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文网 www.24zw.net,笔香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泰州泰山公园南麓,泰州中学校园内,一株近千年的古银杏树下,掩映了古朴而厚重的安定书院。
若不是当地人的指引,外地人是很难知晓它在哪里。然而,它静静的卧居一隅,恰如一朵雪莲花浮于寺院间的小池,独自绽放它的美丽与芳华,不必顾及旁人在意或者不在意的目光。安定书院背靠小西湖,清幽的居处使得它成了胡援选择它作为书院的首选条件。此处有茂林修竹,翳翳草木,更有高山流水,映衬左右,身处其中使人有相忘尘世之心,伏案勤读,不知春秋。
追根溯源,安定书院最早其实是一家私塾,为宋代理学先驱胡安定所设,是全国古老的书院之一。相传那株古银杏为胡瑗亲手所植,至今已有960多岁,仍然枝繁叶茂,葱绿盎然,仿佛是一位成仙的护法使者,守护这一方书院的平安。胡瑗的形象仿佛也与这棵古银杏一样,高大、厚重、智性、伟岸、广博。
往事越千年,此时的胡援在何方,正做些什么呢?993年胡援出生在泰州(一说海陵,一说如皋,时皆属泰州),1011年,胡援18岁,据史料记载,这时他仍然在乡梓读书。他聪慧好学,7岁能文,13岁通五经。18岁的胡援应该是一位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了。然而他并不满足,为了进一步深造,拓宽视野,5年后,胡援毅然离开泰州,远赴泰山,开始了他一生漫长的求学之路。
这其间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胡援到了泰山栖真观后,据说为了不让心志受到干扰,每当拆开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涧不再展读。10年不归,潜心研习圣贤经典,这一刻苦的求学故事,常常被后学津津乐道,以此自勉。
三十几岁的胡援返回家乡泰州后,决定参加科举考试,走父辈们定下的仕进之路。然而不知何故,竟7次“屡试不第”40岁时,他无奈地放弃了科举之路,在家乡泰山之南选了一块地方,办起了私塾,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并用祖籍安定名之。
在胡援从教家乡二百年后,泰州知州陈垓在安定私塾的基础上建安定书院。“安定书院”自此得名。然而使得安定书院名满神州,成为江淮第一书院的人物,除了胡援,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便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
王艮在嘉靖年间曾两次主讲安定书院,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徐樾、颜钧、王栋、王襞、罗汝芳、何心隐便是从安定书院中走出来。更有再传弟子李贽,使得泰州学派生生不息,影响深远。安定书院可谓盛极一时。王艮在这里阐述他的“百姓日用即道”掀起一股“民主”的风气,成为最早的“民主”思想的发起者。
安定书院成为他向圣人之道进攻的阵地,为他的思想的发展、延续承载了巨大的贡献。至今,走进安定书院,依然能感受到书院融于平民之中的建筑思想,融入乡里,接近平民也成了安定书院最大的特点。
如今的安定书院,简朴肃穆,静静的立在老泰州中学的一隅,满身的平民气,却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它不似岳麓书院的霸气,白鹿洞书院的庄严,嵩阳书院的浑厚,应天府书院的恢弘,它集一身精华,回归于民。院旁一隅的那一棵千年古银杏,宛如它的拄拐一样,指点江山,岿然屹立于风雨之中,为平民子弟教授圣人之学,让更多的平民有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撒入人间,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浩浩汤汤,向前奔赴。
当我离开书院的时候,我才明白安定书院室小而名大的魅力所在。
泰州泰山公园南麓,泰州中学校园内,一株近千年的古银杏树下,掩映了古朴而厚重的安定书院。
若不是当地人的指引,外地人是很难知晓它在哪里。然而,它静静的卧居一隅,恰如一朵雪莲花浮于寺院间的小池,独自绽放它的美丽与芳华,不必顾及旁人在意或者不在意的目光。安定书院背靠小西湖,清幽的居处使得它成了胡援选择它作为书院的首选条件。此处有茂林修竹,翳翳草木,更有高山流水,映衬左右,身处其中使人有相忘尘世之心,伏案勤读,不知春秋。
追根溯源,安定书院最早其实是一家私塾,为宋代理学先驱胡安定所设,是全国古老的书院之一。相传那株古银杏为胡瑗亲手所植,至今已有960多岁,仍然枝繁叶茂,葱绿盎然,仿佛是一位成仙的护法使者,守护这一方书院的平安。胡瑗的形象仿佛也与这棵古银杏一样,高大、厚重、智性、伟岸、广博。
往事越千年,此时的胡援在何方,正做些什么呢?993年胡援出生在泰州(一说海陵,一说如皋,时皆属泰州),1011年,胡援18岁,据史料记载,这时他仍然在乡梓读书。他聪慧好学,7岁能文,13岁通五经。18岁的胡援应该是一位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了。然而他并不满足,为了进一步深造,拓宽视野,5年后,胡援毅然离开泰州,远赴泰山,开始了他一生漫长的求学之路。
这其间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胡援到了泰山栖真观后,据说为了不让心志受到干扰,每当拆开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涧不再展读。10年不归,潜心研习圣贤经典,这一刻苦的求学故事,常常被后学津津乐道,以此自勉。
三十几岁的胡援返回家乡泰州后,决定参加科举考试,走父辈们定下的仕进之路。然而不知何故,竟7次“屡试不第”40岁时,他无奈地放弃了科举之路,在家乡泰山之南选了一块地方,办起了私塾,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并用祖籍安定名之。
在胡援从教家乡二百年后,泰州知州陈垓在安定私塾的基础上建安定书院。“安定书院”自此得名。然而使得安定书院名满神州,成为江淮第一书院的人物,除了胡援,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便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
王艮在嘉靖年间曾两次主讲安定书院,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徐樾、颜钧、王栋、王襞、罗汝芳、何心隐便是从安定书院中走出来。更有再传弟子李贽,使得泰州学派生生不息,影响深远。安定书院可谓盛极一时。王艮在这里阐述他的“百姓日用即道”掀起一股“民主”的风气,成为最早的“民主”思想的发起者。
安定书院成为他向圣人之道进攻的阵地,为他的思想的发展、延续承载了巨大的贡献。至今,走进安定书院,依然能感受到书院融于平民之中的建筑思想,融入乡里,接近平民也成了安定书院最大的特点。
如今的安定书院,简朴肃穆,静静的立在老泰州中学的一隅,满身的平民气,却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它不似岳麓书院的霸气,白鹿洞书院的庄严,嵩阳书院的浑厚,应天府书院的恢弘,它集一身精华,回归于民。院旁一隅的那一棵千年古银杏,宛如它的拄拐一样,指点江山,岿然屹立于风雨之中,为平民子弟教授圣人之学,让更多的平民有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撒入人间,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浩浩汤汤,向前奔赴。
当我离开书院的时候,我才明白安定书院室小而名大的魅力所在。