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天行有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每次选完时间点以后都觉得自己时间选错了,主角的年纪还太小,但是一下子跳个十几年又感觉太夸张了,我大概是有病Orz
第144章体弱
开元八年正月初一,皇太子行元服礼。
这是开元七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的大事,相比之下,几个月后,夏王李嗣一正式出阁入学的事情简直不值一提。
皇太子李嗣谦盛大的元服仪式以及天子对他表现出的重视,都说明皇太子如今的地位是稳固的。
在这样的前提,再在夏王的事情上纠缠,只会惹得宠爱此子的天子不悦。
朝堂诸公设身处地地想了想,他们自己对子嗣也有偏爱,如果别人不提也就罢了,若是别人提起,他们对此子的关注只会越来越高,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嘛!
典型例子就是梁国公姚崇,他老人家被称为救时宰相,在处理政事方面很有一套,为人也被许多大臣称赞,只可惜有一个缺点,对子嗣太心软、教子无方,包庇亲眷。
他的儿子姚彝、姚异的行为近乎于结党营私,又收受贿赂、利用父亲的官位与权威进行一些不太好的交易,惹得朝中人物议纷纷。
只可惜别人越是指责姚崇的儿子,他越是要包庇他们,或许这样行为在一个父亲看来应当被称作是保护。
李嗣一只有五岁,当年李隆基出阁的时候已经七岁了,按理说他现在出阁时间还是太早了,但是架不住李隆基同意了之后李嗣一也没反对,种种情况结合起来,就出现了比哥哥们小了好几岁的小豆丁出阁上学的情况。
李嗣一: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身边跟着一堆阿飘祖宗也就算了,他还是个小宝宝,偶尔放纵地玩闹一下也没关系,但是问题是他的生母是武婕妤啊!
年长的兄长们都出阁读书了,李嗣一能打闹的对象就是他其他的兄弟们,但是八兄李涺尚未封王,母亲又是武婕妤之前正得宠的妃子,两番仇怨加起来,被挑唆得一向看不惯他,后头的兄弟们也是这么个样子,且年纪比他小不说,在李隆基看来也不似李嗣一那般机灵,也不甚受宠,作为“别人家的孩子”,李嗣一在兄弟中隐隐有被孤立的趋势。
但是李嗣一不在乎,他还有同胞兄弟呢,同胞兄弟与他亲也就是了。
至于更年幼的兄弟,日后也能好好拉拢。
先祖们说的很是,若是他登上了帝位,原本就与他亲近的人且不说,其余的人谁敢再用现在的态度对待他?
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之后,李嗣一就正式出阁了,诸王皆有的仪仗他也是正式配齐了的,不过平时一般不怎么用。
既然后来李隆基为了拉近自己的皇子们的关系连让他们齐居一宅的法子都想了出来,那么读书自然不可能把他们一个个分开。
除了皇太子身份特殊,自有教授他的人外,诸王、诸皇子都是在同一群侍读的教导下学习的。
宫中的皇子,除了行了元服礼的皇太子和他之前的皇长子外,已经够年龄去弘文馆接受中高级教育的皇子很少,因此李嗣一入学之后,就和自己多数年长的几位兄长见了面。
够年龄的皇子宗亲们都在秘书省别立的“小学”里学习,李嗣一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身份与他相当、年龄又相近的孩子。
只是他身边跟着的先帝们就有些不好了,除了虽然是嫡出却比两位兄长小了许多的晋王李治,其他的几位都没上过小学,等到李治登基之后,他和武曌对于子嗣学业的关心,也主要放在单独授课的太子身上。今日跟在李嗣一身边过来,倒颇觉新奇。
小学主要教授的是年岁未足的龙子凤孙,但是选用的也都是朝中有名的名士,有不少人在武后时期就入仕了,在中宗和睿宗皇帝面前都混了个... -->>
作者有话要说:每次选完时间点以后都觉得自己时间选错了,主角的年纪还太小,但是一下子跳个十几年又感觉太夸张了,我大概是有病Orz
第144章体弱
开元八年正月初一,皇太子行元服礼。
这是开元七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的大事,相比之下,几个月后,夏王李嗣一正式出阁入学的事情简直不值一提。
皇太子李嗣谦盛大的元服仪式以及天子对他表现出的重视,都说明皇太子如今的地位是稳固的。
在这样的前提,再在夏王的事情上纠缠,只会惹得宠爱此子的天子不悦。
朝堂诸公设身处地地想了想,他们自己对子嗣也有偏爱,如果别人不提也就罢了,若是别人提起,他们对此子的关注只会越来越高,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嘛!
典型例子就是梁国公姚崇,他老人家被称为救时宰相,在处理政事方面很有一套,为人也被许多大臣称赞,只可惜有一个缺点,对子嗣太心软、教子无方,包庇亲眷。
他的儿子姚彝、姚异的行为近乎于结党营私,又收受贿赂、利用父亲的官位与权威进行一些不太好的交易,惹得朝中人物议纷纷。
只可惜别人越是指责姚崇的儿子,他越是要包庇他们,或许这样行为在一个父亲看来应当被称作是保护。
李嗣一只有五岁,当年李隆基出阁的时候已经七岁了,按理说他现在出阁时间还是太早了,但是架不住李隆基同意了之后李嗣一也没反对,种种情况结合起来,就出现了比哥哥们小了好几岁的小豆丁出阁上学的情况。
李嗣一: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身边跟着一堆阿飘祖宗也就算了,他还是个小宝宝,偶尔放纵地玩闹一下也没关系,但是问题是他的生母是武婕妤啊!
年长的兄长们都出阁读书了,李嗣一能打闹的对象就是他其他的兄弟们,但是八兄李涺尚未封王,母亲又是武婕妤之前正得宠的妃子,两番仇怨加起来,被挑唆得一向看不惯他,后头的兄弟们也是这么个样子,且年纪比他小不说,在李隆基看来也不似李嗣一那般机灵,也不甚受宠,作为“别人家的孩子”,李嗣一在兄弟中隐隐有被孤立的趋势。
但是李嗣一不在乎,他还有同胞兄弟呢,同胞兄弟与他亲也就是了。
至于更年幼的兄弟,日后也能好好拉拢。
先祖们说的很是,若是他登上了帝位,原本就与他亲近的人且不说,其余的人谁敢再用现在的态度对待他?
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之后,李嗣一就正式出阁了,诸王皆有的仪仗他也是正式配齐了的,不过平时一般不怎么用。
既然后来李隆基为了拉近自己的皇子们的关系连让他们齐居一宅的法子都想了出来,那么读书自然不可能把他们一个个分开。
除了皇太子身份特殊,自有教授他的人外,诸王、诸皇子都是在同一群侍读的教导下学习的。
宫中的皇子,除了行了元服礼的皇太子和他之前的皇长子外,已经够年龄去弘文馆接受中高级教育的皇子很少,因此李嗣一入学之后,就和自己多数年长的几位兄长见了面。
够年龄的皇子宗亲们都在秘书省别立的“小学”里学习,李嗣一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身份与他相当、年龄又相近的孩子。
只是他身边跟着的先帝们就有些不好了,除了虽然是嫡出却比两位兄长小了许多的晋王李治,其他的几位都没上过小学,等到李治登基之后,他和武曌对于子嗣学业的关心,也主要放在单独授课的太子身上。今日跟在李嗣一身边过来,倒颇觉新奇。
小学主要教授的是年岁未足的龙子凤孙,但是选用的也都是朝中有名的名士,有不少人在武后时期就入仕了,在中宗和睿宗皇帝面前都混了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