后,不与流俗交往,闭门以书酒为乐,朝廷以高士征召,辞而不就。这首诗对陶渊明的文学接受较多。首先,以陶记故事为背景展开抒情,以四个排比句表达对“桃源”的强烈渴望与依恋之情,而诗之结句“养天真”又将诗之旨趣与陶诗精神契合,实际是对陶渊明社会理想的由衷认同。其次,在句式上,明显接受陶渊明闲情赋“十愿”的影响。其三,诗的格调自然清丽,情韵优雅,文质彬彬,追法陶格,远胜皮作数筹。然而此诗也有变异,诗尾融入东方朔偷桃的仙话[9],把桃花源视为仙境来描写,表达隐逸求仙之趣。
三
对于“桃源母题”在唐代仙化的现象,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十做了最好的解释:“陶渊明作桃源记,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自是之后,诗人多赋桃源行,不过称赞仙家之乐。”
“桃源”母题在唐代不仅得以继承和发展,而且对于这一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一些“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仅具有更浪漫的想象空间和绚丽色彩,而且还产生了神奇诡异的仙化意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唐诗产生了这种嬗变呢?追究其中形成的原委,我们不能不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考虑。
综观历史,为了强化对民众精神、思想的统治,积极提倡各种宗教是每一时期社会政治的重要内容。而道教经南北朝末期发展至隋,已是深人人心。帝王多崇信道教,隋文帝以道教的神秘年号“开皇”作为自己的年号。炀帝杨广迷信道教至甚,不仅在离宫修建蓬莱、方丈、瀛洲仙山,请道士作法以求长生,且拨大量耕地、财物予道观,为道教的发展提供政治、经济的通道。从唐高祖李渊开始,因李唐王朝与道教教主李耳在姓氏上的“亲缘关系”以及楼观派道士在李渊起兵时资助粮草,李渊作了皇帝后即在干封元年下令尊老子为“太上皇帝”从此,以道教教主的后裔自居,以政教合一的策略巩固皇权。由于帝王的大力扶植,道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获得三教之首的尊号,而且奠定了国教的地位。这一地位虽在武则天时期曾一度改变,但唐玄宗登基后又立即掀起祟道热潮,再给老子追加“大圣主玄元皇帝”尊号,诏令全国各州建立玄元皇帝庙,绘玄元皇帝像,并认道士为宗亲。甚至玄宗皇帝还亲自注释老子道德经,还“制令士庶家藏一册”并一再下达“尊祖”的诏令。在加上在科学既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的对生命的忧患就时时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唐王朝建立以来,富裕风流的生活和繁荣昌盛的社会虽然在现实中给了人们以生活的热情和进取的信心,却没有消除人们心灵深处对生命短暂的忧郁。
因此,讲长生不老神仙之术的道教便大受人们青睐。许多文人都曾经炼铅烧汞,学制金丹。这是他们既对尘世充满眷恋,又对尘世感到失望的矛盾心理的折射。在这种心理氛围中,道教那种既能免除生老寿天之苦,又能安享尘世之乐,既能满足心中情欲,又能活的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弥漫开来,形成了文人生活理念的另一个侧面。他们隐逸学道,受篆炼丹,其实都是在这种生活理念支配下的行为。在这种道教发展极其兴旺的背景下,道教及其神仙信仰对于作家思想、创作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安史之乱后,饱经战乱折磨的人民急于从宗教中寻求寄托和安慰,道教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道观林立,道徒众多,狂热的崇道之风弥漫全国。”“桃源”意象似乎又一次在晚唐时期契合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众多文人的诗歌自然也渗透了意、境、禅、佛、仙、道等思想,开始转化为具有人性美的文学形象而不再是宗教形象了。许多笃信道教的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会描写他们近乎幻觉式的想象。据刘中文先生考证,在现存的唐人诗词中,以“桃花源”为题的作品达21题24首之多1,如:包融的武陵桃源送人和桃源行、张旭桃花溪、王维桃源行、李白小桃源和桃源二首、卢纶同吉中孚梦桃源二首、权德舆桃源篇、韩愈桃源图、刘禹锡桃源行和游桃源一百韵、施肩吾桃源词二首、李群玉桃源、张乔寻桃源、章碣桃源、皮日休桃花坞、陆龟蒙桃花坞、陆希声桃花谷、李宏皋题桃源、
皎然晚春寻桃源观、徐仲雅桃源。此外曹唐题武陵洞五首虽未以“桃源”为题,但实际也是歌咏桃源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诗人立足于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的思想内蕴,结合社会现实以及自己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生命感悟,对“桃花源”或上天,或入地,或得道成仙,或与仙往来等等,加以阐发、演绎。形成了具有唐代文化精神特色的“桃花源”“所有这些上天入地、超越时空的诗歌,正是唐代道教与文学联姻的产物。”
四
唐代是中国诗歌创作异彩纷呈、云蒸霞蔚的时代。初盛唐时期的繁荣、优裕的物质生活,诗人把寄情“桃源”吟咏山水田园,作为一种精神享受;中晚唐时期,诗人把追索“桃源”追仙慕道作为一种人生状态的精神澡雪。但不管如何说,这一过程都形成了“桃源”仙化诗文的蔚为大观。
对于桃源母题的继承和发展,乃至流变,唐代诗画双绝的大诗人王维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其一生颇具规模的诗文创作既布满了“桃源”的影子,又出其藩篱而独出新意,闪耀着异样的光辉。桃源行是学界公认的陶渊明接受史上的绝唱之作。王维在桃源行中,成功地将桃花源记这篇散文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读后能令人陶醉,并产生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全诗承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基本故事主体,从诗的一开始,诗人既用艳丽的色调,将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为“桃源”故事进行铺叙。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来牵引连结,让陶氏笔下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层层递进。引导着读者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让读者联想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由远及近地用云、树、花、竹将诗中渔人和读者的目光引向透着和平、恬静的气氛和勃勃生机的“世外桃源”
接下来又以“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两句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陶氏桃花源记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启下,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往下的诗句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
诗中的桃花源人自然对“渔人”颇感意外。“惊闻”二句连用“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平明”二句紧扣住了陶氏笔下桃花源景色的特点。进一步描写桃源“扫花开”、“乘水入”环境和生活之美好。紧接着又用“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把桃花源的来历追述清晰。并在追述中“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
在诗歌的最后一层,诗人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等内容一口气抒写干净,把情、景、事完全融合在一起。并以“不疑”六句,抒发了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与开头遥相照应。整首诗歌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从思想意蕴上和行文风格说,此诗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无太大的区别。仅在陶诗平淡、自然而又淳厚文风的基础上揉入了清丽的的色彩,使画面更为活跃。这一点似乎强于陶文,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状。陈师道后山诗话所评价的“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还有一点相异的是,王维在诗中把陶渊明笔下的理想“桃源”意象描绘成一个超脱世俗的空灵、虚幻的神仙福地。这在精神内蕴和思想主题上已和陶之“桃源”相去深远。整个思想体系既无陶诗“既无感时伤世的厚重,亦缺陶渊明仁民爱物的胸怀”诗中虽也提及“田园”、“避地”但全无战乱、农耕的痕迹,少年天真的诗人认为“避地”是为了“成仙”而不是为自耕自足“田园”则是出于悠游山水,体味田园风情的需要。
那么,是何导致了“桃源”意象在王维诗中的仙化呢?笔者认为:少年天才的王维在写这首时,正值开元盛世,社会上的一切都似乎欣欣向荣,充满着青春活力。彼时的“道”佛“两教”也极为兴盛。满世界都飘荡着晨钟暮鼓,袅袅仙音。对于年仅19岁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王维来说,无疑具有重大影响。开元盛世的青春风貌和太平景象,使年少的诗人不可能对隐藏在隆盛景象下,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已逼得人民“卖舍贴田,以供王役”的社会矛盾有所觉察,更不可能如陶渊明般去揭露,去高举己思,去“作记以寓志”了。
清人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论及此事,有几句议论十分肯切: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赤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
由上文可见“桃源”母题在唐代的继承和发展是蔚为壮观的。王维的诗歌创作受陶渊明的影响也是有着充分的证据可以验证的。王维诗在思想内容、语言风格上有部分迥异于陶诗,更说明了唐诗在继承陶诗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具有弥足珍贵的发展意义。陶渊明突破了言志载道的儒家美学观念,赋予写景状物诗文以独立的审美价值。以平淡自然的诗风开创了物与心合二为一的“桃源”母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维一改陶诗感物抒怀的“述景”方式,将性情幻化成空灵曼妙的山姿水态,使诗歌美学在禅、庄思想的渗透下将中国文化气质中原有的淡泊宁静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极近韵外之至、韵外之美。形成中国人较为稳定的审美结构传承至今,源远流长。
关于陶渊明和及后的历代文人,关于“桃源母题”和及后的诗文创作,关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及后的“野径香牵三四里,前山犬吠六七家”这里表现的不单单是一个诗人和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颇为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还是赋予了千百年来人们追求平等、自由、博爱的传承千年的一个颇为突出异质的亮点,是人们在变幻莫测的生存境遇面前自然流露的洒脱和超然。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们的心中永远都会有一个“桃花源”
参考文献:
[1][2]杨明。文史结合研究的新成果:读戴伟华博士新著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6期。
[3]韩国良,论陶渊明的桃源境界,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5][6]何胜莉,朱宪超。桃源母题的异代阐释,[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
[7]罗云芳。唐宋词桃源意象的美学意蕴,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4月。
[8]李剑锋。论唐代人接受陶渊明的原因和条件[j ]。文史哲,1999(3)。
[9][10]卢晓河。唐人慕道与“桃源”意象之仙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