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乡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乡道
第一章
1
这年,县教育局通知: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为支持农业生产、帮助农民抢收抢种,确保颗粒归仓,未毕业的学生放忙假三周,毕业生提前到放忙假毕业。
同学们都走了,学生宿舍里只剩下匡春山一个人了。今天是高中毕业的日子,这预示着匡春山的学生生涯结束了。他眼中无神地望着这个自己曾经住了两年的宿舍,陪伴自己读了两年的高中,见证了自己高中学习的每一天。现在,宿舍里显得非常的安静。同学们都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回家,地上、床上一片狼迹,匡春山心中徒然升起一种苍凉的感觉。
他知道高业中毕了,就意味着回家种田。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能够供自己把高中读完,父母亲似乎累弯了腰,咬着牙,本来就很贫困的生活使得父母过早的哀老了。农家孩子能上完高中己经很不容易
了,在没有高考的年代里,己经是最高学历了。农民的孩子只能就此打住,如果没有神通广大能力强的父母,等待自己的就是几亩薄田,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而那些生下来就是城镇定量户口吃国家粮的同学,将很快被国家招工安排,还有些同学由于父母有背景,也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有工作就是高人一等。
匡春山望着零乱的宿舍,地上满是废纸,墙上一幅学生自己书写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的书法,只乖下一个角落勉强地粘在墙上。他很沮丧、郁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都是命里注定的。此时他想到语文课里学到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不是都有“种”了吗。现实是现实,书里说是书里说,与现实不一样,相距十万八千里。
他用一只蛇皮袋把自己的衣服、脸盆、洗漱用品等塞进去。他蹲下身从床底下拿出一双几乎是大半新黄色军用球鞋,这双球鞋只有学校开展蓝球比赛时他才舍得穿,平时是从来不穿的,都是洗得干干净净地珍藏着,或偶尔拿出来看看。这双鞋是他的同学金爱送给他的,他视如珍品。
金爱的父母都在镇供销社工作,人又长得标致,可以说是镇上的一朵花。一次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记农民伯伯的一天”。金爱从没有下过地,没有接触过农民,作文课上嘴里含着一支笔愁眉苦脸愣在那儿无从下笔。坐在他旁边的匡春山就生活在农村,伯伯,叔叔,爸爸都是农民,这种题材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加上匡春山的语文水平、文字功底在班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一篇作文写完后,他无意中瞟到金爱的作文本上,只看到她写了“农民伯伯的一天”题目,正文一个字都没有,匡春山知道金爱写不出来。他对她说:“我来帮你写。”一边说一边将金爱的本子拖过来,不一会儿功夫就完成了。后来,巧的是金爱的这篇作文在班上作为范文受到老师的好评。于是金爱为了表达谢意,将父亲的一双军用球送给了匡春山。匡春山不肯收,金爱羞答答地朝匡春山一笑,说:“你不是喜欢打蓝球吗,你打蓝球的姿势非常好看,穿上这鞋弹跳力强,就更好看了。”说完把鞋朝匡春山课桌抽屉里一丢便跑了。金爱的一笑一丢深深地印在了匡春山的脑海里,他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撞击了一下,撞得甜甜的,美美的。说来奇怪了,从此,他与金爱没有说过话,都是用眼神在交换,并且只要两人的眼神一接触,一碰撞,两人又都很迅速地移开目光,但彼此又都心领神会。临毕业前,匡春山的眼前经常出现金爱的身影,有几次在梦里与金爱相拥,他总想把自己心中的萌动吿诉金爱,可是他没有这个勇气,他想到父母都是农民,人家是干部子女,这不是“懒蛤蟆想吃天鹅肉吗?”越是这样,他越感到自卑,一直把这份爱、这份感情埋藏在心里。
现在,匡春山把球鞋拿在手里翻过来复过去看了又看,小心翼翼用报纸包好,放进了蛇皮袋。他又拿起另一个蛇皮袋,把书本一一装进去,然后用绳子将两个蛇皮袋口扎好,用手试了拭,感觉不是太重的,又抬头看了看宿舍后,将蛇皮袋甩到了肩膀上,两个蛇皮袋一前一后正好保持了平衡。他朝门外走去,走到门口,一只手把门带着,又深情地朝整个宿舍扫了一圈,才慢慢地关起了门,恋恋不舍的离开。
2
从镇中学到家有十五里路,走出校门没多远,匡春山就走上了一条相对较宽的圩堤,这里可是个水乡泽国,号称全国的锅底,出门是无舟不行,村庄与村庄之间都是条条大河小河串连起来,大河小河纵横交错,整个大地就是河网织造的,村庄就好似网的结,网经又从网结向四处散开,村庄好似浮在水上的荷叶。河堤上高高挺拔的意扬直冲蓝天。走了一段路,匡春山找了一块荫凉地,靠着一棵大树坐下歇歇。
他看着河里有农民撑着收割完的麦把船,装得满满的,撑船的人正使尽全身力气撑船。河对岸,农民们正顶着烈日,头戴草帽,有人还在颈项里挂了毛巾,正挑着麦把,他知道,现在正是农村的四夏大忙,是农民最忙最苦最累的时侯,这时侯父母姐妹也一定在田里挥汗如雨地忙碌着。自己也即将要投入到这没日没夜的农活里去了。
天空碧蓝碧蓝的,空气透明得可以遥望白云悠悠,他的目光越过小河流,越过小村庄,摇望着蓝天的尽头,天边的白云和飞鸟把蓝天点缀得更加开阔明媚。大自然的美景是神奇的,在美景面前人能够丢掉烦恼,使自己的心情舒畅起来,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人类的生命圈与大自然相互亲近的日常状态下,人类就容易与大自然结成共同体,周围的山川草木、蓝天、白云、风、雨、雷、电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地、人其实就是一个统一整体,人就会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了,人就会有灵感了。此时的匡春山在心头有了想法,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大自然是美好的,人也应该是的。看那河水层层叠叠,一浪高过一浪,随着他的遐想,心情就像波浪滚滚向前,明快而又兴奋起来。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毛主席说的话句句是真理,毛主席老人家在北京都知道农村大有作为,自己也是个回乡知识青年,听毛主席的话肯定不会错。就安心农村吧,况且,现在摆在面前的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别无选择。好好地干也许能干出一番成就。想到这里,他的心像是河中的水花一样,心花怒放。他又拿起蛇皮袋往肩上一甩,一前一后挂着,迈步在圩堤上,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的余辉透过树叶照射到圩堤上,从远处看匡春山在树下行走,还看到一些农户家的烟筒里冒着炊烟,农民有的挑着麦把,有的还在田里收割,有的脱下衣服甩在肩膀上正慢慢地回家……构成了一幅农村夕阳的美景。
3
匡春山背着蛇皮袋走到家门囗,大门紧锁着。他左右看了看,正好邻居家一位大爷走过来。匡春山赶忙迎上去问道:“黄大爷,我家里人到哪儿去了?”
黄大爷说:“啊,是春山回来啦。”
匡春山说:“黄大爷,我毕业了。”
黄大爷说:“好,好。毕业了就好,家里又多一个劳力了。”
匡春山问道:“黄大爷,我爸我妈好吗?”
黄大爷说:“现在正是农村大忙时节,你爸、你妈、你姐、妹都在田里还没有收工呢。”
匡春山这时才想起放下背在身上的蛇皮袋对黄大爷说:“黄大爷,我先把蛇皮袋放你家,我到田里去帮妈妈。”
黄大爷说:“好,好。蛇皮袋就放家门口,没人拿的。”
说完匡春山已经朝田头奔去了。黄大爷望着匡春山的背影自言自语道:这孩子真懂事,到底是有文化的人。
匡春山从小在农村中长大,他知道农忙季节多一个劳动力的重要,再说,他这么多年在外面上学,家里的事做得少,一直都是姐姐匡春香,妹妹匡春红做。心里总感到对不起她们,还有年迈的父母,为了供他上学没日没夜的干,现在他不上学了,是劳动力了,要让父母歇歇,享享福了。妈妈脸上的鱼尾纹都是儿的罪孽,黑色的头发里有了白发,爸爸一双带着老茧的手,不要问,只要手伸到人的面前,就知道是一双勤劳的双手,标准的劳动人民的手,饱经风霜的脸刻下了一个农民的艰幸。
匡春山看到李红云正在田里捆麦把,匡春香、匡春红弯腰用镰刀割麦子,父亲匡宝根挑着麦把,别人一头挑两个麦把,一担能挑四个,有些大劳力一担能挑六个,可是匡宝根因年老,一头只能挑一个,一担挑两个都感到很吃力,蹲下去挑,再站起来时都要花很大的力气才站得起来。匡宝根正在蹲下准备站起来时,突然感到轻了很多,当他站起来的时侯,发现儿子匡春山替他搭了一把劲。匡宝根看到儿子,立即将麦把丢下,双眼盯着儿子,汗水顺着老泪纵横的脸颊流了下来。匡春山看着父亲汗流满面,赶忙从父亲的肩上拿下毛巾,替父亲擦汗,擦汗的过程中,匡春山心里不是滋味,看到父亲年过半百,还拼死拼活地干活,心里十分的难受。
匡宝根抓住儿子的手,接过毛巾自己边擦边问儿子:“学期结束了?”
匡春山说:“我毕业了。”
匡宝根又问道:“毕业了!?不上学了?”
匡春山说:“是的,不上学了。”
匡宝根此时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既希望儿子继续念书,一方面又盼望儿子早日回来。他希望儿子念书将来更有出息,那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但到目前为止,匡春山高中毕业,在农村来说也是最高学历了,对一个老农民来说己尽了最大的责任和努力了。当然,盼望儿子回来呢是一句想在心里的话,家里确实缺少劳动力,家里也确实太穷了,即使儿子有机会继续上学,家里也负担不起了。匡宝根对儿子说:“这儿不需要你,你先回去。”
李红云看到儿子回来了,丢下手里的活,跑过来看看儿子,虽然累,但她看到儿子后还是露出了甜蜜的微笑:“山儿回来啦。”
匡春山看到妈妈劳累的眼神,缺少睡眼而无神的双眼,他的心在颤抖,妈妈太幸苦了。匡春山喊了声:“妈,儿毕业了,不上学了。我可以参加劳动了。”
李红云说:“你先回家。”
匡春山说:“妈,你回家吧,我来干。”
李红云说:“不,儿,活累,你吃不消的。”
匡春山说:“妈,没事的,让儿子锻练锻练吧。”
匡宝根对李红云说道:“就让儿子干一会儿,迟早要走这一步的。你回去烧晚饭,弄点菜,儿在学校的伙食也不太好。”
李红云爱怜地看着儿子说:“做不动就歇歇,我回去给你们做饭。”她又回过头来对匡宝根说:“早点儿回来。”
匡春山夺过爸爸手里的扁担说:“爸,我来挑,你去捆麦把。”
&...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乡道
第一章
1
这年,县教育局通知: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为支持农业生产、帮助农民抢收抢种,确保颗粒归仓,未毕业的学生放忙假三周,毕业生提前到放忙假毕业。
同学们都走了,学生宿舍里只剩下匡春山一个人了。今天是高中毕业的日子,这预示着匡春山的学生生涯结束了。他眼中无神地望着这个自己曾经住了两年的宿舍,陪伴自己读了两年的高中,见证了自己高中学习的每一天。现在,宿舍里显得非常的安静。同学们都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回家,地上、床上一片狼迹,匡春山心中徒然升起一种苍凉的感觉。
他知道高业中毕了,就意味着回家种田。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能够供自己把高中读完,父母亲似乎累弯了腰,咬着牙,本来就很贫困的生活使得父母过早的哀老了。农家孩子能上完高中己经很不容易
了,在没有高考的年代里,己经是最高学历了。农民的孩子只能就此打住,如果没有神通广大能力强的父母,等待自己的就是几亩薄田,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而那些生下来就是城镇定量户口吃国家粮的同学,将很快被国家招工安排,还有些同学由于父母有背景,也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有工作就是高人一等。
匡春山望着零乱的宿舍,地上满是废纸,墙上一幅学生自己书写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的书法,只乖下一个角落勉强地粘在墙上。他很沮丧、郁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都是命里注定的。此时他想到语文课里学到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不是都有“种”了吗。现实是现实,书里说是书里说,与现实不一样,相距十万八千里。
他用一只蛇皮袋把自己的衣服、脸盆、洗漱用品等塞进去。他蹲下身从床底下拿出一双几乎是大半新黄色军用球鞋,这双球鞋只有学校开展蓝球比赛时他才舍得穿,平时是从来不穿的,都是洗得干干净净地珍藏着,或偶尔拿出来看看。这双鞋是他的同学金爱送给他的,他视如珍品。
金爱的父母都在镇供销社工作,人又长得标致,可以说是镇上的一朵花。一次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记农民伯伯的一天”。金爱从没有下过地,没有接触过农民,作文课上嘴里含着一支笔愁眉苦脸愣在那儿无从下笔。坐在他旁边的匡春山就生活在农村,伯伯,叔叔,爸爸都是农民,这种题材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加上匡春山的语文水平、文字功底在班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一篇作文写完后,他无意中瞟到金爱的作文本上,只看到她写了“农民伯伯的一天”题目,正文一个字都没有,匡春山知道金爱写不出来。他对她说:“我来帮你写。”一边说一边将金爱的本子拖过来,不一会儿功夫就完成了。后来,巧的是金爱的这篇作文在班上作为范文受到老师的好评。于是金爱为了表达谢意,将父亲的一双军用球送给了匡春山。匡春山不肯收,金爱羞答答地朝匡春山一笑,说:“你不是喜欢打蓝球吗,你打蓝球的姿势非常好看,穿上这鞋弹跳力强,就更好看了。”说完把鞋朝匡春山课桌抽屉里一丢便跑了。金爱的一笑一丢深深地印在了匡春山的脑海里,他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撞击了一下,撞得甜甜的,美美的。说来奇怪了,从此,他与金爱没有说过话,都是用眼神在交换,并且只要两人的眼神一接触,一碰撞,两人又都很迅速地移开目光,但彼此又都心领神会。临毕业前,匡春山的眼前经常出现金爱的身影,有几次在梦里与金爱相拥,他总想把自己心中的萌动吿诉金爱,可是他没有这个勇气,他想到父母都是农民,人家是干部子女,这不是“懒蛤蟆想吃天鹅肉吗?”越是这样,他越感到自卑,一直把这份爱、这份感情埋藏在心里。
现在,匡春山把球鞋拿在手里翻过来复过去看了又看,小心翼翼用报纸包好,放进了蛇皮袋。他又拿起另一个蛇皮袋,把书本一一装进去,然后用绳子将两个蛇皮袋口扎好,用手试了拭,感觉不是太重的,又抬头看了看宿舍后,将蛇皮袋甩到了肩膀上,两个蛇皮袋一前一后正好保持了平衡。他朝门外走去,走到门口,一只手把门带着,又深情地朝整个宿舍扫了一圈,才慢慢地关起了门,恋恋不舍的离开。
2
从镇中学到家有十五里路,走出校门没多远,匡春山就走上了一条相对较宽的圩堤,这里可是个水乡泽国,号称全国的锅底,出门是无舟不行,村庄与村庄之间都是条条大河小河串连起来,大河小河纵横交错,整个大地就是河网织造的,村庄就好似网的结,网经又从网结向四处散开,村庄好似浮在水上的荷叶。河堤上高高挺拔的意扬直冲蓝天。走了一段路,匡春山找了一块荫凉地,靠着一棵大树坐下歇歇。
他看着河里有农民撑着收割完的麦把船,装得满满的,撑船的人正使尽全身力气撑船。河对岸,农民们正顶着烈日,头戴草帽,有人还在颈项里挂了毛巾,正挑着麦把,他知道,现在正是农村的四夏大忙,是农民最忙最苦最累的时侯,这时侯父母姐妹也一定在田里挥汗如雨地忙碌着。自己也即将要投入到这没日没夜的农活里去了。
天空碧蓝碧蓝的,空气透明得可以遥望白云悠悠,他的目光越过小河流,越过小村庄,摇望着蓝天的尽头,天边的白云和飞鸟把蓝天点缀得更加开阔明媚。大自然的美景是神奇的,在美景面前人能够丢掉烦恼,使自己的心情舒畅起来,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人类的生命圈与大自然相互亲近的日常状态下,人类就容易与大自然结成共同体,周围的山川草木、蓝天、白云、风、雨、雷、电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地、人其实就是一个统一整体,人就会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了,人就会有灵感了。此时的匡春山在心头有了想法,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大自然是美好的,人也应该是的。看那河水层层叠叠,一浪高过一浪,随着他的遐想,心情就像波浪滚滚向前,明快而又兴奋起来。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毛主席说的话句句是真理,毛主席老人家在北京都知道农村大有作为,自己也是个回乡知识青年,听毛主席的话肯定不会错。就安心农村吧,况且,现在摆在面前的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别无选择。好好地干也许能干出一番成就。想到这里,他的心像是河中的水花一样,心花怒放。他又拿起蛇皮袋往肩上一甩,一前一后挂着,迈步在圩堤上,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的余辉透过树叶照射到圩堤上,从远处看匡春山在树下行走,还看到一些农户家的烟筒里冒着炊烟,农民有的挑着麦把,有的还在田里收割,有的脱下衣服甩在肩膀上正慢慢地回家……构成了一幅农村夕阳的美景。
3
匡春山背着蛇皮袋走到家门囗,大门紧锁着。他左右看了看,正好邻居家一位大爷走过来。匡春山赶忙迎上去问道:“黄大爷,我家里人到哪儿去了?”
黄大爷说:“啊,是春山回来啦。”
匡春山说:“黄大爷,我毕业了。”
黄大爷说:“好,好。毕业了就好,家里又多一个劳力了。”
匡春山问道:“黄大爷,我爸我妈好吗?”
黄大爷说:“现在正是农村大忙时节,你爸、你妈、你姐、妹都在田里还没有收工呢。”
匡春山这时才想起放下背在身上的蛇皮袋对黄大爷说:“黄大爷,我先把蛇皮袋放你家,我到田里去帮妈妈。”
黄大爷说:“好,好。蛇皮袋就放家门口,没人拿的。”
说完匡春山已经朝田头奔去了。黄大爷望着匡春山的背影自言自语道:这孩子真懂事,到底是有文化的人。
匡春山从小在农村中长大,他知道农忙季节多一个劳动力的重要,再说,他这么多年在外面上学,家里的事做得少,一直都是姐姐匡春香,妹妹匡春红做。心里总感到对不起她们,还有年迈的父母,为了供他上学没日没夜的干,现在他不上学了,是劳动力了,要让父母歇歇,享享福了。妈妈脸上的鱼尾纹都是儿的罪孽,黑色的头发里有了白发,爸爸一双带着老茧的手,不要问,只要手伸到人的面前,就知道是一双勤劳的双手,标准的劳动人民的手,饱经风霜的脸刻下了一个农民的艰幸。
匡春山看到李红云正在田里捆麦把,匡春香、匡春红弯腰用镰刀割麦子,父亲匡宝根挑着麦把,别人一头挑两个麦把,一担能挑四个,有些大劳力一担能挑六个,可是匡宝根因年老,一头只能挑一个,一担挑两个都感到很吃力,蹲下去挑,再站起来时都要花很大的力气才站得起来。匡宝根正在蹲下准备站起来时,突然感到轻了很多,当他站起来的时侯,发现儿子匡春山替他搭了一把劲。匡宝根看到儿子,立即将麦把丢下,双眼盯着儿子,汗水顺着老泪纵横的脸颊流了下来。匡春山看着父亲汗流满面,赶忙从父亲的肩上拿下毛巾,替父亲擦汗,擦汗的过程中,匡春山心里不是滋味,看到父亲年过半百,还拼死拼活地干活,心里十分的难受。
匡宝根抓住儿子的手,接过毛巾自己边擦边问儿子:“学期结束了?”
匡春山说:“我毕业了。”
匡宝根又问道:“毕业了!?不上学了?”
匡春山说:“是的,不上学了。”
匡宝根此时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既希望儿子继续念书,一方面又盼望儿子早日回来。他希望儿子念书将来更有出息,那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但到目前为止,匡春山高中毕业,在农村来说也是最高学历了,对一个老农民来说己尽了最大的责任和努力了。当然,盼望儿子回来呢是一句想在心里的话,家里确实缺少劳动力,家里也确实太穷了,即使儿子有机会继续上学,家里也负担不起了。匡宝根对儿子说:“这儿不需要你,你先回去。”
李红云看到儿子回来了,丢下手里的活,跑过来看看儿子,虽然累,但她看到儿子后还是露出了甜蜜的微笑:“山儿回来啦。”
匡春山看到妈妈劳累的眼神,缺少睡眼而无神的双眼,他的心在颤抖,妈妈太幸苦了。匡春山喊了声:“妈,儿毕业了,不上学了。我可以参加劳动了。”
李红云说:“你先回家。”
匡春山说:“妈,你回家吧,我来干。”
李红云说:“不,儿,活累,你吃不消的。”
匡春山说:“妈,没事的,让儿子锻练锻练吧。”
匡宝根对李红云说道:“就让儿子干一会儿,迟早要走这一步的。你回去烧晚饭,弄点菜,儿在学校的伙食也不太好。”
李红云爱怜地看着儿子说:“做不动就歇歇,我回去给你们做饭。”她又回过头来对匡宝根说:“早点儿回来。”
匡春山夺过爸爸手里的扁担说:“爸,我来挑,你去捆麦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