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东晋烽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再打个比方,比如治病,”刘丹道,“你有寒病,医生开出治寒病的药方,你有热病,开治热病的药方。把你的身体全部调好后,这些药方也就没有用了。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対治我们八万四千病来的。你如果没有病,就不需要药。有句话叫‘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个药可不是我们的身体。所以有人很奇怪,这佛经里自相矛盾,一会儿说守五戒,除烦恼,一会儿又说自性本来清净,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其实他们不会看佛经啊。
佛经里的话都是针对病来的,你要明白这句话是针对哪个阶段的修行人说的,是针对他的哪个问题说的,这样才算是真正能看懂佛经了。比如你烦恼重,就给你说镜子漆如黑,要去磨镜,你要内心烦躁,就叫你打坐禅定,先静下来。但是如果你天天静修,长坐不起,这个时候就要呵斥你了。大家看了《维摩诘经》,舍利弗晏坐林中,维摩诘呵斥他。什么道理呀?因为这个时候长坐不动已经成为舍利弗的禅病了,所以维摩诘叫他起来,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晏坐’。如果是其他人,比如说我们,没有一点定力的功夫,坐一刻钟都不安稳,给我们说这些话就不合适。对我们来说,戒定慧是首要的,没有戒、没有定、只有嘴上的法理,那是狂慧,是镜月水花,碰到问题就完蛋。”
六祖大师有一句偈:“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有人就说不要打禅修定,他也不看看六祖是对谁说这句话,因为神秀“住心观静。长坐不卧。”这已经是一种病了。咱们就是一个俗人,六根不净,咱们也不修打坐息念的功夫,整个疯疯癫癫,被八面风吹得颠三倒四,跟着说不要打坐,那是要出问题的。
刘丹说到这里,在纸上写下释迦佛的传法偈给大家看,道:“佛法说到最后,就没有法可说了。释迦佛讲法49年,最后把衣钵传给大迦叶的时候说: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大家说说这句偈是什么意思?”
众人接过纸条琢磨了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佛经为什么难懂,还有一点是因为对于佛经中的一些名词不理解,因为在不同的语境,这个词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一个“法”字,有时候指我们的本来面目,佛法,佛性;有时指世界万物,万法唯识;有时候指佛陀所说的经书。大家看不懂也是正常的,因为这是祖师之间的传法偈,除非是禅宗大德,一般人是搞不懂的。
刘丹给他们逐一解释:
法本法无法:佛法本来就没有“法”和“无法”,佛法非有非无,无一法可立。也就是说“诸法空相”。
无法法亦法:虽实无一法可立,却又不妨碍森然万法之因果运转。无一法可得,故能建立万法。诸法空相,能含万法色相。虽无法可说,但又不碍言说,故有佛经传世,教导世人。
今付无法时:今天我把这个万法空相交付给你的时候。
法法何曾法:千法万法,八万四千法门,尽管说了这么多,但何曾有法?我说法49年,什么法都没有讲。
传法偈虽然讲得清楚,但都是字面上的意思,只有深悟实相,才能真正理解,也就是说,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众生皆具智慧德相,但因妄想
执着,不能证得。我们每人都有一颗摩尼宝珠,释迦世尊应化人间,传佛心印。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横说竖说葛藤说,都是烘云托月,都没有说到这摩尼宝珠本身。最后灵山一会,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才传下来这‘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摩尼宝珠。
刘烨问:“九郎,你对法雅和尚讲的法怎么看?”
“其实用道教玄学的思想来理解和诠释佛教般若,这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刘丹道,“佛法有更深的内涵,不是道家的名词能完全概括的。道家的‘本无’能解释佛家的‘真如’吗?‘道行’能解释‘般若波罗密’吗?把《波罗般若经》译作《道行般若经》,把五戒译作五常,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如来说的空性有‘体大、相大、用大。’三层含义:体大,就是体性包含一切,无有一物在这个体性之外。相大,就是从体性所显示的妙用周遍圆满,无所不具,无所不遍,本自具足。用大就是说这个空性能发无边妙用,能生万法,一切诸佛乘此一心以跻极果,究竟无余。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足以含尽恒沙佛土。也就是说,所有恒河沙数的佛土,无一不在佛性之内。我们知道,每一个佛土都有三千大千世界,而我们的性量包含十方诸佛,恒河沙数佛土都在内,你们说这大不大?真是大得不能再大了,这就是大而无外。而我们学佛,就要证悟到广大无边、尽虚空、遍法界的心量。你们说,就道家的一个‘无’字或者‘道’字,能涵盖所有的这些内容吗?”
道家的“本无”与佛经中“空”的观念极为相近,自表面上看来,很容易会将二者视作同样的概念,除非深入玄学及佛学之中,否则一般人并不能轻易地分辨二者之间的异同。因此在东晋时发展出的六家七宗格义佛教里,到晚年时已然... -->>
“再打个比方,比如治病,”刘丹道,“你有寒病,医生开出治寒病的药方,你有热病,开治热病的药方。把你的身体全部调好后,这些药方也就没有用了。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対治我们八万四千病来的。你如果没有病,就不需要药。有句话叫‘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个药可不是我们的身体。所以有人很奇怪,这佛经里自相矛盾,一会儿说守五戒,除烦恼,一会儿又说自性本来清净,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其实他们不会看佛经啊。
佛经里的话都是针对病来的,你要明白这句话是针对哪个阶段的修行人说的,是针对他的哪个问题说的,这样才算是真正能看懂佛经了。比如你烦恼重,就给你说镜子漆如黑,要去磨镜,你要内心烦躁,就叫你打坐禅定,先静下来。但是如果你天天静修,长坐不起,这个时候就要呵斥你了。大家看了《维摩诘经》,舍利弗晏坐林中,维摩诘呵斥他。什么道理呀?因为这个时候长坐不动已经成为舍利弗的禅病了,所以维摩诘叫他起来,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晏坐’。如果是其他人,比如说我们,没有一点定力的功夫,坐一刻钟都不安稳,给我们说这些话就不合适。对我们来说,戒定慧是首要的,没有戒、没有定、只有嘴上的法理,那是狂慧,是镜月水花,碰到问题就完蛋。”
六祖大师有一句偈:“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有人就说不要打禅修定,他也不看看六祖是对谁说这句话,因为神秀“住心观静。长坐不卧。”这已经是一种病了。咱们就是一个俗人,六根不净,咱们也不修打坐息念的功夫,整个疯疯癫癫,被八面风吹得颠三倒四,跟着说不要打坐,那是要出问题的。
刘丹说到这里,在纸上写下释迦佛的传法偈给大家看,道:“佛法说到最后,就没有法可说了。释迦佛讲法49年,最后把衣钵传给大迦叶的时候说: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大家说说这句偈是什么意思?”
众人接过纸条琢磨了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佛经为什么难懂,还有一点是因为对于佛经中的一些名词不理解,因为在不同的语境,这个词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一个“法”字,有时候指我们的本来面目,佛法,佛性;有时指世界万物,万法唯识;有时候指佛陀所说的经书。大家看不懂也是正常的,因为这是祖师之间的传法偈,除非是禅宗大德,一般人是搞不懂的。
刘丹给他们逐一解释:
法本法无法:佛法本来就没有“法”和“无法”,佛法非有非无,无一法可立。也就是说“诸法空相”。
无法法亦法:虽实无一法可立,却又不妨碍森然万法之因果运转。无一法可得,故能建立万法。诸法空相,能含万法色相。虽无法可说,但又不碍言说,故有佛经传世,教导世人。
今付无法时:今天我把这个万法空相交付给你的时候。
法法何曾法:千法万法,八万四千法门,尽管说了这么多,但何曾有法?我说法49年,什么法都没有讲。
传法偈虽然讲得清楚,但都是字面上的意思,只有深悟实相,才能真正理解,也就是说,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众生皆具智慧德相,但因妄想
执着,不能证得。我们每人都有一颗摩尼宝珠,释迦世尊应化人间,传佛心印。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横说竖说葛藤说,都是烘云托月,都没有说到这摩尼宝珠本身。最后灵山一会,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才传下来这‘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摩尼宝珠。
刘烨问:“九郎,你对法雅和尚讲的法怎么看?”
“其实用道教玄学的思想来理解和诠释佛教般若,这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刘丹道,“佛法有更深的内涵,不是道家的名词能完全概括的。道家的‘本无’能解释佛家的‘真如’吗?‘道行’能解释‘般若波罗密’吗?把《波罗般若经》译作《道行般若经》,把五戒译作五常,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如来说的空性有‘体大、相大、用大。’三层含义:体大,就是体性包含一切,无有一物在这个体性之外。相大,就是从体性所显示的妙用周遍圆满,无所不具,无所不遍,本自具足。用大就是说这个空性能发无边妙用,能生万法,一切诸佛乘此一心以跻极果,究竟无余。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足以含尽恒沙佛土。也就是说,所有恒河沙数的佛土,无一不在佛性之内。我们知道,每一个佛土都有三千大千世界,而我们的性量包含十方诸佛,恒河沙数佛土都在内,你们说这大不大?真是大得不能再大了,这就是大而无外。而我们学佛,就要证悟到广大无边、尽虚空、遍法界的心量。你们说,就道家的一个‘无’字或者‘道’字,能涵盖所有的这些内容吗?”
道家的“本无”与佛经中“空”的观念极为相近,自表面上看来,很容易会将二者视作同样的概念,除非深入玄学及佛学之中,否则一般人并不能轻易地分辨二者之间的异同。因此在东晋时发展出的六家七宗格义佛教里,到晚年时已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