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24zw.net,碧之筱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八世纪80年代初叶,新疆伊犁。
一个凄风苦雨的晚上,一个50来岁的四川“老人”翻来覆去,辗转难眠。他披衣起坐,呼灯展卷,感慨万端,好不容易捱到天亮,心中的郁结化作了一句诗行:“昨夜乡愁眠不得,呼灯起看醒园图。”啊,他是有准备的,估计此生必将客死异乡,他已将家园画成卷轴,思念的时候,便可以抚卷叹息,神游故土——他得罪的是当朝权相和珅,充军伊犁,哪里还能有他的翻身之时?
好在老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785年,母亲年迈多病,在直隶总督袁守侗等人的帮助下,他便以此为由用钱财赎回自己的罪身,回到四川老家,从此“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磊水边事母耕作,著书终老。
200多年后的一个秋日周末,我们慕名来到磊水边,看望他老人家。醒园依旧在,斯人已无踪。其实醒园已早毁,它的存在只是一个传说。当地因有这样一个名人,不忍荒芜,建此园以纪念,仍名为“醒园”
铁门紧锁,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因为我们乃草民,醒园没有接待我们的义务。不知醒园当年,主人是不是也“往来无白丁”?仔细一想,应该不会,要不他怎会得罪权贵?再者,主人开馆办学,设班唱戏,教化乡邻,著书立说,声名闻于巴蜀,远播四海,应该是个忠厚长者,于慕名而来之人,绝不会拒之于门外想得太远了,回到现实。绕园数周,嗟叹不已,心中切切,食不甘味,问询邻人,念我们来得辛苦,终得指点。主人有知,不会怪罪我们吧——我们不是走正道进去的,用的是“地下”的方式——像老鼠一样,沿溪水从桥下匍匐着钻进去的。大水车悠悠地转动着岁月,见证着我们善良的卑微。
园外市井,园内书香,茂林修竹,芳草萋萋,水声潺潺,曲径通幽,亭台楼阁,层层叠叠——就算是放在现在,只要静下心来,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园内多诗文碑刻,字迹斑驳,书法没有什么可欣赏的,细读内容,却颇有味。其中最耐嚼的,是醒园故址序,清同治四年(1865)刘正慧写的。抄录于下(碑刻字迹残损,恐断句辨字多有误,还请学者指正):
醒园者,李石亭公之别墅。雨村公增其式廓,更名曰“囦园”与钱塘袁简斋“随园”后先辉映,盖其地枕山带河,周围数十亩植名花,种嘉木,风亭水榭,高阁层楼,其中经史子集,御囗抄本,无一不备,即平泉之胜,辋川之图,不多让焉,真胜景也。后因族人摧残,践踏囗囗,萧索是时,葆初公远在黔省清平县闻之,骇然寄书,切责不准断一树折一枝,然已不可培矣。其右即李氏祠宇,科名宦绩甲于绵属李子俊,明经静亭茂才,因与族议仍将地基并天然林售囗,敦本祠内庶不为他人是愉,意欲裁培护惜十余年间,纵未必规模宏敞,而凭高眺远,亦是陶情悦性与烟霞,作主人复于咸丰三年嘉平月望日镌有“醒园”故址碑,殆望族人世世子孙触目关心,惕然于有基,勿坏,若夫考古之士寻幽揽胜,因其碑碣而指之曰,某水某邱,此石亭公钓游地也,长囗高松,此雨村公所培植也,片壤犹存,典型如在景行,前哲之念,有不勃然与耶。且吾闻之李氏为邑之巨族,后有作者丕振家声,力复旧制,庶几斯园之不朽也夫。
醒园故址碑刻于1853年,距调元殁已有半个世纪。醒园在调元生前已毁,刘正慧作此序时又过了10年,李氏后代还没有能“力复旧制”者;到了今天,喜逢盛世“斯园之不朽”方得成为现实,虽然不及原作,但也有了一个凭吊之处,无论如何都是一大幸事。
调元是个有故事的人,民间传说很多。罗江特产一种鳜鱼,说不清其来历,于是便与之扯上了关系。说的是调元当年任考官时,朋友请他吃鱼,鱼味鲜美,令人心动。调元是个美食家,便问是什么鱼。文人之事,当然斗文。朋友出一上联:“青草塘内青草鱼,鱼戏青草,青草戏鱼。”并戏称要是对上,不但可以享受美味,还将奉送鱼苗。调元想了半天,未能对上,非常惭愧。半年后,郊外踏青,见一少女走在油菜花中,顿时来了灵感:“黄花田中黄花女,女弄黄花,黄花弄女。”很快跑到朋友家,获赠鱼苗千尾,快马送回老家罗江,鳜鱼从此在罗江繁衍,成为一方美食。这样的故事很多,虽然牵强附会,但也足见当地人对他的喜爱。其实这位少年“神童”到30岁时方中进士,可见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神奇。
调元更是一个真性情之人,一生一直保持着读书人的天真。他喜欢吃,便在醒园录中收录了100多种美食,细细品玩,津津有味。他读书破万卷,却又不求甚解,由着性子,一口气将平生所学所悟写成了一本本诗话、词话、曲话、剧话、赋话。写这种东西,需要学究严谨的考证,虽有十万藏书,然终究“学也无涯”其书中谬误,落得人家笑话。尽管才思敏捷,笔耕不辍,洋洋洒洒,著作等身,却不为时人看好。自古文人相轻,也是一点原因吧。晚年在成都,纪晓岚说他“征歌选妓,玩水游山,兼作诗话若干卷,甚得意也。”只能当作戏言,信一半足矣,因为当年,调元已60好几。我们不必为先贤避讳,他肯定有人格上的缺陷,然而这正是一个真实的调元。我们更应该看到,在艰险曲折的人生经历中,以超凡卓绝的毅力,靠个人老牛不堪重负的努力,撰成巴蜀文化巨著涵海,奠立了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他人生的一座丰碑。一个人就这几十年的生命,而做了这么多的事,只能说他是一位有瑕疵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一个真性情的旷世奇才,要不,同时代的大文豪袁枚,何以以“随园”与“醒园”相映生辉?大名鼎鼎的纪昀,又何以对调元如此关注。能与时代顶尖人物对话的人,必然也能与之比肩。诚然,他没有达到袁枚文学上的高度,也不如纪昀官方的四库全书之深且广,但二者综合,却没有人能够及其项背!
请原谅我对故乡先贤的偏爱。伫立于醒园意气风发的少年雕像前,寂寥冷清、杂草丛生的背后,是一个伟大灵魂的哀叹。
十八世纪80年代初叶,新疆伊犁。
一个凄风苦雨的晚上,一个50来岁的四川“老人”翻来覆去,辗转难眠。他披衣起坐,呼灯展卷,感慨万端,好不容易捱到天亮,心中的郁结化作了一句诗行:“昨夜乡愁眠不得,呼灯起看醒园图。”啊,他是有准备的,估计此生必将客死异乡,他已将家园画成卷轴,思念的时候,便可以抚卷叹息,神游故土——他得罪的是当朝权相和珅,充军伊犁,哪里还能有他的翻身之时?
好在老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785年,母亲年迈多病,在直隶总督袁守侗等人的帮助下,他便以此为由用钱财赎回自己的罪身,回到四川老家,从此“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磊水边事母耕作,著书终老。
200多年后的一个秋日周末,我们慕名来到磊水边,看望他老人家。醒园依旧在,斯人已无踪。其实醒园已早毁,它的存在只是一个传说。当地因有这样一个名人,不忍荒芜,建此园以纪念,仍名为“醒园”
铁门紧锁,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因为我们乃草民,醒园没有接待我们的义务。不知醒园当年,主人是不是也“往来无白丁”?仔细一想,应该不会,要不他怎会得罪权贵?再者,主人开馆办学,设班唱戏,教化乡邻,著书立说,声名闻于巴蜀,远播四海,应该是个忠厚长者,于慕名而来之人,绝不会拒之于门外想得太远了,回到现实。绕园数周,嗟叹不已,心中切切,食不甘味,问询邻人,念我们来得辛苦,终得指点。主人有知,不会怪罪我们吧——我们不是走正道进去的,用的是“地下”的方式——像老鼠一样,沿溪水从桥下匍匐着钻进去的。大水车悠悠地转动着岁月,见证着我们善良的卑微。
园外市井,园内书香,茂林修竹,芳草萋萋,水声潺潺,曲径通幽,亭台楼阁,层层叠叠——就算是放在现在,只要静下心来,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园内多诗文碑刻,字迹斑驳,书法没有什么可欣赏的,细读内容,却颇有味。其中最耐嚼的,是醒园故址序,清同治四年(1865)刘正慧写的。抄录于下(碑刻字迹残损,恐断句辨字多有误,还请学者指正):
醒园者,李石亭公之别墅。雨村公增其式廓,更名曰“囦园”与钱塘袁简斋“随园”后先辉映,盖其地枕山带河,周围数十亩植名花,种嘉木,风亭水榭,高阁层楼,其中经史子集,御囗抄本,无一不备,即平泉之胜,辋川之图,不多让焉,真胜景也。后因族人摧残,践踏囗囗,萧索是时,葆初公远在黔省清平县闻之,骇然寄书,切责不准断一树折一枝,然已不可培矣。其右即李氏祠宇,科名宦绩甲于绵属李子俊,明经静亭茂才,因与族议仍将地基并天然林售囗,敦本祠内庶不为他人是愉,意欲裁培护惜十余年间,纵未必规模宏敞,而凭高眺远,亦是陶情悦性与烟霞,作主人复于咸丰三年嘉平月望日镌有“醒园”故址碑,殆望族人世世子孙触目关心,惕然于有基,勿坏,若夫考古之士寻幽揽胜,因其碑碣而指之曰,某水某邱,此石亭公钓游地也,长囗高松,此雨村公所培植也,片壤犹存,典型如在景行,前哲之念,有不勃然与耶。且吾闻之李氏为邑之巨族,后有作者丕振家声,力复旧制,庶几斯园之不朽也夫。
醒园故址碑刻于1853年,距调元殁已有半个世纪。醒园在调元生前已毁,刘正慧作此序时又过了10年,李氏后代还没有能“力复旧制”者;到了今天,喜逢盛世“斯园之不朽”方得成为现实,虽然不及原作,但也有了一个凭吊之处,无论如何都是一大幸事。
调元是个有故事的人,民间传说很多。罗江特产一种鳜鱼,说不清其来历,于是便与之扯上了关系。说的是调元当年任考官时,朋友请他吃鱼,鱼味鲜美,令人心动。调元是个美食家,便问是什么鱼。文人之事,当然斗文。朋友出一上联:“青草塘内青草鱼,鱼戏青草,青草戏鱼。”并戏称要是对上,不但可以享受美味,还将奉送鱼苗。调元想了半天,未能对上,非常惭愧。半年后,郊外踏青,见一少女走在油菜花中,顿时来了灵感:“黄花田中黄花女,女弄黄花,黄花弄女。”很快跑到朋友家,获赠鱼苗千尾,快马送回老家罗江,鳜鱼从此在罗江繁衍,成为一方美食。这样的故事很多,虽然牵强附会,但也足见当地人对他的喜爱。其实这位少年“神童”到30岁时方中进士,可见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神奇。
调元更是一个真性情之人,一生一直保持着读书人的天真。他喜欢吃,便在醒园录中收录了100多种美食,细细品玩,津津有味。他读书破万卷,却又不求甚解,由着性子,一口气将平生所学所悟写成了一本本诗话、词话、曲话、剧话、赋话。写这种东西,需要学究严谨的考证,虽有十万藏书,然终究“学也无涯”其书中谬误,落得人家笑话。尽管才思敏捷,笔耕不辍,洋洋洒洒,著作等身,却不为时人看好。自古文人相轻,也是一点原因吧。晚年在成都,纪晓岚说他“征歌选妓,玩水游山,兼作诗话若干卷,甚得意也。”只能当作戏言,信一半足矣,因为当年,调元已60好几。我们不必为先贤避讳,他肯定有人格上的缺陷,然而这正是一个真实的调元。我们更应该看到,在艰险曲折的人生经历中,以超凡卓绝的毅力,靠个人老牛不堪重负的努力,撰成巴蜀文化巨著涵海,奠立了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他人生的一座丰碑。一个人就这几十年的生命,而做了这么多的事,只能说他是一位有瑕疵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一个真性情的旷世奇才,要不,同时代的大文豪袁枚,何以以“随园”与“醒园”相映生辉?大名鼎鼎的纪昀,又何以对调元如此关注。能与时代顶尖人物对话的人,必然也能与之比肩。诚然,他没有达到袁枚文学上的高度,也不如纪昀官方的四库全书之深且广,但二者综合,却没有人能够及其项背!
请原谅我对故乡先贤的偏爱。伫立于醒园意气风发的少年雕像前,寂寥冷清、杂草丛生的背后,是一个伟大灵魂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